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 圖 ,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 圖

時間 2021-10-14 21:02:58

1樓:

1、烽火

烽火,古代邊防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國家戰事的出現。古代在邊境建造的烽火臺,通常臺上放置乾柴,遇有敵情時則燃火以報警,通過山峰之間的烽火迅速傳達訊息。古有周幽王為褒姒一笑,博烽火戲諸侯而失信於天下,導致周朝衰敗的典故。

2、鴻雁傳書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溯其源,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

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于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于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

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3、竹筒傳書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0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紛紛發生叛亂,為了平定叛亂,穩定江山,隋文帝緊急下詔,任命楊素為行軍總管,率軍前去討伐。

楊素打了勝仗,史萬歲率部猛進,轉戰于山林溪流之間,前後打了許多勝仗,收復了大片的失地。當想把勝利的戰況向上級彙報時,卻因交通的阻絕和資訊的不暢而無法與大部隊取得聯絡。一日,站在山頂臨風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狀隨風而舞,忽有所悟。

立即派人截了一節竹子,把寫好的戰事報告裝了進去,封好後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幾天後,有一個挑水的鄉人看到了這個竹筒,便打撈起來開啟一看,發現了史萬歲封在裡面的報告,便按報告上的提示將它送到了楊素手中。

史萬歲一去無音訊,不知生死,為此楊素正焦急不安,忽見鄉人送來報告,大喜過望,立即把史萬歲部隊接連取得勝利的戰況向朝廷作了報告。隋文帝聽到喜報,龍顏大悅,立即提拔史萬歲為左領軍將軍。然後,楊素率領大部隊,繼續乘勝追擊反隋散兵,沒用多久,就徹底平定了叛亂。

4、訊號旗

船上使用訊號旗通訊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訊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訊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訊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訊的一種重要方式。

5、通訊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資訊傳遞速度的實用通訊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訊塔組成。

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杆,人們可以使木杆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襬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杆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排列組合傳遞資訊。

2樓:練凝陽篤禹

1遠古時代人類靠肢體語言傳遞資訊,

2之後掌管生產工具的部落首領在長期狩獵中發明了用記號來捕獵動物.

3隨著語言的產生古人和今人最常用的通訊方式產生了,那就是人與人間口頭傳遞.

4一些象半坡猿人和河母度猿人創造的符號也可算上.

5傳說黃帝時有人發明了文字(不可考證)接著變有了文字傳遞資訊的方式.

6只有就有了龜甲,獸骨,竹簡.帛等書寫文字了.

7西漢宮廷就有用紙的記載,知道東漢蔡倫完善造紙術.書信就成為一直沿用至今的傳遞方式了.

8接著飛鴿傳書,驛站快馬傳書就應運而生了.

9由於戰爭的需要烽火狼煙,擊鼓進軍,鳴衿收兵,舉旗幟前進等軍事"用語"變廣泛流傳開來了.

10之後由於各行各業的需要,所謂的行話就一點一點的產生了.啞語就是這個時期出現的.

11一直到清末**期間電報,報紙甚至是**````````一一產生直到現在更多的通訊方式正在影響我們的生活.

3樓:己琪平德庸

有烽火傳信、飛鴿傳書、以及騎馬送信。

4樓:龔夫老子

u寫信用信鴿或快馬,狼煙,打仗時也用鑼聲、鼓聲來傳遞。其實古人傳遞資訊用信挺高明的尤其是類似軍令這種東西,有一種是把信用泥封上這樣可以保證它的安全。u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

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古人傳遞資訊的方式有哪些 5

5樓:百聽安仍璟

遠古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資訊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靠驛差長途跋涉

資訊傳遞速度慢、資訊形式單一。

6樓:郭怡和拜豔

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大約有以下幾種:

[1]羽檄:插有羽毛的書信多用於戰事緊急。

[2]雞毛信:一般用於民間。

[3]羽書:用於徵調軍隊。

[4]信鴿傳書[所說的飛鴿傳書]

[5]快馬傳書。

[6]傳竹筒:官家,民間都用,類似現在的信封。

[7]急腳遞:用於傳遞緊急軍事情報之用,俗稱「傳金牌」。

[8]烽火/狼煙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傳遞方式

7樓:司煙雀念

個人觀點~簡單羅列以下幾點、

口口相傳、人工運輸~人

就是當今所謂人肉系、傳話~

優點、所有事情經過渲染、更生動(史詩、文獻、故事);信件儲存相對妥善(郵書)。

缺點、公正真是性有不足、往往新增個人觀點、會造成三人成虎、耳聽無憑(流言、謠傳);**昂貴、人工運輸有差錯(郵書)。

鴻雁傳書、魚傳尺素~動物

儘管是千古佳話、但漏洞百出嘚方式~

優點、浪漫(多記於詩文、不用於現實生活中、所以真實性有待考證、難下定論)。

缺點、有點不靠譜、真的這麼做啊、鴻雁是古代信鴿、方便、魚就困難叻。

結繩記事、說文畫字~物體

參看原始社會~

優點、在當時已是算先進。

缺點、在現在已是算落後。

詳細說說郵寄吧~

古時候一般來說郵差分兩種、官方派遣為民生嘚、還有素昧平生是老鄉嘚~

張籍有《秋思》一詩最妙、「復空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這裡「行人」就是郵差、而「又」並不是到達嘚意思、「開封」亦非地名、是開啟封好嘚封條嘚意思。

託人捎信、是古代很有名嘚社會……怎麼說呢,就算是習以為常啦~

郵差住的是驛站、簡樸嘚~

這樣的方法優點是、

雙方、郵差、掙點外快、一般是順路捎帶。

郵寄人、因為老鄉順路捎帶並不昂貴、能夠準確送入親人手中。

缺點、比起當今完美的郵寄系統、

速度、效率、安全……

很多都不及現在~

社會是在進步噠~

8樓:枝怡璐晉荏

1、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討愛妃褒姒的歡心,竟聽從了一個無理的建議,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結果敵兵真的打來了,雖然幽王及時點燃烽火,但諸侯以為他故伎重演,各個按兵不動,周朝滅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古人用烽火來傳遞資訊。

2、馬拉松:希臘打敗侵略軍,為了讓人們增強資訊,一個士兵跑了400多千米,當跑到雅典報信時,他累死啦。

這告訴我們,古人是用人報信來傳遞資訊。

3、元朝末年,一義軍頭領被元軍困在山上,於是他飛鴿傳書,讓部下來救他,裡應外合,大敗元軍。

這告訴我們,古人使用飛鴿來傳遞資訊的

9樓:竇穎卿泰女

東方主要是飛鴿傳書,烽火臺燒的狼煙,再有就是後來修了驛站,靠人騎馬送信,也有把信放在魚肚子裡的,叫做「魚傳尺素」。在西方主要就是漂流瓶了。

古人傳遞資訊的方式有哪些?

10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1、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三十里設一驛站。

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

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併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用軍用郵驛來運送荔枝。

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六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訊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五百里。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訊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2、烽火臺

大多建於明代的烽火臺是古代防止外敵入侵的重要軍事通訊設施,它的主要作用是傳遞軍事警報。烽火臺通常建在高處,一可以及時發現敵情,二可以迅速傳遞訊息。

在烽火臺上常備有柴草、硫和硝石等,當發現敵情時,白天放煙,夜晚點火併放炮,幾千裡防線可以迅速傳遞敵情,是一個有著嚴密制度的防禦通訊網。

3、風箏、天燈傳訊

風箏,如今用於娛樂,在古代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訊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春秋時期,魯班曾仿照鳥的造型用木頭做成「木鵲」,這成為風箏的前身。至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後,人們用竹篾做架,糊紙做成「紙鳶」。

五代時人們在紙鳶上拴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天燈,也稱孔明燈,如今俗稱許願燈,又稱祈天燈,現代人多作為祈福之用。在古代多用於軍事通訊,有點像如今的訊號彈。

4、黃耳傳書

西晉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陸機養了一隻狗,名叫「黃耳」。當時陸機在京城(洛陽)為官,因惦念家人,便半開玩笑地將寫好的書信裝入竹筒,綁在黃耳的脖子上。然而神奇的是,黃耳只用了二十多天便於京城與家鄉吳郡橫山(今江蘇崑山)間往返歸來,而且還帶回了家人的回信。

5、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被匈奴扣留,他英勇不屈,遂被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漢昭帝繼位,漢匈和好,結為姻親。

漢朝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謊稱蘇武已死去。

後漢昭帝再派使節到匈奴,得知蘇武仍活著,便用計謊稱漢昭帝打獵時,射到一隻足上繫有書信的大雁,信上說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匈奴單于聽後大為吃驚,見無法抵賴,只好將蘇武放回。

古人用什麼來傳遞資訊? 5

11樓:你愛我媽呀

1、快馬

中國古代一般每隔二十里就有一個驛站,一旦而要傳遞的公文註明「馬上飛遞」的字樣,按規定每天三百里,如遇緊急情況,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 傳遞緊急公文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

2、飛鴿

飛鴿傳書與鴻雁傳書是一個意思,就是古人之間聯絡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古代通訊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3、烽火

古代邊防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國家戰事的出現。古代在邊境建造的烽火臺,通常臺上放置乾柴,遇有敵情時則燃火以報警——通過山峰之間的烽火迅速傳達訊息;古有周幽王為褒姒一笑,博烽火戲諸侯而失信於天下,導致周朝衰敗的典故。

4、鐘鼓傳訊

鍾和鼓,都是打擊樂器,通過敲打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響。除了作為樂器外,二者均可通過聲音傳遞資訊,尤其是鼓,在古代軍事領域應用廣泛。

5、個人長跑傳書

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人的長途跑步來完成。如《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戴宗素有「神行太保」之稱,能日行八百里。國外亦有馬拉松的故事。

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

古人傳遞資訊主要用以下方法 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主要有飛鳥傳 飛鴿傳書 鴻雁傳書 飛雁傳書 驛傳 快馬加鞭 烽火,狼煙,旗語 燈光 三打祝家莊 孔明燈 等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

古人傳遞資訊的故事有哪些

古代通訊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 的典故,出自 漢書 蘇武傳 中 蘇武牧羊 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 公元前100年 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單于便將他流放到北海 今貝加爾湖 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于不肯...

近代傳遞資訊的優缺點,古代傳遞資訊的優缺點

神風速鷹 優點 無距離限制 缺點 輻射強,影響健康 古代傳遞資訊的優缺點 逆轉生死線 個人觀點 簡單羅列以下幾點 口口相傳 人工運輸 人 就是當今所謂人肉系 傳話 優點 所有事情經過渲染 更生動 史詩 文獻 故事 信件儲存相對妥善 郵書 缺點 公正真是性有不足 往往新增個人觀點 會造成三人成虎 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