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計算箍筋的體積配箍率啊?謝謝

時間 2022-04-16 13:50:11

1樓:畫堂晨起

體積配箍率(ρv):箍筋體積與相應的混凝土構件體積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方格網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

式中,l1和l2為混凝土核心面積內的長度,即需減去保護層厚度;計算複合箍的體積配筋率時,應扣除重疊部分的箍筋體積。

製作要求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

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2樓:神級人氏

配箍率:用箍筋的肢數乘以一根箍筋的面積在除以構件的寬度和箍筋間距但要注意其中的寬度不同的截面取值不一樣,

矩形截面寬度b=矩形截面的短邊寬度,

例如t形截面和工字型截面構件b=腹板寬度 一定要注意。

雙肢6@100的箍筋 柱截面為矩形b*h=200mm*400mm雙肢 n=2 a=一根箍筋的橫截面積=50.3平方毫米s=100mm

配箍率=(n*a/s*b)*100%=(2*50.3/100*200)*100%=0.189%。

3樓:匿名使用者

高手回答過了的,參考下:

舉個例子,配箍為圓8@100,柱截面為300*400體積配箍率:3.14*16*2*(300+400)/(300*400*100)

新混凝土規範怎麼計算箍筋體積配箍率

4樓:情談學長

一、箍筋體積配箍率的基本公式是ρv=箍筋的鋼筋體積/混凝土的體積。

1、箍筋的鋼筋體積是指一個間距內含的箍筋、拉鉤筋的體積,複合箍筋應不計重疊段;混凝土的體積是指一個間距內箍筋內表面圍成的核心區面積乘箍筋間距。

2、以上是對於框架柱,而對於牆的邊緣柱的陰影區,可計入水平分佈筋相應段的體積。

3、規範規定的箍筋體積配箍率:ρv=λv·fc/fyv. 這裡λv是規範按不同抗震等級規定的體積配箍特徵值,fc混凝土強度的設計值,fyv是箍筋的強度設計值。

5樓:匿名使用者

箍筋體積除以混凝土核心區體積

6樓:旁人

設計圖的箍筋體積配箍率:

箍筋體積配箍率的基本公式是ρv=箍筋的鋼筋體積/混凝土的體積。

箍筋的鋼筋體積是指一個間距內含的箍筋、拉鉤筋的體積,複合箍筋應不計重疊段;混凝土的體積是指一個間距內箍筋內表面圍成的核心區面積乘箍筋間距。

以上是對於框架柱,而對於牆的邊緣柱的陰影區,可計入水平分佈筋相應段的體積。

規範規定的箍筋體積配箍率:ρv=λv·fc/fyv. 這裡λv是規範按不同抗震等級規定的體積配箍特徵值,fc混凝土強度的設計值,fyv是箍筋的強度設計值。

箍筋體積配箍率 計算方法

7樓:伯璞奉慕思

定義:在一個箍筋間距內的箍筋體積(去除重疊部分)除以混凝土體積。如一個截面為400mm*400mm的構件,配箍筋4φ10@100,箍筋間距為100mm,在100mm範圍內,箍筋面積為3.

14*5^2,總長度8*400=3200,則箍筋體積=3.14*25*3200;混凝土體積400*400*100,故體積配箍率=(3.14*25*3200)/(400*400*100)

具體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7.8.3條

螺旋箍筋的體積配箍率怎麼計算?

8樓:蕭夏柳郗清

定義:在一個箍筋間距內的箍筋體積(去除重疊部分)除以混凝土體積。如一個截面為400mm*400mm的構件,配箍筋4φ10@100,箍筋間距為100mm,在100mm範圍內,箍筋面積為3.

14*5^2,總長度8*400=3200,則箍筋體積=3.14*25*3200;混凝土體積400*400*100,故體積配箍率=(3.14*25*3200)/(400*400*100)

具體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7.8.3條

pkpm剪力牆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怎麼根據體積配箍率來配?

9樓:起名字難吶啊

體積配箍率是個非copy常直觀的概念,說白了,就是箍筋的體積與構件總體積的比值。

由於箍筋重合的部分是不算的,所以計算起來很簡單:

取箍筋的間距作為計算範圍,總體積就是邊緣構件的面積乘以箍筋的間距。

然後用這個總體積乘以體積配箍率(也就是你的1.06%),就是一道箍筋的體積。

你畫出箍筋的形狀,算出或者量出箍筋的總長度。用前面的箍筋體積除以總長度,也就是單根箍筋

的截面積了。知道了截面積,求出需要的箍筋直徑,即可。

當然你也可以倒過來,先確定用多大的箍筋,再來計算總長度,根據總長度來畫出箍筋的肢數。

所以這其實不是力學問題,而完全是個中學幾何問題。

10樓:匿名使用者

體積配箍率是個非常直觀的概念

,說白了,就是箍筋的體積與

構件總體積的專比值。

由於屬箍筋重合的部分是不算的,所以計算起來很簡單:

取箍筋的間距作為計算範圍,總體積就是邊緣構件的面積乘以箍筋的間距。

然後用這個總體積乘以體積配箍率(也就是你的1.06%),就是一道箍筋的體積。

你畫出箍筋的形狀,算出或者量出箍筋的總長度。用前面的箍筋體積除以總長度,也就是單根箍筋的截面積了。知道了截面積,求出需要的箍筋直徑,即可。

當然你也可以倒過來,先確定用多大的箍筋,再來計算總長度,根據總長度來畫出箍筋的肢數。

所以這其實不是力學問題,而完全是個中學幾何問題。

pkpm剪力牆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怎麼根據體積配箍率來配?**等

11樓:匿名使用者

體積配箍率是個非常直觀的概念,說白了,就是箍筋的體積與構件總體積的比值。

由於箍筋重合的部分是不算的,所以計算起來很簡單:

取箍筋的間距作為計算範圍,總體積就是邊緣構件的面積乘以箍筋的間距。

然後用這個總體積乘以體積配箍率(也就是你的1.06%),就是一道箍筋的體積。

你畫出箍筋的形狀,算出或者量出箍筋的總長度。用前面的箍筋體積除以總長度,也就是單根箍筋的截面積了。知道了截面積,求出需要的箍筋直徑,即可。

當然你也可以倒過來,先確定用多大的箍筋,再來計算總長度,根據總長度來畫出箍筋的肢數。

所以這其實不是力學問題,而完全是個中學幾何問題。

12樓:旁人

樓上這位朋友說的不錯,但是,概念沒有說明確。「箍筋的體積與構件總體積的比值」這話不是準確的,①不是『構件總體積』 應該是箍筋的內空範圍的混凝土芯的體積;②這部分體積不比框架柱僅一矩形,除端柱外都是異形,要劃分成幾塊拼成,細部尺寸多,也是很繁雜的啊;③不同的邊緣柱,箍筋的內空範圍的混凝土芯的尺寸與lc的關係有異處,例如邊緣暗柱,混凝土芯就是被包括在lc內的。

所以,單純說「完全是個中學幾何問題」,是小看了具體困難,概念不對會導致錯誤的結果。

話說回來,工程應用上的力學問題也都是中學幾何問題,研究人員早就簡化成 『中學幾何問題』 給我們用,用不著解高等數學的偏微分方程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約束邊緣構件計算規則

11g101-1體積配箍率應該如何理解?

14樓:匿名使用者

體積配箍率ρ(v):指單位體積混凝土內箍筋所佔的含量,即箍筋體積(箍筋總長乘單肢面積)與相應箍筋的一個間距(s)範圍內砼體積的比率。2010規範已刪除「複合箍筋應扣除重疊部分」的要求,但相關換算尚有待研究。

體積配箍率ρ(v)主要用於保證框架結構樑端部和柱節點區的抗剪能力,並提高構件在**等反覆荷載下的變形能力。

計算公式:ρ(sv)=∑ni*a(sv)li/acor*s

式中:ni:一個方向箍筋的肢數,li:相對ni方向的箍筋的肢長,acor:箍筋核心區的面積,s:箍筋間距。

樑的最優配筋率是指跨中還是跨端,樑,柱箍筋大最大配筋率是多少

你好!最優配筋率實際上指的是樑的經濟配筋率 合適配筋率中的一段範圍 一般指跨中 但雙向受力時不特指樑中或樑端 換句話說,樑在這種配筋率時價效比較高,這個配筋率一般在1.1 1.8 所以你師傅說1.5 最大配筋率 是限制樑出現受壓區脆性破壞的彎矩配筋率 當樑配筋過多時,鋼筋還未達屈服極限,受壓區混凝土...

懸挑樑,是否都是箍筋加密的從配筋包絡圖看不需要全截面箍

規範沒有加密要求。事實上加密是抗震要求,所以規範只對框架樑和連樑考慮加密。但是一般的常規做法,懸挑樑都全長箍筋加密的。至於加密間距,在11g101 1上有150間距的例子,你可以參考。我通常做100間距。箍筋加密的原因基本如下 一 因為懸挑樑通常會受到端部集中力作用,這樣全長的剪力都較大。二 懸挑樑...

框架樑與樑之間連線箍筋加密的範圍怎麼計算

一 截面尺寸的選擇 樑 柱的截面尺寸的選擇是框架結構設計的前提,除應滿足規範 1 所要求的取值範圍,還應注意儘可能使柱的線剛度與樑的線剛度的比值大於1,以達到在罕遇 作用下,樑端形成塑性鉸時,柱端處於非彈性工作狀態而沒有屈服,節點仍處於彈性工作階段的目的。即規範所要求的 強柱弱樑強節點 二 樑 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