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哪裡運用了點面結合

時間 2025-07-27 20:16:03

1樓:網友

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這句話運用 比掘穗坦喻的修辭手法,把 石頭比作 「雹子」,說明石頭 砸下非常判桐密集,非常有力。充分體現出五壯士 英勇殺敵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到底,族歷這個自然段既關注了人物群體,也寫了每一位戰士,這樣寫的好處是: 這一段寫到了「面」 —人物的群體,也寫到了「點」——每一位戰士。

這種方法叫點面結合,這樣點面結合,全面而又細緻地展現了五壯土痛擊敵人的情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狼牙山五壯士》運用點面結合的好處是什麼

2樓:司馬沛靈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沒廳棗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日的五位壯士。他們是枯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伏襲雄,為了保衛祖國的領土不受侵犯而英勇戰鬥,最終壯烈犧牲。

點面結合是一種寫作手法,指的是在描述乙個場景或事件時,既要概括性地介紹總體情況,又要具體地描述其中的細節和特點。在描述"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勇事蹟時,採用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有助於突出戰鬥的整體情況和五位壯士的英勇形象,使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戰鬥的激烈和英雄們的英勇無畏。

具體來說,點面結合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 概括性強:點面結合的描述方式能夠讓讀者迅速瞭解整個事件的大概情況和基本特點,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事件本身。

2. 生動形象:通過具體描述戰鬥中的細節和五位壯士的形象,能夠讓讀者更加生動地感受到戰鬥的激烈和英雄們的英勇無畏,從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事件的震撼和感人之處。

3. 增強感染力:通過點面結合的描寫方式,可以讓讀者更加感受到事件的緊張和激烈程度,從而增強事件的感染力,激發讀者的愛國熱情和愛國意識。

總之,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動、具體、形象,從而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3樓:樓亦玉

人物形象更豐滿。點面結合是一種寫作手法,《狼牙山五壯士》使用的點塵缺面結合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狼牙山五壯士派仔辯》是《晉察冀**》特派記者沈重創作的一戚派篇通訊,這篇文章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奮勇抗擊日寇,最後跳崖犧牲的感人故事,表現了五壯士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狼牙山五壯士哪乙個地方寫了點面結合

4樓:宦泓

沈重。老師寫的《狼牙山五壯士》

先描寫的是「面」,即五個戰士痛擊敵人的概況: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狼牙山;接著描寫的是「點」,即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等細節,對五個壯士逐一描寫,生動地表現五位戰士各自不同的特點,表現了他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頂峰殲敵」:

還是先寫五位戰士在誘敵上山途中和到了狼牙山頂峰英勇殺敵的情況,這是「面」,接著運用動作、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班長馬寶玉。

沉著指揮戰鬥的情景,表現了他機智英勇、頑強不屈的精神,這是「點」。接著又寫五位戰士用石頭砸敵人的情形,這又是「面」。作者又通過動作描寫。

描繪了班長馬寶玉如何向敵群扔手榴彈的樣子,這是「點」。這樣點面結合,生動具體的描寫了五位壯士在班長的沉著指揮下英勇殺敵的情景。「捨身跳崖」:

作者先描摹了一副狼牙山五壯士的群像圖——「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得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之後通過對班長馬寶玉的語言和行動的描寫,重點表現了他勇於犧牲的精神,這屬於對個體形象的刻畫;最後,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又一次對戰士們做了群像的描摹。

這樣的寫法,有點有面,強化了描寫的層次感,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

個體和群體的形象,突出了狼牙山五壯士英勇無畏的精神。

5樓:空空如也

狼牙山。狼牙山五壯士的點面結合句子:「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

這句話表現出五位戰士有驚人的勇敢和堅定的任務意識。他們不是一般地打擊敵人,而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吸引大批敵人,保證群眾和主力轉移。「

6樓:網友

是在五壯士山鼎堅笛的時候,通過描寫表揚出的他們的臉面。

狼牙山五壯士運用點面結合的好處是什麼

7樓:承吉凌

點面結合,是小學語文六年級描寫場面的一種重要方法,例如課文《開國大典》中對閱兵盛況場面的描寫,《狼牙山五壯士》中對五位壯士痛殲敵人的描寫,都運用了點面結合的寫法。點面結合和好處,簡單的說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1、用於寫人,可以讓人物形象顯得深刻全面,豐滿而充實。

2、友睜用於寫物,既可以整體把握,又可以很真切地瞭解事物(景物)的具體特點。

3、用於記事,主次分明,便於突破難點。

寫文章什麼時候要用到點面結合卜告此這種寫法呢?

為了更好地表現所要描寫的事物,反應事物的特點,在表達中既要描寫代表事物整體、反映事物全貌的「面」的情景,又要刻畫突出事物區域性特點的典型、個別的「點」的場景。這個型迅時候就要用到點面結合。

狼牙山五壯士的,狼牙山五壯士的資料

貞觀之風 狼牙山五壯士分別是 馬寶玉 葛振林 宋學義 胡德林 胡福才。1941年日本軍隊對華北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包圍了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部隊及2000名當地群眾,一團七連擔任掩護軍區和群眾轉移的任務。七連經過頑強抵抗,轉移了日軍注意,使日軍以為七連是八路軍主力,七連最後留下六班掩護,為了爭...

狼牙山五壯士的資料,狼牙山五壯士資料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割槽第1團第7連第6班班長 共產黨員馬寶玉,副班長 共產黨員葛振林,戰士宋學義 胡德林 胡福才。1941年8月,侵華日本軍隊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 平西 今北京西部 根據...

狼牙山五壯士,讀 狼牙山五壯士 有感500字

小米米號 讀了 狼牙山五壯士 這篇課文,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想了很多很多。狼牙山五壯士 一文敘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勝利地完成了阻擊敵人 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轉移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在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樂章。我是含著熱淚讀完這篇文章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