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該如果正確引導處理小朋友之間的矛盾

時間 2021-09-02 09:21:37

1樓:

矛盾無處不在。小孩子在平時與同學之間交往時,難免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小磨擦,小碰撞,有時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小磕碰、一次小接觸,或一個道聽途說,許多時候還是誤會造成的。所以正確認識和引導小朋友之間的矛盾,對孩子的成長、鍛鍊和提高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有著重要幫助。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即是導師,更是榜樣。那麼,作為孩子的家長怎樣來看待,引導孩子處理與同學之間的矛盾呢?我認為可以探索以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教孩子分析問題根源

小朋友之間發生矛盾,首先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幫助,況且自己認為自己都很在理,這時,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不要人云亦云,偏袒孩子,要細緻瞭解孩子們之間發生矛盾的原因。幫助孩子認識到問題究竟出在哪兒,然後自己想辦法解決。方法二:

啟發孩子想辦法解決

找出問題的原因後,孩子對如何處理和解決仍然是比較迷茫的,或者想出一些錯誤的解決方式。這就需要大人引導他如何正確處理比較恰當。家長一定要站在公正和負責任的立場來進行指導,這樣才能養成孩子正確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勇於承擔責任品質。

孩子們之間的矛盾,我們首先建議他暫時適度保持和那個同學距離的同時也讓他幫助這個同學要真誠,而不是批評、嘲諷和炫耀。另外告訴他幫助和輔導同學要有技巧,要循序漸進,多站在同學的立場考慮問題,多表揚同學的優點、和同學一起進步等。同時,我們也和那位同學的家長積極聯絡,共同引導孩子處理解決矛盾。

儘量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自己融洽。方法三:讓孩子自己面對矛盾

同學之間出現矛盾後,大多孩子都不願意去面對和解決這個矛盾,有告訴大人和老師期望解決的。也有采取逃避的。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叫孩子勇敢的去面對和解決,容易縱容孩子一遇到困難或麻煩,就本能地找父母或老師解決的習慣。

這個時候,大人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嘗試去解決,多用「你有什麼好的主意?」 「你覺得你們應該怎麼做?」等提問,讓孩子感到自己有權利也有責任去思考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

通過解決問題會讓他更自信。下一次,他也就有了勇氣自己去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了。

家長正確看待矛盾,正確引導孩子處理與同學之間的矛盾,是提升孩子交際能力、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孩子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過程。每一次成功,對孩子都是一種鍛鍊,一種提高。所以,為使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更自信、更成熟。

更能在處理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當好孩子的導師,做好孩子的榜樣。

2樓:匿名使用者

二、拉開距離,減少摩擦。

有一種哲學叫做「豪豬哲學」,說有一種豪豬,他們滿身都是尖銳的刺。每到冬天豪豬們就相互靠攏在一起取暖,但是靠太近會被同伴刺到,太遠又起不到取暖的作用。於是他們經過反覆的嘗試,終於保持在一個剛剛好的距離,既不被同伴刺到,又可以保暖。

對於同學間的經常反**生矛盾,向教師、家長反映情況後,還是見效不大。那麼可以學習豪豬,在同學相處的過程中保持恰如其分的距離。特別是對這類經常欺負人的同學,可以拉開距離,減少交往,做到自我保護。

這樣採取迴避冷處理的方法,也讓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別人,瞭解到自己變成是不受歡迎的人,讓他們受到自己不正確行為該得的後果。與糾結於日常矛盾中的同學,減少交往,也就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小摩擦。這也是小孩間交往的一個小技巧。

其實,孩子間今日吵,明日好的事多得很。所以拉開距離,也是互相隔離,會產生孤獨感失落感,也就都得到了不好好交往的處罰。這種小矛盾和衝突能促使他們慢慢地瞭解「自我」與「他人」的關係,知道蠻橫、不講理、任性和霸道在社會上是行不通的,從而學會與人相處和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

孩子再在一起時會感到與同伴交往的快樂,也會注意避免矛盾的發生,這也讓孩子在矛盾中學會互相謙讓,不那麼計較,這才是真正的交往之道。

三、發現優點,學習相處。

孩子時時計較於同學的缺點、糾結於同學的小碰小撞中,整天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舒服,於是自己每天心裡總很不開心。光是隔離,減少了摩擦,但還是產生不了友好融洽的同學關係。怎麼辦?

還得讓孩子主動地學著寬容他人、原諒他人,才能真正地融洽相處。

於是,我引導孩子每天發現同學的兩個優點,而且要堅持一兩個月的時間,每天在晚飯時間和爸爸媽媽交流。這樣,把孩子關心的焦點聚集在他人的優點上,不要糾結於不足上。時間長了,發現他人的優點變成一個習慣,晚飯時間成了家裡融洽開心時刻,而不再是訴苦的時間,家庭氛圍也會有所改變,孩子慢慢會變開朗、變平和,再與同學相處就不會像每天豎起尖刺的刺蝟豪豬,同伴交往也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一個快樂的人,心胸開闊,就能學習「原諒別人」,更能促進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就更有利於孩子和諧人際關係的形成,就能無形中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與合作精神。

3樓:

怎樣正確對待孩子之間的衝突

孩子之間的打鬧跟**之間的打鬥時有本質區別的,他們之間的打鬧更多地帶有遊戲的成分,是一種玩耍。在玩耍的

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周圍小朋友之間該如何交往,對他們來說,沒有吃虧與不吃虧的概念,所謂吃虧不吃虧其實

是父母的想法。所以孩子們剛剛打過了,眼淚一抹,又摟抱在一起親密無間地玩。

只要能保證孩子的安全,沒有必要把孩子們之間的打鬥看得過於嚴重。如果讓孩子打回去,這其實是在傳遞給他們一個錯誤

的社會交往方式,當孩子一旦形成習慣,以後會變成一個攻擊性很強的兒童。這樣的孩子,朋友比較少,對他將來的成長也

是非常不利的。父母要讓孩子多動腦子去思考,想辦法化解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而不是用拳頭解決問題。

首先,明確應該在什麼時候不插手。一般的打打鬧鬧推推搡搡不會引起傷害,也不需要大人的干涉。不必要的插手只會剝奪孩子獲取寶貴社交經驗的機會。

在這種無害的推搡中,他們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人際關係是怎麼回事、怎樣才能和平相處、出現問題時都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孩子之間有矛盾,你可以示範給他們如何協商和謙讓。比如,如果兩個人爭奪一輛小卡車,你可以再拿一輛來,讓兩個人都高興。

如果兩個人爭奪唯一的玩具,你可以建議「輪流玩」。要是孩子們拒絕退讓,你可以施加規則:「要是你們不輪流玩,我就把這個玩具拿走。

」然後再建議另外一種在成年人監視下的有趣活動。

其次,明確應該在什麼時候介入。如果矛盾升級到暴力(打、咬、掐等等),明顯有人會受到傷害,家長應該立刻介入並制止。不要馬上呵斥進攻者,而是先救出並且安慰受傷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是攻擊者,先把被攻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而後把你的孩子帶到一邊。平靜地、毫無怒氣地、簡單地解釋他的行為是不被接受的,「你踢了丁丁,他疼了。」你可以警告他再次攻擊他人的後果:

「要是你再這樣,我們就回家了。」發出這樣的警告後,一定要說話算數。

最後,不要偏袒任何一方。有些家長會在衝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則為對方小朋友說話、還有一些家長要追究到底是誰先動的手。雖然可能出於好心,這些舉動卻不恰當。

袒護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也沒有必要追究誰先動的手。介入孩子矛盾中時,家長應該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審團。誰先動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制止這場衝突。

如何讓孩子不再受欺負

1.不能責罵孩子

父母在看到孩子受欺負以後,經常會火大地指責孩子沒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責備起孩子來。事實上,孩子在受到欺負之後,本身情緒就不好,若是再受到父母的責備,就會把父母對他的責罵理解為失望,覺得自己很沒用,因此,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被別人欺負並不是他的過錯,無論是誰,欺負別人都是不對的。如果有人故意欺負他,父母會幫助他,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2.瞭解孩子被欺負的經過和真相

和孩子認真談談,清楚事情的真相,幫他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他的責任還是別人的責任,或僅僅是誤解。在弄清事情的真相之後,再進行處理,也可讓孩子明白,凡事要講道理,不能胡來。

3.懦弱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家長可以這樣告訴孩子:我們首先不欺負人,尤其不能欺負比自己弱的人。如果別人欺負你,你可以躲過,也可以和他面對面講理,甚至還手抵抗,總之你不要受到傷害。

哭泣只會導致對方變本加厲地嘲弄和辱罵他的「犧牲品」。

在外來侵犯面前,退讓是怯懦的表現,是不勇敢。只會嚎啕大哭,聽任拳頭落在自己頭上,是愚蠢。對一般孩子,尤其是生性老實的孩子,家長平時應注意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

除了給孩子講如何對待別人的欺負怎樣及怎樣處理外,還要鼓勵孩子多和別的小朋友接觸,在遊戲中建立與他人相處的信心。

4.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在與夥伴相處時,難免會發生摩擦,這時的父母不能聽風便是雨,對每一件事都大驚小怪。在孩子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要讓孩子盡力自己解決。只有一些較為嚴重的事情,才由父母出面或找老師。

無論是哪一種解決方式,都要注意擺事實、講道理,切不可動不動就大吵大鬧,那會給孩子不好的示範。孩子之間的衝突大多是暫時的,並不存在原則上的敵意,孩子往往今天吵明天好,在這一過程中相互磨合,學會交往。如果輕易地讓孩子以武力解決問題,容易使孩子的鬥爭升級,對孩子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5.教會孩子提前預防

應該告訴孩子遠離那些行為不良的孩子,減少交往或不與之交往,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6.給孩子關愛

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他在外面遇到多大的困難,父母永遠是他的避風港灣,父母有能力為他保駕護航,這樣孩子才會願意把自己的委屈說給父母聽,減少彼此的誤解,有利於解決問題。

幼兒在幼兒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應怎樣處理

如果孩子和同學之間有矛盾,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4樓:愛笑的

如果孩子和同學之間有矛盾,家長應該先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公平公正地處理衝突;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替孩子開脫。

1、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

有一句話幫媽一直都很喜歡,這句話是「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家長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發的前因後果,只有完全瞭解來龍去脈才能夠=客觀地看待並處理問題,否則只會被親情矇蔽雙眼,無法作出公正的判斷。家長這種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會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理,能讓他們養成正確的處事方式。

2、公平公正地處理衝突

瞭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家長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一定要公平公正。如果是自己孩子做錯了,一定不要包庇,讓他們主動承認錯誤並道歉。若是對方孩子做錯了,就要為孩子討回公道,但不要不依不饒,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兩個孩子鬧矛盾很正常,錯不在一個人,兩個孩子都有問題,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家長要指出來孩子錯誤的地方,告訴他們如何改正。如果家長處理得好,孩子們可能會成為「不打不相識」的好友。

3、不要替孩子開脫

有些家長明知道孩子欺負別人,但總找藉口替他們開脫,有的用「孩子小不懂事」搪塞,還有的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生怕孩子受半點委屈。這種極端護短的做法會讓孩子變得沒有責任心,他們以後會沒有擔當,做了錯事、犯了錯誤不願意承認,把所有的罪過都推到他人身上。

如果一直包庇孩子的錯誤,總有一天他們會犯下無法挽回的大錯,真到了那個時候悔之晚矣。所以,孩子犯了錯家長不要替他們開脫,要讓他們學會承擔。

家長該如何正確管教自己的孩子,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蘇格拉底的維 我認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關注心理健康,讓他們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講禮貌,講衛生,守規矩是基礎 花花就是我 家長其實應該要以身作則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讓自己的孩子快樂的成長。 dj林林 作為家長想要正確的管教自己的孩子,那麼首先應該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指引孩子交朋友呢

碩陽人福 作為家長的要以身作則,另外一方面也要多一點帶小朋友出去交朋友,多跟其他孩子玩。 王碩碩王 作為家長要讓孩子交到對自己有幫助的好朋友, 小李講情感 這種事情,家長還是不要過多的摻和,孩子叫什麼朋友他們自己心裡是有數的。 社會觀察者說 就是讓孩子結交一些品質好的,熱愛學習,三觀正的朋友。 帆布...

小學生早戀情況頻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

小李講情感 正確引導孩子的思想觀念,小學生這個年紀也不到情竇初開的時候呀,說白了就是還傻著呢,什麼都不明白就在一起,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勇敢去飛舞 家長要多帶孩子進行健康的課外活動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王不留行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戀愛和婚姻,明白什麼叫責任,明白人的一生很長,不同的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