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刻舟求劍》的現代意及註釋

時間 2021-09-12 09:17:56

1樓:愛上你的棉花糖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註釋1.涉--渡,由後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語後置的標誌。

3.其--他的,代詞。

4.自--從。

5.墜--掉,落。

6.於--在,到。

7.遽--立刻,急忙,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詞,這兒。

10.吾--我的。

11.之--結構助詞,不譯。

12.所從墜--從劍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詞。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劍,代詞。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這樣。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塗嗎?「惑」,迷惑,糊塗。「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譯文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裡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來後,他便從自己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

船已經向前走了,而劍沒有,像這樣找劍,豈不是太糊塗了嗎?

寓言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國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並向大家說:

「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大家雖然都不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也不再去問他。

船靠岸後那楚國人立即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說:

「我的寶劍不就是在這裡掉下去嗎?我還在這裡刻了記號呢,怎麼會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起來,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動,你怎麼找得到你的劍呢?」

其實,劍掉落在江中後,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2樓:mrzzw張

告訴我們為是不能想當然要根據事情的變化而靈活處理。

文言文文學常識

3樓:匿名使用者

測試要求:1、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2、理解課外淺易文言文的基本內容。

3、文言翻譯4、常見實詞5、常見虛詞6、默寫課文或片斷。7、正確朗讀或斷句。文言文翻譯(一) 翻譯文言文的原則。

翻譯文言文的三個基本原則是「信」、「達」、「雅」。「信」的要求是忠實於原文的內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用現代漢語字字落實、句句落實直譯出來。「達」的要求是翻譯出的現代文表意要明確,語言要通暢、語氣不走樣。

「雅」的要求是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及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一般做到「信」、「達」即可。 (二)文言文翻譯的關鍵是譯準重點字詞。

(三)文言文翻譯五字法: 1、留 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時間名詞等,可照錄不翻譯。例:

「慶曆四年春,騰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2、 補 在翻譯文言文時應補出省略成分。3、 刪 古文中有的虛詞現在已不用,不譯也不影響表達,可刪。

例發語詞「夫」,相當於頓號的「之」等。4、 換 在翻譯時應把古詞換成相應的現代詞。例:

「歲賦其二」中「歲」換成「年」。5、 調 古漢語的謂語前置、定語後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後置等翻譯時須調整詞序,使之合乎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律。

4樓:索醉波索發

書信尺牘,信禮

第一個書:中書,南朝時候的**稱謂。

第二個書:即書信,是文體的一種。

所以由此我們知道,「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給謝中書的一封信。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但是,中國的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於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漢魏六朝的尺牘重在實用,文人多無意把其寫為審美的作品。

唐宋以後,在一些文人的筆下,尺牘的實用功能明顯淡化,審美效能日益強化,有些尺牘刻意寫成純粹的文學作品(參考《中國尺牘文學史》序,詹福瑞)。尺牘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比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比如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可以談**學,如曹丕的《與吳質書》,談***,如歐陽修《上杜中丞論舉官書》,還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後學,如此等等,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書牘文傳統。尺牘和其他文體一樣,也講究謀篇佈局、文質俱佳。

另外,尺牘不一定都用「書」字標明,如蘇軾的《與子由弟》《答秦太虛》就是。

文言文在文學史上的重要性

5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古文哪些詞可以代指"文學"

6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是我們現代人總結出的,古代的所有詩詞歌賦曲劇**都可以算是文學的範疇,但是他們並不說是「文學」。一般「善著文」、「精通文墨」等都可以說是哪個人會點文藝方面的東西。

哪位中國當代或現代文學家,語言高雅,喜歡用一些類似文言文的語言

7樓:元芳服務

文學革命時期的文人大都仍保留著一點文言文的味道,這些文人諸如魯迅,胡適,李大釗等。其中我推薦你可以涉獵涉獵李大釗的《今》,文言文式的語言,以及陳獨秀的《偶像破壞論》,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等等,語言上是你要的風格。

8樓:手機使用者

王國維 梁啟超 黃侃 劉文典 趙元任 劉師培 吳宓 錢穆 陳寅恪 章太炎

9樓:匿名使用者

王國維先生語言高雅,喜歡用一些類似文言文的語言。

文言文中「文學」是甚麼意思?

10樓:超凡海魚

「文學」這個詞,在古文中有兩種含義。

一、《荀子-大略》篇:「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這裡指書本知識。

二、《史記-晁錯傳》:「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這裡指漢代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

不同於現在說的「文學」一詞的含義。

11樓:編輯劉旭東

文學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 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其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之藝術的範疇。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是由語言文字組構而成的,開拓無言之境),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由於出版和教育的進步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已經失去其壟斷地位成為大眾文化的一支。產生了所謂的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之分。

12樓:源流婉覃嗣

書信尺牘,信禮

第一個書:中書,南朝時候的**稱謂。

第二個書:即書信,是文體的一種。

所以由此我們知道,「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給謝中書的一封信。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但是,中國的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於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漢魏六朝的尺牘重在實用,文人多無意把其寫為審美的作品。

唐宋以後,在一些文人的筆下,尺牘的實用功能明顯淡化,審美效能日益強化,有些尺牘刻意寫成純粹的文學作品(參考《中國尺牘文學史》序,詹福瑞)。尺牘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比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比如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可以談**學,如曹丕的《與吳質書》,談***,如歐陽修《上杜中丞論舉官書》,還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後學,如此等等,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書牘文傳統。尺牘和其他文體一樣,也講究謀篇佈局、文質俱佳。

另外,尺牘不一定都用「書」字標明,如蘇軾的《與子由弟》《答秦太虛》就是。

文言文中的文學現象都有哪些,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之類的

13樓:文以立仁

文言現象是指在文言文裡面出現的與現代漢語不同的語言現象,主要包括:特殊句式、實詞虛詞的用法、詞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現象。

14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實詞:

1、古今異義

2、文言通假

3、一詞多義

4、詞類活用

文言虛詞:

主要有十八個文言虛詞,其中「之」「而」「以」「於」「其」最為重要文言句型:

判斷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突出強調句)省略句具體的例子,由於篇幅不一一舉例,請你自己去搜尋、查閱。

文言文屬不屬於散文?

15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不一定是散文,二者是按不同標準分類產生的文學名詞。問「文言文屬不屬於散文」就如同問「學生屬不屬於成年人」一樣,答案是二者根本談不上從屬關係,文言文作品中有的是散文,有的不是。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

而散文,既有古代散文,也有現代散文。

古代文學中:散文包括古文、駢文和辭賦,駢文和辭賦基本上屬於韻文範疇,但在行文體制上更接近散文。

現代文學中:指詩歌、**、戲劇以外的文學作品和文學體裁,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對它又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議論抒情為主的散文外,還包括通訊、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等文體。隨著寫作學科的發展,許多文體自立門戶,散文的範圍日益縮小。

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

常見的散文有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散文。

《刻舟求劍》文言文問題及答案,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

橙子的大世界觀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 j 契 q 其舟,曰 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翻譯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

南轅北轍文言文,南轅北轍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南轅北轍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南轅北轍文言文翻譯及註釋如下 翻譯 從前有一個人,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上很多的盤纏,僱了上好的車,駕上駿馬,請了駕車技術精湛的車伕,就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個人不問青紅皂白讓駕車人趕著馬車一直向北走去。路上有人問他的車是要往哪兒去,他大聲說 去楚國!路人告訴他說 到...

刻舟求劍中,翻譯全文,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

刻舟求劍 出處 呂氏春秋 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譯文 有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裡。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 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靠岸後,這個人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