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一年級孩子的數學思維課有哪些?
1樓:網戀被騙七十七
適合一年級孩子的數學思維課有火花思維、新東方思維、思恐思維的課程。
一年級的學生一般就是5-7歲之間,正好是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通過很系統的專題設計,讓孩子理解各種數學邏輯、思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然後不斷地自己去理解運用,數理思維能力的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
小學生思維拓展的方法:
1、興趣調動法。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濃厚的興趣是思維興奮的最佳催化劑。心理學證明,學生如果對所學材料不感興趣,則思維就會處於抑制狀態;反之,思維就會處於興奮狀態。
據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首先設法啟用學生的興趣,然後用這個啟用了的興趣去啟動學生的思維。
2、情感渲染法。
如果說,興趣是學習的先導,那麼,情感則是學習的動力。語文學科從學科屬性講,屬人文學科的範疇,其自身擁有非常豐富的人文性。因此,同其他學科相比,用「情」啟「思」在語文教學中有著得天獨厚的的條件。
3、信心鼓勵法。
信心是乙個人學習取得成功的堅強柱石。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任何乙個人,只要他堅信自己能學好,並且充滿必勝的信心,那麼,他的思維就會高度活躍。這時,不論學習什麼材料,均會取得驚人的效果。
2樓:江蘇知嘛
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遊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數字「1」的概念。例如在給孩子餵飯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子對孩子日後數字歷謹教育會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和孩子做遊戲互動。
遊戲室孩子此汪最喜歡最能接受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利於親子關係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賽,或者比賽撿東西的遊戲等。通過遊戲,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耐力和競爭意識,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髮展非常有好處。
教孩子做比較。
數學啟蒙除了數數,還涉及到圖形幾何、時間空間、邏輯推理、比較分類等。家長們藉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較、形狀配對知識。例如吃飯時讓孩子比一比誰的碗更大,裝的東西多,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動手操作一下,怎麼才能裝滿它。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數學啟蒙,就想到教孩子數數,其實數數隨時都可以進行,並不單純讓孩子背數字,而是讓孩子理解數字。在教孩子數數前,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瞭解到大小快慢、輕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後才引導孩子去認識數字1234,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絡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係,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森爛仔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絡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一年級數學思維訓練方法
3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一年級數學思維訓練方法如下:
1、學習分類法即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根據某些相同點將其歸為一類,如根據顏色、形狀、用途等。父母應注意引導孩子尋找歸類的根據,即事物的相同點。從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細節,增強其觀察能力。
2、認識大群體與小群體首先,應教給孩子些有關群體的名稱,如傢俱、動物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乙個群體都有一定的組成部分。同時,還應讓孩子瞭解,大群體包含許多小群體,小群體組合成了大群體。
如動物一鳥一麻雀。
3、瞭解順序的概念這種學習有助於孩子今後的閱讀,這是訓練孩子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這些順可以是從最大到最小、從最硬到最軟、從甜到淡等,也可以反過來排列。
4、建立時間概念幼兒的時間觀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理解其含義,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必要的。當孩子真正清楚了。前」、「立即」或"馬上」等詞語的含義後,孩子也許會更規矩些。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使用者名稱用 到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不少家長覺得摸不著頭腦。幼兒數學思維的培養,不只是唱數和計算,這裡發點家長在兒童期要培養孩子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即數量 計算 分類 集合 時間 空間 對應 排序 抽象 解決,從孩子三四歲時家長就可以由淺入深地引導孩子了,具體建議如下 數量包括唱數 計數。唱數是1 ...
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
海風教育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瞭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閱讀的意義 閱讀理解的三大步驟 1 閱讀全文,掌握一般思路。在回答閱讀理解時,學生應首先快速瀏覽整篇文章,注意標題 ...
小學一年級的思維訓練題,小學一年級的思維訓練題
有本書不錯 叫 我 數學 聰明 推薦一下 小學一年級數學思維訓練題 及答案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每岸 小學一年級數學思維訓練題 1 按規律填數。1 1,2,4,7,11,2 36,34,33,31,30,2 小華家有3輛自行車和2輛小轎車,一共有 個輪子。3 兩捆同樣多的練習本,從第一捆中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