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金壺丹書(選自《晏子春秋》)

時間 2022-12-13 10:05:08

1樓:網友

下面是原文和全文翻譯:

金壺丹書 原文:

景公遊於紀,得金壺,乃發視之,中有丹書,曰:「食魚無反,勿乘駑馬。」公曰:「善哉,如若言!

食魚無反,則惡其鰠也;勿乘駑馬,惡其取道不遠也。」晏子對曰:「不然。食魚無反,毋盡民力乎!勿乘。

駑馬,則無置不肖於側乎!」公曰:「紀有書,何以亡也?」晏子對曰:「有以亡也。嬰聞之,君子有道,懸於閭;紀有此言,注之壺,不亡何待乎?」

註釋:1 .紀:春秋時期一個國家。

2 發:開啟。

3 反:翻轉。

4 閭:里港的大門。

翻譯:齊景公在原紀國的土地上游歷時,撿到一個金壺,於是開啟來,裡面有一張用紅筆寫的紙條:「吃魚不要反覆吃,不要乘坐劣馬。」

景公說:「有道理!吃魚不要反覆吃,是因為不喜歡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馬,是不喜歡它走不了遠路。」

晏子說:「不是這樣啊!吃魚不要反覆吃,是說不要用盡老百姓的力氣。不要乘坐劣馬,是說不要讓不肖之人在國君身邊。」

齊景公說:「紀國有這樣深刻的言語,為什麼會亡國呢?」

晏子說:「有這樣的言語也會亡國。我聽說:君子有治理國家的好策略,一定會公行於天下。紀國有這樣的言語,卻藏在金壺裡,怎能不亡國呢?」

「金壺丹書」指錦囊妙計。

(出自《晏子春秋》)

主旨:幹什麼都不要隱藏,否則幹什麼都不會成功,將一事無成。有法不實行,便像無法一樣。

一個人如果只是將修身的格言置於座右,卻並不打算實行,他就不可能獲得長進;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將治國良策付諸實踐,那麼再好的國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話!

(晏子春秋):一部記載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晏子,名嬰,春秋時齊國的國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景公:春秋時齊國的國君。 紀:

原是一個諸侯國,後為齊國兼併。 鰠(sao):魚腥味。

駑馬:劣馬 。惡:

討厭。何:為什麼。

【寓意】這個故事說明,有法不實行,便像無法一樣。一個人如果只是將修身的格言置於座右,卻並不打算實行,他就不可能獲得長進;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將治國良策付諸實踐,那麼再好的國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話。大道理不應該空掛在嘴上,而應該親身去實踐。

你那句是:吃魚吃一半,不翻吃另一半,就是要給老百姓留下餘地(「魚」諧音「餘」,雙關之語),不要竭盡民力。

2樓:網友

吃魚吃一半,不翻吃另一半,就是要給老百姓留下餘地(「魚」諧音「餘」,雙關之語),不要竭盡民力。

3樓:夢上高山

吃魚不要翻面,(是讓國君)不要用盡人民的力氣!

閱讀下文,完成1~3題。 金壺丹書 《晏子春秋》 ①   景公 ② 遊於紀 ③ ,得金壺,乃發

4樓:離別

1.(1)劣馬;(2)討厭;(3)為什麼。

2.君子有治國的方略,要把它公佈到大街小巷。

3.示例: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將治國良策付諸實踐,那麼再好的國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話。一個人如果只是將修身的格言置於座右銘,卻並不打算實行,他就不可能獲得長進。

(意思對即可)

快..!!初二上語文容易考的古文

5樓:匿名使用者

桃花源記,陋室銘和愛蓮說 還有古詩會考默寫。(我們考了)

6樓:朽木東獅郎

最容易考的是《桃花源記》中的名句,比如遇到桃花林那段。

還有〈〈陋室銘〉〉中的對偶句。

7樓:天涯系歸舟

五柳先生傳,捕蛇者說,馬說。必考。還有古詩詞五首。1~6課生字。【雪】和雷電頌】

8樓:匿名使用者

課文後面有寫:"要求背誦" 都會考。

9樓:艾o葉兒

明天就考,我們下星期四和五啊!你**的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們老師讓你們背誦的就有可能考啊。

圍繞 齊景公在紀地得金壺寫作

11樓:匿名使用者

金壺丹書。

《晏子春秋》 ①

景公 ② 遊於紀 ③ 得金壺,乃發視之,中有丹書,曰:食魚無反,勿乘駑馬。」公曰:

「善哉,如若言!食魚無文,則惡其鰠 ④ 也;勿乘駑馬,惡其取道不遠也。」晏子寸曰:

「不然。食魚無反,景盡民力乎!勿乘駑馬,則無置不肖於側乎!

」公曰:「紀有書,何以亡也?」晏子對曰:

『有以亡旃駔聞,囂早右省,縣千閣卵者,詩之壺,不亡何待乎?」

食魚無反,勿乘駑馬,是什麼意思?

12樓:殘殘

食魚無反』是告誡後代的國君 不要耗盡民力國力!『勿乘駑馬』是忠告 國君不要把小人放在自己的身旁! 出處《晏子春秋》

13樓:冠翠桃

人們之所以吃魚不翻魚身,是因為嫌魚腥氣太重,刺鼻難聞;出門不騎劣馬,是因為厭惡劣馬不能走很遠的路。

14樓:沒人取這個名的

吃魚沒有再吐出來的,別去坐那桀驁不馴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