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立冬補冬?立冬天氣好是個暖冬嗎

時間 2025-06-15 03:55:16

1樓:噫嗚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悔喚》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所以,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

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

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注:

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

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舉局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

立冬」和「立秋」一樣,古人同樣在這個季節用占卜的方法來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陰(陰雨),一冬溫(暖冬)」。不無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這天,皇帝會親自率正前讓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禮。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2樓:網友

補冬是中國冬季節日告態飲食習俗。冬天溫度低,中國人認為此時吃一些具有滋補作渣友枯用的食物,很容易被吸收,而且不容易增加體內的燥熱之氣,因此有了冬季補冬的習俗。冬季補如洞冬一般以雞鴨魚肉、當歸、人參等食物為主,也會吃一些應季的蔬果滋補身體,例如甘蔗、橘子、柚子等。

中國冬季節日飲食習俗。冬天溫度低,中國人認為此時吃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很容易被吸收,而且不容易增加體內的燥熱之氣,因此有了冬季補冬的習俗。冬季補冬一般以雞鴨魚肉、當歸、人參等食物為主,也會吃一些應季的蔬果,滋補身體,例如甘蔗、橘子、柚子等。

立冬天氣好是個暖冬嗎

3樓:當你停止嘗試時

立冬天氣好不能證明就是暖冬。

因為立冬節氣本身是統一的,但是中國東西南北跨度極大,所以各個地區的天氣和氣候都有著明顯區別,因此立冬天氣好是暖冬的說法並不正確。

立冬是冬季的第乙個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立冬也是我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節點之一,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時節,通過冬季的休養,期待來年生活的興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我國部分地區有祭祖、飲宴等習俗。

立冬補冬是什麼意思

4樓:生活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冬季的第乙個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此時,氣候開始由少雨乾燥向陰雨寒凍漸變,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

黃帝內經》雲:「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敗蔽晚起,必待日光……」為了增強體質、抵禦寒冷,民間有「補冬」之說,即把此時節作為進補的最佳時機、過冬的序曲。

秋實物華、果蔬盈倉,立冬時節進補,除核枯敬了人人皆知的膏方外,還有一些大家熟知的食物和方法改慎。需提醒的是,進補也有注意事項,要遵循對症、適量、多元化的原則。

自制「膏方」,不能「跟感覺走」。

除了傳統膏方,許多人還會自己製作「膏方」食補,如老鴨膏等。

製作時,往往會放入一些昂貴、大補甚至別人都說「好」的藥材與食物一起煎煮,如蟲草、人參、黃芪、黨參、鐵皮石斛、天麻等。

其實,這種食補方法並不能增加保健效果,多吃反而會帶來血脂高、肥胖、脂肪肝的風險;對於有實證的人群,則可能加重病情。

因此,自制食補「膏方」前,應先諮詢中醫師,瞭解適合自己體質的食材和藥材。

冬至與立冬有什麼差別? 冬至與立冬

5樓:匿名使用者

立冬和冬至的時間不同,立冬在公曆11月7或8日,而冬至在12月21到23日,兩個節氣在含義上也不同,立冬代表冬天的來臨,冬至表示陽氣開始回公升。此外,它們二者在氣候上有差別,立冬時候,北方寒冷而南方溫暖,冬至時節,南北方都很寒冷。

立冬和冬至的不同之處。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立冬和冬至都歸屬在二十四節氣當中,兩者都是冬季的節氣,但是卻有很大的區別。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乙個節氣,時間在公曆11月7或8日,而冬至在公曆的12月21到23日,兩個節氣的時間差了乙個多月,立冬和冬至在含義上有所區別,古人解釋「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表示秋季作物收割後要貯藏起來了,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冬至有「日短至」之意,在北半球的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而且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立冬和冬至在氣候上也不同,我國南北地區存在較大溫差,立冬之後更甚,北方很多地區已經寒氣逼人,南方卻還是溫暖宜人;冬至期間,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已達零下,大多數南方地區的溫度也只有幾度。

6樓:網友

立冬是節氣 一年24節氣,每個節氣15天,立冬是霜降後的節氣,是15天的第一天。

冬至也是節氣,冬至那天一般是12月22日或23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當天日照時間最短,之後太陽由直射南迴歸線逐漸向赤道方向移動。

都說立冬是最佳的進補時節,你知道為什麼嗎?

7樓:容兒單戀

1.冬季能量消耗小,容易長膘;2.冬季人的胃口很好;3.冬季更喜歡吃高糖高熱量的食物;4.以前冬天不用進行勞作;5.冬天人們更嗜睡。

8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冬季天氣寒冷,為抵禦冬天的嚴寒需要補充元氣。所以在冬季要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

9樓:魚與魚塘

因為這時候身體需要得到一些營養,所以我們在這時候進補,這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強壯。

10樓:大超說教育

主要還是因為立冬之後天氣就冷下來了,體內脂肪的消耗速度會變快。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11樓:熱詞團小知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在於:時間含義不同、氣候特點不同、習俗不同。

一、時間含義不同。

1、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乙個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為冬季。

但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

2、冬至。中國農曆中乙個重要的節氣,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乙個。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二、氣候特點不同。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後南北溫差更加拉大。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乾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

三、習俗不同。

1、立冬吃餃子。

有俗語說,「立冬節氣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

2、冬至吃湯圓。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以上內容參考 光明網-今日立冬!立冬和冬至有啥區別,你知道嗎?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立冬。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冬至。

補冬是什麼時候

12樓:第一國學

3全部「立冬補冬,補嘴空」,啥意思?蘊含老祖宗養生之道。

13樓:飄雲流蘇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冬天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俗稱「補冬」。在中醫認為是冬至這天進補身體最容易吸收,而且天冷不容易上火。冬至是天地陰陽氣交樞紐,也是人體陰陽氣交的相關時刻,所以冬令進補常選擇於冬至日開始,藥性宜偏於溫熱養陽,但應以溫而不散、熱而不燥為主。

特別是在廈、漳、泉、臺灣地區,冬至補冬是很重要的。在立冬至日補一下,是為了適應氣候季節性的變化,調整身體素質,增強體質以抵禦寒冬。在民間各地一般有吃湯圓、吃豆腐、包餃子、喝羊肉湯等不同習慣。

中文名補冬。

來 源。冬天是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時機。

時 機。立冬之夜。

對 象。年老體弱的人。

立冬天氣好會是什麼兆頭,立冬這天天氣暖和好還是冷好

俗話說 不怕重陽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立冬,我只知道吃餃子是有傳統的。但是從立冬的天氣,我們可以知道整個冬天的天氣狀況,也可以知道這個冬天是否經常下雨和下雪。雨雪的狀況會直接影響來年的收成!如果立冬在這一天是晴天,那麼接下來的冬天將主要是晴天,雨雪少和乾旱較少。我們將在整個漫長的冬天裡度過溫暖。特...

為什麼冬天天氣冷了會有雪呢?為什麼天氣會變冷 下雪

首先是天氣的緣故,冬天比較冷,在雨水落下的時候,在空中會凝結成冰晶,在落的過程中由於空氣的的緣故,氣流會把冰晶打磨成雪的。在其他季節由於溫度較高,形不成冰晶的。這也是隻有冬天有雪的主要原因。為什麼天氣會變冷.下雪?因為冬天溫度低,地面的溫度都在零度以下,而高空雲層的溫度就更低了。雲中的水汽直接凝結成...

澳大利亞是冬天,中國是什麼天氣,澳大利亞的冬天氣溫怎麼樣,一般穿什麼,跟國內比怎麼樣?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澳大利亞在南半球,所以澳大利亞是冬季時,中國是夏季,高溫多雨的天氣。同樣當澳大利亞是夏季時,中國是冬季,寒冷乾燥。澳大利亞是春季時,中國是秋季,秋高氣爽。澳大利亞是秋季時,中國是春季,春暖花開。澳大利亞的氣候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 含港澳臺 只有2 3小時,但是季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