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命由己造』的意思就是人的命運並非天定的,而是自己造的各種業因緣聚合而形成的。這就話就否定了命運天定說,提倡人們自己造福,追求幸福的生活。所謂「相」,即是我們平日生活中所見識到的諸事物之表象。
佛言:凡所有相,皆仿大是虛妄。意思是,我們所看到的外在事物的表象都是虛妄的,並非真實的,它都是因緣聚合而成的。
比如人做的夢,你不能說它不存在,但是它不是真的,是虛妄的。所謂『相由心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會有不同的感悟。如果從佛學來理解,我們可以這麼認為:
佛看眾生都是佛,而眾生心不能清淨,所以則各有妄想執著,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從相學解釋則可以這麼看: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有什麼樣的面相,乙個人的個性、心思與作為,可以通過面部特徵表現出來。
世界萬物皆化相,心不動,則萬物不動!心不變則萬相不變。古代在乙個講經會上,兩個聽經的和尚看到風吹動旁邊的幡,於是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認為是幡動,二人爭論不已。
這時,一位高僧說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心動。同時我們知道這麼乙個心理實驗備野豎,脊春心理**師將人催眠告訴這人,他的手正被火烤,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的手出現了潰瘍,就像被燒傷的一樣。
這正是這句話最好的註解。 如果這位師兄想深入瞭解這個問題可以看看了凡先生寫的《了凡四訓》。裡面很詳細深入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這什麼意思: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
2樓:可靠的
佛說:"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
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版妄動,權傷其身痛其骨。」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心不動,身不動,情不動。人如果知道在幾十年的光陰裡會遇到那麼多痛其心、痛其骨的事,我想誰也不會願意來到這個世上。
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請問是什麼意思?謝謝大家!
3樓:網友
這句話的意思是心不動,你看沒看他都一樣,你看那些在動的與不在動的有什麼區別呢?一生區別心說明你已經心動了。心不變,萬物隨便怎麼變動都不能影響到你的心了,這時萬物的變動已經沒有意義,沒有意義的變動對你來說等於沒動了。
這一句話強調的是心的感受。大多環境永遠是那樣,但人們心境不同,所產生的感覺往往大異其趣。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我們所謂的快樂,除了外在的順境這個因素,還需要有主體的心靈去感受。當你感受時覺得快樂,那才是快樂;假如覺得痛苦,那就是痛苦。
正像用同樣的飯菜,健康時享用它,覺得可口香甜;病弱時食用,毫無味道。同樣坐在椅子上,乙個遠行者坐下來休息,感到快樂無比;而看書寫作者,因為坐的時間長了,覺得厭倦。看來乙個人的快樂與否,實在不能從表面看,只有當事人才是最清楚的。
擁有健康心境,是建立快樂幸福的根本。乙個人倘若心境不好,有錢痛苦,沒錢也痛苦;有地位痛苦,沒有地位也痛苦;有愛情痛苦,沒有愛情也痛苦;有事業痛苦,沒有事業也痛苦。擁有良好心境,與上面所說的情況就截然相反了。
4樓:網友
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動已經死翹翹,這個問題當然,心都不動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辯證心不動則萬物不動
5樓:網友
這個心不是指思想,是思想的本源,即精神世界的本源,同時也是物質世界的本源。從思維活動(第六意識)開始挖掘,直指本心。此心不動,萬物不動。起心動念,萬物皆生。
對於一切所遇到的人、事、物,要明白本身都是虛幻的,所以不用執於去放下它,也不要把它住在心裡,這樣才可以保持我們的一如真心。
通俗點的字面意思就是一切的變化都**於你的內心的想法慾望,只要你心不動就。。。
心動則萬物動 辨析題
6樓:網友
如果是試卷,那麼肯定是錯的,這屬於唯心。
如果不是試卷,那麼它是對的。這涉及到量子力學的知識,但簡而言之就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運動的(即萬物動),但對於我們來說只有我們感知「萬物動」後才知道萬物動。
任何動物對世界的認識都是具有主觀性的,比如同一種顏色,在我們人類看來是紅色,但在其它一些動物眼中可能是綠色;在我們眼中這是乙個多彩的世界,但在其它動物眼中這個世界可能是黑白的。所有當我們人類說某種東西是紅色的時候,另一些動物說它是綠色的,那麼到底是誰說得對呢?到底哪種色彩才是這種東西的「客觀」顏色呢?
所以從這一點來講,唯心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
如果你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參見薛丁格的那隻貓。
政治辨析題,政治辨析題的答題方法
伏地聖人來 我的看法有兩個。一個是書面上的,就是給老師看的,答卷子用的 小夏的認識是錯誤的,做人應該誠實守信,作弊的成績是不真實的,結果會害人害自己。我敢打賭,這樣答肯定對。另一個回答是私下的,但更有實用價值 是不是作弊,也就是說做人是不是誠實,那要看什麼情況,有時要誠實,有時就不能誠實。如果誠實對...
求助幾道馬哲辨析題,求助,馬哲辨析題
大小暑 1不對,意識依賴於物質,物質不依賴於意識 2不對,錯誤的思想不一定都是主觀的,有時候是由客觀現象造成的,因為客觀現象有真有假 3不對,人的意識只有通過實踐才可以作用於外界事物,意識不能直接作用於外物 4不對,規律雖然是客觀的,但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不能改造規律5不對,發展是指向好的方向...
如何做辨析題?辨析題應該怎麼做?
首先要知道這個題目提問的什麼。其次要分析這個題目所表達的意思。辨析題應該怎麼做?首先要分析清楚辨點,這是關鍵,然後再看下整句話是否正確。答題時做到 一辨,二析,三答。例如 依法執政已依法行政是一回事具有相同的內容,首先就要分清楚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是怎麼一回事。依法執政是共產黨的執政方式之一,而依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