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第四紀地質基本特徵,中國第四紀地質的基本特徵

時間 2021-05-06 00:34:23

1樓:中地數媒

以往的地質研究表明,松遼平原大地構造位置屬於天山-興安地槽區。該區在漫長的地質歷史發展過程中,不但經歷了多旋迴構造運動、岩漿活動、沉積作用、變質作用和成礦作用,而且還具有地質構造發展的多階段性和空間上的不平衡性。這是一複雜的地質過程,也是松遼平原當今地表物質組成、地質構造和地貌格局形成、演變的基礎。

但應該指出的是,無論地質過程多麼複雜而悠久,對當今地表物質組成、地質構造和地貌格局影響最大、最明顯或最直接的地質過程是中、新生代的地質過程,特別是新生代的地質過程。因此,在討論松遼平原前第四紀地質時,弄清中生代特別是中生代末和新生代的地質構造背景顯得極為重要。

中生代早期,松遼平原進入了大陸邊緣活動帶的發生發展階段。受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作用的影響,中生代早、中期,該區地殼表現為擠壓作用,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則表現為拉張作用。早白堊世,由於太平洋板塊沿西太平洋畢鳥夫帶向西俯衝,引起歐亞大陸板塊向東仰衝,松遼平原地殼處於拉張狀態,在剛性基底上產生大量張性正斷層及地殼大規模裂陷,具體表現為一系列以大量的沉積同生正斷層為特徵的大小斷陷盆地形成,區內鬆遼斷陷和伊通-舒蘭斷陷等內陸中生代斷陷形成,上疊於侏羅紀及其以前不同時代的基底之上,本區進入了一個新的地質發展時期。

中生代鬆遼斷陷雛形形成之後,由最初的斷陷、後期演變成坳陷,並經歷了由形成-擴張-興盛-收縮-再擴張-再興盛-萎縮的多階段發展過程,並形成了相應的不同巖相的堆積物。堆積厚度巨大(>5000m),粗細不等的碎屑岩系及碎屑成分極低的成熟度,反映了強烈下陷快速沉積的特點。沉積物的韻律性和旋迴性十分明顯,橫向和縱向上巖性、巖相和厚度的急劇變化,反映出該區地殼運動的普遍性和差異性。

新生代中早期,松遼平原仍處於北西-南東的拉張作用環境下。本區地殼產生一系列的張性斷層,並形成具有繼承性的張性斷陷盆地,如區內伊通-舒蘭、樺甸、敦化盆地等。這些盆地內的古近紀含煤地層、含矽藻土和油頁岩地層不整合覆蓋於前古近紀地層之上。

古近紀與新近紀早期地層之間也存在地層不整合的接觸關係。不僅如此,在新生代中早期擴張環境的大背景下,沿張性斷裂火山活動頻繁,形成區內的伊通火山群、舒蘭火山群、範家屯火山群及雙遼火山群,等等,表明此時松遼平原已進入大陸邊緣斷裂活動再度活化與加劇的構造環境中,已進入新構造運動階段,並奠定了當今松遼平原地質構造格局。

地殼相對劇烈的構造運動階段與相對穩定的階段總是間隔出現的。在地殼相對穩定階段,外動力作用強烈,剝蝕作用削高補低,最終大地夷平,形成準平原面,準平原上升或下降即形成上升或下降夷平面。地貌研究表明,區內無論是古近紀,還是新近紀早期都存在有標誌著相對地殼穩定階段的準平原面和相對活躍階段的夷平面。

區內大興安嶺地區古近紀形成的夷平面為布西期夷平面,新近紀早期形成的夷平面為興安期夷平面。長白山地區則形成長白期夷平面(n1末)和臨江期夷平面(n2末)。兩級夷平面在工作區東部和西部的山區和丘陵區都有分佈,為上升夷平面,而在鬆遼盆地和伊通-舒蘭地塹區則形成下降或埋藏夷平面。

由於兩級夷平面的存在,標誌晚中生代的地形已被剝夷不復存在,而當今松遼平原所顯示的地貌輪廓則主要為古近紀以來的地貌輪廓,特別是新構造運動以來所形成的地貌輪廓。

中國第四紀地質的基本特徵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基本特點

前第四紀地質

2樓:中地數媒

鄱陽湖地區地處江西省北部,橫跨揚子陸塊和華南陸塊兩個一級構造單元,系省域地殼活動較頻繁的地區。以萍鄉-樂平坳陷帶為界,南北的地質構造演化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時至三疊紀,隨著海水的逐漸退出,南北才連成一體,成為統一的大陸。區內地層發育,岩漿作用頻繁,構造作用強烈。

(一)地層

本區地處揚子陸塊九江坳陷和鄱陽盆地,由古元古界星子巖群和中新元古界雙橋山群組成雙重基底,星子巖群為角閃變質岩系,為結晶基底;雙橋山群巖性為一套淺變質的千枚巖、板岩夾變質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為褶皺基底。沉積蓋層由震旦系—中三疊統組成。志留系由淺海潮坪相泥砂岩組成,構成一完整的海退層序。

泥盆系本區僅發育上統,為河流相碎屑岩建造。石炭系—下二疊統以淺海相碳酸鹽巖為主,中夾含煤碎屑岩。上二疊統—中三疊統,主要為淺海相碳酸鹽巖,夾少量泥岩和砂岩。

受晚三疊世印支運動的影響,本區基本結束了大規模的海侵歷史,進入濱太平洋大陸邊緣活動發展階段,形成了一系列中新生代陸相沉積盆地。

(二)岩漿岩

區內岩漿活動頻繁,從元古宙—新生代均有不同規模的岩漿噴溢和上侵活動,並呈現了多旋迴特點。中新元古代和侏羅紀-白堊紀是岩漿活動最強烈時期。

(三)構造

調查區經歷了長期的構造活動,形成了區內複雜的構造面貌。主要構造線方向為北東向,其次為近東西向、北西向和北北東向。褶皺、斷裂構造發育。

1.褶皺

鄱陽湖西部地區以寬型褶皺為主,而東部地區則以線型褶皺發育為特點。褶皺軸向為北東向及近東西向。蓋層褶皺和基底褶皺均具較強的繼承性特徵。

2.斷裂

區內斷裂構造十分發育。總體上處在近東西向和北東向伸展構造環境。鄱陽湖西部區以近東西向和北北東向斷裂為發育,以逆衝推覆構造為主,構造窗多見;東部區以北東向逆沖斷裂和滑覆斷裂發育為特點。

(四)環境地質分割槽

以沉積古地理環境條件和物質組合特徵及其成因型別為依據,調查區共劃分為8個環境地質區,分別為大陸邊緣次深海環境變質岩區、大陸斜坡淺海環境沉積岩區、陸海過渡環境沉積岩區、大陸火山噴溢環境火山岩區、大陸河流環境紅色碎屑岩區、大陸環境沉積物區、矽鋁質花崗岩類區、鐵鎂質基性—超基性岩區。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綜合特徵

第四紀地質

3樓:中地數媒

(一)第四紀地層

第四紀地層分佈十分廣泛,出露面積約佔調查區總面積的80%以上。地層總體特點:在巖性上從河谷到濱湖平原,由二元構相逐漸過渡到多元構相,在垂直方向上由粗變細;成因型別複雜,除廬山為冰磧、冰水堆積外,其他地區主要為沖積、洪積、衝湖積和湖積;地層厚度變化從支流到「五河」主流河谷再至濱湖平原,厚度逐漸增大,如朱港一帶厚度為76m,而在梅家洲厚度達154m。

根據巖性巖相特徵、層位關係、生物化石和14c資料等,全區按露頭區和覆蓋區釐定為11個第四紀地層單位(表2-1)。

表2-1 第四紀地層劃分簡表

(二)第四紀古氣候環境

調查區第四紀堆積物組合、孢粉組合和化學成分等特徵的長期綜合研究成果表明,區內第四紀古氣候環境演變特點為整個第四紀的氣候存在著旋迴性冷暖氣候變化的特徵。早更新世存在兩個氣候波動旋迴,大排嶺冰期—大排嶺—鄱陽間冰期—鄱陽冰期—鄱陽—大姑間冰期,其顯示為寒冷與溼熱交替的氣候環境;中更新世存在大姑冰期-大姑-廬山間冰期的氣候旋迴,呈現為寒冷向溫暖潮溼氣候環境演變;晚更新世則存在有廬山冰期-廬山-蘆林間冰期-蘆林冰緣期,呈現乾冷-溫暖溼潤-乾冷的氣候變化;進入全新世氣候總體為溫暖、溼潤,在全新世早期約1000a左右氣溫相對較低,到距今8000~3000a則為全新世大暖期,森林繁盛,物種空前繁盛,氣候溫暖溼潤,距今約3000a後氣溫有所下降,在距今約650a進入小冰期時代,近代氣溫又開始有所上升。

(三)新構造運動

第四紀以來,調查區構造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地殼以垂直升降運動為主,差異斷塊活動明顯。早更新世,地殼處於擠壓鬆弛階段,以垂直沉降活動為主,沿「五河」古河道和河漫灘,發育早更新世地層。

到了中、晚更新世,差異性斷塊活動明顯,地殼以隆升作用為主,發育多期山嶽冰川及其冰積物(如北部廬山地區)和中、晚更新世地層中廣泛分佈的黏性土層。進入全新世,地殼活動較弱,處於穩定抬升的過程。

區內活動斷裂都屬繼承性活動斷裂帶,新生斷裂帶不發育,規模較小。根據活動斷裂帶空間分佈特徵,大致歸納為北東向活動斷裂帶、北北東向活動斷裂帶和北西向活動斷裂帶。北東向活動斷裂帶,控制了中新生代以來的沉積盆地的發展及沉積相變異。

其形成於早古生代,中生代直至第四紀仍然處於繼續活動狀態。北北東向活動斷裂帶,控制了第四紀沉積物的堆積相及厚度變化。其形成於中生代,第四紀仍在活動。

北西向活動斷裂帶,控制了第四紀地層分佈和堆積物厚度變化及水系格局,形成於中生代,直至第四紀仍在活動。

總的來看,自新生代以來,由於地殼水平擠壓鬆弛引起均衡調整作用,地殼以垂直運動為主,差異性斷塊作用明顯。同時,新構造運動具有繼承性、新生性、間歇性和差異性特徵。

第四紀地質學作業通過哪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推斷第四紀古氣候特徵

我在地大(武漢)上大一,專業第四紀地質學,想轉資勘或地質學,很糾結不知道選哪個,它們考研方向怎麼樣

我本身是學地質的,我想說的是雖然一個是工,一個是理,可是無論是學的書籍,考研方向,一季就業都會有很大的重疊,但是不是完全相同,舉例說吧,不同在於資源更適合男生,跑野外一類的,工作更容易找,錢 也多,地質更適合女生,主要是在屋裡從事研究工作,工資更安逸 對二樓那人只能說是比較無語,知道啥是地質嗎,石油...

李四光是怎樣從一快奇怪的石頭髮先第四紀冰川的活動的?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李四光在1921年即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東麓發現了冰川漂礫,識別出冰川流動形成的擦痕。30年代,他又在江西廬山發現冰川沉積物,在鄱陽湖邊發現具冰川擦痕的羊背石 並在安徽黃山發現u形谷削壁上的擦痕,在該山後海發現具擦痕的漂礫。blocked ads 在這些重要發現後,李四光先後發表了 揚子江流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