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是什麼場景,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繪的是哪個戰役的情景?

時間 2021-05-05 14:43:57

1樓:free情到深處腿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繪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漢戰爭中,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沱河北岸)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

項羽指揮二十八騎,來回衝陣,再次殺開一條血路,向南疾走,至烏江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乃令從騎皆下馬,以短兵器與漢兵搏殺,項羽一人殺漢軍數百人,自己身亦被十餘創,最後自刎而死,年31歲。

擴充套件資料

1、劉邦

字季,沛郡豐邑中陽裡(今江蘇徐州豐縣中陽裡街道)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2、項羽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鉅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

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項羽在正面戰場屢破劉邦。

2樓:包雨竹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繪的是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的情景。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國琵琶大麴,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3樓:匿名使用者

項羽垓下之圍的場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繪的是哪個戰役的情景?

4樓:啊哈哈嗨

楚漢戰爭垓下決戰。

在楚漢戰爭中,楚漢兩軍在垓下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垓下之戰。垓下之戰,漢軍適時發起戰略追擊,積極調集援兵,多路圍攻,以絕對優勢兵力全殲楚軍,創造了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

垓下之戰,是楚漢之爭中起決定性的戰役,垓下之戰,劉邦勝利,項項羽烏江自刎,至此以後劉邦開始了漢王朝的統治。

5樓:我姓空山

《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傑出代表作。在琵琶的**歷史中可以分為兩種題材——文曲和武曲。文曲多表現對自然景色的讚美、對文藝作品的讚歎以及表達內心細膩的情感,旋律抒情優美,節奏輕緩;而武曲多表現富有殺伐氣息的戰爭場面,情緒激烈,氣勢雄偉,慷慨激昂。

《十面埋伏》表現的就是我國著名的戰役——垓下之戰的場景。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在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的猛烈打擊下,秦王朝宣告滅亡。此時,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鬥爭,即發生在自己家鄉的著名戰役——垓下之戰。

十面埋伏」,顧名思義,是四面八方廣佈伏兵的意思,表現一種不可逆轉的軍事形勢。漢軍十面埋伏,形如天網;楚軍固守垓下,勢如鳥雀。為了動搖和瓦解楚軍軍心,一天夜裡,劉邦讓漢軍四面唱起楚歌。

楚軍聽了,益發思念自己的家鄉,心情苦悶。項羽唱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大勢已去,「烏江自刎」。

劉邦運用歌的策略,便展現了**的力量,打動人心,同樣也能渙散人心,它支撐著人們心中的信仰,也代表著人們的精神所在。雖然這場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但卻留下了千古不朽的**來記錄英雄的故事。為了紀念垓下之戰,為了懷念一個偉大的靈魂,《十面埋伏》應運而生。

6樓:連山醫師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陰平楚》。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2023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行》。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

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

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琵琶曲《十面埋伏》表現了什麼歷史事件

外外昨天 十面埋伏 首先是 武曲 又叫 淮陽平楚 最早見於 華秋頻琵琶譜 1819 一般認為描寫的應該是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戰爭,和霸王別虞姬,直至烏江自刎!描寫的應該是 垓下之戰 明代王猷定 湯琵琶傳 中,記有被時人稱為 湯琵琶 的湯應曾彈奏 楚漢 時的情景 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