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亞里士多德的實體論與柏拉圖的理念論的同異之處以及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進行批判的哲學意義

時間 2021-06-16 00:55:24

1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把希臘哲學的概貌比作群峰競秀的景觀,那麼,柏拉圖和亞里土多德無疑代表著突兀的雙峰。他們的思想達到了希臘哲學的最高成就。在一定的意義上,早期希臘哲學是他們思想的準備,晚期希臘哲學是他們思想的餘續。

他們對哲學的共同貢獻在於:

其一,突出了哲學的優越地位,論證了哲學高於其它學科、指導道德和政治生活的作用。他們或用哲學解釋其它學科的原則和物件、方法,或深入到各個領域作具體研究。從他們開始,哲學成為希臘文化的卓越領域,在人類知識程序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其二,區別了經驗與超驗、感覺與理智、自然與超自然兩類領域和能力,堅持超驗或超自然的原則的統攝作用,開創了西方哲學的理智主義傳統。

他們之間的差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概括。

其一,理論背景的不同。柏拉圖承襲蘇格拉底反對智者與自然哲學家的立場,思想帶有論戰特點,關注一與多、靜與動、理性與感性的區別,往往站在極端的立場,強調單—的、不動的、不可感的東西的真實性,貶低或否定其對立面,對自然哲學和其它學科的知識吸收不多。亞里士多德生活在各門學科發展、成熟的時期,注意吸收各門學科的成果,思想帶有綜合性、調和性,在兩種極端立場之間往往取中道。

其二,旨趣的不同。柏拉圖熱烈地追求至善、盡美和純真,在超驗的理念世界尋找和寄託自己的理想,企圖以此匡正現實。相比之下,亞里士多德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他以常識為準則,雖然承認理想的崇高,但強調理想不等於現實,最好的不等於可行的。對經驗常識世界抱有的濃厚興趣,是他指責柏拉圖割裂可感世界與可知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三,基本思路的不同。兩者對世界所作的不同概括可被歸結為理念論和實體論這兩種學說的差別。理念論的物件是絕對的、不變的。

無形的型相,「是者」僅僅是多個通種中的一個。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卻專以「是者」為研究物件。實體論把「是者」歸結為實體,導致了一種強調個體存在高於和先於普通型相、型相只是個別存在的一個構成方面的觀點,但是,另一方面,當「實體」被歸結為「本質」時,亞里士多德雖然試圖把本質與個別存在相等同,避免陷入理念論所持的普遍先於個別的立場,但卻不免向理念論妥協。

實體論並不是與理念論截然對立的學說,而是試圖包容後者、比後者更全面的嘗試。亞里士多德尖銳地批判柏拉圖的「分離學說」,但最後也不得不設定了一個分離的純形式。他與相位因分歧的焦點並不在於是否承認理念或形式的分離,而在於如何解釋可感事物與不可感的本質之間的分離和聯絡。

柏拉圖使用「分有」、「摹仿」等概念來解釋,亞里士多德的解釋原則是潛在與現實的關係,把各類實體按照現實性程度排列成連續的等級關係,克服了兩個領域的斷裂。最後,理念論與實體論設定了不同的最高原則。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的理念是愛貓撲.

愛生活}忍理念論要求現實與理想、事實與價值相統一,這不但是關於本質或本體的學說,而且把宇宙學、知識論、倫理學、政治學和藝術觀都統一在這一學說之中。亞里士多德推崇的最高實體是神,這主要是一個思維實體,在價值上是中性的。他還在形而上學之外建立以善為目標的實踐科學和與美相關的藝術科學,構成了以愛貓撲.

愛生活}忍的科學傳統。

其四,知識論的不同。柏拉圖貶低乃至否定感覺的認識作用,但理智的認識活動並不服離情感,邏輯上的思辨、推理和討論同時也是求善和審美的活動,理智獲得的知識具有實踐性和美感,知識的最高境界是一種迷狂,在這裡,思想與情感、理性與非理性的界限不復存在。亞里士多德指出了感覺的基礎作用,肯定感覺與理智的聯絡和理智至上的地位。

他把理性活動限制在抽象、演繹或歸納的邏輯範圍。柏拉圖生動活潑的辯證法在他手裡變成辨析和推理的手段。兩者的表達風格也不同。

柏拉圖的對話汪洋恣肆,融思辨、推理、神話、想象、比喻於一體,富有藝術感染力。亞里士多德的**嚴謹冷峻,不帶感**彩,是科學的觀察、描述和邏輯的概括、分析與推理相結合的產物。

2樓:本科中文資料

實體論:亞里斯多德指出:實體有第一實體和第二實體之分;個別物體是第一實體,個別物體具有的屬或種的規定是第二實體。

他說:第一實體"是其它一切東西的基礎,而其他一切東西或者是被用來述說它,或者是存在於它裡面"。在第二實體中,越接近第一實體它的實體性就越多。

例如在描述一個人時,說他是"人"比說他是"動物"更接近於個別人,因為"人"這個種比"動物"這個屬,在更大程度上指出了個別人的特徵。

具體事物好比是一截生長多年有很多年輪的大樹幹,大樹幹的樹皮遮蓋者的木本質是元分體,每個年輪內的木本質部分就是一個具有自身規定的元實體,離元心最遠的年輪內的木本質部分是最低階別的元實體,離元心最近的年輪所包含的木本質部分就是最高階別的元實體,同心園年輪的中心部分是各種級別的元實體共同具有的組成部分,是每個元實體具有的普遍性規定和本質

理念論:柏拉圖哲學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學亦因此而被稱為「理念論」。

所謂「理念」,柏拉圖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數時候用的是前者),它們均出自動詞idein(看),本義指「看見的東西」即形狀,轉義為靈魂所見的東西。希臘人從事哲學思考的過程,也是哲學概念的形成過程,這些概念不僅大多有其感性的**,而且具有非常豐富的含義,那是後來被逐漸抽象化了的概念所無法表達的。因此,有的學者主張將這一概念漢譯為「相」是很有道理的,不過我們遵從約定俗成的原則,仍然沿用「理念」這個譯名。

「理念」顯然是從蘇格拉底關於「是什麼」的定義而來,它的基本規定之一就是「由一種特殊性質所表明的類」,不過「理念」並非單純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於個別事物之外並且作為其存在之根據的實在。一類事物有一個理念,感覺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為其自身是永恆不變的自我完善的整體。所以,理念不僅不會受事物的影響,而且理念與理念之間也沒有任何聯絡,因為理念是絕對的自身存在而不可能變為他物。

個別事物始終處在生滅變化之中,它們是個別、相對和偶然的,而理念則是永恆不變的,它們是普遍、絕對和必然的存在。因此,個別事物是感覺的物件,而它們的類是知識的物件。至於理念與事物之間的關係,柏拉圖認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據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的批判:理念論是柏拉圖的核心理論。意思是理念是萬物的本原,根據,真相。

相反,具體的事物是對理念的模仿和分有,是沒有確定性的。

亞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圖的理念論。

在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裡面有2個階段。

第一階段,反對柏拉圖,認為具體事物是第一實體,理念idea是第二

實體。因為正如柏拉圖在他的晚期著作中的自我批判一樣。如果

溝通理念和具體事物是一個問題,模仿和分有的解釋都是有困難的。

比如第三者問題。本來是用少的東西解釋多的,結果自己到不斷的

新增新的東西,問題複雜化,不利於解釋。

第二階段,亞里士多德開始認為就具體的事情來說,分為質料和形式,

而只有形式idea,差不多就是柏拉圖的理念才是事物的根本。

批判的意義:亞里士多德在論證中一再強調實體、關係、性質、數量等的不同,是他做的另一種區分,這種區分就是他的範疇論,但這種區分絕對不是分離,範疇的原意是「表述內容」「最高的種」 ,是亞里士多德作的一種邏輯與語言的區分,並不與事物分離。他的範疇論使他既可以反對柏拉圖,而又不陷入智者所致的主觀主義的極端 。

在九個批判當中,他多次使用範疇這個工具對柏拉圖進行批判,認為柏拉圖弄錯了形式的地位,忽視了其他東西。我們從範疇中也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之間理論的差別,亞里士多德把和運動相關的事物歸入研究的領域,明顯區別於柏拉圖輕視運動的觀點,這也導致了他們關於本體的最深層次的區別。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的批判,體現的是二者不同的哲學基礎與終極實在的差別,亞里士多德把這些批判放在《形而上學》第一章,是為了在批判的基礎上更好的闡釋自己的哲學觀點。這些批判更是亞里士多德站在自己的哲學觀上對理念論的一種的深入研究與闡發。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異同點,得專業!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主張有什麼區別

3樓:小政·世界

我以自己的知識簡要總結一下。蘇格拉底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哲學體系,他是第一個把哲學從天上拉到人間的人(在他之前的自然哲學家們只關注外部世界,而蘇格拉底注重人的內心)——「認識你自己」。他的重要命題有「無人故意作惡」「國家是大寫的人」等等,他的開創性方法是「助產術」。

柏拉圖最重要的理論是理念論,認為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全真全善的理念世界,凡世上的萬物因分有了理念而存在。他以著名的「洞穴比喻」說明了理念論,也強調了知識分子的責任。他的著作《對話集》以對話方式寫成,循循善誘,非常值得一看。

亞里士多德發現了其師柏拉圖的理念論的缺陷,試圖以「實體」學說取而代之,但他自己也在第一實體和第二實體的區分中陷入了含混。他還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說」來解釋物質世界的運動。他的美學和政治思想倡導「中庸」(當然他不認識孔子啦,但是都主張「適中」的是最好的。

)他的體系十分龐大,是學科分類的創始人,實在太複雜,幾乎說不完了。

以上是我用自己的語言說的,可能有的地方不盡準確。

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的理念論持什麼態度?

4樓:漫閱科技

亞里士多德對其師柏拉圖充滿了崇敬之情,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對柏拉圖的理念論進行全面而深刻的批判,他的一句名言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亞里士多德有怎樣的哲學思想?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靈魂學說,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有幾本

靈魂 在亞里士多德的學說裡,既是有生命事物運動的原因,又是一種特殊的形式 形而上學的基本原則 還具有認識的功能,可以說,它融合貫通了亞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學 形而上學和認識論。靈魂的本質是什麼?亞里士多德像處理其他問題一樣,在批判考察前人靈魂學說的基礎上指出,靈魂是 潛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體的形式 所謂...

亞里士多德的後世影響有什麼,亞里士多德 詩學對後世理論有什麼影響

完美假知己 亞里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 修辭學 物理學 生物學 教育學 心理學 政治學 經濟學 美學 博物學等,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等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最早論證...

亞里士多德與孔子的不同,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異同是什麼?

我不是貓呵呵 哲學 亞里士多德 思想 於實踐 物質和精神不可分割 孔子 對鬼神敬而遠之 政治 亞里士多德 將政體劃分為6類 革命的原因來自於不平等 法治優於人治 孔子 主張人治 以德治國 以禮治國 反對苟政和刑殺 倫理 亞里士多德 中道 孔子 中庸 教學 亞里士多德 逍遙學派 別具一格 孔子 有教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