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手腳身腿的形與法有哪些

時間 2023-02-24 12:25:08

1樓:勞自薔

基本的都是最難的。基本的通常是基礎的,基礎的就需要反覆理解後,正確的練習,直到掌握。24式打得漂亮的人很多,標準的也很多。

不過我建議你,打出自己風格的24式。 練拳第一件事情是練習「舒服」的,也就是「正確的腳法。 我說的腳法,不是腿法,因為腳法引導腿法。

而不是相反。 纏絲與走弧線是基本的道理 。 不要偏重。

不要單腿低位支撐。 起手,然後野馬分鬃。大部分人都在這一式上,把右膝蓋練壞了。

這裡有一個細節的身法,腳法問題。仔細理解後,再向前走。太極拳學一式就是學正確了,也就是學到舒服。

而不是難為自己。 要身體各部位舒服。有些人做動作不象太極拳,就是因為不夠圓,不夠舒展,周身沒有做到一體,以身帶,以腰帶。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要受傷。好好理解,收尾閭,重心的均衡, 膝蓋不過垂直線。

掰腳,轉身。輕柔等等。 理解到位了,哪怕你做的不夠」標準「,那也是對的,是適合你的。

太極拳手型和步型包括哪些?

2樓:五阿哥金牛

手型是指手掌的形態。太極拳有三種主要手型:拳、掌、勾。現代太極拳的手型以掌為主,拳、勾為輔。

步型:1.弓步,兩腳前後站立。前腿屈膝,膝尖不得超過腳尖;後腿微屈,兩腳尖斜向前方,重心偏於前腿。右勢同左勢,但方向相反。

2.馬步,兩腳平行開立,相距約三腳寬;兩腿屈膝下蹲,大腿稍高於水平;沉胯斂臀;上體正直;重心偏右為右偏馬步,重心偏左為左偏馬步。

3.虛步,兩腿均屈膝,兩腳跟之間的縱向、橫向距離均為5釐米左右。前腳踏實支撐體重;後腳前腳掌虛著地面,後腳跟離地。右虛步:

左腿支撐弓膝塌勁;右腳向前,腳尖著地,腳跟抬起,成右前虛步。左虛步同右虛步,但方向相反。

4、僕步,右僕步:左腿弓膝塌勁,身體重心在左腿;右腿伸直下僕,右腳全腳掌著地,成右僕步。

5、歇步(盤步),右歇步:提起右腳向前上步,落於左腳的左前側,腳尖外擺;左腳跟抬起,隨之兩腿屈膝下蹲成右歇步(右盤步)。左歇步同右歇步,但方向相反。

3樓:匿名使用者

太極拳以「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等為基本方法。在運動中,要求靜心用意,以意識引導動作,動作與呼吸緊密配合,呼吸要平穩,深勻自然,動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緩慢,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綿綿不斷,輕柔自然,動作弧形,圓活不滯,同時以腰為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動作連貫協調,虛實分明。

動作之間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動作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完整。

在推手中,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擊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已則滯。尤其講究「聽勁」,通過身體觸覺,來判斷對方力量的大些方向、部位,並及時作出反應,如對方剛力打來,我則以柔化之,「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隨人而動,隨機應變。 太極拳經過長期的流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5大派系,譽稱為「五式太極拳」。

太極拳又叫『十三勢,這將在以後引述太極經典時經常看到。 但是,為什麼叫太極拳呢? 太極拳最初是 叫長拳、十三勢,後來王宗嶽根據《周易》陰陽動靜的道理名其為太極拳。

因為太極拳運動作 勢,任其自然,無中生有,所謂無極而太極也。太極拳動作圓活,像環一樣沒有端點,不知終止處,則又 所謂太極本無極也。勢勢之中,著著之內,都含有一個圜形,所以假借太極的道理來加以說明。

陰陽動靜剛柔進退等用太極來比喻其作用,並非世俗迷信者所謂的太極也。

4樓:匿名使用者

揚式太極拳的手形是,虎口撐園,五指自然分開,微屈。步法有弓步、弓步時膝蓋不能過腳尖,弓步的腳腳尖要對著正前方,否則會對膝蓋造成傷害。虛步有腳尖點地和腳後跟著地之分。

獨立步—腿提起腳尖自然下垂。下式時伸出的腳尖和支撐腳後跟齊。倒卷肱時後撤的腳腳尖著地,而且要弧形後撤,不要走在一字上。

太極拳的步法有幾種

5樓:儒雅的

練任何拳派都要從步法步型練起,只有下盤穩定才能身穩,身穩才能放鬆,放鬆才能心靜。

一、坐步。即"坐馬步",也稱"騎馬步"。兩腳平行分開,間距與肩同寬(以足掌外緣計算)。足尖與膝尖與胸部同向。膝微屈,後股鬆開,頭頂與會陰呈一垂線。

看似兩腿平均支撐全身重量,實則內含虛實,只是外表不易覺察而已。習練"馬步託抱樁"採用的便是這種步型。起勢、雲手與合太極均用坐步,大多是手到之處腳即為實,身軀隨腰脊左右旋動(即"一動無有不動"),動則分陰陽、虛實。

常言道,太極功夫始於足下,因此,想要練到真的太極功夫,就要先練好步法。

二、斜步。即"弓步"、"前進步"(楊家早期則稱斜步)。斜步有左右之分,右腳在前者稱右弓步,左腳在前者稱左弓步。弓步兩足之足後跟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前後呈斜銳之三角形。

前腿膝關節與髖關節須下沉,支撐全身重量,後退微屈而不用力,立身中正。前後兩足距離視體形而定,但不可踏成一條直線。拳譜中的攬雀尾、搬攔捶、扇通背、野馬分鬃、打虎和指襠捶等式均用的是斜步步型。

三、釣步。亦稱吊步。其步型與後坐步、丁八步相似,只是前腿稍收回,腳尖點地。左腳在前釣起稱左釣步,右腳在前釣起稱右釣步。

太極拳的步法多種多樣,練習時要靈活的轉化,找到太極陰陽、虛實變化的感覺。

拳譜中的白鶴亮翅和上步七星用的就是這種釣步。而退步跨虎是副步,上步七星則為進攻步,是上步。上步為陽,為合勁。退步跨虎是退守,為退步。退步為陰,為開勁。

四、倒插步。

前腳後退,倒插於後腳之後,其意以退為進。前人稱仙人步,又叫迷蹤步。瞻之在前,忽而在後,有令人捉摸不定之感。

拳譜巾的左右側身蹬腳和前後回身蹬腳用的就是這種倒插步。腳蹬出去是發,倒插步是收。

6樓:女生邂逅太極

進步、退步、倒插步、拗步、僕步、跟步、斜行步、透步、蓋步。

7樓:學有所獲

手分為手型和手法,步分為步型和步法。

8樓:匿名使用者

五種,分別是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 弓步、虛步、謝步、馬步、倒插步等。 五行步、七星步、九宮步 太極拳的基本步法有:弓步、b

9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有馬步、弓步、僕步、歇步、虛步這幾個基本步法,但是每種拳對步法有不同的要求。

10樓:王世弘

和其他武術一樣離不開弓、馬、撲、虛、歇五種步法。

傳統楊氏太極拳進退的時候腰胯腿與腳的動作順序是怎樣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李 希 江老 師。

以胯帶腳。當然了腳也要配合才是。

12樓:上古天真子

根據傳統的太極拳拳理,太極拳習練者需要遵守「三合」的原則——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在具體巨集觀上,則體現為在進退的時候胯,肩,肘,膝,手,足是一同齊動,一靜齊靜的。簡單來說就是同進同退,同靜同動。而在微觀上則有更加細緻先後次序——其中變化言之不盡,需要不斷的習練和琢磨推敲來體會。

但具體的要求,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是不變的。

而在不同的流派和情境中,這種要求也有相應的改動。比如一些流派追求動作的優美大方,往往是先動足,再動腰胯,最後動手;而在舞臺表演上,為了使得動作更具有層次感,也往往要求表要者先動足,再動腰胯,最後動手。

請寫出24式太極拳**現的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並做出解釋?

13樓:藝武論道江湖

太極拳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腿法及眼法。

(一)基本的手型、手法。

1、手型。在練習太極拳時,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說明了它的重要性。現分別介紹如下:

(1)拳:四指卷屈握攏,拇指扣壓於食指和中指的第二關節上,拳面要平,拳不易握的太緊,拳有拳心、拳背和拳面。其拳勢有搬攔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指襠捶,還有打虎式、雙峰貫耳、彎弓射虎之捶等八種捶法。

(2)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型。掌易微伸,指易微屈,指縫稍離。掌分為2個型別約9種:

第一型別:坐腕立掌型,有5種掌法,立掌(如摟膝拗步上方掌)、正掌(如攬雀尾之按)、平掌(如由按勢轉單鞭之過渡式)、俯掌(如白鶴亮翅之下方掌)、反掌(如玉女穿梭之上方掌)。

第二型別:「直伸型」有4種掌法,垂掌(如預備式)、直掌(如單鞭過渡)、側掌(如雲手的棚)、仰掌(如高探馬的下方掌)等。

易犯錯誤:五指併攏;掌心外挺,食指翹起。

(3)勾:五指第一指關節自然捏攏屈腕,也稱為吊手。

易犯錯誤:屈腕僵硬,不鬆弛。

2、手法的動作說明。

(1)內旋:拇指向手心方向旋轉。

(2)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轉。

(3)纏繞:手臂自然運轉的同時在空間弧形運轉。

(二)基本步型、腿法。

1、步型。(1)弓步:兩腳前後分開站立,前腿屈膝,膝尖不超過腳尖,後腿微屈前蹬,腳尖向前傾斜45度,全腳著地,兩腳橫向距離約10—

30釐米。順弓步,(如「單鞭」,左腿、有左手一順或右手、右腿一順)兩腳橫向距離約10—15釐米。

拗弓步:(如「摟膝拗步」,左腿與右手前,或右腿、左手在前時),兩腳橫向距離可以在15—30釐米之間。

易犯錯誤:前腳尖外撇,膝與腳方向不一致,後腿挺勁繃的太直。

(2)虛步:兩腿屈膝,後腳尖斜向前方,屈膝半蹲,全腳踏實,前腿微屈,腳尖或腳跟點地,兩腳橫向距離約5釐米左右。

易犯錯誤:前腿膝部繃的太直;前後膝部由於腿力不足,形成過分內扣夾襠。

(3)僕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貼緊,臀部接近小腿,膝部與腳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腳尖內扣,兩腳著地。

楊氏太極拳共有多少式?

14樓:皮蛋粯子粥

楊氏太極三代人所傳都不同,楊露禪當年所傳接近今天的府內拍太極拳,共十套,即:

1、智捶,2、太極大架,3、太極老架,4、太極小架,5、太極長拳,6、小九天,7、後天法,8、太極散手三十式,9、太極十三丹功,10、太極點穴法。這十套拳法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組成了楊式太極拳完整的體系。

楊家第二代傳人班侯健侯所傳主要為大、中、小三種架子,由前面十種總結而來。大架八十五式,中架九十式,小架六十四式。

楊家第三代所傳主要為楊澄浦傳,主要是八十五式大架,後來有人加至一百零八式,也有人縮至八十三式。

15樓:匿名使用者

楊家第三代所傳主要為楊澄浦傳,主要是八十五式大架,後來有人加至一百零八式。楊氏太極三代人所傳都不同,楊露禪當年所傳接近今天的府內拍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的學習程式是先學中架、再學提腿架、大架、快架、散手一時短打,在中架學好後,四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撩挎八卦掌即可和其他架子穿插著學,最後學習小架。

楊氏太極拳103式的拳譜,楊式太極拳103式拳譜

關於楊式太極拳的特點,在楊式親族傳人楊振鐸 楊振基老師的著作中,都有重要論述。筆者的先師 楊式太極拳 傳人趙斌先生,在 楊式太極拳正宗 一書第四章 太極拳問答一百條 中,也專門講了楊式太極拳的特點,形象地概括了七句話 柔和緩慢,虛實分明,圓活連貫,速度均勻,上下相隨,精神貫注,呼吸自然 其拳架風格 ...

楊式太極拳103式拳譜

關於楊式太極拳的特點,在楊式親族傳人楊振鐸 楊振基老師的著作中,都有重要論述。筆者的先師 楊式太極拳 傳人趙斌先生,在 楊式太極拳正宗 一書第四章 太極拳問答一百條 中,也專門講了楊式太極拳的特點,形象地概括了七句話 柔和緩慢,虛實分明,圓活連貫,速度均勻,上下相隨,精神貫注,呼吸自然 其拳架風格 ...

楊式太極拳裡的蹬腳怎麼抬的上去,太極拳的蹬腳 分腳怎樣才能抬高??

左右蹬腿是吧,呵呵,這個動作我做起來現在也吃力。要做好,1是要壓腿,而且壓腿方法要正確,2是要多練習這個動作,對了,有個步伐是獨立步,不知道你師傅教沒有,這個步伐多練習做左右蹬腿就輕鬆多了 太極拳就是功夫啊,不下功夫練是不會得到真功夫的。首先要堅持壓腿,另外還要經常練習踢腿,增大韌帶的彈性,堅持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