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電子科技a導航
春秋戰國時期封泥也稱「泥封」,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文書的封緘形式之一。書寫有文字的竹簡或木牘被捆紮之後,在繩結處敷以特製的膠泥,再在膠泥上鈐戳呈報人或部門的印章,可以防止文書在傳遞途中被人偷看。因此,封泥也堪稱中國最早的檔案保密手段。
藝術價值印章在蓋印過程中,由於軟泥入槽多少不一,如正好填滿方槽,則泥塊幹後呈方形,如軟泥多而溢位方槽,則這塊泥幹後呈不規則的圓形,加之年代久遠,自然剝蝕脫落致使封泥的邊緣殘缺破損敬培陸,這種寬厚的邊欄,粘連斷續,極富變化,給人以古拙質樸,自然率真的美感,其美妙在於實中見虛,虛中見靈,氣格壯偉雄強而意味純樸諧和,天然去雕飾。
封泥在篆刻藝術史上具中薯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末篆刻大師吳昌碩。
印作中,那種高古雄渾,大亮頃氣磅礴的風貌,無不留有封泥的氣質和古韻。他是從封泥中吸取養份,最有成就的一代宗師。
泥封藝泥產生於什麼時期
2樓:洋蔥學園
最早出現在戰國。泥封:亦稱封泥"。
古代文書都用刀刻或用漆寫在竹簡或木札上,封發時裝在一定形式的鬥槽裡,用繩捆上,在打結的地方,填進一塊膠泥,在膠泥上打璽印;如果簡札較多,則裝在乙個口袋裡,在扎繩辯世的地方填泥列印,作為信驗,以防私拆。
封發物件也常用此法。這種鈐有印章的土塊稱為"封泥"。主要流行於秦、漢。魏晉後,紙帛盛行,封泥之制漸廢。
封泥的使用自戰國攜知肢直至漢魏,直到晉以後紙張、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的來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猛敗的來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
3樓:
摘要。封泥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哦。
封泥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哦。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基指念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搏困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逗叢寬邊。後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鑑,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範圍。
封泥也稱「泥封」,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文書的封緘形式之一。書寫有文字信早拍的竹簡或木牘滑羨被捆紮之後,在繩結處敷以特製的膠泥,再在膠泥上睜衡鈐戳呈報人或部門的印章,可以防止文書在傳遞途中被人偷看。因此,封泥也堪稱中國最早的檔案保密手段。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基指念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搏困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逗叢寬邊。後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鑑,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範圍。
人類古代的「掠奪婚」產生於哪個時期
掠奪婚的出現可追溯到人類由原始雜交向血緣家族班輩婚演變的原始社會前期。人類古代的 掠奪婚 產生於父權制初期 3twwef ewwrw 人類古代的 掠奪婚 產生於哪個時期 1 這個風俗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因為有相關的文獻記錄可以證明 2 有關資料如下 掠奪婚俗稱 搶婚 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制時期用戰爭手段...
《伊索寓言》產生於 的古典時期。作者是 。
伊索寓言 產生於 希臘 的古典時期。作者是 伊索 伊索弗裡吉亞人,西元前世紀的希臘寓言家。乙個醜陋無比,但是智慧無窮的寓言大師。據希羅多德記載,他原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因得罪當時的教會,被推下懸崖而死。死後德爾菲流行瘟疫,德爾菲人出錢賠償他的生命,這筆錢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孫子領去。傳說雅德蒙給他...
對聯產生於哪個時期至今已有2025年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對聯知識大全 對聯又稱為楹聯,是一種源遠流長,雅俗共賞的應用文體。它要求言簡意賅,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言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更是中華名族的文化瑰寶。 對聯知識講解 一 關於對聯的一般常識 對聯,又稱春聯 楹聯 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