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邊際成本之和等於總可變成本

時間 2023-01-28 13:45:15

1樓:歡樂

我不是學財賀陸笑務的,恰巧上悉乎周聽了一堂年度預算的課,其中有關「邊際成本」「邊際貢獻」之類的,真的是「所有可變的」之和。

我的理解很簡單,可變的也就是禪含可左可右的,也就是可控的,換言之為「邊際」。

2樓:蛋寶

運用定積分積分的思想 而且總不變成本都不變換**來的邊際之說。

為什麼短期內總邊際成本等於總可變成本呢?

3樓:收杆魚

所謂邊際成本,可以理解為「增加一個產品所增加的成本」,如果企業的生產能力有富餘,也就是固定成本足以支撐現有,以及更大的產量,那麼這個時候,你多生產一個產品,所需成本就是這個產品的變動成本。

所以這個說法的前提是固定成本不發生變動,通常也就是企業短期增加產量的情況。

高鴻業第五版161頁,為什麼說所有產量的邊際成本之和必然等於總可變成本?我看不明白……求教 30

4樓:匿名使用者

1全部因為我沒看到教材,所以可能有誤。邊際成本是指增加一個單位產品(大規模生產)所需增加的成本,因為機器投入那些不會變,所以邊際成本只能是可變成本,但生產第一個單位產品時,邊際成本要包括機器等固定成本,因此總產量的邊際成本之和應該等於總成本,而不是總可變成本,當然在不考慮第一個單位的情況下,你的那句話是正確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為什麼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和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相交 10

5樓:匿名使用者

平均成本曲線上的每一點表現為總成本曲線上每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可變成本曲線上每一點表現為總可變成本曲線上每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兩條曲線上連線斜率最小點即分別為平均成本曲線和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這兩點與原點的連線正好為改點切線(你可以參考任何一本教材的圖形觀察一下)。為什麼和mc曲線相交點為最低點是因為:

mc曲線上每一點可以表示為總成本曲線和可變成本曲線每一點的切線斜率。平均成本曲線和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對應於總成本曲線和可變成本曲線上的點與原點的連線正好為該點切線,因為也對應於mc曲線的一點,因此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和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相交。

邊際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之間的關係

6樓:佘北珈藍

邊際成本mc是你生產額外一個產品所產生的額外的成本,關鍵是額外。

平均成本ac是所有的成本/產品數量,而這所有的成本包括了可變成本與固定成本,這裡的平均成本是平攤了固定成本。

平均可變成本vc,是不包括固定成本,比如製造產品 廣義的可變成本就是原料成本+勞動成本。

總成本,邊際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變成本有什麼關係?

7樓:有愛

總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全部成本的總和,包括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邊際成本是指成本對產量無限小變化的變動部分。即:產量增加或減少1個單位所引起的成本變動。

平均成本是把總成本除以產量計算出來的每單位產量的成本。它等於一定產量水平上的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變動成本的總和。

平均可變成本是指變動成本除以產量計算出來的每單位產量的成本。

你看出來了吧,在相關範圍之內,如果數量只變動一個單位,那總成本就是平均成本了,這個時候的平均成本也是邊際成本,也就是說,邊際成本也是一種單位成本,只是它的數量變化只有一個單位,而平均成本的數量變動是無數個。同樣的。平均成本包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變動成本。

為什麼需求曲線等於邊際收入曲線,微觀經濟中為什麼需求曲線(demand curve)就是邊際利益(marginal benefit)啊?

列出需求方程,p a bq ar,所以,tr ar q aq bq 2,又因為mr是tr關於q的導數,所以 mr a 2bq,所以斜率就成兩倍啦.微觀經濟中為什麼需求曲線 demand curve 就是邊際利益 marginal benefit 啊? 供給曲線bai 代表了每個du產量 供給量 水平...

為什麼成實像的時候,物距和像距之和大於等於四倍的焦距

根據成像規律 1 v 1 u 1 f uv u v f 根據不等式 a b 2 根號 ab uv u v u v 4 uv f u v u v u v 4 u v 4f 物在2焦是,物距加像距等於4焦。若成倒立,放大實像,則物距大於1焦小於2焦,像距大於2焦。所以,物距不能小於1焦,像距不能小於2焦...

說明總效用和邊際效用之間的關係?為什麼鑽石比水貴

手機使用者 關係 隨著消費量增加,只要邊際效用為正值,其總效用也增加。但是,當邊際效用下降為零時,總效用便停止增加。當消費商品的數量越來越多時,得到的總效用會以越來越緩慢的速度增長。這是因為,隨著消費商品數量的增加,邊際效用遞減造成的。容易得到的物品,總效用大,但邊際效用小,就低,比如水 稀少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