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6-09 18:00:22

1樓:愛美小七

為了鼓勵孩子更努力的學習或者是積極參與到家庭的建設中來,父母經常會在孩子完成任務後給予孩子一定獎勵。

這些獎勵可以大致分為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許多父母也會將之結合起來,那麼更適合用來鼓勵孩子的到底更側重於哪種獎勵方式呢?

正方:應該側重於物質獎勵

1.精神獎勵難以調動孩子積極性

古語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精神獎勵看不見摸不著,很多孩子前耳朵聽完後耳朵忘,反正不聽話也沒什麼實質性損失,難以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而物質性獎勵,供孩子之所需,達孩子至所想,對孩子更與有**力,可以充分調動起孩子的熱情。

2.物質獎勵更加簡單便捷、清楚明瞭

精神獎勵每次就那幾句,聽多了就沒有意義了,何況難道沒有很好的完成要求就不用鼓勵了嗎?在這上面需要花費的心思和時間太多了,不如直接物質獎勵簡單明瞭,更容易達成一致。物質獎勵是什麼條件就是什麼條件,達到了就給,達不到就沒有,家長也省心,孩子也能理解。

3.物質獎勵具有使用價值,難以避免

家長給孩子的物質獎勵很多是有使用價值的,例如孩子需要的文具、玩具、零花錢和一起去旅行等條件,都可以成為物質獎勵,如果更側重精神獎勵,難道這些東西和事情就不會買、不會做了嗎?物質獎勵只需適當增加成本,達到父母和孩子都滿意的結果,何樂不為呢?

反方:應該側重於精神獎勵

1.物質獎勵具有邊際效應

物質獎勵是具有邊際效應的,孩子開始要鉛筆,後來鉛筆滿足不了他,就會要自行車,然後是摩托車、汽車。孩子的條件會隨著時間不斷的提高,只有把條件一直**才能得到相應的效果,如果有一天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立刻“撂挑子”,並不能從本質上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2.長期的物質獎勵易誘發“拜金心理”

長期的物質引導,會使物質在孩子心中佔據更多的地位,一味的追求物質容易誘導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甚至是拜金心理。

3.物質獎勵易造成孩子品德問題

如果條件太過誘人,孩子對物質太過依賴的話,就容易導致孩子“學壞”。例如說好期末考試能考90分,就可以得到**的玩具,可能會導致孩子為了得到玩具而想方設法的作弊。在物質的**下,孩子還可能學會偷懶、欺騙、做樣子等不良品德。

2樓:淳于長順印黛

物質獎勵是必須的,沒有物質人沒有辦法生存,所以說麵包我們要。但是當你的物質基礎已經達到一個高度,沒有生存危機,物質的獎勵就不是必須,吸引力就會下降。這個時候精神獎勵的作用就會突出,人會有精神方面的慾望,而往往這個時候精神慾望更強烈,也更沒有止境。

方法和度的控制是關鍵。

3樓:朱染昔癸

一個現實。一個虛幻。

人們更喜歡現實的物質獎勵。更有激勵作用。

4樓:佔同書母癸

同情你們啊!選到這樣一個論題。

我覺得你們可以從世界是物質的這個角度去說,精神獎勵固然重要,但是獎勵的具體表現形式還是要通過物質來表達。不管是現在還是古代,對於英雄的褒揚還是要落實到物質獎勵上,比如說寶劍配英雄,鮮花贈美人,現在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對於優秀運動運的獎勵形式是物質的獎牌,拳擊場上,對於最優秀的拳擊手的獎勵是金腰帶。這些獎勵都是物質的。

對於這個問題,你們不能首先提出誰更重要,因為這種提法本來就是錯誤的,讓對手先提出來,你們就可以針對這一點進行反駁。表達一個穩妥而被大家所共識的觀點:精神獎勵固然重要,但是獎勵的具體表達形式是通過物質來表達的。

如何看待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的關係

無名之人 人們需要物質激勵,也需要精神激勵。一方面每個人都有私心,希望他人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實現自我的追求 另一方面每個人也都有善心,希望自己能夠滿足他人的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和尊重。作為領導,你既要懂得尊重下屬的 私心 又要懂得激發下屬的 善心 只有物質激勵,有可能會激起人們不良的慾望,私心就會...

大腦內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是什麼關係

劉爵爺 客觀實在是物質 比如桌子電腦等 就是客觀世界中確實存在的 而客觀存在包括 你與他人正在交流時說的話 這些東西看似是主觀的 但在你那裡是客觀存在 崔玉書 因為前者是具體的,而後者是抽象的. 我也還沒明白 物質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但又說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一切客...

辯論賽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哪個更重要

我的認為和上面的正好相反,我認為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質文明之上的,辯論賽時你可以引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進行闡述,馬克思主義認為 物質文明決定上層建築。這不正好說明了物質文明是基礎嗎?當然,如果是辯論賽的話,建議你這樣開篇立論 本方觀點認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樣重要,但物質文明是基礎,物質文明的發展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