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的中「無」怎麼理解,涅磐 在佛學中怎麼理解??求真知者答

時間 2022-06-17 19:25:07

1樓:

我以為:

第一種無,就是沒有,不存在的意思。如:佛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想;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二種無,是一種對大千世界的描述,也可理解為極,如無色,並非真無色,無相亦非真無相。佛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其同時也說佛亦人相,亦我相,亦眾生相,亦壽者相。無在這裡又是一種肯定。

類似的提法,在佛經中有很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其中的「空」,也跟無通用,佛教中的無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不是我們社會上常說的那種無與有的絕對對立。所說無,也便是有,以有證無,以無說有。都是相對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最好能講出整句(出處),因可能在不同的偈中有不同的意思,如《心經》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前一個無與後一個無,是不同意思的,可惜晚學知識淺薄,不敢向你解說,以免增上慢.也許你多次思量或多作尋求後,會有答案的.

願你智慧無量.

3樓:匿名使用者

拿起為有,放下為無。

拿也沒什麼好拿的,放也沒什麼好放的。

4樓:太引

有有方有無

無有也無無

佛學中說到要放下不要有執著心,執著怎麼理解

5樓:匿名使用者

佛學中應該說的是執念,人容易產生執念,是因為人是有感情,但是盲目地太重感情是錯誤的,當然執念並不單單指感情方面,比如做事情,太想成功反而適得其反,凡事順其自然,放下才能解脫。

6樓:匿名使用者

在佛學中萬般皆是空,一切都是虛無的,寄心於虛幻的東西就叫「執著」,本應是「執念」這個貶義詞,但是佛家慈悲為懷,就變成了「執著」

7樓:匿名使用者

執著心很大的人們終日被痛苦、慾望所困繞,明瞭心情寬鬆的人才不會與大樂分離。執著於自己所謂的追求,執著於所謂的「執著」中,我們就學會「寬容」了,不只寬容了別人的過錯,也相對的淨化了自己,讓自己向著更寬廣的清明自性回溯,而由此所展現的,將會是一個沒有任何不安和痛苦的光明心境。

佛學中的「不自在」「觀自在」是什麼意思?

8樓:冥想音主站

觀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古代翻譯的不同。

不自在,就是被自身的煩惱所纏縛,不得解脫。不自在是因為有我才產生的,我執嚴重,執著在貪嗔痴上,死死不放。由此造業因,受業報,苦苦相循。

無我,就是放下我執,不搞貪嗔痴了,那就自在解脫了。所以,你說的「不自在故無我」是理解錯誤,或者打錯了。

9樓:匿名使用者

一 不自在:

(一)梵語a-i^s/vara。音譯阿伊溼伐囉。中阿含經卷三十六梵志品何苦經(大一·六五九下):『在家者以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則以不自在為樂。』

(二)為印度數論派哲學所立根本思惟機能之迷妄相(多摩相)之一。金七十論(大五四·一二五一上):『一非法,二非智,三愛慾,四不自在,此四法是多摩相。』

二 觀自在:觀照自己在本位上不動搖。這個自己不是肉身的自己,了了靈知才是自己。但又不住了了靈知。

十二因緣又是一個連環鉤鎖,相互牽連的關係。更有流轉門和還滅門。上面所講的就是流轉門的十二因緣道理。

辟支佛在小乘聖人中稱為利根。他們聽到佛說十二因緣流轉門的互相關係,互為因果的道理,覺悟到無明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緣中間苦因苦果的總根源。無明一滅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緣就會一起斷滅了。

因此辟支佛就下定決心來斬斷無明。譬喻砍樹一樣,先砍樹根,樹根一斷,而整棵大樹,便自然倒下。無明滅才能復還真性,滅除煩惱,所以叫做還滅門。

這就是緣覺聖人所修的十二因緣的道理。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自在--是心被執著所困,身不由己而惱。

觀自在--是由觀察事物透徹、明瞭而安然。

十二因緣是一個滾動的車輪,由無明起動生成老、病、死、憂、悲、苦、惱大苦聚。它的【無常】是連續不斷一個接著一個,【苦】在整個輪轉之中憂、悲、惱、老、病、死、離、別沒有停息。好像被裝進袋子在輪轉沒有自主【無我】。

佛陀教導人們提高【覺性】,當眼見色的時候;覺知名-色,打破【無明】從此斬斷輪迴之鏈、、、、、。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自在"是心不在意,意與體不能合二為一;觀自在,就是身心合一,也就是心意每時每刻都在觀注著體內靈覺的變化,並使其發展壯大.

12樓:匿名使用者

有很多大德們回答了,我說說我所學到的觀點,其實不用說的那麼複雜,不自在是自己被貪嗔痴等煩惱鎖住沒有自由,觀自在有兩種含義一是觀世音菩薩的異名,二是觀想解脫煩惱的功德與快樂得到真正的自在

13樓:匿名使用者

自在,不生不滅。身體是生滅的。自在,即心,即佛性。佛性,不生不滅。

《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無生),亦無所去(無滅),故名如來!

一心念佛唸經,不隨境轉,不隨業轉。

_《心經》

南無觀世音菩薩(三稱)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願地藏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琉璃光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消業障,積功德,增福慧)

_六度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_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_《普門品》: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_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楞嚴經》: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一心念佛唸經是攝心,唸的多了,就會有定力和智慧。

_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金剛經,心經,普門品,大悲心陀羅尼經,楞嚴經,楞嚴咒,普賢菩薩行願品。依法不依人。拒絕偽經善書,偽經善書非佛陀菩薩說,不是佛法。

涅磐 在佛學中怎麼理解??求真知者答

14樓:匿名使用者

在佛法中,實際是寫做「涅盤」,磐、盤等都是因為網路上不方便寫這個繁體字而用的借代字,其實都是**於梵語的譯音。

從法的概念上說,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這是「涅盤」的本意,意思是指精神境界的昇華,智慧的最圓融的表現,脫離一切煩惱得到徹底的覺悟,而後用在特定的語句中特指於肉身的消滅。

在佛法中有「有餘涅盤」和「無餘涅盤」的區別,有餘:謂煩惱之障雖滅,尚餘欲界五陰之身;無餘:謂煩惱既盡,所餘五陰之身亦滅。

在這種特定的語義裡,則在肉身的存滅問題上可以有所謂真和假,也有消亡的含義在內。因此很明顯,涅盤一詞的意義是與其他問題聯絡起來時,才有不同的用處。而自性清淨涅盤和無住處涅盤的概念則更與精神境界有關。

涅盤作為一種精神上的境界,是指證悟性空,心無所得,則心無掛礙,如此則遠離一切顛倒夢想,消除了種種錯誤的思想與行為,即拔除了苦厄的根本,不怖於生死,從而得到的解脫境界。

15樓:

涅盤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16樓:癸水乙木

同意不生不滅的意思, 佛要我追求的就是永恆.

17樓:王軍好帥

涅盤有小大佛乘三種解釋。小乘意味解脫,大乘意味著很平常的事,佛乘則沒有涅盤與生的區別。

佛學中的 緣 如何解釋 如何理解

18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在在佛學裡,「緣」這個字您可以理解為「淵」——即「淵源」的意思。

這個說法是完全建立在「因果」理論上的。我理解為:善緣即是已種下福報的種子,所以結的是善緣的果,反則即是冤親債主等類的惡緣。

釋迦如來及眾大德都曾說過,眾生看見的、聽見的、遇見的無論好壞(即:福報與惡報),皆是以前(「以前」是指或前世,或累劫累世或前幾個月)種下的種種善與惡。

1.對於人,我們時常會覺得很有緣(眼緣、話語投機的相見恨晚之類的話緣等等之類;抑或是第一次見還未開口便就不自主的心想著這人、這事給自己的感覺很不好);

2.對於是某事,我們亦同樣。對於佛學我們有很多人一經接觸,或聽聞或親歷即能產生快樂,甚至對於很多乃至一部經典讀誦過,看到別人哪怕只聽聞一兩聲,便生歡喜,終身不忘,這便是他的福報,而這福報不是他的好運,而是之前,或有心或無心乃至其親眷為他種下了現在的福報——即為他種下了今天他通過聽聞、親歷等一切方式接觸佛法之後頓生歡喜的「佛緣」。

謹以微薄愚見供養您,本人愚鈍,故只知皮毛,當懺悔波羅蜜。

無間罪人

19樓:yanliao顏料

「緣」這個字您可以理解為「淵」——即「淵源」的意思。

20樓:釋弘印

很簡單,所謂緣,來自因果,所謂因果之中,必有因緣。只要明白因果輪迴的道理,緣就不難理解了。

21樓:江湖聽簫

今世有緣前塵緣

今朝無緣來生緣

造化因果冥中緣

有緣無緣都隨緣

22樓:張萬林

緣就是份,份為分,一切天註定,隨心、隨意、隨緣················

佛學中的緣如何解釋如何理解,佛法中的緣指的是什麼??

我覺得在在佛學裡,緣 這個字您可以理解為 淵 即 淵源 的意思。這個說法是完全建立在 因果 理論上的。我理解為 善緣即是已種下福報的種子,所以結的是善緣的果,反則即是冤親債主等類的惡緣。釋迦如來及眾大德都曾說過,眾生看見的 聽見的 遇見的無論好壞 即 福報與惡報 皆是以前 以前 是指或前世,或累劫累...

佛學中如何對佛懺悔,佛教裡如何理解懺悔?

邵長華武學院 1 對佛懺悔的意義是 查詢並檢討自己的過錯,希望以後不會再犯。2 懺悔是一個修行的方式,不但佛家有,其它宗教裡也有這種修行的方式。對著佛像更好,身邊沒有佛像的也可以想象對佛 對天空 都可以,關鍵是查詢和檢討自己的過錯。3 聲音小可以,自己能聽見就行。也有個別的修行方式講究大聲的,有意讓...

佛學中的一些問題,關於佛學的一些問題

一方面,回答有字數限制,您提出這麼多問題,而且條條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白的,估計一個問題裡面回答不完,所以我只好曲線作答,不便之處,萬望見諒。另一方面,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您以後或者還會有很多問題,或者這樣也可以提供多一個參考途徑,幫助日後可能有用。1.簡述釋迦牟尼的生平 釋迦牟尼佛傳 以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