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化學中的構造原理可以解釋原子最外

時間 2025-05-16 04:01:24

原子內部的結構是什麼樣的?他的結構和哪個是類似的?

1樓:張嘉年

原子內部的結構圖。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資訊單位-量子位元(qubit)(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圖於位元 it from bit

量子資訊研究興盛後,此概念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位元)注:位元即位元。

2樓:千代雪優

原子內部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內又有質子和中子,原子的結構和太陽系類似。太陽就像原子核,周圍的行星就像核外電子。

化學中關於原子結構的問題

3樓:網友

1、c13(質量數為13,質子數為6)的結構示意圖怎麼畫。電子數是6

2、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那離子中以上五種有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加或者減去失去的電子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加或者減去失去的電子數。

講一下原子構造原理的意義?

4樓:熱心網友

科學家歸納大量的光譜事實。

得出如下結論:設想從氫原子開始,隨著原子核電荷數的遞增,原子核每增加乙個質子,原子核外便增加乙個電子,大多數元素的電中性基態原子的電子按順序填入核外電子運動軌道,叫做構造原理(aufbau principle)。

注:aufbau是德文「構造」。所謂「隨電荷遞增電子填入軌道」,是一種象形的說法,是一種思維模式,事實上單獨地考察某乙個多電子原子的電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是並沒有先後填入的次序。

對於同一能級,當電子排布為全充滿(d10,如29號元素cu銅)或半充滿(d5、f7)、全空(如46號元素pd鈀)時,能量較為穩定,或許不穩定。

5樓:網友

1、意義是讓我們更好的瞭解它,作用是解釋它的已知性質併合理猜想它的未知性質。

2、電負性親和能可以判斷價鍵的成鍵型別和極性,與雜化理論關係不大。電負性親和能對極化作用有很好的解釋作用,用以判斷配合物的顏色。

3、其實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不反應的兩種物質,只要有適合的條件!可以從反映熱力學來考察反映情況。簡單點的話可以從沉澱溶解、氧化還原、酸鹼解離和配合現象(個人更傾向把配合歸為酸鹼解離裡)的角度分析。

理論基礎就是以上四種理論。

4、反應動力學是說反應速度的。是考察環境對反應速率影響的理論。

5、酸鹼的說法比較多,但一般都使用路易斯酸鹼質子理論說:能給出質子的為酸,能接收質子的為鹼;同時,能接收電子的為酸,能給出電子的為鹼。有個很經典的例子就是:

像hf溶液中加入bf3,hf的酸性增強,是因為bf3是路易斯酸,有強的吸引hf中f的電子的能力,使得h-f鍵容易解離,從而酸性增強。雖然在bf3中沒有看到傳統意義上的酸的標誌:h+,但它卻是酸!

而hf有傳統意義上酸的標誌,卻在這裡成為鹼!

很高興你能考慮這麼多!

6樓:網友

原子構造原理是電子排入軌道的順序,構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佈。

2)原子構造原理是書寫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式的依據,也是繪製基態原子軌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據之一。

描述一下原子內部結構是怎樣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原子內一些特定的穩定的軌道上繞核運動。既然電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層排布的,那麼當有若干個電子時,它們是怎樣分佈在不同電子層上的?

我們將電子離核遠近把電子層分為第1層、第2層……第7層(或者以k、l、m、n、o、p、q)表示。離核近的電子層能量低,離核遠的電子層能量高,第n個電子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例如第1層最多容納2*1^2=2個,第2層最多容納2*2^2=8個)。

根據能量最低原理,電子總是優先佔據能量低的電子層(例如c,6個電子其中2個先佔據k層,然後4個佔據l層)。最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8,次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18……

根據洪特規則,當電子層處於全滿、全空狀態比較穩定(暫時不討論半滿,因為我這裡講的是電子層,而不是spd等軌道)。

以鈉原子為例:

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 l8 m1

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1個電子成為k2 m8,要麼得到7個電子成為k2 m8 l8,失去1個電子比得到7個電子容易得多,所以鈉原子易失去1個電子。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後電子數比核電荷數(質子數)少1,帶1個單位正電荷,成為鈉離子(na+)。

以氯原子為例:

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 l8 m7

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7個電子成為k2 m8,要麼得到1個電子成為k2 m8 l8,失去7個電子比得到1個電子困難得多,所以氯原子易得到1個電子。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後電子數比核電荷數(質子數)多1,帶1個單位負電荷,成為氯離子(cl-)。

以碳原子為例:

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 l4

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4個電子成為k2,要麼得到4個電子成為k2 m8,失去4個電子比較困難,得到4個電子也比較困難,所以碳原子不易形成離子,而易與其它原子共用電子來達到最外層8電子的穩定結構。

在原子中,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所以原子不帶電。原子得失電子後會轉變成離子:原子得電子帶負電,稱為陰離子,原子失電子帶正電,稱為陽離子。

離子就是帶電的原子或者原子團。

8樓:匿名使用者

原子內部分為原子核 和 核外電子。

原子核又分為 質子和中子。

核外電子繞著原子核轉。

原子的質量等於質子數加上中子數。

整個原子不嫌電性的原因是質子數等於電子數,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釣魚杆的構造原理是什麼

新時代向前衝 釣魚杆的構造原理是運用了物理當中的槓桿原理。概念分析 在使用槓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槓桿 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槓桿。因此使用槓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 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

防空警報的構造及原理是什麼,防空警報的構造及原理

週末帶你去旅行 古代皇宮裡的防空警報,真佩服古人的智慧,什麼原理?防空警報的構造及原理 防空警報分為預先警報 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三種。預先警報 預先警報於可能遭受專空襲威脅時鳴響 屬。空襲警報為響36秒,停24秒,反覆迴圈3分鐘。空襲警報 空襲警報於將要或已經遭受空襲時鳴響。空襲警報為響6秒,停6秒...

C 類中為什麼只有建構函式和拷貝建構函式有引數列表

對類的成員函式宣告來說,參數列不是建構函式和拷貝建構函式的專利,一般的類的成員函式,也是可以選擇引數個數的。並且還要注意,就算是那些比較 特殊 的成員函式,如operator 也是有函式表的,而且拷貝建構函式由於其功能的原因,它的參數列還是固定格式的。我猜你是想問,為啥解構函式就沒有參數列呢,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