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國考行測140題,錯了33題,能得多少分啊?

時間 2025-05-01 14:25:04

1樓:華圖網校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2014國考行測共135題。

答題時間120分鐘)

第一部分、常識判斷。

共20題,參考時限15分鐘)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野納共40題,參考時間35分鐘)

第三部分數量關係。

共15題,參考時限15分鐘)

第稿脊彎四部分、判斷推理。

共40題,參考時限35分鐘)

第鍵悶五部分資料分析。

共20題,參考時限20分鐘)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2樓:中政公務員備考

您好,中晌褲槐政行測專家為您解答!

試卷宴友作答提交後,系統會根據你的作答給出分數。

同時對於自己不懂的知識點,你還能夠根純態據答案解析進行深入的分析。

另外,若有什麼疑惑,也可以和平臺的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

若仍有疑問,歡迎向中政行測和中政申論備考平臺進行提問!

3樓:中公教育

您好,中頌襲公教育為您服務野陸兄。

你好悉埋,行測各題型的分數是不一樣的,不知道你錯的這33個題分值都是多少。。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4樓:匿名使用者

恩 如果今年國考你也可以只錯30多的話 各部委除了個別職位 都可以進面。

5樓:匿名使用者

33/140 是多少啊?

自己去算這個數哈, 按比例嘛。

國考行測每部分最多錯幾題

6樓:上岸鴨公考

1、常識判斷

由於常識判斷的題目考查的知識比較廣泛,準備起來十分的困難,所以這一部分的正確率可以控制在50%左右是做好的,當然多做對一道題就贏過別人的可能性就又增加了一分。

2、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目是行測中最重要的部分,這一部分的佔比比較大,大家需要能夠達到80%的正確率。

3、數量關係

數量關係的題目是比較難的,但中間也會有簡單的題目,大家需要保證簡單的題目都能夠做對,正確率要達到50%。

4、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的題目一共有40道,大家需要正確率在70%左右,那麼大家至少要做對28道題及以上。

5、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的題目是短期內提分比較快的模組,只要考生們認真學習考點,掌握公式,學會運用,正確率是可以達到90%的。目標低一點也要到達80%左右才可以,也就是要做到16道題及以上。

國考行測130道題對79道多少分算及格

7樓:

摘要。國考行測題量為130題,總分是100分。具體分值如下:

言語理解與表達:題量40,分值題,總分32。 ②數量關係:

題量10,分值1/題,總分10。 ③判斷推理: (1)圖形推理:

題量10,分值題,總分7。 (2)定義判斷:題量10,分值題,總分8。

2)類比推理:題量10,分值題,總分5。 (4)邏輯推斷:

題量10,分值題,總分8。 ④資料分析:題量20,分值1/題,總分20。

常識推斷:題量20,分值題,總分10。

怎麼不說話。

親,您好,因為國考五大型別題分值各不相同,一般需要答對70題,分數可以達到及格哈。

國考行測題量為130題喊敗,總分是100分。具體分值如下: ①言語理解與表達:

題量40,分值題,總分32。 ②數量關係:題量10,分值1/題,總分10。

判斷推理: (1)圖形推理:題量迅滲液10,分值題,總分7。

2)定義判斷:題量10,分值題,總分8。 (2)類比推理:

題量10,分值題,總分5。 (4)邏輯推斷:題量10,分值題,總分8。

資料分析:題量20,分值1/題畝物,總分20。 ⑤常識推斷:

題量20,分值題,總分10。

一般行測130道需要對70道,所得分值大概在60分-70分割槽間之內。

如果國考行測130道題,對79道的話,您可以根據我發給您的不同題型的分值來看一下大約多少分哈。

然後針對分數較低,錯的較多的題目進行針對性訓練。

怎麼不說話。

言語、判斷、資料,三者之和將近80分,這三大板塊必須作為複習重點。

親,我這邊及時回覆您了哈,可能是網路延遲,您那邊沒有及時收到哈,抱歉<>

行測對了79道題是多少分。

這個得看您79道題中,對應五大題型各對了多少道我這邊才能給您計算呢。

因為您沒有告知我具體的題型的數量,所以只能給您估算,大約在60-65之間哈。

常識判斷對了10道,言語理解24道,數量關係5道,判斷推理27道,判斷推理15道。

常識團瞎衝判斷5分,言塌殲語理解分,數量關係5分,資料分析15分,判斷推理因為您沒說具體的圖神段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的對的數量,所以大約是21分,一共大約是分<>

2014國考行測大概錯51題,估計多少分?

8樓:中公教育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你可以到我們的官網去自測估分系統做一下,我們的官網的答案和解析都有,估分有一定的權重,你使用我們的官網給的估分系統會比較準確一點。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2010公務員國考行測裸考54分是乙個什麼樣的成績?

9樓:網友

一、國考行測裸考54分不算乙個比較好的分數,在國考中,由於申論每年都會壓分,導致申論普遍得分都在45分到55分之間,因此,一般想考上比較好的職位,行測最少需要在65分以上。

二、行測的成績最主要的是需要個人平時的積累,以及自己學生時期語文、數學和其它知識的基礎,很多人即使裸考也可以考出不錯的分數,而有些基礎較差的考生,即使複習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也不能考到滿意分數。

10樓:我是子非我

最好別辭職,這種考試運氣成分很大,可能努力半年也不見得能漲多少分,我都考過兩次了,一次是國考,一次是天津的,深有體會。

11樓:望則放

就分數和裸考而言己經很不錯了,就行測而言能考到70分就能算高分了,時間是肯定不夠的,要抓住自己的優勢項,弱的就不要去做難題直接猜掉,

12樓:網友

這樣的成績不夠的啦,還要認真努力哦。我認為 不能辭職去考的,壓力太大,考試畢竟是個偶然事件的,也許筆試上了,還要面試呢,不能把全部押在那裡吧。每天看個一兩小時的話,3個月也能不錯的。

13樓:網友

不高,這樣的成績肯定是不夠的,不過基礎還行吧,奔著國考考上的目的去準備的話,你的目標分數應該是130分。而申論是很不好拿分的,由此你的行測只有儘可能多拿分才行,54分進步的空間還很大,時間不多要用心準備了。多做些練習,尤其研究一下真題,華圖的國考教材寫得很好,有時間去找來看看吧!

辭職認真去準備的話說實話也不能保證就能考上,當然了這樣複習時間有所保證,分數應該是會有較大提公升的,這樣做風險還是挺大,需謹慎考慮。

14樓:吳山青越山青

普通,正常,不好不壞。

行測考試的時候70多就算不錯的分數了,你好好複習,完全有希望。

而且考試還是有技巧的,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啊,或者找到自己適合的順序啦。

不建議辭職報考,這個東西難度太大,而且意外太多,不是你認真複習成績好就能一定能考上。面試體檢政審哪個環節出點岔子都白搭了。

你每天覆習個二三小時的,三個月也足夠了。

2015年黑龍江公****行測錯45道題 能打多少分呀

15樓:中公教育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5年黑龍江省考資訊彙總。

報名費用:2科105,3科150

網上列印准考證:2015年6月22日9:00至6月26日17:00期間。

筆試時間擬定於2015年6月27日。

筆試科目:行測和申論(部分崗位有加試)

報名費用:2科130,3科165

筆試公告:4月28日。

筆試成績查詢:7月14日—7月22日。

資格確認通知公佈:7月17日。

二次報名:7月26日—7月27日。

擬進入面試名單:8月4日。

調劑公告:8月4日。

調劑入口開通:8月7日。

調劑人員資格審查:截止至8月10日。

省直司法行政系統警務技能(體能)測試公告:8月6日。

面試調劑合格人員名單:8月13日。

調劑後職位調整通知:8月14日。

各地市擬進入體檢階段考生名單公告:8月29日(地市以地市公告為準)省直司法行政系統招考公務員體檢通知:10月28日。

各地市體能測試通知:10月17日—10月28日(地市以地市公告為準)黑龍江墾區公務員體能測試和體檢的通知:10月22日。

森工系統公安機關體能測試的通知:10月28日。

各地市體檢通知:10月22日—11月7日。

擬錄用名單:11月28日。

16樓:網友

每類題的分值是不一樣的,有些1分 有些零點幾分。但是你可以平均分算下三,50-60分左右吧。

國考行測135道題做錯了50道,大概有多少分啊求大概分值

星帝 考試分值是根據考生具體情況來說的,所以不同題目分值有不一樣。比如語言理解題一般都1.2分以上一題,然後資料分析有時候只有0.4分一題。你要是對的題目分值比較高,可能有70多分。反之可能只有不到50分。所以不具體考出來,什麼評分都是不準的。另外,好好複習吧,你現在就往70分上想,增強信心,祝你考...

2022國考行測技巧 承接敘述題,只看尾句就行嗎?

年國考行測備考接語選擇題的重點是什麼?對於邏輯填空題而言,在考試中雖然佔比較大,但考生在此部分丟分較多,平均分與邏輯填空題的佔比不是正比。最重要的就是分析上下文的關係。常見的一些關係,諸如相反相對 並舉以及遞進,由於有判定標誌,所以判定起來相對簡單,考生也能迅速找到呼應點,但是對於沒有判定標誌的題目...

參加了2025年國考,行測最對了92題,估分大概在60到

這名字太長了啊 你好,如果這樣的話,不論什麼崗位你進面的可能性都非常大,參考往年的進面分數和比例,部委單位,熱門的要120以上,普通的,120就可以進面試了。所以你肯定可以進面,希望你能採納,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再問。 山東卓博教育 應該沒問題的,現在你可以準備公務員面試的內容了。第一原則 從正反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