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一句文言文,尋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6-29 22:15:18

1樓:個山居士

《孟子》梁惠王上

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黃帝是齊宣王!語出孟子,梁惠王上。

尋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1、量: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譯文: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掛在石頭城頭。

2、動:尋找。《歸去來兮辭》:「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譯文:既要探尋那幽深的溝壑,又要走過那高低不平的山丘。

3、動:探求。《與陳伯之書》:「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

譯文:推究您背樑投魏的時候,沒有其他原因。

4、動:順著。《桃花源記》:「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譯文:尋找之前所做的標記,最終迷路了,不能再找到原來的路。

5、副:隨即;不久。《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譯文: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擴充套件資料

常用片語

尋常,釋義①尋、常,皆古代長度單位。

②比喻長或多。

③平常;普通。

④經常;平時。

尋根究底,究:仔細推求,追查。底:底細,根源或內情。尋找根源,追究底細,弄清來龍去脈。

尋覓,釋義:尋求;尋找,探索。

尋思,釋義:琢磨,心裡琢磨。

4樓:小騷年厲害了

一、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項脊軒志》:「某所,而母立於茲.」[譯]:「這兒,你的母親曾經站立過」.

二、連詞.

⒈表示並列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係,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兩小兒辯日》: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譯]:「這不是遠的小近的大嗎?」

⒉表示承接關係,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譯]:

「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遞進關係,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一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譯]:「學了知識而且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

⒋表示修飾關係,前項修飾後項,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譯]:「河曲有個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

⒌表示轉折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狼》:

「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譯]:「後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隻狼又追上來了」.

⒍表示假設關係,常連線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譯]:「假使全國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為有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譯]:「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潤澤,深水潭生長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譯]:「如果說管仲懂得禮,那還有誰不懂得禮呢?」

5樓:殳妮危又晴

1:**和諧

2:溫和,喜悅

3:天氣暖和

4:舒適

5:適中,恰到好處

6:和平

7:古哲學術語(與「同」相對)

8:交易

9:古樂器

10:車鈴

11:棺材兩頭的木板

12:古代的巧匠

13:介詞。連同,同......一

起14:連詞。同,與

15:通「宣」。宣佈

16:姓

17:古代軍隊的營門

6樓:王笙霈

1、(名)古代長度單位。八尺=一尋

2、(動)尋找 例~向所志《桃花源記》

3、(動)探求,追溯 例一一皆可~其源《蘇軾詩》

4、(動)訪問 例雖遠亦相~《皇甫冉詩》

5、(動)重新加溫 例若可~也,亦可寒也《左傳》

6、(動)連續不斷而來 例殿下降情白屋,存問相~《宋書》

7、(動)攀援、依附 例女蘿亦有託,蔓葛亦有~《陸機詞》

8、(動)使用 例青青不伐,將~斧柯《說苑》

9、(副)不久、隨即 例媒人去數日,~遣丞請還《孔雀東南飛》

望採納~~~

尋 古文含義 (要有句子,出處!!拜託拜託)急~~~~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幫你找的~···

〈動〉(1) 尋找 [look of;search;seek]

遠尋師學。——《後漢書·列女傳》

尋向所志。——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尋視其側。——《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尋其方面。——《後漢書·張衡傳》

(2) 又如:尋事(找岔子;招惹);尋門路不著(託人情找不著門路);尋瑕索瘢(尋找缺陷);尋疵責人(喻故意挑剔毛病,指責他人);尋孔討氣(找岔子生氣);尋宿兒(投宿)

(3) **;研究;推求 [study;rearch;inquire into]

一一皆可尋其源。——蘇軾《王維吳道子畫》

(4) 又如:尋事(尋思;考慮);尋朱數墨(只知道背誦文句,不明白道理);尋省(推求省察)

(5) 用 [use]

尋,用也。——《小爾雅》

日尋干戈。——《左傳·昭公元年》

將尋斧柯。——《孔子家語·觀周》

尋網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國演義》

三年將尋師焉。——《左傳·僖公五年》

(6) 又如:尋戈(動用兵力);尋斧(用斧);尋師(用兵)

(7) 繼續 [continue]

及武侯死後,夫人尋逝,臨終遺教,惟以忠孝勉其子 瞻。——《三國演義》

有利必有害,有損必有益,相糾相尋,至於無盡。——譚嗣同《思篇》

(8) 又如:尋復(相繼);尋聲(隨聲);尋續(相繼,連續)

(9) 討伐,派兵去鎮壓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軍之所尋,將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於是乎致武。——《國語·周語》

(10) 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輕足,尋景追括。——漢· 張衡《西京賦》

(11) 又如:尋行逐隊(會合在一起);尋邏(巡查警戒);尋蹤(跟蹤捕捉)

(12) 通「燖」。用熱水脫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尋盟若可尋也。亦可寒也。——《左傳·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尋舊盟也。——《公羊傳·成公三年》

8樓:

1: 找,尋找.

從字形判斷,山 +寸 把山的每一寸(都找遍).. 可以理解成 找,尋找的意思.

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李清照詞 《如夢令》)(這裡和覓是同義複詞,都是找的意思);這裡又有引申:**的意思如「皆可尋其源。」——蘇軾《王維吳道子畫》

2:《詩經》中有 八尺曰尋 ,這裡的尋,就是八尺這麼長的一個度量 。

3: 經常,尋常.. 這個可以在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未果,尋病終」 看出.

4:順著,沿著 紹遂尋山北行。——《後漢書》

這就是幾個常用的含義了 .

尋一篇古文

9樓:子房志亡秦

嗟來之食

原文: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飢者而食之。有飢者,蒙袂、輯履,貿然而來。

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

"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白話解釋為:

春秋時齊國發生饑荒,黔敖準備了食物放在路邊,等候饑民過來就給他吃。有一個饑民走來了,黔敖衝著他喊道:「嗟!

來食!」那個饑民瞪著眼睛說:「我正因為不食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

」儘管黔敖向他道歉,那饑民仍然堅決不吃,最後餓死了。

尋求一句古文詩詞,同時帶有偉/韋字和庭/廷字。

10樓:少跟俺來這套

向來廷靜偉堂堂

贈久軒提刑江東二首

[宋] 湯漢

向來廷靜偉堂堂,不負西山與紫陽。

盡道拾遺當召黯,不應甭詔久煩滂。

真儒事業誰能測,憂國忠純不謾狂。

一上蓬萊盾雲海,細氈歸去論虞唐。

見張魏公二首

[宋] 馮時行

危機易蹈退難安,進退如公地最寬。

憂國憂家雙鬢白,通天通地一心丹。

久虛海宇蒼生望,專結庭幃採綬歡。

終始哀榮情罔極,誰雲忠孝兩全難。

碧泉芍藥四首

[宋] 胡寅

林影溪光風力微,黃鸝隔葉囀還飛。

從教萬點飄浮去,賴有庭花原不違。

尋含有格物致知的古文10句

11樓:不汝還者

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2、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3、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格,來也。已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

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

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

4、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何哉?

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富貴汩其智,貧賤翳其心故也。』『格,猶扞也、御也。能扞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

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

5、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

6、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後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

7、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8、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來無事胡亂。彼事物牽去,若是有精神,即時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壞了。格物者,格此者也。

伏羲仰象俯法,亦先於此盡力焉耳。不然,所謂格物,末而已矣。

9、學問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實;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10、「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

12樓:畢蕩鄭暄

發音géwù

zhìzhī釋義

格:推究;致:求得。

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出處《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示例:1.顧彼西洋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嚴復《原強》)

2.「梅花也學嬌桃李,不敢衝寒便出頭」(錢大昕詩句)3.「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陽水底天;

閒依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文言文中為是什麼意思,「及」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飄過 為 一 動詞。1 有 做 作為 充當 變成 成為 等義,翻譯比較靈活。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趙王竊聞秦王善為 演奏 秦聲。廉頗藺相如列傳 今日嬴之為 幫助 公子亦足矣 信陵君竊符救趙 南取...

文言文中考是什麼意思,「斯」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幸福的小性子 考,一般為可考就是可以查證 終 停止,結束 於 介詞,在 終於家 事件 在家裡停止或者結束。若指人,就是死在家裡。中考重點文言文有哪些?都考什麼? 我認為要考的可能有 魚我所欲也 陋室銘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記承天 西王母天石 你把bai該背的全背熟 du 不止會背還得會默寫啊zhi ...

「執」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封離 執 動 右邊是人,手被銬住。本義 拘捕 捉拿 同本義執,捕罪人也。說文 而妻妾執。禮記 檀弓 注 拘也。使執連尹。呂氏春秋 慎行 注 囚也。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左傳 僖公五年 被執至南門。清 全祖望 梅花嶺記 又如 執命 討命 索命 執訊 捉命並加以審問 執囚 拘捕囚禁 執問 拘留訊問 執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