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慈悲心,分別心,慈悲心 同情心 惻隱心 憐憫心 這些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8-11 17:09:40

1樓:

世間人的慈悲叫「愛緣慈悲」,你愛他,你對他很慈悲;你不愛他,你對他一點都不慈悲,這個叫愛緣慈悲,這是一般普通人都有的。升高一級叫「眾生緣慈悲」,我們今天講同情心,統統是眾生,看到眾生受苦受難,他就想幫助他,沒有想利益自己,只想幫助這些眾生離苦,離開災難,叫眾生緣。

這個就高得多了,這世間的聖人,心量大。菩薩是「法緣慈悲」,他二邊不著,中道不存,見到眾生就如同自己一樣,知道眾生與自己是一體,自自然然慈悲心生出來。第四種叫「無緣慈悲」,這是佛與法身菩薩,無緣是沒有任何條件,見到眾生苦一定幫助他離苦得樂,諸佛如來、法身大士。

所以慈悲也有這四種。與眾生樂,拔眾生苦,這叫梵行。在此地是法緣以上菩薩,真正是菩薩。

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對待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以平常心去對待,其實就是一種真正的修行,當一個人可以做到對任何事內心都沒有偏直的時候,自己其實會很苦。 心無去來,是知涅即是空心,諸佛入涅者,為在無妄想處,了斷世間因果,不戀紅塵才能修至入涅;學佛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看眾生的過錯,永遠汙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2樓:狄林涵

慈悲心又稱四無量心。慈於眾生樂 悲拔眾生苦 以眾生為主,與世間的感情是不一樣的 感情是以自己為主。分別心就是眾生的我執,有好與壞,正與邪的分別等等。

慈悲心 同情心 惻隱心 憐憫心 這些有什麼區別?

3樓:匿名使用者

慈悲心、同情心、惻隱心、憐憫心的區別如下:

1、慈悲心:指一個人對某物或某事懷有不忍之心。中國古象雄文化的宗教體系經過幸饒佛陀和不同時期的佛陀傳播,將 慈悲心、靈魂不滅、輪迴轉世和因果報應等象雄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更有效和深入地在中亞等廣大地區傳播,影響著古時印度教、耆那教、後來印度佛教的產生。

2、同情心:首先是指對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覺察與同情感,同時也指這種感情的表露。這是同情心的基本含義和初級層面,人人都應該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

但同情心又是一種才能,往往指培養成能與他人感情起共鳴的一種才能,而這種感情不必一定是悲傷。這是同情心的引申含義和高階層面。

3、惻隱心:一般是指惻隱之心,是漢語成語。意思是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見到遭受災禍或不幸的人產生同情之心。出自《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4、憐憫心:亦作「憐閔」。亦作「憐愍」。哀憐;同情。

4樓:匿名使用者

慈悲心: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就是慈悲心。

同情心:指對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覺察與同情感,同時也指這種感情的表露。惻隱心:

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見到遭受災禍或不幸的人產生同情之心。憐憫心:

就是感覺別人可憐,心裡也受他影響,覺得難過的。基本上,同情心、惻隱心、憐憫心三者是大同小異。但是,慈悲心與「同情心、惻隱心、憐憫心」三者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

慈悲: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海濤法師這麼解釋慈悲:

1、◎不帶執著的愛,是唯一不夾雜恐懼的愛,這種愛才是清淨的。帶有執著的愛是枷鎖,蘊藏了情緒的狂浪,往往製造一種看不見的鐵鏈。2、◎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5樓:匿名使用者

同情是處於人的內心的良心,慈悲是本質的愛,惻隱是當某人遇到特殊情況下產生的愛心憐憫是本質的愛

什麼是真正的無分別心

6樓:花戲舞蝶

無分別心,簡單說就是平等的心。詳解如下:

無分別心——離情念分別的心識,有二種:

一、無漏的無分別心:又叫:無分別智,即:正體會真如的智慧。

二、有漏的無分別心:如:定心第六識,或第八識及眼等之五識,稱於境的自相,現量的心。

分別,有三種,即:隨念,計度,自性。

無分別,已無隨念、計度二種,但並非無自性。

佛學常識 什麼是慈悲心,什麼是慈悲心啊,學佛的進來下

人物模型館 愛自己的家人是慈悲心嗎? 沒問題哈 大慈,是與一切眾生樂 大悲,是拔一切眾生苦。故而,慈悲是特指對眾生而言的。只有菩薩,才有慈悲。不是出離這個世界,而是深入這個世界,和一切有情站在一起。正因為一切有情都有他的執著心,伴隨著執著心,煩惱才源源不斷地像大海中的波浪將眾生裹挾。眾生為了從陷溺在...

怎樣修慈悲,應如何修慈悲心?修慈悲心有何功德

慈悲從來不是刻意去修的,也修不成。慈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緒表露,但是你既然問到了,我便勉強作答 想慈悲,先要有愛,這個愛不是小愛,是不愛,也就是無愛無不愛。告訴你一個算是接近的方法,你 每個人,尤其是會引起你情緒波動的人。於是觀想,如果我和他有一樣的經歷,一樣的背景,一樣的意識水平,那麼我會和他一樣...

如何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慈悲心 哪位佛菩薩能示現告知

隨喜。問的好。這個問題佛菩薩早就給我們總結好了。就是要不斷的修習 七重因果 啊。七重因果教授 一,知母 思惟法界有情都是自己的母親 二,念恩 思惟一切有情於我有恩 三,報恩 思惟當報一切有情恩 四,悅意慈 見一切有情猶如愛子生歡喜心 五,大悲 思惟一切有情於生死中受無量苦,我當如何令其得離此苦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