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長期股權投資分為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初始計量確定的是初始投資成本,區分企業合併方式取得和非企業合併方式取得,其中企業合併方式下包括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同一控制下按照被合併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來確定初始投資成本,非同一控制下按照支付的合併對價來確定。
後續計量才會按照持股比例區分權益法和成本法,後續計量確定的是入賬價值,入賬價值和初始投資成本不是乙個概念,成本法下入賬價值=初始投資成本,權益法下入賬價值的確定需要比較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份額來確定。
一、初始計量:確定初始投資成本。
首先,應判斷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還是企業合併以外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應按照被信舉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與持股比例的乘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應按照放棄的現金、非現金資產等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如果是企業合併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照放棄的現金、非現金資產等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二、後續計量:對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確定入賬價值。
首先判斷應採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進行核算:
如果採用成本法核算,一般情況下不涉及對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
如果採用的是權益法,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昌穗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耐坦卜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2樓:cpa考霸抱佛腳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好,您可以把這個問題放在高頓部落上,讓一起考凳攔好衡沒註冊會計師的小夥伴一同幫你參考參考哦。另外您還可以來高頓題庫免費做註冊會計師的題目。
高棗鉛頓祝您生活愉快!
注會會計長期股權投資題目
3樓:網友
您好!確認資本公積4900,這屬於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併的問題。下面為您解答:(單位 萬元)
一、根據權益法計算2014年1月1日合併前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2013年1月1日初始投資成本 = 6000,享有a公司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 25% ×22000 = 5500。初始投資成本不用調整。
2013年度a公司實現淨利潤,此時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 6000 + 25% ×1000 = 6250
二、確定合併日初始投資成本。
初始投資成本 = 享有a公司對於最終控制方而言的賬面價值份額 + 商譽 = 23000 × 65% +200 = 15150
三、確定新增投資。
新增投資 = 初始投資成本 - 原賬面價值 = 15150 - 6250 = 8900
四、計算資本公積。
有如下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15 1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6 000
損益調整 250
庫存商品 4 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4 900
因此確認資本公積4900。
進行長期股權投資的企業,因追加投資導致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對於原取得時至追加投資當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
4樓:網友
對。 第十四條 投資企業因減少投資等原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改按成本法核算,並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制的,應當改按權益法核算,並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或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確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
財政部2001年對《企業會計準則——投資》進行了修訂,不論何種原因,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一律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這也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體現。始投資成本。
按照修訂後的準則進行處理。
cpa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取得問題
5樓:梨落灰原
1.「丁利按照購買日公允價值淨資產計算實現淨潤1200,丁按照購買日賬面價值淨資產計算實現淨利潤1500.」 和「20×7年1月1日,丁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為5000萬元,賬面價值為3500萬元」有關。
這道題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問題, 會計處理以 公允價值 為基礎,也就是說在資產負債表日編制合併報表時,合併資產負債表中丁公司的專案是按其公允價值合並進來的,因此合併利潤表中丁公司的利潤也必須按照購買日公允價值淨資產計算實現淨潤進行合併。
上面提到的1200萬的利潤是以5000萬元為基礎計算的,而1500萬的利潤是以3500為基礎計算的。購買日被合併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形成的原因,比較典型的是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專案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造成的。
假設題中差額1500全是由固定資產造成的,那麼按公允價值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與丁公司利潤表中固定資產的折舊就會形成乙個差額,導致按兩種基礎(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計算的利潤不同。
2.;個人猜測lz可能對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的概念不太理解。這道題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是否是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要看購買日前兩個企業是否受相同的一方或多方控制,此題中明確說明了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
可能樓主認為在20×8年12月31日,丁是甲的子公司,因此編合併報表時應屬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但是這裡的合並不是說的報表合併,而是兩個企業發生的合併,也就是20×7年1月1日的那項業務。因此丁相對於甲的賬面價值是5000+1200,是按公允價值計算的。
關於注會中的長期股權投資
6樓:網友
1全部解答:1.第一道題,甲公司取得乙公司30%股權,可參與乙公司經營決策,未形成控制,應採用權益法。
乙公司2010年實現淨利潤1000萬元,按照權益法,應該對乙公司的淨利潤按照甲公司享有的份額確定投資收益=1000*30%=300(萬元)。
2.第二道題,甲公司取得a公司80%表決權,應採用成本法。現行政策規定,對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股利按照享有的份額確定投資收益,不再劃分投資前或投資後實現的淨利潤。
2010年分配10萬元,則確定投資收益=10*80%=8(萬元);2011年確定的投資收益=10*80%=8(萬元)。
第二道題中的2010年的投資收益不是8+40*80%?
因為是採用成本法,對乙公司實現的淨利潤不確定收益(權益法下需要做這個步驟),只對乙公司宣告分配的現金股利才做投資收益。
cpa中長期股權投資的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資料沒給全吧?還有那2000萬分上年和本年的,上年是1600萬,本年度的是400萬,盈餘公積是假定上年度本企業按10%提了盈餘公積來的。
8樓:1973人淡如菊
淨損益2000萬元中400萬元是當年度損益,1600萬元是以前年度損益,1600*10%=160是以前年度計提法定盈餘公積,剩餘1440萬元是以前年度利潤,進未分配利潤。
急求 注會中關於長期股權投資的一道題
9樓:網友
您好!很榮幸能夠為您解答!
首先直接回答您的提問,10年度的600萬元利潤要進行追溯調整,答案中已經對其進行了調整。為什麼?因為2011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8000萬元,相較於2010年的5600萬元有2400萬元的差額,而600萬元的淨利潤已經包含在裡面了。
我估計您可能忽略了乙個關鍵點,那就是8000萬元(包含了上年度600萬元淨利潤)的淨資產,是2011年1月1日時候的,而2011年度財務報表說的是2011年12月31日的情況,因此2011年的虧損直接由22%的股權調整就行。
也就是說2011年1月1日之前的變動需要10%的那部分股權進行調整,而2011年1月1日之後的變動需要22%的股權進行調整。
接下來我補充一下,第二問其實更難一點,因為10%股權取得時,有40萬元的正商譽,12%股權取得時,有60萬元的負商譽(900 - 8000 × 12%),綜合商譽為-20萬元,這部分負商譽是由第二次投資造成的。則應該有。
借:長期股權投資 20
貸:營業外收入 20
因此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 600 + 900 + 8000 - 5600) ×10% +20 - 66 = 1694(萬元)
希望對您有用!
10樓:網友
成本法下,投資企業不確認被投資企業淨利,所以被投資企業盈利,投資企業不做賬務處理!
長期股權投資會計分錄,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一 1 同一控制下的合併 借 長期股權投資 1000 累計折舊 200 貸 固定資產 1000資本公積 其他資本公積 200 借 管理費用 20 貸 銀行存款 20 2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併 借 長期股權投資 1200 累計折舊 200 貸 固定資產 1000營業外收入 380銀行存款 20 二 1....
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a於07年3月以6000萬取得b30 股權權益法核算.於07年確認投資收益200萬.08年又投資7500萬取得另30 股權。設在取得投資後,公司未說發放現金或利潤。a按10 提取盈餘公積。未提減值準備。則再投資後長股投的賬面價值及相關分錄為 07年3月 1 借 長期股權投資 b 成本 6000 貸 ...
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解析 首先,必須清楚一個概念,公司是誰的公司,回答是股東的公司,也就是股東的集合體,那就是公司,公司是由所有股東說了算的,股東掌握公司經營的全部,這裡的股東是一個整體概念,而不是指一個具體的股東個人 那麼如果這些股東全部再投資另外一個企業呢?結果是什麼呢,這兩個企業都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