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k層排兩孝唯個,最外層不超過兩個,次外層不超過十八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三十二個。它有個就雀謹算公式巧歲培是2n^2,其中n是指電子層數。
2樓:匿名使用者
小於2n平方 ,最外層小於32,次外層小於18
化學原子的定義
3樓:雙兒
1.定義:散培分子可以分為原子。由此我們便知道原子的性質和分子很相似。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點:
1)原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這點和分子很相似。
2)原子總是不停地運動著;和分餘掘配子一樣。
3)原子之間有間隔。和分子一樣。
4)原子是構豎指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5)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只是發生重新組合。
3、原子結構。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顆粒。
原子核。所帶的正電量=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量。
原子核內的質子數=核電荷數。
核外電子數。
我們可以把一顆原子想成乙個雞蛋,原子核就是蛋黃,核外電子是蛋白,質子、中子是組成蛋黃的東西。
注:①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來整個原子不帶電。
乙個質子的質量與一箇中子的質量相近,它們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
原子的質量幾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說決定原子質量。
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質子和中子。
希望能幫助您解決問題】
化學分子原子區別
4樓:網友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通常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原子。
如果元素符號的右下角有數字,那麼它一定是分子,而不是原子了分子可以由多個同種或不同種的原子構成,其中原子個數不是1的時候,要把數字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這個數字是固定的,如果改變,就變成另外一種(或根本就不存在的)分子了。如so2、so3
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個數。
原子用元素符號表示,所以4個氮原子的寫法就是4n;
而每個氮分子由2個氮原子構成,所以氮分子寫成個氮分子就要在氮分子n2的前面標上個數4,即4n2
如果看到式子中元素符號的右下角有數字,那麼它一定是分子,而不是原子了分子的符號開始還真得記住,以後有規律就好記了常見的氣體單質(除掉稀有氣體)都是雙原子分子,都是x2形式。
5樓:庸什
一般你看到僅僅只有乙個字母的(除了字母沒其他,),你都可以說它是乙個原子,但也有例外的,如:c,你可以說它是原子,也可以說它是分子。但我在前面說的那句話還是管用的。
你上面說的 4n2,指的是4個4個氮分子(元素右下角寫數字),n2可以指乙個氮分子,也可以說是乙個氮分子由2個氮原子組成(n指乙個氮原子)
6樓:網友
主要區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分了。就是說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了。
不可以這麼理解的。這裡的2個氮原子(n)是構成乙個氮分子,即n2,這裡的4是代表有4個氮分子。
元素可以代表原子的,但不能代表原子的個數,如果原子有個數就在元素前面寫數字。
而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有的分子是乙個原子夠成的,比如fe,mn,c,na等,但有的分子是有2個原子構成的,比如,n2,o2,h2
7樓:皓月遐空
n2 就是乙個分子式,前面加個4 當然就是4個氮分子啦。
8樓:網友
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
打個比方吧,氮氣的分子n2, 是由氮原子n組成的,自然界存在的物質是氮氣n2,而不是氮原子。
9樓:網友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化學 原子結構與化學性質
10樓:尤潔留寅
1)質子數決定了元素的種類和原子核外電子數。
2)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是否相等,決定該元素的微粒是原子還是離子。
3)原子最外電子層電子的數目與元素的化學性質關係密切。
4)稀有(惰性)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是8個電子(氦是2個)的穩定結構化學性質較穩定,一般條件下不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5)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的電子一般少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電子,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達到穩定結構。
6)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的電子數一般多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穩定結構。
11樓:紀希榮譚鸞
樓上講的不太對,這些知識要等到上高二以後選修化學才會學到。
第一條是適用於所有元素的,這要用到以後要學的構造原理。
第二條和第三條都只適用於前18號元素。
其實非金屬和金屬沒有嚴格的界限的,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都是沿左下到右上的對角線來遞變的,所以金屬和非金屬的大致分界線實際上是從左上到右下的一條斜線,反映在同一族裡就是從上到下由非金屬遞變成金屬(比如va,vi族,但它們的最外層都是7電子;b元素雖然最外層是3電子,但它是非金屬)
12樓:梁良鹹鳥
主要適用於主族元素,比如第二條就不一定適用於過渡金屬。
所以它一定適用於前18號元素,但實際上可以拓寬至主族元素!
化學(原子結構)
13樓:匿名使用者
原子電子的分佈原理有: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得規則。
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個量子數完全相同的電子存在,每乙個軌道內最多隻能容納兩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
能量最低原理:在不違反泡利原理的前提下,總是儘量分佈在能量較低的軌道,以讓原子處於能量最低狀態。
洪德規則:原子在同一亞層的等價軌道上分佈的電子時,將儘可能單獨分佈在不同的軌道,且自旋方向平行。
其實能級交錯現象並不矛盾,因為決定電子位置的有其據軌道的遠近,電子執行軌道的形狀,電子自旋方向等因素,能級是規定好的,不同的能級電子的運動狀態時不一樣的,處於所謂「高能級」的電子的能量不一定高,同樣處於「低能級的電子」能量不一定低。微觀知識很複雜,可以看一下大學的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課本。這是我的理解,僅供參考。
14樓:網友
能量高低是指區域,電子在做高速的無規則運動,運動到外層和內層的能量不一樣而已,但所有電子的總能量是守恆的。
15樓:創作者
在多電子原子中,同乙個能層的不同能級中的電子會相互作用(排斥),如s電子對p電子的排斥,會使得p電子向遠離原子核的方向偏移(叫做s電子對p電子的遮蔽效應),即能量公升高;p電子對s電子的排斥,會使得s電子向靠近原子核的方向偏移(叫做s電子的穿透效應或鑽穿效應),即能量變低;這樣,填充電子以後,能級間的能量差比起填充電子以前變大,叫做能級分離。這樣一來,相鄰能層的相鄰能級(如m層的d能級和n層的s能級)間的能量高低關係就可能發生變化(m層的d能級能量公升高,n層的s能級能量變低,導致m層的d能級能量變得比n層的s能級能量還要高),叫做能級交錯。
為什麼道爾頓的原子學說是真正科學的原子學說,為什麼近代化學之父是道爾頓不是拉瓦錫
豆小果哈哈 道爾頓提出原子論,標誌著近代化學發展的開始。因為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所要說明的現象本質正是原子的化合與化分。道爾頓的學說已抓住了這一核心和本質,主張用原子的化合與化分來說明各種化學現象和化學定律間的內在聯絡。因此,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上說都是更加超過了燃燒的氧化學說。 僑中黃建成 ...
化學 關於原子共線共面,高中化學原子共面共線問題
三鍵是直線型的,所以,三鍵上的兩個碳原子和它們分別所連著相鄰的兩個碳原子,這四個碳原子是同一直線上的。看到上面的表述,擔心你會被說糊塗了,所以咱們說規定除了苯環上的碳,從左到右編號為 1,2,3,4號碳吧!在同一直線上的原子就是這四個碳原子。1234 苯環上的原子都是在同一平面的,所以有六個碳和五個...
化學原子和分子概念,化學中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什麼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有關概念的理解 a.保持 是指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相同。如氧分子保持氧氣的化學性質,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學性質。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如從氧氣o2,二氧化碳co2的化學性質不同,可以證明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構成分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