甘肅出土的銅鏡為何被譽為中華第一鏡

時間 2022-03-08 08:25:22

1樓:

因為這是我國發現儲存最完整的銅鏡,而且它的年代比較悠久,與其他銅鏡也有不同之處,上面有一個小孔

2樓:喵聲四起

這面距今2023年的齊家文化古銅鏡,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銅鏡,對我國銅鏡發展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稱其為「中華第一鏡」毫不為過。

3樓:阿好好的一個號

因為出土的這一面鏡子,是目前有史以來以來出土最清晰儲存最完好的鏡子。

4樓:牽山佛

我也是甘肅人,我也有一個銘文銅鏡

原始社會後期出現銅鏡,如甘肅什麼遺址出現了銅鏡?

5樓:荒誕不經

在原始社會後期,我國就出現了銅器, 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出土了銅鏡。

齊家文化遺址是2023年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城關鎮)排字坪鄉園子坪齊家坪社發現的,西距廣河縣城35公里。這裡現在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齊家文化大約產生於距今4130±105年前經碳-14測定結果,屬於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文化。

齊家文化遺址的一大特徵是玉器明顯增多,這裡早年曾發現過重型禮儀 玉器——玉璧和玉刀,進入本世紀後,又曾發掘出祭壇遺址和目前所知最早的麵條實物遺存。

齊家文化上承馬家窯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早期年代約為前2023年,主要分佈於黃河上游地區甘肅、青海境內,黃河的主要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也有零星分佈。

齊家文化反映了父系氏族社會的特點,出現了階級分化併產生原始軍事民主制。

齊家文化的經濟生活以原始農業為主,種植粟等農作物,人們過著比較穩定的定居生活。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和骨器,有石鐮、石刀、石斧、石磨盤、石磨棒、石杵等。

齊家文化的畜牧業相當發達,飼養的家畜有豬、羊、狗、牛、馬等,基中養豬業最為興旺。手工業也發展到一定水平,製陶、紡織及冶銅業都取得較大成就。

齊家文化的陶器獨具特色,主要有泥制紅陶和夾砂紅褐陶,還有少量的灰陶和泥制彩陶。紡織品以麻織面料為主,冶銅業發達,出現了紅銅、鉛青銅和錫青銅,表明齊家文化晚期已進入青銅時代。

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私有制的產生,齊家文化中原始的貧富均等的狀態已經被打破,出現了貧富差別以及人與人社會地位的高低之分,男子在社會上居於統治地位,併產生了階級和軍事民主制。

6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甘肅齊家坪曾出土一面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銅鏡,乃是我國最早的鑑容器具。

想知道關於銅鏡的歷史

7樓:匿名使用者

遠古先民以盤之類有容器盛水當作鏡子照其形象。最初的盤為陶製,專供盛映面的盤稱為「監」,或寫作「濫」。甲骨文已有這樣的字,為一人府立容器「皿」旁的形象。

《尚書 . 酒誥》中有:「人,無於水監,當於人監」的話,指的就是這種原始的「鏡」。

進入青銅時代以後,人們開始以青銅鑄「監」,「監」字也被加上金字傍,如今簡代作「鑑」。銅鑑始於商周,直到戰國之前使用非常普遍,因盛水為鏡,故又稱為「水鏡」。「鑑」是鏡的鼻祖,「鑑」、「鏡」二字互義。

《詩經 . 邶風 . 柏舟》中有「我心匪鑑,不可以茹」的詩句。

《廣雅 . 釋器》雲:「鑑謂之鏡。

」鑑是鏡的前身,也是鏡子的別稱。以後的人們利用金屬表面經拋光後映照面容的特點,用青銅鑄造鏡子,這種古老的鏡子便稱為青銅鏡。

青銅鏡一般是扁扁的園形,正面拋光,光可鑑人,稱為鏡面,背面刻鑄有各種花紋或銘文,中心有一紐,用以穿插鏡座或懸掛之用。銅鏡的製作要通過制範、澆鑄、刮削、研磨、拋光、開光等工序。新制成的銅鏡是很亮的。

明代散文家袁巨集道在《滿井遊記》中形容滿井水的清澈,便說是「晶晶然如鏡之新開。」使用的時間長了,鏡子或許老化,因此需要重新拋磨,舊時便有專以磨剪子、磨刀、磨鏡子為業的。但有些漢唐時期鑄造的銅鏡經歷一兩千年的埋藏,至今仍光亮如初,如同鍍鉻,一度稱為銅鏡千古之謎。

足見古人鑄銅技術之高超。

銅鏡的合金成分主要是銅、錫、鉛,其中銅為 65-72 %;錫 22-25 %;鉛 3-8 %,宋代以後的銅鏡中還有鋅的成分。這種合金比例是鑄造銅鏡的最佳比例,用這種銅錫合金鑄鏡,既便於研磨(如唐詩人孟郊詩云:「鑄鏡須青銅,青銅易於磨。

」),又能使銅鏡具有最大的光潔度,而其鏡面的富錫層氧化後,在青銅表面產生極薄的一層氧化錫透明薄膜,這種穩定臻密的薄膜稱為「水銀沁」、「水銀石」、「水銀包漿」,在古時也是很珍奇的,只要膜不被破壞,埋藏

一、兩千年,鏡面也不會繡蝕。

關於銅鏡的鑄造,在先秦的書上已有了記載,《詩經 . 邶風 . 柏舟》篇中就有「我心匪鑑,不可以茹」的詩句。

在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屬新石器晚期,約在公元前 2000 年)出土的七星紋鏡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青銅器。至戰國時代銅鏡已被人們普遍使用,隨著技藝的提高,青銅鏡越鑄越精,越鑄越美,至清代才逐漸被玻璃鏡所替代,在以後的一段時間,銅鏡在民間多用在婚禮上作為象徵吉祥團圓的物品,如今則為青銅文物見藏於博物館。

中國古代銅鏡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有哪些呢?

8樓:零碎拾光

銅鏡作為常見的歷史文物,自然有著極大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通過銅鏡式樣、製作工藝的改進,可以大致回溯當時的文化發展,與朝代的變更一脈相承,是文化的載體。同時,銅鏡的花樣紋路富有觀賞性,可以作為藝術品珍藏。

早在400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使用銅鏡。通過考古挖掘,新石器時代晚期陸陸續續出現少量銅鏡。而到了商周時代,銅鏡的製作工藝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只不過總體款式仍然樸素,有人稱之為「素鏡」。

商周的銅鏡為圓形,鏡鈕(中間的孔洞)形狀還不規範,什麼樣的都有。紋路是幾何花紋,如平線紋、葉脈紋等,古樸簡單。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銅鏡開始迎來發展的一個高峰。

出現方形的鏡子,形體更加輕巧。製作工藝更為複雜,出現了鏤空、嵌玉等技術。

兩漢則是銅鏡的鼎盛時期。除了更為繁瑣多樣的形狀和紋路,銅鏡上還出現了銘文——這對歷史研究是極有價值的。銘文體現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與社會文化,比如對神明的崇拜、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還出現了紀年銘文,記錄時事,是後人考古的重要資料。

漢代後,銅鏡經歷了一段發展動盪的時期,到了隋唐再次迎來複興。鏡體變得厚重,同時體現出當時宗教文化的重要影響,鏡子上開始出現佛教、道教的相關圖紋。

兩宋時期,銅鏡的工藝水平有所下降,這與整個社會風氣有關。到了元朝,由於社會動盪,銅鏡製造業同樣不太景氣,但也出現了新的花紋樣式,如人物故事鏡。而等到明清,玻璃鏡子出現了,銅鏡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更多的作為一種裝飾品。

所以說,鏡子不但可以照人照物,還可以反映歷史。從銅鏡的發展歷程,我們能窺探時代的文化氛圍,甚至是對當時社會的一個描繪。這樣的文物,當然值得好好研究。

9樓:月光文史

到了漢朝,銅鏡慢慢的走入尋常百姓家中,其樣式花紋也越來越多。到了唐宋時期,因為當時經濟繁榮,所以銅鏡的製作也一度達到了高峰。樣式多不說,流傳面也廣。

可以說,唐代的銅鏡在整個中國關於銅鏡的歷史上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銅鏡一直到了明清時期,因為有了玻璃,銅鏡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慢慢淡出歷史舞臺。雖然我們現在不再用銅鏡了,但是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銅鏡,無疑是我們的歷史瑰寶之一。

10樓:落單雲

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用於鑑容的生活用器 ,也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獨成體系、收藏價值很高的工藝美術品 ,也不僅反映了古代文化藝術水平、冶煉和裝飾工藝水平,而且還是古時人們精神生活的反映 。

11樓:

每個朝代的銅鏡做工以及雕刻技術都有著很大的不同。這其實對於我們研究當時的製作工藝以及藝術水平都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因為每面銅鏡都有著不同的花色以及製作材料。

古代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銅鏡?

12樓:峰勇助

銅鏡的產生古人將銅鏡的製造和使用說成起始於黃帝:「帝因鑄鏡以像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軒轅黃帝傳說》)。「饒州俗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述異記》)。

不過出土的銅鏡出現於甘肅廣河齊家坪和青海貴南承馬臺的齊家文化墓。距今約4000多年,屬原始公社的解體時期。初步可以確認齊家文化銅鏡應屬銅鏡的初起形式。

銅鏡的發展根據銅鏡的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兩漢、唐代算得上銅鏡發展史上三個最重要的時期。

戰國時期在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中是一個成熟期。這個時期的銅鏡以圓形為主,偶見方形。形體輕巧,紋飾精緻,線條流暢。

紋飾結構從單純地紋,到地紋上增添主紋飾,紋飾豐富。到戰國中晚期還出現了透雕(鏤空)。

兩漢時期。銅鏡被大範圍的使用(漢代銅鏡出土數量尤其多),在製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發展。鏡形也是以圓形,半圓形鈕為主,也出現了一些伏獸形鈕。

紋飾上比戰國時期更加豐富,出現了平雕、線雕和浮雕。同時漢代銅鏡上開始出現銘文(其銘文都是吉祥語句,如家勢富昌、宜子孫、大富貴、大吉祥等)。

漢佳鏡 銘吉祥文,作「作佳竟(鏡)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敖(遨)四海,壽如金石為國保兮。」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又一個變革時期。主要在

材質,外形,銅鏡表達意義

方面有了很大進步。材質方面,銅鏡加大了錫的成份,這樣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外形上,除了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造了菱花式。

銅鏡表達意義上,銅鏡沒了漢代以來銅鏡紋飾的神祕氛圍,而是把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應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

13樓:蛋蛋獸影視娛樂

中國古代銅鏡有出土記錄的,最早的當屬距今約四千年的齊家文化的兩面七角星紋小銅鏡。之後商代銅鏡出土近二十面,西周及春秋時期銅鏡偶有發現,數量不詳但仍很少,這些早期鏡都較小,紋飾筒單。

14樓:師大大芮

銅鏡是用含錫量高的青銅鑄造的。最早出現在商代時期。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的。

15樓:愛吃土豆炒山藥

青銅器時代人們開始使用銅鏡,具體的朝代應該是在殷商時期,那是青銅器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跟應用。

被譽為「最美老太太」的陳美鳳,為何感情之路如此坎坷

小知道 但是,讓你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個同時擁有財富和顏值的她婚姻生活卻是極其不順利,甚至可以用悲慘來形容。為什麼,原因在於他的丈夫對她不好,甚至家暴與她。我們想不到如此光鮮豔麗的她卻被自己的丈夫欺負。最終,如我們所料她和自己的丈夫離了婚。不過,去年的時候有 爆出她與小他30歲的邱澤談戀愛,但是這件事最...

被譽為「小上海」的大通古鎮,為何一直安靜低調

現在我們國家發展的很好,尤其是在旅遊這方面,人們越來越喜歡出去走一走,放鬆自己的心情,見一見這祖國的大好河山。要知道,我國可是擁有了5000年的歷史,經過了朝代的更替以後,留下了無數的美景。而古城古鎮正是人們現在心之嚮往的地方,當走在古鎮當中,能夠感受到歷史的變遷,看著古老的房屋和古鎮幽靜的環境就像...

在廣東GDP倒數第一的城市,為何卻被譽為「天下客都」

怡然讀書 讓我們來看看客家人的住宿的建築。他們的建築非常有特色。這個建築是清光緒28年建成。橫屋有五個大門形成,看起來十分壯觀。在這個古村裡漫步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韻味。 劉輔導 因為現在梅州旅居的港澳臺的同胞和海外的僑胞有500多萬,其中臺灣500萬客家人中就有180萬祖籍在梅州,更是誕生了他信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