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天最少吃幾頓飯

時間 2022-01-15 23:45:18

1樓:四時風月一閒身

古代人一天只吃兩頓,分別是早上一餐,晚上或下午一餐,中午是不吃飯的。現代人與古人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娛樂方式,就連最平常的吃飯都是不一樣的。現代人如果是回到了古代生活肯定是**都不適應。

我覺得有意思的生活習慣,就是古人每天只吃兩餐。

1.一天吃兩餐的傳統。一天吃兩餐的習慣是從商朝開始的。

那時的人,每天只能吃兩頓。不管是平民還是諸侯、君王。每天兩頓是大家的共識。

對於一些貧苦人家來說,有的時候一天不一定有兩頓,就算有兩頓也不一定能吃飽。而對於高高在上的君王來說,即便一天只有兩頓,他們餓了還是能吃很多其他的美味佳餚。一天兩餐雖然是傳統,還是會因為人們的家境情況有所不同。

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這種兩餐的傳統,很可能是因為人們的生活方式。

古代人沒有熬夜的說法。因為他們使用的是蠟燭、油燈,天黑了不能出門幹活。工作的時間就只有天亮的那段時間。

一般來說早餐的時間是在7點到9點或者是9點到11點,另一餐則是在下午3點到5點之間。

那麼古人很可能是天一亮就起床就吃早餐,然後便出門幹活;或者是天一亮就幹一段時間的活,之後吃早餐再接著幹活,而下午那餐很可能是在這一天的活動結束後才吃飯。而這樣的生活方式完全以太陽的起落為標準。

3.近代才出現的三餐的概念。三餐這個概念最早是在唐朝中後期出現的。

因為當時的唐朝有許多的外國人來往,外國人來得多了。一些城市中居住的人,也接觸到了外國人的習慣,比如一日三餐。不過這種習慣只在城市居住的一部分人中流行,大部分人還是堅持著一日兩餐的習慣。

後來北宋似乎也延續了這樣的習慣,三餐的概念更加流行,不過物件都是那些有錢的人家。

到了清朝時期,皇宮中的人就是一天吃三餐的,但是平民還是以一日兩餐為主。直到近代西方文化的傳入,這種一日三餐的說法逐漸流行,很多平民都接受了這樣的三餐安排。到了現代,三餐只不過是很平常的事情。

總的來說,古人每天只吃兩餐,很可能是在農活開始前和農活結束後的這兩個時間段裡吃飯的。

2樓:

成年男性和女性一天攝入2000大卡和1700大卡左右的熱量,基本就能維持每天工作、學習、娛樂所需的能量,老年人、發育的青少年、重體力勞動者和超輕體力勞動者可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增減。

從大卡的角度對於理解正常人每日食物的需求不是很直觀。為便於理解,可直接把熱量換算成日常的食品。

早餐:一杯鮮奶250ml(160大卡)、一個蛋(75大卡)、60克甜面飽1個(210大卡),熱量合計445大卡;晚餐:一份麥辣雞腿堡**,麥辣雞腿堡一個(570大卡)、薯條中(350大卡)、派(240大卡)、奶昔雲呢拿小份(280大卡)、可樂中(150大卡),熱量合計1590大卡。

一天熱量合計2035大卡已超過一個正常男性每天所需的熱量,其它再多攝入的食物將轉換為脂肪堆積在我們身體中。

如果認為西餐熱量過高,也可以看看中餐的熱量,140g白飯210大卡、咖哩飯640大卡、什錦炒飯800大卡、牛肉麵540大卡、排骨飯480大卡,100g豬肉315大卡、100g羊肉217大卡,100g牛肉106大卡。一碗什錦炒飯加5個大串羊肉,就可以滿足男性一天的熱量需求。

現代社會,國人面對的絕不是營養不足而是營養過剩的問題。熱量的攝入應該以一天的總攝入量為準,不存在那餐多吃少吃科學的問題,如果你高興可以一天只吃一頓攝入足夠的熱量就可以。

人類的祖先最初以遊獵採集為主,食物**不固定,也無法儲存食物,食物多的時候多吃少的時候少吃,地球上其它任何一種生物在自然狀態下也是保持著這種攝食習慣。

每日進餐也是人類進入農耕社會後食物**穩定,才發展起來的,初期一日一餐或一日兩餐。進入工業化社會後,實行上下午工作制,勞動強度大且食物低劣所提供熱量有限,為補充熱量才逐步發展出一日三餐。

今天的社會,食物極大豐富,我們每天可選擇各種營養豐富的肉質、穀類、蔬菜、水果,一餐或兩餐已經足夠每日所需的熱量攝入。

一日一餐或兩餐的好處,強制降低熱量攝入保持身體健康,節省時間、降低熱排放、節約社會資源。

3樓:匿名使用者

龍捲風bao的回答很好。古人一般吃兩頓飯,從古人對十二個時辰的命名也可以看出來。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其中的「食時」和「哺時」便是古人兩餐的時間。

《齊民要術》有言云:「一日不再食而飢,終歲不製衣則寒」中的「再食」就是吃兩頓飯的意思,「再」有「二」的意思,如「一而再,再而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後來慢慢根據早、中、晚的時間變為一日三餐。具體的時間不清楚。

一天最少吃幾頓飯

4樓:青

最少得兩頓飯吧 如果是兩頓的話 早飯吃多點 下午四五點再吃第二頓 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吃早飯。但是沒有特殊情況的話 還是建議一日三餐按時吃飯有利於身體健康

望採納 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1頓就夠了,不怕胃出問題的話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日三餐」從何開始的?

6樓:執酒與君共

古人一天,有的吃一頓飯,有的吃兩頓飯,有的吃三頓飯,也有的一天吃四頓、五頓飯,其中以一天吃兩頓飯和三頓飯居多。「一日三餐」是從我國宋代開始的。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我們每一天要做的事情。每天的飯菜中富含豐富的營養,能夠給與我們補充體力和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水分,使我們勝任每天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自人類誕生以來,人們肯定要充飢。遠古時代,社會生產力不發達,人們往往要靠打獵為生,直接從大自然中獵取食物資源,這造成了食物**的不穩定性,一日幾餐也無法得到保證。

按點吃飯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這可以最早追溯到我國奴隸社會的商朝時期,每天吃幾頓飯逐漸得到定型。而到了先秦時期,兩餐制逐漸得到了確認,並稱主餐為大食,副餐是小食。

當然那時候每天吃幾頓飯,還要受到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有的家裡非常窮,職能一天吃一頓飯,而有的家裡是王公貴族,庭院裡有很多可以使用的奴婢、丫鬟、僕人,這個時候可以達到每天進食四次、五次。

「一日三餐」在民間正式確立是從我國宋代開始的。宋朝時期,經濟繁榮,晚上的生活日益豐富起來,一日兩餐已經不能滿足老百姓每天的進食需求。晚上游玩之後,需要通過進食得到體力上的補充。

一日三餐,這樣的飲食習慣逐步確認下來,一直傳承到現在。

7樓:好姑娘不善良

一日三餐是從宋朝開始的,在此之前都是一天吃兩頓的,而且宋朝的生活和飲食相對來說比較精緻,人們開始有了一日三餐的概念。

8樓:照見古今

普遍是吃兩頓,過午不食是傳統,也是因為古時候糧食**沒那麼充足,晚上又沒什麼勞動,所以乾脆不吃了。

9樓:

一日三餐開始於魏晉時候吧,真正普及開來應該是隋唐的時候,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了現在人吃飯的基本定式。

10樓:艾清彗

一日二餐三餐在歷史上都存在過,皇帝甚至可以享受四餐五餐,隨他高興。基本秦漢及以前民間流行「兩餐制」,早餐和晚餐。隋唐時期,「午食」的概念慢慢形成了。

11樓:魔鬼零零七

正確的說是宋朝的時候,不過雖然古人講究一日三餐,但是對於窮苦人家來說,一天吃兩頓已經很好。

12樓:

「一日三餐」從宋朝開始的,之前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對於有錢人來說,一天多少頓都無所謂。

13樓:哈哈然後就

一天吃兩頓,講究過午不食,一日三餐到近代才 統一起來,封建社會中後期,有的地方一日三餐,有的地方一日兩餐。

14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我們每個人要做的事情,有人一天吃兩頓的,也有吃三頓的,也有吃一頓的,應該是從宋代開始一日三餐的。

15樓:高手笑

普通人一般是兩頓飯,大戶人家則是想吃就吃···但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一日三餐也就漸漸固定下來了。

現代人一天一日三餐,古人一天吃幾頓飯呢?

16樓:哎呀呀羞澀了

現在人一般一天都是吃三頓,其實和古代貴族的那些人是差不多的,他們也是一天會有早中晚三餐。但是那個時候的窮人或者農民可能一天只有兩頓或者每天一頓都是有可能的,因為在當時的貧富差距確實太大了,有錢的人可以肆意揮霍浪費,但是沒錢的人只能勉強充飢。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皇帝妃嬪他們都是吃的山珍海味,並且每次吃飯都是滿漢全席,但是最多隻吃幾口罷了,浪費的情形非常嚴重。他們平時根本不缺吃喝,哪怕是因為中午吃少了餓了,他們也能夠隨時隨地地有點心等填肚子。古代還有貴族為了吃新鮮的鵝掌,把活鵝放在燒熱的鐵板上直到鵝活活累死,然後整隻鵝只取鵝掌部分,其他部分全都扔掉,這種嚴重浪費的情形屢見不鮮。

可以說在古代只要你有錢別說一日三餐,你就算是一日五餐,也沒有人能說什麼。

富人都不缺吃的,但是那個時候的窮人卻根本沒有飯吃。哪怕是到現在,我們很多貧困地區的家庭,一天都只吃兩頓飯。而在古代家裡若是有些餘糧的家庭,一天也一般只吃兩頓飯。

其實他們的飯更多的像是紅薯土豆等飽腹感比較強的乾糧。而如果遇到天災人禍。可能他們一天都吃不了一頓飯,只能去外面挖樹皮樹根等來吃。

現代人之所以能夠每天都吃三餐,還是跟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得非常快有關。我們不用再擔心沒有糧食,不用擔心天災人禍,與古時候的人們相比,我們幸福了許多。

人一天吃幾頓飯最科學,一天吃幾頓最科學?

日一日三餐的習慣性,在中國很早已產生了。它是科學的,合乎生理學工作的需要。但在一日三餐飲食搭配與量的分派上則因人而異。通常早飯佔全天量的30 並且要保質保量,最美味牛乳 豆槳 生日蛋糕一種的食品 午飯佔40 晚飯佔30 並且飲食搭配宜口味淡。據美國加州的哥倫比亞製片人場營養成分服務組負責人崔勃爾說,...

我們一天到底應該吃幾頓飯呢?吃幾頓更科學?

我們是應該吃三頓飯的,吃三頓飯要更加科學一些,一般就是早餐午餐晚餐,這三餐是缺1不可的,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而且也不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我們一天應該吃三頓飯,一日三餐嘛,這三頓飯早餐要吃飽吃好午餐吃飽就可。晚餐要少吃。六七分飽就可以,因為晚餐要吃得多,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睡眠,影...

每天吃幾頓飯好呢,小狗一天要吃幾頓飯?

常州唯綠環保 日三餐的習慣,在我國很早就形成了。這是科學的,符合生理和工作的需要。但在三餐飲食和量的分配上則因人而異。一般早餐佔全日量的30 而且要保證質量,最好吃牛奶 豆漿 蛋糕一類的食品 午餐佔40 晚餐佔30 而且飲食宜清淡。據加州哥倫比亞製片場營養服務組主任崔勃爾說,超過5小時不吃東西,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