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歸園田居》等,說說你心目中的陶淵明是怎樣人,並談談

時間 2021-05-05 12:44:32

1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位高中生有點過了啊,老師給你佈置的作文你倒是讓別人給你作,不過我高中時候作文也不咋的,幫幫你吧,只是參考下

陶淵明可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田園詩人,不為五斗米折腰,嚮往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

在陶淵明所屬的那個時代,由於統治階級的獨斷專權使他不得志,所以憤然離去隱居於田園之中。

古代隱居者多數是仕途失意或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是從他們的作品之中還是能看到他們嚮往官場或是希望能施展才華的意圖。

由田園生活聯想現代很多人都很嚮往像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但是都只是一種幻想大多不切實際。

結合已學過的 歸園田居 五柳先生傳等,說說你心目中的陶淵明是一個怎樣的人,並談談你對古代歸隱現象的看

2樓:小懶蟲

古代隱者 或者狂士 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對當時社會現實不滿的 竹林七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 大多是有著兼濟天下的理想的 當理想得不到實現時 他們開始踐行老莊的思想 即獨善其身 並以此明志 陶淵明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他歸隱田園 採菊東籬 同時 等待那個可以讓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時代的來臨

我們從另一個方面可以窺見一個 不一樣的陶潛那就是 閒情賦 在其中 那個 在人們心中飄逸了太久的陶淵明竟也熱情奔放起來了

附 閒情賦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淡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閒正。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於諷諫。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並觸類,廣其辭義。

餘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豔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

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纖指之餘好,攮皓袖之繽紛。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調將半,景落西軒。

悲商叩林,白雲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鳴弦。神儀嫵媚,舉止詳妍。

  激清音以感餘,願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閒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

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悽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

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而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考所願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於南林。

棲木蘭之遺露,翳青松之餘陰。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懼於中襟;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斂輕裾以復路,瞻夕陽而流嘆。

步徙倚以忘趣,色悽慘而矜顏。葉燮燮以去條,氣悽悽而就寒,日負影以偕沒,月媚景於雲端。鳥悽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

悼當年之晚暮,恨茲歲之慾殫。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飄而不安;若憑舟之失棹,譬緣崖而無攀。於時畢昴盈軒,北風悽悽,炯炯不寐,眾念徘徊。

起攝帶以侍晨,繁霜粲於素階。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始妙密以閒和,終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茲,託行雲以送懷;行雲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

徒勤思而自悲,終阻山而滯河。迎清風以怯累,寄弱志於歸波。尤《蔓草》之為會,誦《召南》之餘歌。

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

(某不才 若有紕繆 請見諒)

3樓:抹成透明色

我覺得我心目中的陶淵明是一個恬淡的隱者、一個高潔傲岸的詩人

、一個留戀于田園的傳奇。我認為古代的歸隱現象其實有一類是因為仕途受挫希望能夠遠離朝堂,還有一種是有種欲拒還迎的一種想要入仕的途徑。古代這樣的歸隱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但一搬那些歸隱後的詩人似乎寫詩也自然頗有些自然的味道。

(個人拙見)

結合歸園田居 和五柳先生傳 說說你心目中的陶淵明是怎樣一個人,並談談你對古代歸隱現象的看法 800字左

4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是一位隱士,不羨慕榮華利祿,不為貧賤而憂愁,厭惡發財做官,喜歡喝酒,性格坦率,真誠.古代歸隱現象有好處也有壞處,官場險惡,**汙吏比比皆是,也不乏清廉者,可是,如果人人歸隱,國將不國,所以,此事有兩面性.

才疏學淺.只得如此了,別見笑.

5樓:匿名使用者

四字可以概括

金剛怒目

或者三個字

不合作?

1,結合以學過的《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說說你心中的陶淵明是怎樣的人,並談談你對古代歸隱現象 20

6樓:愛菲兒

1,陶淵明是一個嚮往自由和嚮往平靜生活的人,我覺得歸隱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如果每個人都因為想過平靜生活而去歸隱,那麼這個社會會變成怎樣?歸隱說的直白點就是對生活的逃避,你覺得呢?

說說你心目中的陶淵明是一個怎樣的人,並談談你對古代歸隱現象的看法。

7樓:夢幻の孤光

可能吧,在那個時代,陶淵明憑藉一人之力能夠做些什麼呢,只是他看清了現實,有時候活著並不是為之犧牲就是偉大的,陶淵明的離開反而也造就了他吧

當時的文人一開始都應該有報效祖國的決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堅持能否持續,還有持續的必要就是很關鍵的問題

陶淵明有妻有子有家,他不可能拋下這一切吧,況且麼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秉性,每個人作出的選擇也當然不一樣。

我覺得吧,有時候可能無奈,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有時候,閒適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就如同寺廟中的打坐,他們的生活如此這般,但是他們的感受並不是不好吧

這些都不好評價什麼,

但是,人在一世,在獲得的同時總要捨棄些什麼吧

其實,像陶淵明那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其實也很美好吧

8樓:絲露の花雨

真實的陶淵明也曾像中國古代其他讀書人一樣,希望走入仕途,然而官場的黑暗讓他在仕與隱之間徘徊。正因為這種心態,我們可以在他的人生經歷中看到他由仕而隱,又由隱而仕:29歲江州祭酒,辭歸;36歲為桓玄幕僚,辭歸;40歲作劉裕的參軍,辭歸;41歲為彭澤令,不為五斗米折腰,最終歸隱。

陶淵明在詩中對自己思想變化和對人生道路的這種選擇徘徊坦率的表現出來。《雜詩》其二就表現了他歸隱後不平靜的一面:「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蓆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餘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

我認為,由於受「學而優則仕」的影響,中國古代文人的理想還是入世為官。但是一部分文人不幸遭逢亂世,黑暗的社會現實使他們不得不辭官歸隱。歸隱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他們對黑暗社會的抗爭。

他們要在汙濁的社會中保留自己內心的一片淨土。

還有一部分文人,尤其是唐朝文人,他們的所謂「歸隱」其實是為了入世。唐代有很多文人隱居終南山,最終以隱居聞名,被朝廷徵召做官,成語「終南捷徑」即源於此。

還有一些文人是欲仕無途,只好歸隱。典型代表就是孟浩然。本來積極入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可見一斑。但是由於自己出言不慎,在王維向唐玄宗舉薦之際,不合時宜的吟了「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得罪了皇帝,終身沒有入世的機會,只能無奈歸隱。

9樓:匿名使用者

哲人,沒有一定思想境界就不會有采菊東籬下的悠然,和甘願隱與世俗之外的情趣,歸隱是對現實的一種不滿和無奈!

10樓:仗貳和尚

太自傲了,拜見上級那是規矩,誰讓你官小

有人歸隱就是作秀給別人看,假清高

有人歸隱是與執政者政見不合

竹林七賢裡兩種人都有

11樓:spirt_齫

嘿嘿!語文必修5的一個問題,同道中人!

12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沒上過高二.....

13樓:匿名使用者

很有才華,仕途失意的隱士。邦有道則積極入世,邦無道則歸隱。

陶淵明是怎樣的一個人,並談談對古代歸隱現象的看法

14樓:777笑話

他曾滿懷激情,一腔熱血,擁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壯志。可現實與夢想往往相差很遠,面對戰亂不斷的國家,他也曾想過去積極面對,超越自我,可最終只能無條件地服從封建**的**統治。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他無法忍受官場對人性的扭曲,不願一味的趨同,於是迴歸田園,風吹衣襟,聽鳥兒歌唱,無憂無慮,怡然自得。他,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去體驗農民的貧苦生活,創作大量的詩文,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

他就是陶淵明,他用不朽的詩文體現了自身的價值。

古代歸隱人士多被社會現狀所迫,常常不能拍案而起,也不能奮起反抗,偉大的理想逐漸被現實化為泡影。最後只能隱退來實現自身的價值。雖悠然卻不平庸;雖閒適卻不消極;雖避世,卻深知百姓疾苦。

結合已學過的《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說說你心目中的陶淵明是怎樣一個人,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求功名利祿,喜歡隱居生活的偉大詩人,人格高尚,不圖升官發財

16樓:情天之夏

追求隱逸,不問世事滴隱居滴品德高尚滴偉大滴詩人~

貌似我們老師是這樣說的= =!

17樓:唯壹_索愛

陶淵明是一個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熱愛自然,嚮往幸福自由,不慕名利的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