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雷艇擊沉商船的案例。最好是近現代的。

時間 2025-05-02 16:25:04

甲午戰爭中日實力對比

1樓:若古龍鑲

當時的戰艦不比日本的差。最主要的是清**在政治上的腐敗無能,經濟上的停滯與落後,軍事上的保守主義,國防建設上的閉關自守,人民群眾缺少防範意識。

2樓:網友

日本皇室把金銀珠寶都獻出來買**,中國太后挪用海軍軍費修私家園林。你說誰應該負責?

3樓:網友

**落後,炮彈當然是李鴻章負責了。但是炮彈裡不是沙子,而是空的。

為什麼中國會輸掉甲午風雲這場戰爭

4樓:網友

這個是國家制度決定的,如果從綜合實力的角度看,當時的清**盤盤老底把小日本打趴下有難度,但完全能從物質上耗死日本,但落後的封建制度和鬆散的國家組織形式使當時的清**沒有能力動員全國的力量打一場總體戰,而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已經成為了乙個近代國家,人家是豁出老命,不僅拿出了所有的積蓄還在倫敦金融市場發行了相當於國家財政收入三倍的債券,真是破釜沉舟了。

而清****,慈禧和光緒忙著爭權;地方,各個實力派瞪大了眼睛看好戲。只有悲催的李鴻章由於地盤正好在北方,被頂在了前面。海上,北洋海軍十年沒有一艘新艦加入,日本是天皇帶頭捐款買**。

陸上,日本臥薪嚐膽,十年集全國之力建成了六支近代化的師團,而淮軍除了**裝備是近代的,從組織到人員都是古代的,連平時的訓練都是不用子彈的。這樣能打贏就有鬼了。

從戰略上看,日本是反反覆覆推演了無數遍,地圖完善的連水井都標註出來了,而清**在日本開打好幾天後才得到訊息,向日本宣戰的時候,估計清軍都退到漢城了。

也難怪日本人自己都說,甲午之戰不是中日之間的戰爭,是日本和李鴻章的戰爭。

5樓:網友

上公升到國家高度,就是實力不如日本。具體到黃海海戰,那就是技術戰術素養不如人。

6樓:環保人士

北洋水師腐敗無能,沒有實際戰鬥力。

7樓:網友

北洋水師給日本人團滅了。

黃海戰役的意義

8樓:網友

黃海戰役也是甲午戰爭。

9樓:☆飄∮雪

黃海海戰是海軍發展到鐵甲艦時代後的一次大規模海上艦隊決戰,頗受世界各國海軍人士的重視。

北洋海軍的兩艘鐵甲艦顯示了防禦能力的優勢,厚裝甲無一處被擊穿。戰艦依然是海軍中不可替代的主力艦。安裝重型火炮的相對小型戰艦在海戰中效用不高。

北洋海軍在大口徑火炮方面佔優勢,但射速較低。聯合艦隊各主力艦均裝備了中口徑速射炮,通過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彌補了其大口徑火炮的不足。對19世紀末海軍的武備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此役後各國海軍設計的戰艦,均重視提高大口徑火炮的射速,並強化中口徑速射炮的火力。

海戰雙方都針對性選擇了不同的陣型。聯合艦隊採用單縱陣有良好協調性。北洋海軍各艦艦首向敵,因對準不同的**,出現陣形紊亂導致各自為戰的局面。

各國海軍得出結論,海戰中最重要的是陣型的整齊與協調;縱陣比橫陣更適合發揚火力。

聯合艦隊在海戰中機動性佔有優勢,第一游擊隊編隊航速達到15海里,海戰中進退自如,始終掌握著選擇進攻目標與時機的主動權。

獵殺潛航3生涯模式中擊沉敵對國船後無法結束巡邏

10樓:意利華天

1.需要過一會才能esc 結束巡邏。一般就是壓縮時間。開遠一點。就是說 離開你擊沉的船一定距離。一定時間。

2.魚雷打光之後。m 鍵傳送無線電。

然後過一會總部會讓你返回基地。你就找最近的港口,或者補給船。按結束巡邏。

如果你不是返回到出發的基地。你無法進入潛艇裝備頁。只能調整艇員。

頒發勳章。公升級船員等級。然後繼續巡邏。

魚雷 裝備還是還是你上一次出港的預設裝置 魚雷。

11樓:暗戀也是責任

你必須確認你已經到了任務目的地,且巡邏時間滿24小時了。然後你還要確認你的聲納裡什麼聲音都沒有(自己按h)。就是你附近20公里之類沒有任何一艘船(可以有己方的。

這樣就可以結束巡邏了。如果你自己開回原來的基地的話會多加聲望,加多少沒去確認過,還有千萬別殺中立國的船,扣聲望不是一般的狠。。。我上次就是因為叫電腦自動開炮,結果我廁所回來。

兩艘中立的c3就這樣沒了。。。我只好從新讀檔了。。。鬱悶啊)基本上我魚雷打光了就回母港了。

本人專殺護航隊。魚雷解決所有護航**,要是魚雷艇我還不用魚雷類,直接緊急上浮甲板炮狂轟商船或魚雷艇。。一次出航起碼4個護航隊。

20萬噸就是這麼簡單。本人熱中甲板炮。

12樓:網友

只要你可以把時間壓縮到64倍以上,就可以結束巡邏了。

13樓:所晟

會不會難度太高,高難度的話,結束巡邏要回基地才行。

甲午海戰中致遠艦是被魚雷擊沉的嗎,又有幾人倖存

寧靜致遠 致遠艦當時突然全力衝撞日本 令日軍倉皇逃竄,根本來不及發射魚雷。況且致遠艦追擊過程中乃是艦頭對著敵艦,被魚雷命中的概率極低。事實上,整個黃海海戰中日本從未發射一顆魚雷。日本的川崎三郎在 日清戰史 第三卷的 漢納根書信 中有一段話 二千三百噸的護衛巡洋艦致遠號,被日艦三十二釐米加農炮的榴彈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