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顏氏家訓》的譯文,《顏氏家訓》的全文及翻譯?

時間 2022-09-14 18:10:05

1樓:睡影望空

全文:神仙之事,未可全誣;但性命在天,或難鍾值。人生居世,觸途牽縶;幼少之日,既有供養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

衣食資須,公私驅役;而望遁跡山林,超然塵滓,千萬不遇一爾。加以金玉之費,爐器所須,益非貧士所辦。學如牛毛,成如麟角。

華山之下,白骨如莽,何有可遂之理?考之內教,縱使得仙,終當有死,不能出世,不願汝曹專精於此。若其愛養神明,調護氣息,慎節起臥,均適寒暄,禁忌食飲,將餌藥物,遂其所稟,不為夭折者,吾無間然」。

諸藥餌法,不廢世務也。庚肩吾常服槐實,年七十餘,目看細字,鬚髮猶黑。鄴中朝士,有單服杏仁、枸杞、黃精、白朮、車前得益者甚多,不能—一說爾。

吾嘗患齒,搖動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見《抱朴子》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

行之數日,即便平愈,今恆持之。此輩小術,無損於事,亦可修也。凡欲餌藥,陶隱居《太清方》中總錄甚備,但須精審,不可輕脫。近有王愛州在鄴學服松脂不得節度,腸塞而死,為藥所誤者其多。

白話譯文:

得道成仙的事情,不能說全是虛假,只是人的性命長短取決於天,很難說會碰上好運還是遭遭厄運。人在世一生,到處都有牽掛羈絆;少年時候,要盡供養侍奉父母的辛勞,成年以後,又增加養育妻子兒女的拖累。

衣食供給需求,為公事、私事操勞奔波,而希望隱居於山林,超脫手塵世的人,千萬人中遇不到一個。加上得道成仙之術,要耗資**寶玉,需要爐鼎器具,更不是貧士所能辦到的。學道的人多如牛毛,成功的人稀如磷角。

華山之下,白骨多如野草,**有順心如願的道理?再認真考查內教,即使能成仙,最後還是得死,無法擺脫人世間的羈絆而長生。我不願意讓你們專心致力於此事。

如果是愛惜保養精神,調理護養氣息,起居有規律,穿衣冷暖適當,飲食有節制,吃些補藥滋養,順著本來的天賦,保住元氣,而不致夭折,這樣,我也就沒有什麼可批評的了。

服用補藥要得法,不要耽誤了大事。庾肩吾常服用槐樹的果實,到了七十多歲,眼睛還能看清小字,鬍鬚頭髮還很黑。鄴城的朝廷**有人專門服用杏仁、枸把、黃精、白朮、車前,從中得到很多好處,不能—一例舉。

凡是要服用補藥,陶隱居的《太清方》中收錄的很完備,但是必須精心挑選,不能輕率。最近有個叫王愛州的人,在鄴城效仿別人服用松脂,沒有節制,腸子堵塞而死。被藥物傷害的人很多。

出處:出自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

2樓:武紫桐杜波

顏氏家訓•治家

孔子說:「奢侈了就不恭順,節儉了就固陋。與其不恭順,寧可固陋。

」又說:「如果有周公那樣的才那樣的美,但如果他既驕傲且吝嗇,餘下的也就不值得稱道了。」這樣說來是可以儉省而不可吝嗇了。

儉省,說的是合乎禮的節省;吝嗇,說的是對困難危急也不周濟。當今常有講施捨就成為奢侈,講節儉就進入到吝嗇。如果能夠做到施捨而不奢侈,儉省而不吝嗇,那就好了。

老百姓生活的根本,是播收莊稼來吃飯,種植桑麻來穿衣。所貯藏的蔬菜果品,是果園場圃所出產;所食用的雞豬,是雞窩豬圈所畜養。還有那旁屋器具,柴草蠟燭,沒有不是靠種植的東西來製造的。

那種能保守家業的,可以關上門而生活必需品都夠用,只是家裡沒有口鹽井而已。如今北方的風俗,都能做到省儉節用,以供衣食所需。江南一帶地方奢侈,多數比不上北方。

世上的名士,只求寬厚仁愛,卻弄得待客饋送的飲食,被僮僕減少,允諾資助的東西,被妻子兒女剋扣,輕侮賓客,刻薄鄉鄰,這也是治家的大禍害。

裴子野只要有飢寒不能自救的遠近親戚和舊屬,都收養下來。家裡一向清貧,有時遇上水旱災,用二石米煮成稀粥,勉強讓大家都吃上,自己親自和大家一起吃,從沒有厭倦。鄴下有個將軍,貪慾積聚得實在夠狠,家僮已有了八百人,還發誓湊滿一千,早晚每人的飯菜,以十五文錢為標準,遇到客人來,也不增加一些。

後來犯事處死,登記沒收他的家產,麻鞋有一屋子,舊衣藏幾個庫,其餘的財寶,更多得說不完。

南陽地方有個人,深藏廣蓄,性格吝嗇。冬至後女婿來看他,他只給準備了一銅甌的酒,還有幾塊獐子肉,女婿嫌太簡單,一下子就吃盡喝光了。這個人很吃驚,只好勉強應付添上一點,這樣添了兩次,回頭責怪女兒說:

「某郎太愛喝酒,才弄得你老是貧窮。」等到他死後,幾個兒子爭奪遺產,於是發生了兄殺弟的事情。

求《顏氏家訓》的譯文

求《顏氏家訓》譯文,誰有?

3樓:淺醉江月

夫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廕,當自求諸身耳。諺曰:

「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

夫讀書之人,自羲、農已來,宇宙之下,凡識幾人,凡見幾事,生民之成敗好惡,固不足論, 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隱也。

讀懂六經的要旨,弄通諸子百家的著作,即使不能修煉個人的德行,改變社會風氣,也算是掌握一門學問,可以靠它自謀生路。父親、兄長不能長期依賴,國家難以長治久安,也不能長久依靠,一旦顛沛流離,應當求助於自己。諺語說:

「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技藝中最 容易學習而值得崇尚的莫過於讀書。世上的人不論是聰明還是愚蠢,都希望認識很多的人,見識很多事,卻不肯用功讀書,這就好像想吃得飽,又懶得做飯,想穿得暖和,又懶得做衣服。

自從伏羲、神農以來,喜歡讀書的人,認識了宇宙之下的多少人,見識了宇宙之下的多少事,看 到了人類的成敗與好惡,這些就不用說了,就連天地萬物道理,鬼神之事,也都能通曉。

顏氏家訓的全文翻譯

顏氏家訓的譯文

4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⑴;與其不孫也,寧固。」又云:

「如有周公⑵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然則可儉而不可吝已。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

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

【譯文】

孔子說:「奢侈就顯得不恭順,儉樸就顯得鄙陋。與其不恭順,寧可鄙陋。

」孔子又說:「假如有一個人有周公那樣好的才能,但只要他既驕傲又吝嗇,那其它方向也是不足道的。」這麼說來就應該節儉而不應該吝嗇了。

節儉,是指減省節約以合乎禮數;吝嗇,是指對窮困急難的人也不救濟。現在肯施捨的卻也奢侈,能節儉的卻又吝嗇,如果能做到肯施捨而不奢侈,能節儉而不吝嗇,那就可以了。

5樓:湯璧微生怡君

義陽的朱詹世愛好學習,家境貧寒沒有什麼財產物資,經常好多天不生活做飯,靠吞嚥紙來填充肚子。天氣寒冷沒有被子,就抱著狗睡覺來取暖。狗也飢寒交迫,出去覓食,(朱詹世)呼喚它卻沒有回來。

他哀痛的呼喚令鄰居動容,但就是這樣他仍然沒有放棄學業。

《顏氏家訓》(人生小幼,精神專利......)此段的翻譯

6樓:***

人在幼小的時候,精神專一而敏銳

7樓:匿名使用者

人小的時候腦子好使,長大以後操心的事多,應該從小開始教育,不要失去時機.

但是小時候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好好唸書的,長大以後再努力也不晚.

名聞天下,聞是知道的意思

老而彌篤,篤是認真努力的意思,相關的成語提供不了,中山大學的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樓主可以參考。

差十分升級,樓主賞了吧!

文言文翻譯《顏氏家訓》部分翻譯

8樓:平仄有聲

譯文,僅供參考,請採納:

人生在幼小的時期,精神專一,長成以後,思慮分散,這就該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機會。我七歲時候,誦讀《靈光殿賦》,直到今天,十年溫習一次,還不忘記。二十歲以後,所誦讀的經書,一個月擱置,就生疏了,但人會有困頓不得志而壯年失學,還該晚學,不可以自己放棄。

孔子就說過:「五十歲來學《易》經可以沒有大過失了。」曹操、袁遺老而更專心致志;這都是從小學習到老年仍不厭倦。

曾參十七歲才學,而名聞天下;荀卿五十歲才來遊學,還成為儒家大師;公孫弘四十多歲才讀《春秋》,憑此就做上丞相;朱雲也到四十歲才學《易》經、《論語》,皇甫謐二十歲才學《孝經》、《論語》,都終於成為儒學大師;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世上人到

二、三十婚冠之年沒有學,就自以為太晚了,因循保守而失學,也太愚蠢了。幼年學的像太陽剛升起的光芒;老年學的,像夜裡走路拿著蠟燭,總比閉上眼睛什麼也看不見要好。

《顏氏家訓 勉學第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顏氏家訓 勉學第八 原文 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遍於經史,吾亦不能鄭重,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 禮 傳 少者不失 詩 論 及至冠婚,體性梢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曏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 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

著名的家規家訓,名人家規家訓故事

如今,老規矩,懂的人是越發少,老規矩,既是教養,亦是禮儀。每個細微的肢體語言都向周邊的人洩露著你的資訊 家教 性格 喜好 人品。這些規矩不能忘!1 手持正義,肩挑道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2 與人為善,與鄰為友,嚴己寬人,既往不咎。3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勤學苦練,努力登攀。4 舉止穩重,言語文明,...

家規家訓名言警句,關於家規家訓的名言警句

李吳傑 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一戒晚起 二戒懶惰 三戒奢華 四戒驕傲。一宜勤讀 二宜敬師 三宜愛眾 四宜慎食。幫助他人,才能讓自己更快樂。具備文明禮儀是做人做事成功的前提。堅持自己的準則,不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