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的配筋率怎麼算,樑的配筋率怎麼計算

時間 2021-05-04 15:32:37

1樓:匿名使用者

樑的配筋率一般是縱向受力筋的配筋率,可採用受力鋼筋的面積除以樑截面的面積,例如:400x400的樑配4個25,配筋率為:4x491/400/400=1.

23% 規範規定框架樑的配筋率等要求請參照建築抗震設計規範6.3 不同受力構件的最小配筋率的要求見gb50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中的構造部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樓:匿名使用者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受拉鋼筋配筋率、受壓鋼筋配筋率分別計算。 計算公式:

ρ=a(s)/bh(0)。 此處括號內實為角標,,下同。式中:

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b為矩形截面的寬度;h(0)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數量的一個引數。 最小配筋率是指,當樑的配筋率ρ很小,樑拉區開裂後,鋼筋應力趨近於屈服強度,這時的配筋率稱為最小配筋率ρ(min)。

最小配筋率是根據構件截面的極限抗彎承載力m(u)與使混凝土構件受拉區正好開裂的彎矩m(cr)相等的原則確定。 配筋率是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引數,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結構構件的破壞形態,不發生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配筋率又是反映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構件發生少筋破壞,少筋破壞是脆性破壞,設計時應當避免。

3樓:xhj北極星以北

不同的截面配筋率計算不同:

ρte——按截面的有效受拉混凝土面積ate計算的縱向鋼筋配筋率,即

樑的配筋率怎麼計算

4樓:匿名使用者

樑的配筋率一般是縱向受力筋的配筋率,可採用受力鋼筋的面積除以樑截面的面積,例如:400x400的樑配4個25,配筋率為:4x491/400/400=1.

23% 規範規定框架樑的配筋率等要求請參照建築抗震設計規範6.3 不同受力構件的最小配筋率的要求見gb50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中的構造部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樓:不穿衣服不文明

先根據彎矩計算出樑受壓區的高度(混凝土強度×受壓區面積×受壓區面積形心到受拉鋼筋的距離=彎矩),然後受拉鋼筋強度×配筋面積=混凝土強度×受壓區面積。我這裡說得不夠全面,建議你去查查相關書籍或者翻翻規範。

樑配筋率如何算

6樓:等待的幸福快樂

樑配筋率:

配筋率是

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柱子為軸心受壓構件。在橋樑工程中,一般指的是面積配筋率,即受拉鋼筋面積與主樑面積之比。

公式:1.ρ=a(s)/a。

此處括號內實為角標,,下同。式中: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a根據受力性質不同而含義不同,分別為:

1. 受壓構件的全部縱筋和一側縱向鋼筋以及軸心受拉構件、小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2. 受彎構件、大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扣除受壓翼緣面積(b'(f)-b)h'f後的截面面積。

最小配筋率是指,當樑的配筋率ρ很小,樑拉區開裂後,鋼筋應力趨近於屈服強度,這時的配筋率稱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據構件截面的極限抗彎承載力m(u)與使混凝土構件受拉區正好開裂的彎矩m(cr)相等的原則確定。最小配筋率取0.

2%和0.45f(t)/f(y)二者中的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滿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當構件配筋超過最大配筋率時塑性變小,不利於抗震。

配筋率是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引數,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結構構件的破壞形態,不發生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配筋率又是反映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構件發生少筋破壞,少筋破壞是脆性破壞,設計時應當避免。[1]

2.箍筋面積配筋率:面積配筋率(ρsv):

配置在同一截面(b×s,b為矩形截面構件寬度,s為箍筋間距)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積與該截面面積的的比率。 其中,箍筋面積asv=單肢箍筋的截面面積asv1×肢數n。

計算公式為:ρsv=asv/(bs)=(n×asv1)/(b×s)。

最小配筋率:樑:ρsv,min=0.24×ft/fyv;

彎剪扭構件:ρsv,min=0.28×ft/fyv。箍筋體積配筋率

體積配箍率(ρv):箍筋體積與相應的混凝土構件體積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方格網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

ρv=(4×ass1)/(dcor×s)(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第90頁)。

式中,l1和l2為混凝土核心面積內的長度,即需減去保護層厚度。

柱箍筋加密區最小配筋率計算公式為:ρv,min=λv×fc/fyv;λv為最小配箍特徵值,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v為箍筋及拉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其中,fc≥16.

7n/mm^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和《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均有此規定),fyv≤360n/mm^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無此規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和《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有此規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已取消fyv≤360n/mm^2的規定。)

7樓:匿名使用者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受拉鋼筋配筋率、受壓鋼筋配筋率分別計算。鋼筋混凝土構件最小配筋率如下:

受壓構件:全部縱向鋼筋 0.6%;一側縱向鋼筋 0.2%

受彎構件、偏心受拉、軸心受拉構件一側的受拉鋼筋 0.2%

計算方法:

1.ρ=a(s)/a。 此處括號內實為角標,,下同。

式中: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a根據受力性質不同而含義不同,分別為:1.

受壓構件的全部縱筋和一側縱向鋼筋以及軸心受拉構件、小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2. 受彎構件、大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扣除受壓翼緣面積(b'(f)-b)h'f後的截面面積。

最小配筋率是指,當樑的配筋率ρ很小,樑拉區開裂後,鋼筋應力趨近於屈服強度,這時的配筋率稱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據構件截面的極限抗彎承載力m(u)與使混凝土構件受拉區正好開裂的彎矩m(cr)相等的原則確定。最小配筋率取0.

2%和0.45f(t)/f(y)二者中的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滿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當構件配筋超過最大配筋率時塑性變小,不利於抗震。

配筋率是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引數,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結構構件的破壞形態,不發生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配筋率又是反映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構件發生少筋破壞,少筋破壞是脆性破壞,設計時應當避免。[1]

2.箍筋面積配筋率:面積配筋率(ρsv):

配置在同一截面(b×s,b為矩形截面構件寬度,s為箍筋間距)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積與該截面面積的的比率。 其中,箍筋面積asv=單肢箍筋的截面面積asv1×肢數n。

計算公式為:ρsv=asv/(bs)=(n×asv1)/(b×s)。

最小配筋率:樑:ρsv,min=0.24×ft/fyv;

彎剪扭構件:ρsv,min=0.28×ft/fyv。箍筋體積配筋率

體積配箍率(ρv):箍筋體積與相應的混凝土構件體積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方格網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

ρv=(4×ass1)/(dcor×s)(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第90頁)。

式中,l1和l2為混凝土核心面積內的長度,即需減去保護層厚度。

柱箍筋加密區最小配筋率計算公式為:ρv,min=λv×fc/fyv;λv為最小配箍特徵值,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v為箍筋及拉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其中,fc≥16.

7n/mm^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和《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均有此規定),fyv≤360n/mm^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無此規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和《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有此規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已取消fyv≤360n/mm^2的規定。)

樑上部縱向鋼筋配筋率如何計算?舉例說明

8樓:假面

樑上部縱向鋼筋配筋率ρ=as/bho;其中as — 上部縱向受拉鋼筋的截面面積;b — 樑的截面寬度;ho — 樑的截面的有效高度。

例如:樑的截面為200mm×500mm;上部配2根直徑20mm的鋼筋,ho=500-45=455mm,b=200mm,as=941mm²;ρ=as/bho =941/200×455=0.0103=1.03%

9樓:3376五團二連

真能胡扯 算了好幾遍也沒算出來941'鋼筋截面面積628 哪來的941

10樓:匿名使用者

配筋率ρ=as/bho ;

其中as——縱向受拉鋼筋的截面面積;

b——樑或柱的截面寬度;

ho——截面的有效高度.

最小配筋率要求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8.5

11樓:

鋼筋面積除以截面面積,簡單來說就是這麼算的

配筋率的計算公式。

12樓:隋若雲暨英

1.ρ=a(s)/a。

此處括號內實為角標,,下同。式中: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a根據受力性質不同而含義不同,分別為:1.

受壓構件的全部縱筋和一側縱向鋼筋以及軸心受拉構件、小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2.

受彎構件、大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扣除受壓翼緣面積(b'(f)-b)h'f後的截面面積。最小配筋率是指,當樑的配筋率ρ很小,樑拉區開裂後,鋼筋應力趨近於屈服強度,這時的配筋率稱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據構件截面的極限抗彎承載力m(u)與使混凝土構件受拉區正好開裂的彎矩m(cr)相等的原則確定。

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滿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當構件配筋超過最大配筋率時塑性變小,不利於抗震。配筋率是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引數,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結構構件的破壞形態,不發生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配筋率又是反映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構件發生少筋破壞,少筋破壞是脆性破壞,設計時應當避免。

2.箍筋面積配筋率:面積配筋率(ρsv):配置在同一截面(b×s,b為矩形截面構件寬度,s為箍筋間距)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積與該截面面積的的比率。

其中,箍筋面積asv=單肢箍筋的截面面積asv1×肢數n。計算公式為:ρsv=asv/(bs)=(n×asv1)/(b×s)。

最小配筋率:樑:ρsv,min=0.

24×ft/fyv;彎剪扭構件:ρsv,min=0.28×ft/fyv。

箍筋體積配筋率體積配箍率(ρv):箍筋體積與相應的混凝土構件體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方格網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第90頁)。

式中,l1和l2為混凝土核心面積內的長度,即需減去保護層厚度。柱箍筋加密區最小配筋率計算公式為:ρv,min=λv×fc/fyv;λv為最小配箍特徵值,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v為箍筋及拉筋抗拉強度設計值。

其中,fc≥16.7n/mm^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和《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均有此規定),fyv≤360n/mm^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無此規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和《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有此規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已取消fyv≤360n/mm^2的規定。)

基礎樑是什麼啊土建預算中怎麼算,基礎樑配筋圖預算計算公式是什麼?

永遠的開心鬼 現有觀點在基礎樑的現有計算方法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兩種 1 對牆下基礎樑,現有觀點認為,可視承臺樑以上牆體為半無限平面彈性地基,基礎樑與牆體 半無限彈性體 共同變形,視基礎樑為樁頂荷載作用下的倒置彈性地基樑,按彈性理論求解基礎樑的反力,經簡化後作為作用在基礎樑上的荷載,然後按普通連續...

樑支座出的縱筋包含了集中標註中樑的配筋嗎?如圖

樑支座處單獨標註的縱筋一般是原位標註,原位標註就是指明此處有多少鋼筋,包含了集中標註的鋼筋。例如 集中標註是2根22,而此處原位標註是4根22,這4根22已經包含集中標註的2 根。也就是說此處鋼筋只按4根22配置。可以參考11g101 1圖集的25頁的4.2.1條。從提供的圖紙來看,集中標註是樑上2...

框架結構配筋圖怎麼看,建築樑的鋼筋配筋圖怎麼看?詳細說明

表示兩種不同直徑鋼筋在同一層,表示兩層,括號裡面表示的東西有多種,如跨度,一端或兩端懸挑的a或b,箍筋肢數等。想閱讀會鋼筋圖,先要對結構構造有一定了解,然而在看03g101 1關於柱 樑 剪力牆的平法表注。建築樑的鋼筋配筋圖怎麼看?詳細說明 16是通長筋嗎?上部筋怎麼放置的?求解 樑配筋圖幾跨多少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