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簾幃句:簾幃,窗簾。颯颯,象聲詞。屈原《九歌·山鬼》:「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多離憂。」
燭殘句:漏,即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器。頻欹枕:指倚枕不眠。
夢裡浮生:一作「一夢浮生」,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醉鄉:醉中境界。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鄉。」
此詞表現的是南唐李後主對人生的感悟,藝術特點是情境和諧,細節傳神察基。上片以倒敘的方式開篇,寫「昨夜」風雨交加,風聲雨聲樹聲等「秋聲」陣陣傳入簾內,構成一種淒涼的氯圍。「燭殘」二句由室外景轉入簾內景。
室內殘燭搖曳,光線昏暗,夜盡更闌時分,主人公還臥床在枕上翻來覆去,表明他徹夜未眠。失眠人情緒本來就煩躁,而窗外的秋風秋雨,彷彿點點滴滴都在敲擊著失眠人的心頭,更賀銷增苦楚。心頭的煩悶無法開解,「起」來揮之不去,「坐」下也無法平靜。
起坐」兩個細節動作傳神地寫出失眠人無法平靜的心境。下片轉入沉思。回想人生世事,往日的南唐早已土崩瓦解,詞人曾經擁有的一切輝煌、幸福都被剝奪。
這人生世事,有如流水不返,好似夢境虛無。所謂「夢裡浮生」就是後來北宋蘇軾所說的「人生如夢」。夢的特點有三,一是短暫,二是易變,三是不可把握。
所謂「夢裡浮生」,是對人生命運的短暫性、易變性敗拍謹和不可把握性的概括。後主對人生命運的悲劇性和悲劇的不可避免性有著深刻的體驗,他對未來早已失去信心,在現實中又找不到解脫、超越痛苦之路,只好遁入醉鄉求得暫時的麻醉和忘卻。意識到人生的悲劇,卻無法加以改變,是李煜的一大人生悲劇。
2樓:匿名使用者
解釋】林花調謝,失去了春天的雀晌豔紅,未免脊歲中過於匆匆。
無奈摧殘她的,有那朝來的寒雨和晚來的風。
風雨中的殘花,像女子臉帶胭脂把淚淌,使人迷醉,更不知何時才能重櫻山逢?
人生長恨,自象那流水長向東。
烏夜啼李煜賞析
3樓:哲哥聊歷史
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作,此詞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它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表面上是傷春詠別,實質上是抒寫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深切悲慨。這種悲慨不僅團鬥是抒寫一己的失意情懷,而且是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碧神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賞析:以春紅二字代花,即是修飾,即是藝術,天巧人工,總須兩賦而不來方可,此春紅者,無待更言塌慧磨,乃是極美好可愛之名花無疑,可惜竟已凋謝。調零倘是時序推遷,自然衰謝,雖是可惜,畢竟理所當然,尚可開解,如今卻是朝雨暮風,不斷摧殘之所致。
過片三字句三疊句,前二句換暗韻仄韻,後一句歸原韻,別有風致,但胭脂淚三字,異樣哀豔,尤宜著眼。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長句,也是運用疊字銜聯法,朝來、晚來、長恨、長東,前後呼應更增其異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
烏夜啼李煜翻譯賞析
4樓:愛創文化
翻譯:樹林間的紅花已凋謝,花開花落,才有幾時,實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無可奈何,花兒怎麼能經得起那悽風寒雨晝夜摧殘呢?
飄落遍地的紅花,被雨水淋過,像是美人雙頰上的胭脂在和著淚水流淌。花兒和憐花人相互留戀,遊滾如醉如痴,什麼時候才能再重逢?人生從來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起句「林花謝了春紅」,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
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林花凋謝之速而發,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嘆,包蘊了作者對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點出林花匆匆謝去的原因是風雨侵龔,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為過多地櫛風沐雨?所以,此句同樣既是嘆花,亦是自嘆。「無奈神笑餘」云云,充滿不甘聽憑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環境的感愴。
換頭「胭脂淚」三句,轉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這裡,一邊是生逢末世,運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解語花,二者恍然相對,不勝繾綣。「胭脂淚」,遙按上片「林花謝了春紅」句,是從杜甫《曲江對雨》詩「林花著公升雹雨胭脂溼」變化而來。
林花為風侵欺,紅^叟鮫肖(左應加魚旁),狀如胭脂。
胭脂淚」者,此之謂也。但花本無淚,實際上是慣於「以我觀物」的作者移情於彼,使之人格化——作者身歷世變,泣血無淚,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憐人,人亦惜花;淚眼相向之際,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難分。
著一「醉」字,寫出彼此如醉如痴、眷變難捨的情態,極為傳神,而「幾時重」則籲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現的悵惘與迷茫。結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一氣呵成益見悲慨。
人生長恨」似乎不僅僅是抒寫一已的失意情懷,而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李煜《烏夜啼》何以感人至深,成為千古名篇?
5樓:咕嚕咕嚕角角
中國古代史上出了2個十分奇怪的皇上,奇怪就取決於她們同為亡國之君,可以垂名千古的沒有她們整治國家的能為和做為,反而是它的藝術創作和文學著作。乙個便是前唐的李後主李煜,其詩詞歌賦可以在古代文學史上佔據一席之地,也算是名留青史,只不過留下來的名,令人鄙夷。而另一位皇上便是北宋末年的趙佶,其養鳥、看鳥和畫鳥的功夫了得,而且對詩詞歌賦都是熟練的。
做為政治人物,不把整治社稷當會事,宋徽宗趙佶以玩鳥、畫鳥最有貢獻,將祖先所創出的宋朝河山偉業,瞎折騰得乾淨整潔,在一幫文武官將領的保障下孔雀東南飛,直通坐落於汴京京都的東南方向的杭州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省會大城市杭州市,才停止了步伐。他們的悲慘命運確定他的作品多是在憂慮,敏感多疑中渡過。無力改變那時候的時代局勢,只有悲嘆,如同自已的虞美人最終幾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如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為皇上,他很失敗,也成就了他在古詩詞史的影響力。做詩人,他是取得成功的。他只是乙個擁有可悲運勢的君王,他又是乙個很好的詞人,但是他的後半輩子徹底是在悲痛,抑鬱中渡過,對待愛情,他並不痴,他所痴心,念念不忘的只不過是他失去的社稷。
但是,歷史是不會回頭的。他也終究是被後人遺忘的一代可伶的君王而己,大家牢記的是他漂亮的,具備典型性社會發展特點的詞。
前唐後主李煜,根本無法簡單的說是乙個痴情的人,從他在前唐即位到順從宋代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他在解決軍國大事上體現的十分客觀。十分遺憾的是,在強悍的宋代眼前,前唐看起來很柔弱 ,在嘗試和強宋伯仲之間的試著失敗之後,前唐的悲慘和君王南唐後主李煜的不幸就難以避免了。南唐後主李煜以乙個讀書人的相貌發生的情況下,他在古詩詞、美術繪畫、書法藝術等層面表達出來的才能十分震撼。
6樓:蓉淼經驗之窗
是因為這首詞很明顯的表達了乙個亡國之帝的感受,在裡面的詩句感人肺腑,讓人覺得讀了之後心都要流血了。
7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就是因為借景抒情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能夠讓我們體會到被囚禁於皇宮之內的無奈。
李煜《烏夜啼》,《烏夜啼》李煜 賞析
從詞意來看,可能作於李煜降宋以後。借林花橫遭風雨摧殘匆匆而謝,喻時光易逝 韶華難再。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起句 林花謝了春紅 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 而續以 太匆匆 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 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
李煜《相見歡》的賞析,《烏夜啼》李煜 賞析
一起找東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 937 978 南唐後主。開寶八年 公元975年 宋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身囚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為 違命侯 李煜忍屈負辱過了三年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賜酒毒死。李...
求 馬天宇 夜上海歌詞急,夜上海的歌詞是什麼
走 下一道街 下一個出口 下一瞬間 我默默的等 下一個夢 下一個彩虹 下一個人 它是否會愛我 也像我一樣迷失 夜上海走失許多情人 聽見許多情歌 流逝許多體溫 故事剛剛開始 有人卻要放棄 有人拼命繼續 而我要去 才遇見幸福 走 下一道街 下一個出口 下一瞬間 我還在尋找 下一個夢 下一個觸碰 下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