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科普作家 全世界有哪些著名的科普作家?

時間 2025-07-12 07:00:37

1樓:峰佘無敵

‍我是醫生,很討厭瞎科普。幾乎每一次門診,都會碰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科普問題。一名3個月前曾經就診的年輕哮喘病人來複診,說爛做哮喘症狀未見好轉。

沒有道理啊,診斷明確而沒有合併症的哮喘病人按照gina指南進行管理,絕大多數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一問,得知病人回去之後不久即停用舒利迭,飢缺衡停藥後症狀立馬發作。我問為什麼停藥?

說:「我們那裡的醫生說,這是激素,不停藥的話會有嚴重的***。」我不得不花很長的時間來消毒,告訴他很多關於哮喘的科普知識,最後強調說:

任何藥物都可能有***扮缺,用藥是無奈的選擇。舒利迭對你來說是最基本的一線用藥,吸入量很小,與口服強的松根本沒法比。最重要的是,哮喘發作本身所造成的害處遠遠大於吸入激素的***。」‍

2樓:桃園結義

科普的主力軍本應當是各領域內從事科研工作的科學蔽枝家、教授、博士、研究生,以及由這類人員轉行的作家和記者。但目前在國內,從事科普工作的主體卻主要是擁有話語權的**巨集鎮敏、電視、以寫書為職業的作家和書商,再加上參與擴散、推波助瀾的網路大v;這其中鮮見科研工作者的身影。這就在科普內容的權威性、全面性、嚴謹性等旅態方面和深入淺出的能力上出現了諸多問題,無可避免的產生了浮誇、噱頭、曲解、斷章取義、夾雜私貨、偷換概念等亂象。

3樓:絆你一生

有不少科普作家筆下的內容,誤導性都很大,但是都比較浮誇,或者說有趣。其實科普的受眾大多是無力評判他們做的科普內容嚴謹性正確性的,一旦粗拍讓這些人不知覺養成了優先瀏覽這種有趣科普的習慣,那麼哪天該作者貼一堆文獻然後胡說八道他們恐唯廳怕也會巖山羨相信,負面效果是巨大的。

4樓:影子

‍水啟耐禪平參差不齊,但是普遍都不怎麼樣,真正的科研人才,有幾個願意去做科普?我一直覺得科研和科普之間,缺了很大一環,科研那些八股文,其實大眾是不怎麼感興趣的,就算同為科研人員畝租,除了你自己的小領域,甚至大同行都完全不願意多看你一眼,把簡單的事情攪複雜很容易,但是把複雜的事情說簡單就很難,最好有趣幽默,不然別人為啥願意看,別人自然是求知,但是太乾癟,別人還是懶得看,你得把別人吸引到車上來啊。另外,因為沒有乙個權威的機構,人員水平也參差不齊,搞入民科怎麼辦?

悄塵‍

5樓:炒蛋哥

廣義上來說,科普作耐李家有很多,但是狹義上上來說,科普作家又很少。因為大部分所謂的「哪春科普作家」,都是打著科普的名義,各種撈李畝耐錢。

6樓:鮮美又銳利的小愛侶

觀念都比較落後,而叢燃且同質化嚴重,很多東西都是反覆在說,我甚至還見過有人滲搏虛抄襲其它科普銀山作家的文章,沒什麼意思。

7樓:牽金石

國內的多數科普中很少明確說明哪些是已驗證的,哪些又是未知的、推測的假說;在孩子們的科旅尺普觀中,世界幾乎是確定性的,科技是萬能的、不容置疑的、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這極大限制了孩子們的主動探知慾望和拆銷高想象力鬥睜!

8樓:尹朶月

大部分都是學術這條路走不通,不得已才從事科普工作的,個人專業能力不足,科普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9樓:屠香凡

科普作家啥都懂得,為啥不去做科研而去做科普?因為他們的能力在科研圈子不允許存在啊!

10樓:花開50491液止

都是想要憑著科普作家這個身份,出書賺錢,沒幾個靜下心來去研究,然後科普給大眾的。

科普作家有哪些

11樓:匿名使用者

著名英國作家、科幻史家布里安·阿爾迪斯。

法國的儒勒·凡爾納和英國的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美國的埃德加·愛倫·坡。

美國人雨果·根斯巴克。

小約翰·坎貝爾阿西莫夫、萊斯特·德爾·雷伊、海因萊因、西奧多·斯特金、a·e·沃 格特。

萊斯特·德爾·雷伊的《海倫 姑娘》(1938),範·沃格特的《斯蘭人》(1940)、《非a叢書》(1945-194 6),西奧多·斯特金的《微觀世界的神》(1941)、《超人類》(1953),羅伯特·海 因萊因的《他造了一所怪房子》(1941)、《未來歷史叢書》(1950-1953),艾 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1942-1948)、《奇妙的航程》(1966),喬 治·奧維爾的《1984年》,小約翰·坎貝爾的《月球是地獄》(1950),雷·布拉伯 雷的《火星記事》(1950)、《華氏451度》(1954),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末 日》(1950)、《2001年太空漫遊》(1968),約翰·溫代姆的《三尖樹時代》(1 951)、傑克·威廉姆森的《時間軍團》(1952),哈爾·克萊門特的《引力使命》(1 953),威廉·戈爾丁的《蠅王》(1954)。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的《被拆散的人》(1 953)、《星星-我的目的地》(1965),菲立普·迪克的《太空之眼》(1957)、《高 城中的男人》(1962)、《夜翼》(1969),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叢書》(1963 -1980),以及克里福德·西馬克的《驛站》(1963),

科普作家有誰?

12樓:匿名使用者

梁思成丁一林之光竺可楨。

全世界有哪些著名的科普作家?

13樓:笨笨熊就是我

竺可楨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

梁思成 清華大學建築系第一任主任、教授。

高士其 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中國思維科學學會籌委會顧問,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

林之光 1990年獲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授予的「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榮譽證書。

中國科普作家,能推薦幾個嗎

14樓:雪域籃心

1978年6月,中國科協在上海召開了全國科普創作座談會,茅以公升、華羅庚、于光遠、劉述周、高士其、董純才、王子野、王文達、溫濟澤、王麥林、章道義等科教出版界領導人和科普作家、家300多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普及創作」籌委會。

第五屆理 事 長:劉嘉麒。

副理事長(按姓氏筆畫為序):王直華、孫雲曉、任福君、劉澤林、陳有元、陳芳烈、吳智仁、居雲峰、金 濤、郭曰方、張開遜。

秘 書 長:居雲峰(兼)

第六屆理事長:劉嘉麒。

副理事長:卞毓麟、居雲峰、李欣、劉澤林、任福君、孫雲曉、王樹國、禹光、周立軍。

秘書長:石順科。

第七屆理事長:

周忠和,男,,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副理事長(按漢語拼音排序):

崔麗娟,女,,研究員,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溼地研究所所長馮偉民,男,,研究員,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科普部主任湯書昆,男,,教授,中國科技大學科學傳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王晉康,男,,高階工程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科幻作家王康友,男,,研究員,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

吳 巖,男,,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顏 寧,女,,教授,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

楊煥明,男,,院士、研究員,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長鄭永春,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秘書長:

陳 玲,女,,研究員,中國科普研究所科普創作研究室主任。

寫出7種科普書籍及其作家

15樓:樊廣中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文學,這個作為社會現實的乙個晴雨表的意識形態領域裡,一種新。

16樓:網友

創造的發動機。

美]埃裡克·德雷克斯。

請寫出著名的科普作家及其作品的名字

17樓:不書桃文墨

我唯讀過徐剛的。

徐剛,崇明島農人之後,北京大學中文系才子,詩人。

1988始,他被人冠以環保作家。

伐木者,醒來》

中國:另一種危機》

傾聽大地》守望家園》

地球傳》長江傳》

大地書》

科普書是科學家寫的好還是科普作家寫的好?

18樓:網友

科學家主要的任務是科研,科普書還是需要科普作家寫,科普書面向的是普通大眾,不能用科學家的術語寫,需要用通俗的語言將科學講解明白,科普作家的任務就是這個。

19樓:網友

- 費力不討好科學家不願做科普 為什麼會出現科普圖書的「五多五少」?在別必亮看來,關鍵原因在於作者隊伍。

20樓:神明少女

他們兩個結合一下,既有作家的水準又有科學的依據。

21樓:凌晨五點失眠

看你看的方向了,科學和科普還是有區別的。

22樓:開心的我

科普作家,科學家寫的太古板。

23樓:庇百鎢沮搶瞻

我感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都非常不錯。

24樓:金庫金坷垃

這個兩者結合起來寫比較好。

25樓:網友

關鍵原因在於作者隊伍。

26樓:百賬號

看個人的看法吧,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27樓:不三不四的女子

如果說文筆的話,應該是作家寫的好。

28樓:聰明的可達鴨

這個很難進行比較,不好確定。

你如何看待死後的世界?

死後就不存在所謂的世界了,人死如燈滅,一抔黃土漫天飛,再也不會有你了。只有死了才知道死後的世界到底是啥樣吧,雖然某個夜晚會可能會突然想到什麼,內心無比恐懼,夾雜著空虛,但太陽還是會照常升起,日子還是要照樣過,與其去考慮那捉摸不透的東西讓人更心煩意亂,不如好好過自己的生活,安靜的面對未知。死後的世界可...

如何評價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風吹的是草 提取碼 jqsz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是由北京光線影業 出品的愛情片,由張一白執導,鄧超領銜主演,白百何特約出演,楊洋 張天愛 岳雲鵬 杜鵑 柳巖領銜主演。該片改編自張嘉佳同名 講述了dj陳末和一群朋友的都市情感故事。該片於2016年9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阿歡的名單 一部豆瓣只有5....

如何評價《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本書

一直都想好好說說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這本書,其實現在回想起來,讓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陳末和小容殊途沒有同歸的校園愛情,不是茅十八和荔枝單純卻無法相守餘生的遺憾,也不是豬頭沒有始終住在女友心裡的無奈,而是書裡其中的一個細節,陳末終於明白自己的心意時通過電臺在偌大的城市裡求助呼籲大家幫助他尋找么雞,為你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