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讀書筆記(一)
1樓:吃瓜小能手
作者簡介:劉文,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博士後。現任遼寧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主任、野帆教授、博士生導師。
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明確提出「幼稚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17世紀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和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認為:
人生幸福有乙個簡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於健全的身體。凡身體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麼別的奢望了;身體和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麼即使得到了種種別的東西也是枉然。
所以,身心健康這麼重要,但如今卻又很多因素時的幼兒時期就出現了很多阻礙心智健康發展的行為等。結合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出現的眾多青少年心理危機事件,更大的原因應該就是家長、教師缺乏兒童心理學知識的瞭解與掌握。
一)最重要的要強調我們的認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強調預防。
提前預防比早期干預更為重要。在樊登讀書中有聽到《善戰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制十二講》講到:
孫子是乙個將軍。《孫子兵法》就是一部兵書。將軍是打勝仗的,但是今天來看孫子,已跳出悉陪了戰爭看戰爭,他覺得你乙個將軍,他不光是應該打勝仗,更主要是你還要追求不用打就能贏,或者我們今天的話就是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勝利,我覺得很值得今天引發我們思考的乙個點。
這預防戰爭或預防不好事情的發生才是大智大慧。
那麼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首睜脊蠢先應該著眼於預防,其次也要對幼兒心理問題及時做出判斷,做到早干預、早**。傳統觀念是在幼兒問題行為出現之後才進行干預,我和書中作者的觀點一樣認為早期預防更加重要。從生命全程觀的角度來講,早期預防可以防患於未然,使兒童在每個心理發展階段的過渡期都能健康發展。
第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著重促進。不僅僅是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同時也要促進教師和家長的心理健康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證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提公升其幸福感,強調家長和教師從正面對幼兒進行幫助、回應和養育。
這其中包括了對家長、教師等養育者心理健康的促進教育,也包括了對幼兒自身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要求。
幼兒心理學,請問「幼兒心理學」具體解釋一下?
眾所周知,人腦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維,右半部處理形象資訊。而目前部分家長和教師過度重視的文字丶數字相關的教學內容,令幼兒左腦負擔過重,右腦鍛鍊不足。而不同的研究都表明,遊戲 藝術,都可促進右腦開發,擴充套件幼兒的感官經驗,幫助他們以視覺丶聽覺丶觸覺和身體動態等,表達個人情緒。感受及欣賞不同的事物,樂於與...
根據心理學原理,如何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
首先就是不要給這些員工太大的心理壓力,平時在工作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然後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工作的任務和工作的進度,然後一定要加強員工的心理教育。可以在工作不是特別繁忙的時候多組織一些小活動,也可以在公司設立一個心理諮詢師,當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和心理師進行諮詢和疏導。平時在公司內部可以多開展一些...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智山芙諸璇 1 環境適應教育 豐富的物質環境能激發幼兒的活動願望,啟迪幼兒的智慧,愉悅幼兒的身心。美化 教育化的裝飾環境,既富有教育意義,又具有美的薰陶。自主 開放的遊戲環境,豐富的遊戲材料,能緩解幼兒的壓力,滿足幼兒的心理願望和需要。2 人際關係教育 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園得天獨厚的同伴群體,為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