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修的關錦防線是馬其頓防線嗎 它花空了國家的錢嗎

時間 2021-08-11 18:13:44

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 弄錯了 不是馬其頓防線 是馬其諾防線.

當時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方開始研究如何防禦德國和義大利入侵。一九三0年,上臺伊始的法國國防部長馬其諾,將由其前任綜合了法國福熙、貝當和曉夫勒三位元帥爭論多年的防禦計劃交由議會討論,獲得90%以上的多數通過,並在此後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邊境建造了一系列防禦工事,這就是舉世聞命名的「馬其諾防線」。

馬其諾防線全線共部署344門火炮,建有152個炮塔和1533個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長達100公里,道路和鐵路總長450公里

可笑恐怕就在於,這樣一個龐大、先進而又史無前例的防禦工事居然不廢一槍一炮就被德軍輕易攻破。2023年5月,德軍機械化部隊突襲比利時,翻越阿登山區,侵入法國,直接插到馬其諾防線的背後,同時兵臨巴黎城下。而此時,固守在馬其諾防線的法國士兵居然沒有向首都方向抽調一兵一卒,還在頑強地等待著敵人的正面進攻,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附圖一張供參考.

鄙視樓上的複製了這麼多字,不會自己的打啊.

2樓:匿名使用者

法國為了防止德國入侵,在東部構築了一條馬其頓防線,我不知這個中文譯名是誰人搞出來的?馬兒尤其笨頓。

馬其頓防線高壘深溝,火力強大,駐有重兵,兼且陣地內有完善的運輸系統,資源調配快捷妥當,但為什麼法國會戰敗呢?

有軍事家批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講求機動靈活的時代,如此一座大堡壘何其笨頓。這是正確,法國佬的思想是堅守馬其頓防線,而不是利用防線支援進攻;若果法軍不是躲在防線裡面而是主動出來攻擊德軍,歷史會改寫。

馬其頓防線最致命的死因,是有個大缺口,德軍進來簡直無遮無掩。那缺口是在亞登森林,法國佬認為亞登森林是天險,德國的摩托化部隊不可能通過。亞登森林是松柏森林,樹木參天,丘陵起伏,甚至德國參謀部也認為不可能通過。

當時有位曼斯坦因將軍說可以,參謀部說他發神經,但元首希特拉竟然認為可行,下令按曼斯坦因的方案部署。希特拉絕不是笨旦,他深知行軍最危險是敵人的炮火,什麼森林高山懸崖頂多阻慢行軍,不會死掉;既然亞登森林沒有敵人,還不起行等什麼?

德軍真是無遮無掩,他們真正行軍時才發覺亞登森林不太危險,越行越勇,不經不覺行到了巴黎。全世界都震驚,上次大戰的大贏家,今次不堪一擊。

希特拉以歐洲霸主的身份繞過凱旋門。

3樓:阿悶的徒弟

高中歷史書上,有戰線分佈圖

就是在法國邊境東方修築的防禦體系

包括戰壕,碉堡,綿延的鐵絲網

各類軍事**

***************====

只是提供一簡單介紹

樓主可以去圖書館尋找二戰史書

這戰線並不是戰術,只是一防禦體系,明朝有**說明的例項

4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說來,馬其諾防線只是一條防禦德國人的戰壕而已,其戰術思想就是在陣地戰中大量消耗德國的有生力量,戰略思想是讓德國人知難而退,這條防線的建設充分表明了當時法國主導軍事思想的落後,很明顯,他們的作戰思想還停留在一戰陣地戰拼消耗的那一刻,忽視了軍事**,尤其是坦克的巨大作用,雖然如此,但這條防線在軍事上固然是消極防守的代表,但論作用的話,它還是可以完成其建設者的目的,當然前提是它能建完整,這條防線只貫穿了法國邊境,但在比利時和法國邊境的一側卻未完成。二戰德國之所以那麼容易攻克法國,主要就是這德國繞過防線,防線的作用沒用上,白白消耗了法國的大量資源。固然,即使德國人正面攻打防線也不會扭轉法國失敗的命運,但從軍事上說,這條防線是一條悲哀的防線

如果有不懂的請提出來

5樓:

沒有長城防線經典

去研究長城吧

6樓:想念四月

馬其諾啊!是馬其諾啊!

馬其頓是古希臘的城邦好吧!!!!

法國人和希臘人在哭泣......

袁崇煥中學是怎麼來的,東莞石碣袁崇煥中學好嗎?聽說天天打架,和石碣中學相比

趙文星空絮雨 袁崇煥中學創辦於2000年秋,坐落於廣東東莞市石碣鎮石單路單屋路段,佔地百餘畝,屬東莞市一級學校。原名 崇煥中學 為紀念民族英雄袁崇煥而改名為袁崇煥中學。學校按省一級初級中學標準規劃建設,佔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校園佈局合理,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是一所花園式現代化初...

請教同修們關於五戒的問題,請教同修們一個關於五戒的問題?

t深深海底行 末學個人經歷供您參考 末學自誓盡未來皈依佛法僧並於佛像前發四弘誓願之時,的確是很誠心的。當時,盡未來 三字甫一出口,不覺涕淚皆下,不能自已。可是,這以後大概一年多並未嚴持五戒。比如未能吃素 這是間接的殺生 後有師兄開示 不殺這一戒,殺人才是重罪 殺動物是輕罪 食肉就很輕微了,算是沒有破...

何謂列錦修辭,有何作用,「列錦」的修辭方法是怎麼回事?

列錦 是將幾個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排列起來構成句子的一種修辭手法.句中沒有謂語成份,卻能表達複雜的思想感情,多角度地描繪事物.譚永祥先生在 修辭新格 中說 古典詩歌作品裡面,有一種頗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詞或以名詞為中心的定名結構組成,裡面沒有形容詞謂語,卻能寫景抒情 沒有動詞謂語,卻能敘事述懷,這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