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蘇聯為什麼沒在巔峰時期拿下土

時間 2021-07-14 13:29:43

1樓:朝辭白帝彩雲間

說到**和土耳其的關係,那可真是源遠流長。當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和沙俄死磕了很久,雙方一直圍繞著黑海地區的控制權反覆較量。從沙俄到蘇聯,這個國家始終未能徹底獲得黑海地區的出海口。

在二戰結束時,蘇聯擁有1300多萬軍隊,可蘇聯並沒有趁機拿下土耳其。政治高於軍事,不是什麼事情都是依靠軍隊解決的,這是憤青們需要明白的事情。

一、土耳其是標準的不見兔子不撒鷹

在一戰時,土耳其一念之差加入了同盟國陣營。結果在戰爭結束以後成了戰敗國,2023年,各國召開了凡爾賽會議,會議對德國、土耳其等戰敗國都進行了制裁。土耳其幾乎所有的歐洲領土都被瓜分,土耳其從一個準一流的大國降為了二流國家,徹底喪失了在歐洲的話語權。

在二戰爆發以後,土耳其學精明瞭。這回它同時兩面下注,一方面為德國提供資源,另一方面為英軍提供駐泊港口。就這樣,雙方都不想動這個國家。

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土耳其似乎看到了機會。戰爭初期,蘇聯真是大敗虧輸。土耳其厲兵秣馬,開始積極準備。

一旦德軍攻入莫斯科,那它就趁機佔領高加索地區。這一點蘇聯方面也是清楚的,有一部分軍隊始終不敢調動,這些部隊就是警戒土耳其的。

誰知在美英的支援下,蘇聯越打越壯,後來直接開始了**。這回土耳其可真的無奈了,它立刻撤回軍隊,就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可是兩國之間的樑子就這麼結下了,要知道蘇聯是很記仇的。

截止2023年年初,德國已經是敗局已定。英美聯軍從西部進攻德國本土,蘇聯軍隊也即將從東面攻入德國。這年5月,蘇聯軍隊最終佔領了德國首都柏林,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

在此之後,就輪到日本了。一個多月以後,斯大林、杜魯門和丘吉爾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劃分各國的勢力範圍。斯大林在會議中直接提出了黑海問題,蘇聯的要求是徹底控制黑海。

二、在美英的壓力下,蘇聯做出了讓步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土耳其佔據著黑海地區的出海口,只要土耳其願意,它隨時可以封死蘇聯黑海艦隊。對於蘇聯來說,黑海出海口就是自己的「蘇伊士運河。」只要控制了出海口,蘇聯艦隊就可以隨意進入地中海,那可是歐洲大陸的腹地。

蘇聯人知道這個道理,美英兩國也不傻。兩國堅決反對蘇聯這麼做,斯大林和丘吉爾甚至發生了爭吵。就在這個時候,英國**的結果傳來,丘吉爾落選,艾德禮成為了新的當家人。

艾德禮到達波茨坦以後,斯大林曾試圖與其談判,可這位新首相明顯業務不熟練。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杜魯門亮出了自己的殺手鐗。真是巧的很,美國的原子彈剛剛試爆成功。

杜魯門非常傲嬌的告訴斯大林:「美國已經擁有了一種威力驚人的炸彈。」蘇聯的原子彈也在研究之中,斯大林當然知道他說的就是原子彈。

美國率先擁有原子彈,這等於直接佔據了先機。對此,斯大林只能臉色煞白的回答:「那就用給日本人吧。

」美國擁有原子彈做後盾,蘇聯方面當然要矮上一截。當時蘇聯的原子彈研究還出去前期研發階段,距離實際運用差得遠。美國出來為英國撐腰,蘇聯不得不做出讓步,黑海的出海口問題至今沒有解決。

事情遠沒有結束,2023年年初,美國向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蘇軍在5月1日之前撤離伊朗,否則300枚原子彈炸平蘇聯。最終蘇聯選擇了讓步,從伊朗撤出了軍隊

2樓:

二戰後期在雅爾塔會議蘇聯和美國已經劃分了勢力範圍。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和德國夾擊蘇聯?

3樓:**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橫掃歐洲大陸,所向無敵。2023年6月,德國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共550萬人,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南方三個方向以閃電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蘇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跨歐亞大陸。在他的西面,緊挨著納粹德國的佔領區;在他的東面則是中國東北,當時由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佔據。而日本又是德國的同盟國。

因此當德軍進攻蘇聯的時候,蘇聯實際上面臨著腹背受敵的威脅。

可是最終日本卻沒有配合德國一起,對蘇聯發動前後夾擊。反而是在幾個月後,向在太平洋珍珠港的美軍發起了突襲。日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蘇聯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彼此不能向對方開戰。但事實上,在戰爭年代,這些條約的作用其實和一張廢紙差不多。從戰爭的角度而言,如果當時日本選擇夾擊蘇聯,蘇聯必敗無疑。

不過日本竟然沒有「趁人之危」。

在許多人的觀念中,覺得德國、日本、義大利被我們稱為軸心國,因此當他們和別國發生戰爭的時候,彼此之間總得「幫兄弟一把」。可實際上,這幾個軸心國卻完全不在一個心思上。德國的目標是征服歐洲(包括蘇聯),日本的目標是雄霸亞洲,而義大利最開始把目標瞄準了非洲,後來因為自身實力太弱,只好淪為了德國的跟班。

日本之所以在蘇聯被德國打的措手不及的時候沒有從後面捅上一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利益。

二戰時期,日本最為緊缺的資源就是石油。當時的西伯利亞雖然已發現了大量煤炭、鐵礦等資源,但卻還沒發現石油。而蘇聯為了防著日本偷襲,也在遠東邊境地區駐守了一百萬的軍隊。

所以日本完全沒有必要冒著重大損失的風險,去搶奪一塊他並不是迫切需要的地區。

另一方面,東南亞地區卻有現成的油田。搶佔東南亞,奪取戰略資源才是最符合日本核心利益的舉措。因此,當時日本不選擇進攻已被德國打的奄奄一息的蘇聯,而去挑戰世界第一強國美國。

這既是不得已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蘇聯在二戰末期對日本宣戰時為什麼先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而不是直接進攻日本本土?

4樓:匿名使用者

蘇聯人並非沒有計劃,按照最新解密材料,蘇聯人當時準備以84軍委主力攻佔北海道

第一 ,從軍事角度上看,出兵東北、朝鮮半島是便捷也最能發揮蘇聯人陸戰優勢的戰場

在這裡,日本關東軍的佈防屬於散點式,缺乏反擊兵力,且關東軍質量下降很厲害

打起來最容易

按照雅爾塔協議的約定,北緯38度線以北區域歸蘇聯負責,日本本土在此範圍內的只有北海道和千島群島。要攻擊這兩個地方就需要強有力的兩棲登陸部隊。而這時蘇聯最缺乏的

第二,時間因素,蘇聯人之前也沒想到日本人那麼快就會投降,他們事前的計劃是:集中力量消滅關東軍,然後在後顧無憂的前提下下以偏師佔領日本北海道。但日本人投降地比設想更早,毛子的準備還沒做好,而美國人干涉了

第三,東北戰場的影響。向東北進軍並非書中所述那麼輕鬆,後期蘇聯人在吉林、內蒙等方向受到較大抵抗,後勤跟不上,一度陷入僵局,根本沒心思顧忌日本本土了

第四,美國干預,當時杜魯門獲悉蘇聯有意染指北海道後,大力干涉,迫使斯大林放棄

因為他知道,一旦北海道落入蘇聯人手中,蘇聯就能直接獲得一個太平洋的出海口,打破第一島鏈的封鎖,戰略意義比旅順更大

5樓:寶石花飾物

1。進攻日本本土需要跨海登陸,這對海空軍力量要求很高,而蘇聯並不具備這一實力(西方盟軍登陸諾曼底尚且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且承載了很大風險),日本逼仄多山的地形也不利於陸軍大規模。進攻東北和朝鮮則使得蘇聯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陸軍的強大實力,平坦開闊的地形使得他們能使用自己最擅長的大縱深戰術;

2。進攻日本本土勢必遭到日本軍民「保衛國土」的頑強抵抗,這方面的危險蘇聯不可能不考慮(西方盟軍也是考慮到直接進攻日本本土可能遭到頑固抵抗才放棄了直接登陸);進攻東北和朝鮮只需要對付已經外強中乾的關東軍就可以了;

3。蘇聯希望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東北和朝鮮,控制當地的資源,因此出兵這些地區對於蘇聯在遠東的利益來說是最佳選擇。日本本土對蘇聯來說吸引力不大,也超出蘇聯的可控範圍。

而且蘇聯對日本沒有像對德國那樣的深仇大恨,沒有特別的熱情去攻佔日本這一法西斯巢穴;

4。試想即使蘇聯真的計劃攻打日本本土,美國等西方國家會樂意嗎?當然不會,他們更希望日本在戰後能成為西方的朋友而不是成為又一個蘇聯的衛星國。

所以如果斯大林真的表示要進攻日本本土,美國也不大可能同意。

6樓:

問得好,我來解答:

當時慕尼黑陰謀之後,英國那些國家採取的是綏靖政策,把蘇臺德割讓德國。英國的目的是為了讓德國打蘇聯(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當時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兩大對頭。沒想到德國之後吞了捷克斯洛伐克,攻打英國,法國,蘇聯

蘇聯二戰的死對頭是德國!沒搞混了,美國和日本是死對頭(太平洋戰場)之後類,蘇聯攻佔柏林,諾曼底登陸,德國差不多戰敗蘇聯將目標轉向日本(那時候差不多就剩日本在哪挺著了)進軍了中國的東北部分,那時候日本在東北有大量的軍隊。一打,日本在亞洲的兵力大部分被消滅

之後的廣島長崎,美國炸東京。加速了日本的戰敗!

補充:2023年4月13日蘇聯與大日本帝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互相保證戰事維持中立而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2023年4月5日,蘇聯為了下山摘桃子,方面廢止《蘇日中立條約》。

7樓:匿名使用者

蘇聯打了日本本土,北方四島就是這麼來的,只不過蘇聯海軍實力太弱了,所以無法發動大規模的對日本本土的攻擊,另外,朝鮮半島已經併入日本,是作為日本本土處理的

8樓:倔強de小桀

一是蘇聯海軍不具備直接攻擊日本本土的能力,二來日軍主力關東軍在東北,當時東北是日本重點打造的重工業基地,蘇聯想佔有這些工業裝置,二來發生的也確實如此

9樓:陽城幹部

與美國有分工,且直攻日本土對蘇較困難。

10樓:天真君

因為東北那時候不叫中國的 東北那時候是滿洲國 日本的附屬國 所以先用t34壓下來很正常

蘇聯在二戰末期對日本宣戰時為什麼先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而不是直接進攻日本本土

蘇聯人並非沒有計劃,按照最新解密材料,蘇聯人當時準備以84軍委主力攻佔北海道 第一 從軍事角度上看,出兵東北 朝鮮半島是便捷也最能發揮蘇聯人陸戰優勢的戰場 在這裡,日本關東軍的佈防屬於散點式,缺乏反擊兵力,且關東軍質量下降很厲害 打起來最容易 按照雅爾塔協議的約定,北緯38度線以北區域歸蘇聯負責,日...

求二戰時期經典的蘇聯歌曲,求二戰時期俄羅斯著名經典歌曲

羅科索夫斯基 阿朋友再見 不是蘇聯歌曲,是南斯拉夫的。紡織姑娘 燈光 三套車 卡秋莎 小路 紅梅花兒開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神聖的戰爭 莫斯科保衛者之歌 卡霍夫卡 列寧山 工人階級向前進 為了列寧,為了斯大林,前進!跨過高山,越過平原 布瓊尼元帥 斯大林格勒英雄進行曲 向斯拉夫女人告別 同志們勇敢前進...

斯大林時期蘇聯外交政策,二戰後蘇聯外交政策的實質是什麼?

希圖建立自己的霸權,以與美國相抗衡。主要還是確立霸權。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推廣到全球。把信奉共產主義國家連成一體,即過去的華約 霸權主義,聯合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並進一步鞏固和擴大 20世紀末到30年代初,斯大林對蘇聯提出了那些政策?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是斯大林贏得對蘇聯共產黨控制的時期,在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