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陶淵明的生活背景和與其有關的相關作品

時間 2022-07-12 05:10:10

1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十分複雜的政治環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大概官職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淵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視門閥的社會裡,陶家的地位無法與王、謝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於寒門。

陶侃出身寒微,被譏為「小人」,又被視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見,他的後人在政治上的處境是相當尷尬的。

陶淵明在柴桑的農村裡度過少年時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其十六),便是那時生活的寫照。他常說因家貧而不得不出仕謀生,這固然是實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種想要建功立業的動機。「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就透露了這一訊息。

陶淵明29歲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辭職。後來江州召為主簿,他未就任。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到江陵,入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當時桓玄掌握著長江中上游的軍政大權,野心勃勃圖謀篡晉。陶淵明便又產生了歸隱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寫的《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中說:

「詩書敦素好,林園無世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尋陽居喪了。

此後政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安帝元興元年(402),桓玄以討尚書令司馬元顯為名,舉兵東下攻入京師。元興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國號曰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伐桓玄,入建康,任鎮軍將軍,掌握了國家大權,給晉王朝帶來一線希望。

於是陶淵明又出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在赴任途中寫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覺得時機到來了,希望有所作為:「時來苟冥會,婉轡憩通衢。

」另一方面又眷戀著田園的生活:「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這時劉裕正集中力量討伐桓玄及其殘餘勢力,陶淵明在劉裕幕中恐難有所作為。

到了第二年即安帝義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這年八月又請求改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餘日,十一月就辭官歸隱了。這次辭去縣令的直接原因,據《宋書》本傳記載:

「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

『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而他辭官時所作的《歸去來兮辭》說出了更深刻的原因: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再加上對政局的失望,於是堅決地辭官隱居了。

辭彭澤令,是陶淵明一生前後兩期的分界線。此前,他不斷在官僚與隱士這兩種社會角色中做選擇,隱居時想出仕,出仕時要歸隱,心情很矛盾。此後他堅定了隱居的決心,一直過著隱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靜: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雜詩》其二)他在詩裡一再描寫隱居的快樂,表示隱居的決心,如「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其九);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飲酒》其四)。這固然是他真實的感受,但也可以視為他堅定自己決心的一種方法。在後期他並非沒有再度出仕的機會,但是他拒絕了。

晉朝末年曾徵他為著作佐郎,不就。劉裕篡晉建立宋朝,他更厭倦了政治,在《述酒》詩裡隱晦地表達了他對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貧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

』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蕭統《陶淵明傳》)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寫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後說:「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嗚呼哀哉!」

這成為他的絕筆。死後,朋友們給他以諡號曰「靖節先生」。他的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了誄文,這篇誄文是研究陶淵明的重要資料。《宋書》、《晉書》、《南史》都有他的傳記。

參考資料:根據網路蒐集

2樓:

(一)生活背景:

陶淵明(公元356--427)又名陶潛、字元亭,是東晉末年的田園大詩人。據史書記載,東至縣東流鎮東晉時期屬潯陽柴桑(今屬九江彭澤縣),陶淵明在彭澤做縣令,經常到東流種菊。留下千古佳話,後人敬羨先生,建祠以祀。

出身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勳之後的陶淵明,本來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有所作為。但同時,東晉士族文人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氣,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他是抱著兩種彼此矛盾的願望走上人生道路的。

開始時前一種願望佔據了主導地位。但那時一個動亂的年代:宗室內部的鬥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拼。

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感。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減。另外,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汙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讓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

最終「愛丘山」的夙願就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開始身在仕途,心在田園了。所以說,他的歸隱,實際是自己的思想與當時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二).作品:

命子(10首)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 雜詩四首 和郭主簿二首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勸農(六首)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停雲並序(四首) 時運並序(四首) 榮木並序(四首)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連雨獨飲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歸園田居五首 歸鳥(四首)

責子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和劉柴桑 酬劉柴桑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移居二首 與殷晉安別並序 形影神三首 止酒 雜詩八首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氵巽]田舍獲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贈羊長史並序 飲酒二十首並序 還舊居 悲從弟仲德 贈長沙公並序(四首) 酬丁柴桑

101-154首:諸人共遊周家暮柏下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歲暮和張常侍 九日閒居 詠貧士七首 遊斜川 擬古九首 桃花源詩並記 述酒 於王撫軍座送客 讀《山海經》十三首 臘日 答龐參軍 答龐參軍並序(六首) 詠二疏 詠三良 詠荊軻 有會而作並序 乞食 輓歌詩三首

陶淵明的生活時代背景詳細資料

3樓:我太無語活寶

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京詩人

4樓:俊兒

你還缺那幾套服虎門測繪工程造價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和他的思想狀況

5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文學家。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欽敬曾祖陶侃的積極進取,又特別讚賞外祖孟嘉的沖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兩種精神。

前期(41歲以前),他渴望進取,渴望幹一番事業,做過江州祭酒,劉裕幕下鎮軍參軍、彭澤令,起主導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於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時官時隱,舉棋不定。後期(41歲以後),陶淵明因時局動盪,仕途險惡,以及官場政治腐敗,門閥制度森嚴而對現實極端不滿,毅然辭官歸隱,與官場徹底決裂。

6樓:木子李贊

生活在東晉,他的思想有些消極,但追求自由

陶淵明的背景

7樓:霓脦那些

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出身微寒,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長沙郡公。姑丈羅遵士,娶陶茂女。祖父陶茂作過武昌太守,父親陶逸任安成太守,早逝,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第四女。

幼年生活貧困,勤於學習,對於諸子百家群書都有所涉獵。

陶淵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及彭澤縣令等職,後因與上層失和,毅然辭官,「不為五斗米折腰」,回家(從此時開始「五斗米」成為生活必需花費的薪資的代名詞),從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隱居不仕。

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歸田的這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逝後,其生前好友顏延年為其作誄文《陶徵士誄》。

在今江西省九江縣馬回嶺鎮存有清代重建的陶淵明墓。九江市有新立的巨大陶淵明石像。

擴充套件資料:

一、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二、史書記載

陶公生於晉宋易代之際,故《晉書》《宋書》《南史》對其均有記載,三版皆存不同;又昭明太子撰《陶淵明集》,系傳一篇,這四者都是現代學者研究淵明生平的重要參考資料。故而一併收錄。

1、昭明太子《陶淵明傳》

2、《晉書·陶潛傳》

3、《南史·陶淵明傳》

4、《宋書·陶潛傳》

三、文學影響

陶淵明流傳至今的作品有詩一百二十餘首,另有文、賦等,人們將他稱作「田園詩人」。他最著名的作品為《桃花源記》,描述了一個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會,和諧美好且沒有戰亂,自食其力的社會。使得桃花源與烏托邦齊名,都代表了一個美好的幻想。

陶淵明詩歌表現出蔑視權貴、遺世獨立的氣節,樸實自然的詩風,對後世詩歌的創作影響大而深遠。個性分明,情感真摯,平淡質樸,不大用典,簡潔含蓄,「質而實綺,臞而實腴」,富有意境和哲理,主觀寫意,雜有儒、道各家思想。

除了傳統儒家思想外,也深受了道家思想的影響。陶詩「通篇渾厚,難以句摘」,不致力於錘鍊,寫來天真自然。

陶淵明的詩在南北朝時影響不大。劉勰著《文心雕龍》,對陶淵明隻字未提。鍾嶸《詩品》雖列之為中品,卻推之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後世對陶詩評價甚高,唐宋以後對陶詩更推崇備至。

認為其詩「其源出於應璩」。

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的影響。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

宋代詩人蘇東坡對陶潛有很高的評價:「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

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

又云:「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蘇東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連雨獨飲二首》,《和陶勸農五首》、《和陶九日閒居》、《和陶擬古九首》;

且唐代山水田園派代表性詩人孟浩然非常崇拜陶潛,風格與其極為相似。

元代戲曲家馬致遠,因仰慕陶淵明而自號「東籬」,後人輯散曲集為《東籬樂府》。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和他的思想狀況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 公元前316年西晉滅亡,但仍有亡國奴不甘心,想恢復西晉王朝,他們在各個地區積極活動。公元前317年西晉王室後裔在南方組織建立起了一個規模較小的朝廷 東晉王朝,其統治範圍非常的小,管轄區僅限於江南地方的半壁江山。在東晉王朝年間,北方的統治權一直是由趙國及前秦人等統治者掌管的,國家...

繼承和陶淵明相關的成語是什麼,和陶淵明有關的成語

僑中黃建成 繼承和陶淵明相關的成語是 世外桃源 落英繽紛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不足為外人道 無人問津 怡然自樂。1 世外桃源 sh w i t o yu n 解釋 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 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出處 晉 陶潛 桃花園記 描...

誰有關於蘇軾 李白 陶淵明等人的高考作文素材啊

旋轉的小水果 屈原是一個熱愛祖國的詩人,他在效忠祖國 抵禦強敵方面是和楚國人民一致的。雖然他在政治上失敗了,但他留下的大批詩歌,卻給楚國 仇雪恥 恢復祖國的決心以極大的鼓舞。對後來推翻暴秦,復興楚國起了巨大的作用。歷史的發展,不但沒有淡化人民對屈原的懷念,反而更擴大了屈原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