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唐太津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的中國人,大都有滑數如當官的夢。
如學儒家的人,往往都是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甚至歷經「龍場悟道」之後的王陽明,都仍然入朝為官,成就不世之功。由此可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當官確實是人之「大欲」。
但凡事總有例外的時候,如戰國畢漏時期的莊子,就是乙個願意當官的人。
據說,當時的楚威王聽說莊子很有才,於是派人招他為官,即:
厚幣迎之,許以為相」
大意是說,楚威王願意以重金聘莊子為相。
但是,莊子拒絕了,他用慣有的語氣說:你們見過用來祭祀的牛吧,吃好喝好養個幾年,然後披紅掛綵被牽去殺掉,到那個時候它再想後悔也來不及了。而我現在原本就逍遙快活,又怎麼可能去當官呢?
他進一步地說道,我寧願做乙個只在泥塘中打滾的烏龜,也不願意做廟堂上供奉著的龜甲。
由此可見,莊子確實不願入朝為官。
在《莊子》一書中,莊子不願意當官,還有另外一則叫「鴟得腐鼠」的寓言,即:
惠施在魏國為相,好友莊子去看望他。
但惠施身邊的人開始嚼舌頭說:「莊子這次來,該不會是要取代您的相位吧?」
惠施聽了之後,非常緊張,於是派人在境內到信啟處搜尋莊子——害怕他見到魏王之後,進而取代自己的地位。莊子知道後,就找到惠子告訴他:南方有一種叫鵷鵮的鳥,要從南海飛到北海去,沿途非梧桐樹不棲息,非竹子的果實不吃,非甘泉不飲。
這個時候有乙隻鴟撿到只死老鼠,而鵷鵮正好飛過,鴟抬頭對著鵷鵮發出嚇唬的聲音,生怕鵷鵮來搶它的死老鼠,而你老兄現在就好像那隻「鴟」啊。
這個寓言也可以說明,莊子對於入朝為官不感興趣——不但不感興趣,而且還很反感,就好比遇到瘟疫一樣,唯恐避之不及。
那麼,幾乎人人都求之不得的「官位」,莊子為什麼不願意當呢?
2樓:網友
莊子的《逍遙遊》說明他是孫肆個逍遙派。冊鄭他不願為物所累,不願做官。這就是他看不起惠施官位的則姿轎原因。成語骶得腐鼠表明了他的態度。
莊子社會地位低下,經濟狀況幾乎赤貧。那麼,莊子為什麼和惠施是好朋友呢?
3樓:網友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莊子的社會地位根本就不低下,更不是在社會底層。
莊子生活在戰國時代,關於這一點,樓主有一句話說得對,「戰國時代的等級意識應該是比較森嚴的」。但經濟狀況並不能完全代表社會地位,決定乙個人所處社會階層的,主要還是要看血統和家庭出身。
莊子雖然貧困,但他出自楚國公族,是楚莊王的後裔,其家族後因亂遷至宋國,但這個貴族身份不會改變,即使是沒落的貴族,也仍然可以交遊於上層社會。莊子曾經擔任的「漆園吏」雖然只是乙個芝麻小官,但也是靠他的貴族出身才能獲得的。
所以,莊子赤貧,家道沒落,但他仍然是沒落的貴族,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絕不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
4樓:網友
惠子在梁國當宰相,莊子去拜見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了,想代替你,於是惠子很驚恐,在國都中搜尋了三天三夜,莊子去拜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你知道嗎?它從南海飛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歇息,不是竹子不吃,不是甘水不喝,在這時貓頭鷹仰視它說,嚇,事到如今,你想用梁國來嚇我嗎? 莊子用這個故事做了乙個比喻,既表明了自己的志趣,又諷刺了惠子的追求功名利祿。
在惠子死後,莊子送喪,路過惠子的墳墓,莊子回頭給他的學生講這個故事。他的對手去世了。所以說莊子在慨嘆自己沒有可以談話的知己。
我們有乙個詞叫契友。什麼叫契友,就是他們之間能夠進行交流。惠子與莊子的關係,是好朋友,但是很有趣。
雖然感情很好。一般說我跟你說,就是說我們的興趣愛好都彼此接近,但是莊子與惠子的基本觀點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兩個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經常會抬槓。
他們的關係可以說是彼此作為對方最好的最強的對手,惺惺相惜。
5樓:網友
莊子和惠施成為朋友是在惠施當相國之前哦。而且他們都是河南商丘人,老鄉。
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那裡與莊子成為朋友。
莊子拒絕楚王做官在惠子死前還是之後?
6樓:網友
莊子拒絕楚王做官應該是在惠子死後。
惠子生前在梁國做國相,也就是魏國。魏國處於中原地區,而莊子時常與惠子往來,按照古代的交通水平,莊子自然不可能身處楚國。
從惠子相梁的表現可以看出惠子對莊子才能的肯定,而後乙個故事則表達出兩人各有所樂的態度。莊子與惠子的交往中應該也能夠遍察各國情形,尤其是像魏國身處利益爭奪核心的國家。
惠子死後,莊子稱沒有能夠像言談的人,可能因此才遠離了中原到楚國隱居,受到楚王青睞。莊子樂道是一種看破了爭鬥、眷戀以後的泰然,對楚王的拒絕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莊子兩則莊子怎樣諷刺惠子
7樓:杭州搶位通科技****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是《莊子·秋水》中的一篇。記敘了莊子與惠子二人在濠水橋上游玩時進行的一場小辯。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我知之濠上也。」
本文講述兩位辯論高手,同遊於濠水的一座橋樑之上,俯看儵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因而引起聯想,了一場人能否知魚之樂的辯論。其題雖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敘述語言做故事背景交代,通篇採用對話形式。
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頂真式地把這場辯論引向深入。莊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魚之樂,惠施則否定了莊周的說法。且不說這場辯論誰是誰非,光是兩人在辯論中反映出來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談,就令人拍案叫絕,給人一種怡情益智的享受。
濠梁之辯」的絕妙之處,兩人的雄辯之外,還在於它具有無窮的韻味。辯論的雙方都緊扣主題,但辯論者的思維截然不同。惠施是從認知的規律上來說,人和魚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魚的喜怒哀樂。
莊周則是從藝術規律上來說,人樂魚亦樂。從認知規律上來說,莊周的人樂魚亦樂的邏輯推理純屬詭辯,但這種詭辯並不使人反感,因為莊周完全是以藝術心態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莊周是把自己的快樂移栽到魚的情緒上,反過來更襯托出莊周的快樂。
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原因是什麼呢?
主要是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舉止比較自卑 而又沒有改變現狀的勇氣和決心 所以會有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想法 其實這都是沒有必要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的去做,就一定能夠有所改變,一天一天的炒好的方向。進步 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原因是 自卑 自卑是性格上的特點不是一種疾病。產生自卑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和他...
我為什麼看不起女的,為什麼女生自己還看不起女生?
因為有的女的太蠢了 你不一定看到男人吐槽男人 但你會看到女人吐槽女人 好壞男女都有 但男人在努力樹立好的形象 掩埋壞的形象 而一些女人她們一直在自我內耗 不懂得樹立好的形象 甚至在想對方男性群體找認同敢 缺乏社會磨合 群體歸屬感 另外還有一些腦子不夠用的傢伙 比如第一個。 你人品有問題,男尊女卑的想...
被親人看不起,不想理睬是什麼感覺
被人看不起,所以自已更加要自強,不要去依靠別人,只有自己強大了別人才會尊重你,你也可以不理睬他呀,吃自已的用自己的,又不向你借錢我幹嘛呀去理你呀, 那簡直是人不如死。人間最重是親情,當一個人被親情拋棄,渺視,那他無論如何都不會被別人重視。親情處理不好,說明自已要麼固執自負,踐踏親人,不尊重愛惜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