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釋卷的釋是什麼意思,手不釋卷的意思是什麼?

時間 2025-07-23 06:50:18

1樓:a九尾妖姬

從此他就把書本常常拿在手裡不願意放下,幾乎到了不知道飢餓、不知道口渴、不知道一年四季的交替程度。

出自《宋史列傳第九十五》。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光是在他父親司馬池任郫縣知縣時,生於縣衙官舍的,該觀點已鋒蔽漏為當今主流,多數專家學者認同),字君實,號迂夫,晚年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贈太師、溫國公、諡文銀爛正。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並返,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

2樓:春風春又回

手不釋卷:是指手一刻也不離開書,形容學習很勤奮,這是的釋做放下,離開講。

手不釋卷的意思是什麼?

3樓:點點聊生活

手不釋卷的意思是: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

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白話文。「劉秀。

在行軍作戰的緊張時期,仍然抓緊點滴時間認真讀書學習。」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指十分勤奮好學。

成語辨析。近義詞。

學而不厭、愛不釋手。

反義詞:不學無術。

近義詞

愛不釋手:意思是喜歡得捨不得放手。

成語出處。南朝。

梁·蕭統《陶淵明集序》

餘愛嗜其文,不能釋手。」

成語用法。作謂語、狀語、賓語。含褒義,表達喜歡物件。

成語辨析。近義詞:手不釋卷、愛不忍釋。

反義詞:不屑一顧、棄若敝屣、棄之不惜。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手不釋卷。

百科-愛不釋手。

4樓:it男小何

1、手不釋卷,漢語成語,讀音為shǒu bù shì juàn,意思是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釋:放下。

攜正碼搏 2、成語出處:《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辯模悔 3、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指十分勤奮好學。

4、近義詞:學而不厭、愛不釋手 。

5、反義詞:不學無術。

5樓:ray聊教育

手不釋卷的釋是放下的意思。讀音:shǒu bù shì juàn。

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每每定省,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耳。

例句:讀書手不釋卷固然好,但適時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近義詞:孜孜不倦、學而不厭、韋編三絕、懸樑刺股。

反義詞:一曝十寒、淺嘗輒止、不學無術。

手不釋卷造句1、她是乙個書迷,每次去圖書館都會借很多書,手不釋卷地看了起來。

2、這個作家的作品很受歡迎,讀者們都手不釋卷地看完了他的所有**。

3、那個學生非常用功,每天都局灶戚手不釋卷地看書做題。

4、她是乙個學霸,每次考試前都會手不釋卷地複習知識。

5、這個研究員對自己的研究非常投入,每天都手不釋卷地進行實驗。

6、他是乙個**愛好者,每天都手不釋卷地辯茄彈桐陵結他、唱歌。

7、這個畫家對自己的畫作非常執著,每天都手不釋卷地創作。

6樓:社會暖暖風

手不釋螞型卷的釋是放下的意思。

釋義:手中總是拿著書卷,比喻勤奮好學。

出處:三國魏·曹丕。

典論·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譯文:曹操。

勤於治學,即使軍務繁忙之際,仍隨時拿著書本閱讀,以充實自己。悶塌猜。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示例:這衫慶位老教授從早到晚手不釋卷,天天如此。

手不釋卷的寓意乙個人的成才,環境、機遇、天賦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勤奮好學的人,哪怕外在因素對他再不利,他仍能憑藉不懈的努力最終獲得成功。而懶惰之人,哪怕他的天賦再出眾,外在環境對他再有利,他的成就也將有限。

7樓:暴走愛生活

手不釋卷,讀作shǒu bù shì juàn。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意思是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出自於三國時期吳國呂蒙的事例,史書記載「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白話文:「光打理軍隊的事務,書本不離手。」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孫權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

從前漢光武帝在 行軍作戰的緊張關頭,手裡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為什麼你就沒有時間呢?」

停了停, 孫權又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並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埋漏到一些啟發罷了。」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著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 再讀些《左傳》、《史記》等一些歷史書,這些書對於以後帶兵打仗很有好處。」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從此手不釋彎仔爛卷,並堅持不懈。最後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8樓:匿名使用者

1:吵衡悄釋,就是「放下」的意思,卷,就是「書」

手不釋卷的意思就是:放不下手本。

引申意思就是:學習很刻苦,或者書卷很吸引人,當然,前者居多2: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有時也比喻十分喜愛。

故事: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孫攔滾權列舉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公升渣亦謂老而好學。

呂蒙深受感動,從此發奮學習,學問提高很快。

3:要多讀書,愛讀書。

手不釋卷的意思

翰林學庫 sh u b sh ju n 基本解釋 釋 放下 卷 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詳細解釋 1.解釋 釋 放下 卷 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2.出自 三國志 吳書 呂蒙傳 注引 江表傳 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3.示例 閔象南老好觀書,年七十餘,每夜漏下二三十籌,清 王晫...

什麼什麼釋卷成語,手不釋卷這個成語中,釋是什麼意思,卷是什麼意思

成語是 手不釋卷 手不釋卷 解釋 釋 放下 卷 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出自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 自敘 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皇帝喜歡詩書典籍,雖然在軍隊中,手不釋卷。示例 安徒生童話真吸引人,誰讀都會手不釋卷。語法 主謂式 作謂語 賓語 狀語 含褒義 近義詞 開卷有益 好...

守株待兔 株 釋 走是什麼意思?

守株待兔。先秦 韓非。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歷返氏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譯文。宋國有個種地的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乙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於是世遊,他便放下他的肢散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乙隻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