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物鏡的焦距會影響天文望遠鏡的集光力

時間 2022-06-03 11:05:12

1樓:功正文

1全部首先必須知道兩者的關係: 焦距,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從透鏡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

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頂點之間的距離。 主要是因為光圈的大小~~望遠鏡口徑越大,集光力愈強,可以看見星星的數目亦增加,集光力是收音機收集光線比眼睛強多少倍的意思。

集光本領乃望遠鏡物鏡直徑平方和瞳孔直徑平方之比。人的瞳孔,日間受光影響,故收縮,晚上則儘量擴大,直徑伸縮由四毫米至八毫米,平均值是七毫米。 望遠鏡比肉眼大上許多倍,以一枝150 毫米即六吋口徑反射鏡來記算,就比肉眼看東西明亮 495 倍。

當然望遠鏡口徑大還可以觀察到更加暗的星星,口徑和星等的關係如右。 人的瞳孔是固定的,所以要增加集光本領就唯有向物鏡直徑打主意,造一枝大口徑望遠鏡。但大口徑鏡的球面和拋物面值相差頗大,一定要磨成拋物面,初學者未掌握好磨鏡技術的話,因該以小口徑開始。

另外大口徑望遠鏡又必須做一座重型精密、穩定性高的腳架,否則在調校光軸,對準星體時就會出現困難。而機械製作所花的時間可能還比磨鏡還多,怎樣可令至初學者興趣慢慢減低。而搬運如此重的裝備往郊外觀測也很成問題。

經歷數次辛勞後,望遠鏡可能被放置在屋角去渡其晚年 。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個肯定是有關係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滾一邊,你們這些玩意兒再在這刷分,讓管理員把你們全封。

天文望遠鏡的引數關係天文望遠鏡的口徑,焦距,解析度,焦比,集光力的關係求你們了幫幫我吧!!!

4樓:匿名使用者

通常情況下,口徑越大,解析度和集光力越大。

放大倍率等於物鏡焦距除以目鏡焦距。

焦比等於物鏡焦距除以口徑。

你列引數想問啥?

天文望遠鏡的引數關係

5樓:匿名使用者

口徑決定解析度和集光力;焦距決定焦比。所以天文望遠鏡口徑是決定因素。因為對於天文觀測來說,解析度和集光力是最最要緊的。

這就是清晰明亮。而放大倍率倒在其次。你想,放大成一個灰濛濛模模糊糊的影像有什麼用?

也沒什麼完美組合,就是口徑越大越好。

折射式因為是玻璃鏡片,口徑不易做大。不過維護最方便。幾乎不用維護。建議初學者就選這種。

反射式物鏡是反光鏡。口徑容易做大。但維護較為麻煩。有點灰掉到反光鏡上就不容易清除。有時光軸還會動掉。調光軸對新手來說又是件麻煩事。

折反式**較貴。在一般業餘愛好者中用得較少。據說有其好處。但本人從沒看過。不敢瞎說。

6樓:

天文望遠鏡的口徑決定,解析度,集光力

焦距決定,焦比(物鏡焦距除以目鏡焦距等於天文望遠鏡的放大倍數)

折射式直接利用透鏡成像(便於維護),反射式是利用曲率鏡面成像(成本低,沒色偏)折反式可以縮短淨桶長度。

7樓:匿名使用者

1.口徑越大解析度越高,集光率越強

2.焦距受需求決定,物鏡焦距除目鏡焦距就等於放大倍數3.焦距除以口徑就是焦比,好比照相機光圈

4.焦比小集光裡強(f2大於f10),但色差也越大(只限於折射式,反射式不存在色差,所以一般鏡筒很短)

不存在絕對完美,但口徑越大越好。望遠鏡視需求而定,一般都是用反射式。

折射式的話,焦比小的適合看深空天體,反之適合看近地天體

天文望遠鏡的焦比、放大倍率、線性視野、極限星等、照像分辨力、集光力、物鏡等各類引數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物鏡:天文望遠鏡中最先接觸目標光線的光學元件。可以是透鏡,也可以是反射鏡。

焦比和集光力:這是同一個概念,是物鏡口徑(直徑)與物鏡焦距的比值。這個值越大,物鏡在做照相觀測時效能越高。

放大倍率:物鏡焦距和目鏡焦距的比值。它代表觀測時望遠鏡對目標視角的放大能力。

線性視野:目視觀測時,視野中無明顯像差和畸變的部分。一般來說目鏡都具有視場光闌,視野的非線性部分會被它擋掉,所以我們看到的視野都屬於線性視野。

極限星等:通過望遠鏡目視觀測時,可以看到的最暗的星的星等(假設天氣條件理想)。

照相分辨力:即按照銳利判據計算的理想角分辨力(不考慮大氣seeing等的影響),也就是物鏡能夠分辨無限遠處兩個光源的最小角間距。一般可以按140/d(d為物鏡口徑)來計算。

9樓:匿名使用者

焦比是焦距與口徑的比值。決定了最大『視野。一般深空觀測用小焦比(4-6左右),行星觀深用大焦比(可達10以上)

放大率不是主鏡引數,是主鏡焦距除以目鏡焦距。

線性視野是普通望遠鏡引數,不是天文望遠鏡引數。表示視野大小。

極限星等由有效口徑惟一決定=log2.5(d/5) 6樓上對解析度解釋無誤

請問 天文望遠鏡 的 集光力 是不是指放大的最大倍數???

10樓:匿名使用者

望遠鏡口徑越大,集光力愈強,可以看見星星的數目亦增加,集光力是收音機收集光線比眼睛強多少倍的意思。集光本領乃望遠鏡物鏡直徑平方和瞳孔直徑平方之比。人的瞳孔,日間受光影響,故收縮,晚上則儘量擴大,直徑伸縮由四毫米至八毫米,平均值是七毫米。

望遠鏡比肉眼大上許多倍,以一枝150 毫米即六吋口徑反射鏡來記算,就比肉眼看東西明亮 495 倍。當然望遠鏡口徑大還可以觀察到更加暗的星星,口徑和星等的關係如右。 人的瞳孔是固定的,所以要增加集光本領就唯有向物鏡直徑打主意,造一枝大口徑望遠鏡。

但大口徑鏡的球面和拋物面值相差頗大,一定要磨成拋物面,初學者未掌握好磨鏡技術的話,因該以小口徑開始。另外大口徑望遠鏡又必須做一座重型精密、穩定性高的腳架,否則在調校光軸,對準星體時就會出現困難。而機械製作所花的時間可能還比磨鏡還多,怎樣可令至初學者興趣慢慢減低。

而搬運如此重的裝備往郊外觀測也很成問題。經歷數次辛勞後,望遠鏡可能被放置在屋角去渡其晚年 。

即:集光本領=物鏡直徑(mm)平方/49 極限星等=1.77+5xlog物鏡直徑(mm)=8.8+5xlog物鏡直徑(吋)

分 辨 本 領 (resolvingpower) 直徑 直徑 分 辨 本 領 吋 毫米 弧秒

2.5 63 1.82 3 76 1.

52 4 100 1.14 6 150 0.76 8 200 0.

57 10 250 0.46 12 300 0.38 14 350 0.

33 16 400 0.29 18 450 0.25 20 500 0.

23集光本領,放大倍數並不能表達望遠鏡的質量,望遠鏡質地取決於它的分辨本領,它就是分開兩顆很相近的雙星的最高能力。分辨力高,星像清晰的六吋鏡會遠比只得集光力強的大口徑十吋鏡實用得多。天文觀察要求光學質量最高,若大口徑鏡只看見模糊的星像,用處就不大,只可用來看看風景吧!

英國業餘天文學家杜氏(dawes)根據觀測雙星的經驗,記算出望遠鏡口徑的最高分辨能力,這就是著名的杜氏極限(dawes\' limit)。 六吋口徑望遠鏡,分辨本領最高是0.76 弧秒,雖然因星空觀察受大氣流動影響,而會使分辨本領降至一弧秒,但已經比肉眼只可分辨兩顆距離一弧分以上雙星的能力要大上六十倍。

以天文愛好者的需要和能力來決定定,初學者最適宜自制一枝六吋口徑,48 吋焦距,焦比是八的牛頓式望遠鏡,因為主鏡只需要磨成一個球面,鏡筒短,腳架製造比較容易。若喜歡輕巧和方便攜帶的可造一枝120 毫米口徑,720 毫米焦距,即 f/6 的望遠鏡。

計算方法:分辨本領=116/物鏡直徑(mm) (單位:弧秒) =4.56/物鏡直徑(吋) (單位:弧秒

11樓:匿名使用者

集光力是用來描述望遠鏡收集的光線是人眼睛的多少倍的,比如集光力為459×,它表示這臺望遠鏡是人眼收集光線的459倍。這個指標只和望遠鏡物鏡的口徑有關。

12樓:量子海洋

這完完全全是兩碼事,集光力指的是望遠鏡收集的光線是瞳孔的多少倍,計算方式是用(物鏡口徑毫米數/人眼瞳孔直徑)^2,瞳孔直徑一般按6毫米計算,如60毫米口徑的折射鏡集光能力為100倍

而最大倍數一般不超過口徑毫米數的1.5倍.日常觀測一般以口徑毫米數的1倍為限度

天文望遠鏡的放大倍數問題。

13樓:鄺

天文望遠鏡放大倍數和焦距關係

放大倍數=物鏡焦距/目鏡焦距,物鏡焦距越長或目鏡焦距越短,倍數就越高,但受口徑限制倍數太高就沒有實際的效果了。一般放大倍數不大於口徑毫米數的1.5倍。

口徑mm×0.2=有效最高倍數。

目視解析度=140"/口徑,口徑越大,解析度越高(數值越小就是能看到越細小的東西)

折射使用方便,視野較大,星像明亮,維護方便,看行星好。反射無色差,口徑越大獲得最強的集光力,看星雲好。

短焦距鏡(小焦比,焦比<=6)適合觀測星雲、尋找慧星長焦距鏡(大焦比,焦比》15)適合觀測月亮和行星中焦距鏡(中焦比,6《焦比<=15)適合觀測雙星、聚星、變星和星團焦比f=焦距/口徑,可以計算出焦比f.

14樓:

正常望遠鏡放大倍數等於物鏡焦距除以目鏡焦距。在加上增倍鏡後,實際倍數就是這個倍數再乘上1.5或3。這個增倍鏡實質上是個凹透鏡.作用就是等效增加物鏡焦距

天文望遠鏡的幾個引數,幫忙解釋一下哈!

15樓:早起披衣入晨曦

1°(度)= 60′(角分)= 3600〃(角秒)

1π(弳度)= 180° = 10800′

這樣看來角秒越小應該是越精細的。解析度越好。

照相分辨力:254條/mm---------這個不知道是不是跟畫圖中的dpi(那是英寸作為單位這是毫米)比較類似啊,數值越大越精密。

集光力:329x--------應該是聚光率數值越高,所聚集光線越多,能看到的星等級別就越暗。這個329倍應該是比較厲害了。折射式的吧。

視野角:眼睛通過望遠鏡所看到物體像的張角和眼睛直接看物體時的張角之比即為放大率。如果已知物鏡和目鏡的焦距,則可由物鏡的焦距f除以目鏡的焦距f可得放大率r:

r=f/f ;望遠鏡的放大率也可由入射瞳孔的直徑d除以出射瞳孔的直徑d得到,即: r =d/d ;放大率越大,一般觀察的物體越清晰。

線性視野(1000m):13.11m --------我就只能理解為跟視野角有關了,1000米距離能看到13米的範圍。一般來說看的範圍越小代表放大率越大。

非專業,將就看吧。想專業的話到天文**上去諮詢吧。

16樓:匿名使用者

分辨力分辨力(又稱為解像力)是指望遠鏡能夠分辨兩個接近星點的能力。當兩個星點的分隔小於分辨力則望遠鏡便不能將兩顆星分辨為兩個星點。人眼的分辨力約為1'。

望遠鏡的分辨力可用以下的公式求得:

分辨力 = 120" / 望遠鏡口徑(mm)

例: 60mm口徑望遠鏡

分辨力 = 120" / 60mm = 2〃,即可分辨2"角距的雙星。

集光力集光力是指望遠鏡較人眼聚集多少倍光來表示,與望遂鏡焦距,放大倍無關。人眼的瞳孔口徑在黑暗的環境能夠擴大至7mm,所以計算望遠鏡的集光力是用以下的方程式:

集光力 = 望遠鏡口徑(mm)的平方 / 72

例: 5 0mm(約2吋)口徑的望遠鏡,

它的集光力 = 502 / 72= 51倍

視野從天文望遠鏡觀察星空,可見圓形的視野中有星星。視野變成圓形的原因,是目鏡的焦點面裝有視野圈。目鏡內可見的視野範圍稱為「目視界」,在目視界中,實際星空的範圍稱為「實視界」。

單位各以角度表示,若目鏡的目視界和望遠鏡的信率為已知數,依下式可計算實視界:

實視界=目鏡目視界÷倍率由此可知倍率愈高,實視界會變得狹小。

視場角(ω)

能夠被望遠鏡良好成像的天空區域,直接在觀測者眼中所張的角度,稱為視場或視場角(ω)。望遠鏡的視場往往在設計時已被確定。折射望遠鏡受質的限制而約束了視場角,反射望遠鏡或折反望遠鏡往往受到副鏡尺寸影響而約束了視場角。

而對於天體攝影,視場還可能受接收器象素尺寸的約束。

望遠鏡的視場與放大率成反比,放大率越大,視場越小。

集光力集光力是指望遠鏡較人眼聚集多少倍光來表示,與望遠鏡的焦距,放大倍無關。

人眼的瞳孔口徑在黑暗的環境能夠擴大至7mm,所以計算望遠鏡的集光力是用以下的方程式:

集光力 = 望遠鏡口徑(mm)的平方/7的平方

例如:50mm(約2吋)口徑的望遠鏡,它的集光力 = 2500/49 = 51倍。

自制天文望遠鏡物鏡的焦距過短會有什么後果

你好,我是軍工光學廠家經銷,從光學設計角度考慮,使用長焦距的物鏡,視野比較窄,而使用短焦的,視野寬闊一些。另外關於色差等等,都是相對的!特別是不清楚你使用的鏡片是怎麼來的?否則沒辦法給你回答。你的自制天文望遠鏡,能說一下材料是什麼 嗎?特別是光學鏡片的 關於你最新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以前給別人回答...

為什麼天文望遠鏡常用凹面鏡作物鏡

阿甭老師 反射望遠鏡的主鏡是凹面 反射 鏡,光學望遠鏡的設計目標,就是把物鏡面積內的光力,集中到你的瞳孔 目鏡 反射鏡和凸透鏡可以形成聚集的光路。常見的牛頓反射式望遠鏡,相比於折射和折反射鏡,有很高的價效比,所以業餘愛好者中,牛反的保有量不少,所以會常見到凹面鏡的天望 當然還包括折返鏡 相同 牛反可...

為什麼望遠鏡的兩個透鏡的焦距是不相等的

因為望遠鏡的放大倍數 物鏡焦距 目鏡焦距,如果兩者等焦,完全就沒有放大效果。其實凸透鏡成像跟小孔成像原理非常相似,你可以將光心視為一個小孔,並作出光路圖。如果物鏡和目鏡等焦,遠處物體與物鏡光心成一個視角a,當成像之後,目鏡的光心對這個像所成的視角還是a,所以就沒有實現放大作用。因此目鏡焦距必須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