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介紹一下寺院中和尚的日常生活情況

時間 2021-05-05 06:29:10

1樓:精靈之光

有機會自己去寺院,住上幾天

2樓:匿名使用者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條條大陸通寺廟,昔日為了躲避社會而隱居山林的和尚門。現在直接面對社會。社會 混亂,寺廟怎能倖免!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3樓:積德

僧人們聞鍾而起,聞鼓而眠,聞板上殿,聞梆過堂,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依舊。日常進行的幾項活動有,朝暮課誦、布薩誦戒、上供、過堂、普佛等。

一、朝暮課誦

朝暮課誦,又稱為「課誦」,是佛教寺院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及梵唄歌贊等法事的總稱。因為課誦是佛教寺院僧眾日常最基本的宗教修行,是每天早晚必修的,所以稱為「朝暮課誦」。

早課早殿時全寺僧眾於每日清晨(約在寅醜之間)齊集大殿,唸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各一遍,在念誦的起止都配有梵唄讚偈。其中,《楞嚴咒》為一堂功課,《大悲咒》、《十小咒》等為一堂功課,有些寺院輪流念這兩堂功課。

晚課晚殿有三堂功課,即誦《佛說阿彌陀經》和唸佛名;禮拜八十八佛和誦《大懺悔文》;放蒙山施食。誦《佛說阿彌陀經》和唸佛名是祈願自己往生淨土。八十八佛都可以為眾生作懺悔主,因此向八十八佛禮拜、申述自己改悔罪惡的願望,是可以滅罪的。

蒙山施食儀是宋代外國甘露法師所作,他依據《救拔焰口餓鬼經》以及《水陸施食法》,以「威德光明如來咒」及「甘露咒」為主,集中各種密教的咒語,制定《施食儀》。在施食時,先準備一杯淨水及一些米。行者(放蒙山者)作一定的觀想,口中唸誦一定的咒語,雙手作一定的手勢,三密相應,就能成就施食。

明清以來,早晚課成為寺院共同修行的必修課。但是,由於具體情況的不同,有些寺院五堂功課全部唸完,有些寺院則沒有。而且,在腔調上也有所差別,但總體上是統一的。

二、布薩誦戒

布薩,又稱為布沙他、布薩陀婆、逋沙他,意譯為長淨、長養、增長、善宿、淨住、共住,說戒。即比丘每半月齊集布薩堂,請精熟律法的比丘說波羅提木叉戒本,以反省過去半月內的行為是否合乎戒本;如果有犯戒者,應該在大眾前懺悔,使比丘都能長住於淨戒中,長養善法,增長功德。另外,在家信徒於六齋日受持八關戒齋,也稱為布薩,謂能增長善法。

關於布薩的儀軌,一般律寺都是依照《四分律》的作法。但是,禪宗則簡化了一些儀軌。下面,我們介紹一下禪宗寺院的誦戒儀軌:

首先,打板繞寺院一週,大眾聞板聲,集合於大殿。其次,煞板,大眾頂禮三拜。然後,維那起腔,大眾唱懺悔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每唱一遍,禮佛一拜,總共三次。誦戒者進入大殿,先拈香,然後禮佛三拜。

唱完懺悔偈後,大眾合掌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誦戒者進入齋堂後,維那起腔唱「爐香贊」,誦戒者拈香三拜,然後上座。大眾唱「雲來集菩薩」三稱,第三遍加「海會」二字,班首出位,展具三拜後歸位。

維那師呼:「展具,頂禮和尚」。大眾三拜,一拜敲一鍾,三拜後,煞鍾收尾四下,維那師呼:

「鐘聲傳三千界內,佛法揚萬億國中,功勳祈世界和平,利益報檀那厚德。」呼畢,大眾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接著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維那煞鍾尾四下,呼:「眾沙彌進堂,排班三拜,長跪合掌」。

沙彌三拜後,長跪合掌,誦戒者鳴尺雲:「諸沙彌諦聽,人身難得,戒法難聞,時光易度,道業難成,爾等既已出家,嚴謹身口意,勤學經律論,謹慎莫放逸。」眾沙彌回答:

「依教奉行」。誦戒者雲:「既能依教奉行,作禮而退。

」眾沙彌就地一拜,起立退步而行出齋堂。最後,開始讀誦戒本。

誦畢,誦戒者鳴尺一下,下位,維那舉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同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唱完後,維那呼:「展具」,誦戒者雲:「不展具」;維那雲:

「禮謝法師」,誦戒者雲:「不為禮」;維那師雲:「同寮師打引磬送法師回寮」,誦戒者雲:

「不消送」,問訊出堂。

布薩誦戒是佛教的優良傳統,有利於維持僧團的清淨與和合,所以現代中國佛教寺院仍然遵循著這一古老的制度。

三、過堂

過堂,是出家人吃飯的別名。因為出家人原則上過午不食,只吃早餐與午餐,所以又可以稱為「二時臨齋」。「齋」從廣義來說,指清淨身心,謹防身心之懈怠;從狹義來說,則指八關戒齋,或特指過午不食的戒法。

所以,能持守過午不食的戒法,稱為「持齋」;持齋期間所吃的食物,或法會時所供養的食物,稱為「齋食」。另外,以食物供養僧侶,也稱為齋,這類法會則稱為「齋會」。

佛教認為早晨是天人進食,日中是佛陀進食,下午是傍生進食,夜晚是餓鬼進食。因為在夜晚進食,餓鬼聽了飲食碗筷的聲音,咽中**,又不得飲食,倍增痛苦,為了慈愍餓鬼,所以不應夜晚進食。

佛教傳到中國後,由於社會條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印度佛教流行的乞食制度在中國未能通行。南北朝以後,隨著寺院經濟的發展,僧人們不再依靠乞食來維持生活。唐代以後,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求寺院僧眾參加一定的生產勞動,所以除了少數僧人能堅守「過午不食」的傳統律制以外,大多數僧眾則變成一日三餐。

但是,只在早餐與午餐,舉行一定的儀式,即「過堂」,這就是「二時臨齋儀」。

在過堂吃飯時,碗筷都不許發出聲音,更不許講話,所以新增食物,靠筷子來示意。如果出去辦事,應將兩個碗疊起來,行堂**便知道此人不在;如果在寺院中,則將兩個碗分開放。盛飯時,菜飯兩碗,橫置在桌邊,筷子橫置於面前;在吃飯時,先以左手取飯碗,置於右邊,次以右手取菜碗,置於左邊,再取飯碗就食。

需要新增飯時,將飯碗伸出,筷子放在碗中所擱的位置,表示需要新增的數量;需要加菜時,筷子在碗中豎著,表示需要乾的菜;筷子在碗口處平放時,表示要喝湯。吃完後,兩碗放在桌邊,筷子直置於兩碗中間。過堂雖僅是吃飯,但是佛教認為過堂是一堂法事,前面有供佛、施食,後面有結齋,整個過程顯得非常莊嚴、肅靜。

誰能告訴我寺院裡面的一個普通和尚一天的作息安排?

4樓:匿名使用者

6點早課。7點早飯bai。7點辦打掃殿堂。du8點值殿zhi。12午飯。1點半打

dao掃殿堂。2點值殿。(專

夏天12點半屬-2點半午休。2點半以後打掃殿堂。3點值殿。各廟宇不同)5點晚課(有的晚課放到6-7點)。6點晚飯。9點半或10點休息

5樓:匿名使用者

起床開始: 起床,唸經,早飯,唸經,午飯,唸經,晚飯,唸經,睡覺. 真是滋潤!!

出家要些什麼條件,出家人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出家的條

件:第一個條件:必須本人自願。

第二個條件:必須家人同意並簽訂同意書。根據想出家的人的年齡大小,分別要求提供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或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等作為出家的首選條件。

第三個條件:證照齊全。要求提供身份證、學歷證明、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無婚姻戀愛關係證明及承諾保證書(如果是結婚人士必須提供離婚證明書)、當地派出所開具的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

其中:體檢證明、派出所開具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學歷證明。

出家人的生活的樣子:

按佛制講,僧人的吃食是由居士供給的。為了有利於修定,也為了減少居士的負擔,僧人實行過午不食,目前(2023年)只有一些老僧還遵守著這種習慣。在寺院中,僧人吃飯稱為用齋,吃飯的地方稱為齋堂。

佛教戒律中,有不飲酒之戒,也有不殺生之戒。

漢族僧人信奉的大乘佛教經典中,有反對食肉的條文,五臺山漢族僧人,是堅持不飲酒和不食肉的,但蒙族和藏族僧人仍有食肉的習慣。

過去僧人為了防止蓄私財,起貪念,定有手不提持銀錢的戒條。外出旅行,僧人要有俗人隨從,替其管理錢物。後來由於種種不便就不那麼嚴格實行了,現在(2023年)五臺山僧人外出,一般沒有俗人跟隨。

僧人禮節中最普通的是雙手合十,即兩隻手舉於胸前,十指相合,向對方表示敬意。僧人與僧人之間,不以年齡分大小,而以戒齡論長幼。

7樓:潛川

一、親,男女都一樣。所有的寺院,只要有僧人,都可以出家的,南方的比較多一些。不過你要學著分清,哪些是正信的寺院,哪些是被商人控制的寺院。

二、出家的條件,這是我以前回答的,貼給你參考:

第一個條件:必須本人自願。

第二個條件:必須家人同意並簽訂同意書。根據想出家的人的年齡大小,分別要求提供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或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等作為出家的首選條件。

第三個條件:證照齊全。要求提供身份證、學歷證明、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無婚姻戀愛關係證明及承諾保證書(如果是結婚人士必須提供離婚證明書)、當地派出所開具的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

其中:一、體檢證明包括:

1、四肢齊全(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痺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

2、五官端正(瞎眼、鬥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不可受戒出家的) 。

3、未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愛滋病,多種**病等,不可受戒出家。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4、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否則不可受戒出家)。

5、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同性戀等,不可受戒出家)。

二、派出所開具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包括:

1、無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遭**通緝者,不得受戒出家。

2、無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不得受戒出家)。

3、若曾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須如實告知,可以受戒出家。

三、學歷證明:

學歷其實一般不要求的,但考慮到弘法利生的需要,文化程度太低,看不懂佛經,也念不了佛經,所以現在不少寺院對出家人也提出了至少初中文化的要求,這一條因地、因寺院的不同各異。

第四個條件:年齡要求,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這個也是可以鬆動的,之所以限制年齡,因為考慮到年齡太小,生活無法自理,2023年我隨賢志**在西安,一父親帶著一小孩過來找**就要出家,說這娃娃已經滿7歲,生下來就不吃肉食,想出家,**問他為何這麼小就想出家啊?小孩子居然回答了一句:

「**,世間太苦了!請讓我出家求解脫吧!」,那一年儘管我已對佛法生起信心,聽了小孩子的話以後仍然聳然動容,自覺慚愧無地;此外,若是棄嬰,那又當別論,我曾2023年在寧德見到一比丘尼,在廟門口撿到一個四肢癱軟的嬰兒,估計是狠心的父母遺棄的,現在就直接撫養起來,已經六歲了,因為在寺裡撫養長大,自小吃全素,等於是不到1歲就相當於出家了;另外,年齡太大,也是考慮到生活上的問題,但成佛路上無彼此、無差別,即使是超過這個標準的人,只要對住持苦苦哀求,或者在山門前跪上幾天但不要說是我教的,這一關反而是最容易過的一關)。

誰能介紹一下「狂飆運動」,誰能介紹一下TDSCDMA

補充一下 狂飆突進運動是18世紀德國文學界的運動,是文藝形式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時的階段,也可以說是幼稚時期的浪漫主義。其名稱 於 家克林格的歌劇 狂飆突進 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 少年維特的煩惱 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達的是人類內心感情的衝突和奮進精神。這個運動持續了將近二十多年,...

介紹一下稽康,誰能介紹一下嵇康其人?

嵇康 223 262年或者224 263年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譙國銍縣 今安徽濉溪 人。竹林七賢 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詩人與 家,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從小喜愛 有極高的 天賦。晉書.嵇康傳 雲 嵇康 學不師授,博覽無不該通 他精於笛,妙於琴,善於音律。他創作的 長清 短清 長側 短側 四...

有誰能詳細介紹一下CDMA,有誰能詳細介紹一下CDMA CA

ca電子商務認證授權機構 ca,certificate authority 也稱為電子商務認證中心,是負責發放和管理數字證書的權威機構,並作為電子商務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擔公鑰體系中公鑰的合法性檢驗的責任。ca中心為每個使用公開金鑰的使用者發放一個數字證書,數字證書的作用是證明證書中列出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