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城樂賢
惰性氣體溶於水後仍然是單原子,只不過稱之為分子(單原子分子)。所以我懷疑提問者「不能以原子的形式存在」這個論點。
同意。儘管惰性氣體(包括氮氣、稀有氣體等,但這裡指稀有氣體)幾乎不溶於水,但溶於水的部分溶質以原子形式存在。
補充:這裡並沒說是水溶液。舉個極州野端點的例子,鈉鉀合金(常溫下液態)算是廣義的溶液(互溶物),和跡亮裡面盡是金屬原子。
僅指水溶液的話,那麼可以說除了稀有氣體以外沒有喚寬原子形式的溶質存在。否則,水分子會與之作用,最終產生水合離子,或是從溶液中析出(試試濃硫酸+蔗糖溶液吧)。
2樓:寒露
離子的直徑小答弊於一奈米,大於一奈米的是膠飢帶體或濁液。
因為液體中粒子是離子爛舉蘆,所以叫溶液。而不是因為溶液才離子。
溶液中溶質的粒子是分子還是離子
3樓:
摘要。分子是物質中能夠獨立存在並保持該物質一切化學特性的最小微粒。世界上的東西,譬如水、二氧化碳、糧食、銅、鐵、鋁、石灰、玻璃等都是物質,而這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
分子是這些物質中能夠單獨存在、並有著這一物質一切化學特性的最小「微粗」。分子有大有小,大小相差很遠。像塑料、蛋白質的分子就很大,被稱為「高分子」,是分子世界的巨人;而鐵、銅的分子卻很小,是分子世界的「小不點兒」。
大大小小的分子,又是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原子所組成的。原子大小就差不多。塑料、蛋白質的分子之所以大,是因為它們由很多原子組成;而鐵、銅的分子之所以小,因為它們只是由乙個原子組成的。
原子極小,我們常常用「芝麻那麼小」來形容「小」,芝麻與原子相比,就好像地球與芝麻一樣。50萬到100萬個原子,乙個緊挨著乙個排起「長龍」來,也只有一根頭髮直徑那麼長。
分子是物質中能夠獨立存在並保持該物質一切化學特性的最小微粒。衡基世界上的東西,譬如水、二氧化碳、糧食、銅、鐵、鋁、石灰、玻璃等都是物質,而這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這些物質中能夠單獨存在、並有著這咐纖謹一物質一切化學特性的最小「微粗」。
分子有大有小,大小相差很遠。像塑料、蛋白質的分子就很大,被稱為「高分子」,是分子世界的巨人;而鐵、銅的分子卻很小,是分子世界的「小不點兒」。大大小小的分子,又是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原子所組成的。
原子大小就差不多。塑料、蛋白質的分子之所以大,是因為它們由很多原子組成;而鐵、銅的分子之所以小豎棗,因為它們只是由乙個原子組成的。原子極小,我們常常用「芝麻那麼小」來形容「小」,芝麻與原子相比,就好像地球與芝麻一樣。
50萬到100萬個原子,乙個緊挨著乙個排起「長龍」來,也只有一根頭髮直徑那麼長。
而溶液中溶質的粒子大部分離子。
如果說氫氧化鈉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有哪些 有水分子嗎。
離子在溶液中不斷變成分子狀態之後 再繼續變成離子狀態 處於動態平衡狀態。
有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是氫氧根離子 鈉離子水分子。
氫氧化鈉溶液屬於強鹼性溶液,離子在溶液中,完全解離,不存在氫氧化鈉分子。
太棒了 謝謝你 我剛中考完 化學考了這個點<>
為什麼離子化合物易溶於水
4樓:漫迷天地
先補充一點知識。「凡是分子結構相似的物質,都是易於相互溶解的」。這是從大量事實總結出來的一條規律,叫做相似相溶原理。
由於分子的極性是否相似對溶解性影響很大,所以相似相溶原理又可以理解為「極性分子易溶於極性溶劑中,非極性分子易溶於非極性溶劑中」。
有了上述原理,理解起來就簡單了。水是極性分子,而大多數的離子化合物也是極性分子,據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大多數離子化合物易溶於水。
5樓:網友
什麼叫離子化合物,就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狀態下會電離出離子 電離了 也就是溶於水了。
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離子
6樓:匿名使用者
相關離子在溶液中可以發生某種反應使離子的濃度降低,則離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某些離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可少量共存。如在酸性、中性或鹼性溶液中都共存少量的h+、oh-.
1.常見的六種強酸為hclo4、hi、hbr、hcl、h2so4、可以和強酸的酸根離子共存;但不能與弱酸根離子共存,如f-、co32-、clo-、s2-、sio32-等。
2.常見的強鹼有koh、naoh、ba(oh)2等。oh-與弱鹼的陽離子(如cu2+、nh4+、al3+等)不能共存。
3.弱酸的酸式根離子與h+、oh-都不能共存,如hco3-、hs-、hso3-、hpo42-、hpo42-等。但強酸的酸式根離子只與鹼不能共存,如hso4-.
5.電解質溶液中至少有一種陽離子和一種陰離子。
二、認識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幾種原因。
1.發生複分解反應使離子濃度降低。
複分解反應是有難溶物(微溶物)生成、難電離物質生成、易揮發物質生成。由於難溶物、難電離物微粒之間有比較強的相互作用,分子難以電離成離子;揮發性物質生成並從溶液中分離,都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使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l-與ag+;ba2+與so42-;co32-、h+;h+、oh-;oh-與nh4+;h+、ch3coo-等。
2.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不能共存(但fe3+、fe2+因沒有中間價態可以共存)
常見強氧化劑:硝酸;濃硫酸;mno4-(h+)溶液;高鐵離子(fe3+);no3-(h+)溶液;含有clo-在酸、鹼性的溶液中都有強氧化性。
常見強還原劑:i-;fe2+;+2價硫(如s2-、hs-、h2s);+4價硫(so2、so32-、hso32-)等。
3.發生雙水解反應使離子濃度降低。
鹽溶液中,弱酸的陰離子和弱鹼的陽離子容易發生水解,某些離子相遇形成弱酸弱鹼鹽時,陰陽離子相互促進水解,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水解完全,使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迅速降低。常見易發生雙水解的陽離子有(fe3+或al3+)與(co32-、hco3-、alo2-)的組合。
al3++3hco3-=al(oh)3↓+3co2↑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al3++3 alo2-+6h2o=4al(oh)3↓
4.發生絡合反應使離子濃度降低。
如fe3+與scn-等。
溶液中的離子為什麼大多以水合離子形式存在
7樓:閆彩榮蹉凰
鈉離子和氯離子與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這些都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兩者等同,沒區別,可以說是鈉離子也可以說是水合鈉離子。
這個水合離子的說法只是為了區別水溶液中的離子、熔融狀態的離子,晶體中的離子。
弱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存在則稍有不同,有弱電離、有水解。
其它物質溶於水時,一般存在的微粒是:
硝酸鉀:硝酸根離子、水合鉀離子;
氫氧化鈉:水合鈉離子、氫氧根離子;
鹽酸:水合氫離子、水合氯離子。
也就是說原子團一般不存在水合。
溶液中溶質的粒子是分子還是離子
8樓:曲潔沙文宣
沉澱。氣體。
氧化物。弱電解質。
單質。在水中是以分子形態存在,他們不會被電離。
濃鹽酸溶質主要還是離子形式存在(h+
so2-),有部分hcl分子。
濃硫酸溶質主要以分子存在部分h3so4
大部分的溶解在水中會被電離成離子,以離子形態存在。
hcl氣體溶在水裡成為鹽酸,溶質是離子形態,hcl氣體是分子。
怎麼判斷溶質在同一種溶液中是否大量共存
跟no 反應會生成硝酸,氧化性強,會把銅離子氧化成銅,所以錯。跟cl 反應會生成agcl沉澱,所以錯。跟nh 反應會生成氨氣,所以錯。綜上,所以選d 基本上做這類題,都是看例子能不能共存,首先看能不能產生沉澱,生成氣體,還有會不會生成硝酸等強氧化性酸。還有一種是考顏色的,熟悉一下反應方程式就可以了。...
在同一溶液中鋅離子 鎂離子如何定量分析
手機使用者 取一份試樣調節ph 10,以鉻黑t作指示劑,用edta滴定鋅和鎂離子總含量。另取一份試樣加氟化銨1g作掩蔽劑,來掩蔽鈣,鎂離子,加入3ml三乙醇胺掩蔽 鋁離子。鹽酸羥胺溶液作還原劑,在ph 10的條件下用edta直接滴定鋅離子。鋅的濃度可以用下面的方法進行.1 將2 ml 鍍液吸至250...
人體血液中的氧氣以什麼形式在血液中運輸
古琛銀東 您好 人體血液中的氧氣,是由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攜氧運輸至全身各部的。紅細胞的機能主要是由其中血紅蛋白來完成的。1 運輸氧和二氧化碳。2 對機體所產生的酸鹼物質起緩衝作用。 答案a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時應從血紅蛋白的特性進行分析 解答 紅細胞中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