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京劇,京劇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8-05 08:05:10

1樓:閒庭草

顧名思義,京劇是北京地區的戲曲。不過,大家可能想像不到,京劇這個名稱卻是上海人的發明創造。

根據專家查證,「京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2023年3月2日上海的《申報》上面:「京劇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

這個稱呼,不久便在上海流行開來,時常出現在廣告、劇評和文人筆記當中,後來又流傳到北京,逐漸成為通行的稱呼。

那麼,京劇誕生在北京,為什麼會由上海人來給它定名字?其中的緣故就要從京劇的**說起了。

京劇的前身是徽班。徽班就是由安徽商人出錢組織的以演唱徽劇為主的戲曲班社,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劇團。徽班進入北京以後,大量吸收了當時在北京流行的崑曲、京腔、秦腔等各種戲曲藝術的成就,同時又受到北京的語言、風俗等地方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從徽班到京劇,這是一個漫長的、逐漸發展變化的過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北京,京劇,或者說是變了種的徽劇,仍舊被稱為徽班、徽戲,有時也稱為「皮簧戲」,或二簧戲。這是因為徽劇和京劇所唱的兩種主要曲調是「西皮」和「二簧」。

因此直到今天,也有把京劇稱為皮簧的。

徽班從長江一帶向外發展的道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北上進京;另一條就是南下上海。在京劇來到上海之前,徽班在上海的演出非常興旺。

到了2023年左右,北京的徽班,也就是剛剛成型的京劇來到上海。上海人發現他們的演出與原來上海的徽班不一樣。也許是為了加以區別吧,就把他們稱作「京班」,把他們唱的戲稱作「京調」。

上海的劇場裡曾經留傳過這樣一首《竹枝詞》:「自有京班百不如,崑腔雜劇概刪除。門前招貼人爭看,新排十本《五彩輿》。

」詩裡的「招貼」就是當時的戲報廣告,《五彩輿》是當時到上海來的京班排演的一部10集連續劇。這首詩作於2023年。

由「京班」、「京調」等各種類似的稱呼逐漸統一為京劇,或京戲,並且為人們普遍接受而固定下來,這大約是在辛亥革命,也就是2023年前後。後來,國民黨**把首都遷往南京,北京改名為北平,京劇也因此一度改稱「平劇」。

京劇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劇種

與崑劇等古老的劇種相比,京劇在中國戲曲中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劇種。京劇的真正形成,是在19世紀三十年代前後。離現在約有150年的歷史。

不過,人們常把京劇的歷史說成有200年。這恐怕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我國的傳統習慣.

對一些不確定的數字往往說一個約數。像「詩三百」,揚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橋」等都是舉其大概,不是確切的數目。在60多年前,有一個日本學者寫過一本有關京劇歷史的書,當時書名就被翻譯成《京劇二百年曆史》,可是直到今天,我們還經常聽到很多人說「京劇200年曆史」這樣的話,這都是習慣性的粗略的說法。

另外,在今天,我們說京劇有200年的歷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200年前的2023年,發生了一件對京劇形成有著關鍵作用的事——徽班進京。

2023年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皇朝——清朝的第7代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的80歲生日。用當時的

乾隆皇帝像話說,正是皇上的「八十萬壽」。北京城自然準備了盛大的慶賀典禮。揚州有一個鹽商江鶴亭,他原籍是安徽人。

這一年的秋天,他投資組織了一個進京祝賀皇帝生日的戲班,名叫三慶班。這個戲班由當時的著名演員高朗亭率領,是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北京的徽班。緊接著,又由四喜班、春臺班、和春班等許多徽班來到北京。

這四個班社在歷史並稱「四大徽班」。徽班進京是徽班由南方的地方戲曲演變為京劇的第一步,所以,習慣上我們也把徽班進京算作京劇孕育形成的開端。

不過,嚴格的說,2023年徽班進京帶來的不是京劇,應該說,那個時候還沒有京劇。京劇的出現不是一件突然發生的事情。從徽班演變成京劇,這一過程大概有幾十年的時間。

京劇形成的過程也是很複雜的。簡單一點說,在藝術上,它是徽劇與當時在北京流行的許多戲曲藝術,如京腔、秦腔、

秦腔、崑劇、漢劇等地方戲曲反覆「雜交」而成的。京劇吸收了這些劇種的許多藝術精華,才逐漸壯大成熟起來。而京腔、秦腔、崑劇等劇種都是歷史悠久的古老戲曲。

因此,從藝術淵源上來說,京劇又是一個古老的劇種。

京劇是近代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代表

京劇成長起來以後,很快受到了人們的普遍的歡迎。到了二十世紀初,就不僅是北京地區的戲曲了。它成了一個全國性的大劇種。

北京、上海一南一北兩大城市,成了京劇流傳的兩大中心。到了30年代,京劇傳遍了全國。京劇演員的足跡甚至越過了國境線:

在北面,京劇曾經到過前蘇聯的境內;東面到過日本;南面到過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四十年代,京劇就有了國劇的稱號。

京劇被稱為「國劇」,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它是我國近代傳統戲劇文化的代表。我國的古代戲劇被戲劇理論家稱作是「作者戲劇」,就是說它是一種以劇本文學為中心的戲劇文化。元代的雜劇,明、清的傳奇,雖然也有過十分出色的演員,但是,它們傳世的主要成就是在戲劇文學方面。

關漢卿、馬思遠、白樸、王實甫、湯顯祖等等,一大批優秀的劇作家給中國的文學史和戲劇史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到了近代,戲曲的文學性逐漸削弱,在各種地方戲曲裡,演員的表演佔據了主導地位,看戲主要就是看演員的表演藝術。京劇二百年的歷史使得這種以演員為中心的戲劇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

京劇的發展歷史幾乎就是表演藝術流派的發展史。

許多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他們不僅是舞臺上的主角,往往還是劇團老闆。在一齣戲的創作中,編劇、導演、作曲、舞臺美術設計他們通統都參與。而創作本身也是為演員度身定作,以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演員的表演藝術。

這種戲劇文化發展成熟以後,許多古老的劇種都向京劇靠攏,來求得新發展;而一些新興的地方戲曲,如上海的越劇、滬劇,北方的評劇等更從京劇中吸取養料。

這樣,在國際文化交流中,京劇也就成了外國人瞭解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一個視窗。

早在2023年,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就把京劇介紹到了東鄰日本。2023年,他又到美國訪問演出,並在美國獲得了文學博士的榮譽學位。2023年,他又出訪前蘇聯,在那裡與另外兩位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蘇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德國的布萊希特進行了交流。

繼梅蘭芳之後,另一位藝術大師程硯秋訪問了歐洲。他在德國、法國等6個國家考察了他們那裡的戲劇、**、電影藝術,向外國朋友介紹了中國的京劇藝術。

近年來,京劇藝術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重視。美國、日本等國的一些名牌大學還設立了專門研究中國戲曲和京劇的專業。京劇成了一種文化象徵,是絕大多數公認的「國劇」。

什麼是京劇?

2樓:郭玉榮榮

京劇,曾稱平劇,亦稱亂彈、國劇。我國知名戲曲劇種,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京劇藝術博大精深,文戲武戲各美其美。

什麼是京劇

3樓:樂觀的愛數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三慶班、四喜班、春班、和春臺班(稱為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第一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黃」聲腔為主的「三慶班」,由於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

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班」、「春臺班」和「和春班」也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崑劇逐漸衰落,崑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間(2023年前後),湖北演員進京,帶來了漢調(楚調、西皮調),許多漢調藝人,加入徽班,與徽班與同臺演出,形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裡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

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後來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北京改名北平,「京劇」改稱為「平劇」。又由於平劇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近代學者齊如山甚至認為平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平劇也被稱為「國劇」。

2023年代,大批國內難民南下香港,並帶著京劇到香港,于占元2023年代在香港開辦京劇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龍、洪金寶、元華、袁和平等)。至2023年後,京劇班(七小福)解散,並各自發展。

京劇是什麼意思

4樓:亦夢之城

1、簡介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2、藝術特點

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臺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造。

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型別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臺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樸、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

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3、表現手法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4、行當分類

京劇後來劃分為生、旦、淨、醜四大型別,但每個大類之中,又包含若干小類,所以實際上是把漢劇十種行當都包括在內了。不僅包括在內,而且更為細密嚴謹。唯一不同的是漢劇雖然有了生行,可他的主要行當是末,而不是生。

發展到京劇,生行就成為主要行當。

5樓:古月螢火

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2023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

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巨集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另外,「京劇」也是一個網路用詞,意思同「驚懼」。

什麼是京劇,京劇是什麼呢

易書科技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 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1790年,四大徽班 進京是京劇誕生的標誌。京劇正式形成於道光二十年 1840年 以後,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

京劇的旦角主要是什麼意思,京劇中旦角都有什麼?

雜燴鋪 旦角是指戲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為青衣 花旦 刀馬旦 武旦 老旦 花衫等類別。其中京劇旦角著名的四大流派為梅派 程派 荀派 尚派。其中花衫是上世紀20年代以後,綜合青衣 花旦 刀馬旦的藝術特點發展而成的新的旦角型別。在花衫形成之前,一個演員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兩個行當。王瑤卿為了豐富旦角的表...

京劇裡什麼叫行當,什麼是京劇行當

青竹溝 行當的劃分由來已久,大約在七八百年以前,元人雜劇時代,就劃分出來很多行當。當時,這些行當的名詞 叫作腳色,大致分成末 旦 淨三大類。末又分為正末 外末 沖末,旦又分為正旦 外旦 搽旦,淨又分為淨與副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正末和正旦。當時這些行當 腳色 的劃分還不如現在的科學 細密,各種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