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張玉,胡惟庸,朱能,邱福反正朱棣以後的名將,生平都簡述一下急

時間 2021-08-11 18:13:44

1樓:別千篇一律

張玉(1343—1401),字世美,祥符(今河南省開封)人。   元末為樞密知院,元亡後從走漠北。洪武十八年降明,後從大軍出塞,至捕魚兒海,以功授濟南衛副千戶,為朱棣手下第一大將,累官至燕王府左護衛指揮,勇冠三軍,身先士卒。

靖難之役兵起,任都指揮僉事,攻克薊州、遵化。同年八月,建文派老將耿炳文至真定會戰朱棣。朱棣遣張玉偵察敵情。

張玉口出狂言,言敵軍紀律渙散,打敗其易如反掌,朱棣許之。戰役中,朱棣領數千人從城西南側擊,張玉、朱能、潭淵從正面猛攻。兩面夾擊大敗耿炳文。

史稱真定之戰。建文二年(2023年)臘月廿五,燕師遭盛庸軍截擊,大敗燕師於東昌(今山東聊城),燕師死傷數萬人,燕王被盛庸軍圍困於東昌,張玉入圍救援,被斬殺,燕師被迫還師北平,史稱東昌之役。   朱棣聞知張玉戰死,慟哭道:

“勝負常事,不足慮。艱難之際,失此良輔,殊可悲恨!”又親自為張玉寫悼文。

日後朱棣入南京稱帝,以張玉為靖難第一功臣,追封榮國公、河間王。諡為忠武,位在諸人之上,與東平王朱能、金鄉侯王真、榮國公姚廣孝共侑享成祖廟廷。長子張輔,冊封為英國公,世襲罔替。

曾率數萬軍隊平定安南叛亂,功勳彪炳。土木堡事變中死於亂軍。三子張軏,參與徐有貞等人的奪門之變,封太平侯。

不久,卒,子張瑾繼之。張輗之女嫁明仁宗。

胡惟庸早年隨朱元璋起兵,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湖廣僉事、 朱元璋

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職。洪武三年,拜中書省參知政事。六年七月,憑李善長推薦,任右丞相,約至十年進左丞相。

位居百官之首。隨著權勢的不斷增大,胡惟庸日益驕橫跋扈,擅自決定**人等的生殺升降,先閱內外諸司奏章,對己不利者,輒匿不上報。各地喜好鑽營、熱衷仕進之徒與功臣武夫失職者,爭走其門,饋送金帛、名馬、玩物不可勝數。

學士吳伯宗曾因**他而險遭大禍;他得知大將軍徐達對他不滿,曾在朱元璋處誣奏其奸行,後竟誘使徐達家的守門人福壽謀害徐達。因福壽揭發,未能得逞。胡惟庸還千方百計地拉攏因犯法受朱元璋譴責的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令其在外收集軍馬,以圖謀反。

此外,他還勾結中丞塗節、御史大夫陳寧等,令陳寧坐中書省閱天下兵馬籍。這一切引起朱元璋的極大注意。朱元璋從元亡的教訓中,深感臣下權力太大,會導致元末“宰相專權”、“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

早在洪武九年,即對各省權力機構進行改革,十一年,又令六部奏事不得關白中書省,進一步削弱了中書省權力。   不久,胡惟庸之子馳馬於市,墜死於車下,惟庸殺挽車者。朱元璋大怒,令其抵死,不準以金帛償其家之請。

洪武十三年正月,塗節和中書省吏上書告胡惟庸謀反。朱元璋遂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將胡惟庸和塗節、陳寧等先後處死。   胡惟庸死後,其謀反“罪狀”陸續被揭發,如派林賢下海招倭;派封績稱臣於元嗣 胡惟庸

君,請出兵為外應;令李存義、楊文裕說李善長謀逆;毒死劉基;收納亡命等事,連韓國公李善長、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延安侯唐勝宗等。朱元璋大怒,為肅清“逆黨”,株連殺戮者達三萬餘人。“胡黨”而受株連至死或已死而追奪爵位的開國功臣有李善長、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寧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胡惟庸被殺後,朱元璋遂罷丞相,革中書省,並嚴格規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說立者,處以重刑。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朱能 (1370~1406) ,字士弘,懷遠(今屬安徽)人。中國明朝將領。初襲父職任燕山護衛副千戶,守衛燕王朱棣宮邸。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從燕王徵漠北,驍勇善戰。   建文元年(1399),與張玉計斬監視燕王的張昺、謝貴,為燕王發動靖難之役立下首功。接著,隨燕王在真定(今河北正定)之戰中擊敗耿炳文部,又率敢死士30 騎追擊,俘獲3000餘眾,升都指揮僉事。

在鄭村壩(今北京東)之戰中,率左軍與諸將協力作戰,又擊敗李景隆部。二年,在白溝河(在今河北雄縣境)大戰中任前鋒,擊敗都督平安部。燕王在東昌(今屬山東)被圍,他殊死搏戰,從重圍中將其救出。

四年,燕師連失大將,加之水土不服,疾病流行,諸將請休軍,他堅決支援燕王繼續南進。在靈璧(今屬安徽)大戰中,率部俘平安以下10萬餘眾,乘勝渡淮水,跨長江,直逼京師(今南京)。朱棣稱帝后,朱能升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

永樂四年卒于軍中。   字士弘,安徽懷遠人。父亮,從太祖渡江,積功至燕山護衛副千戶。

  能嗣職,事成祖籓邸。嘗從北征,降元太尉乃兒不花。   燕兵起,與張玉首**張昺、謝貴,奪九門。

授指揮同知。帥眾拔薊州,殺馬宣,下遵化。   從破雄縣,戰月漾橋,執楊松、潘忠,降其眾於鄚州。

  長驅至真定,大敗耿炳文軍。   獨與敢死士三十騎追奔至滹沱河,躍馬大呼突南軍,軍數萬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眾,降三千餘人。   成祖以手札勞之,進都指揮僉事。

從援永平,走吳高,襲克大寧。   還,將左軍,破李景隆於鄭村壩。   從攻廣昌、蔚州、大同,戰白溝河,為前鋒,再敗平安軍。

  進攻濟南,次鏵山。南軍乘高而陣,能以奇兵繞其後,襲破之,降萬餘人。   從攻滄州,破東門入,斬首萬餘級。

東昌之戰,盛庸、鐵鉉圍成祖數重。張玉戰死。   事急,能帥周長等殊死鬥,翼成祖潰圍出。

  復從戰夾河,譚淵死,燕師挫。能至,再戰再捷,軍復振。   與平安戰藁城,敗之。

  追奔至真定,略地彰德、定州,破西水寨。將輕騎千人掠衡水,獲指揮賈榮。   克東阿、東平,盡破汶上諸寨。

既而王真戰死淝河,燕軍屢敗。   諸將議旋師,能獨按劍曰:“漢高十戰九敗,終有天下。

今舉事連得勝。小挫輒歸,更能北面事人耶!”   成祖亦叱諸將曰:

“任公等所之!”   諸將乃不敢言。遂引兵南,敗平安銀牌軍。

  都督陳暉來援,又敗之。遂拔靈璧軍,擒平安等,降十萬眾。   累遷右軍都督僉事。

進克泗州,渡淮,敗盛庸兵。拔盱眙,下揚州,渡江,入金川門。   九月甲申**,次邱福。

  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祿二千二百石,與世券。   永樂二年兼太子太傅(從一品),加祿千石。   四年七月詔能佩徵夷將軍印,西平侯沐晟為左副將軍,由廣西、雲南分道討安南,帝親送之龍江。

  十月行次龍州,卒于軍。年三十七。   能於諸將中年最少,善戰,張玉善謀,帝倚為左右手。

  玉歿後,軍中進止悉諮能。   能身長八尺。雄毅開豁,居家孝友。

  位列上公,未嘗以富貴驕人。善撫士卒。卒之日,將校皆為流涕。

  敕葬昌平,追封東平王,諡武烈。   洪熙時,配享成祖廟廷。   注:

  九月甲申封,第二,勳號同前,祿二千二百石,世襲。   永樂四年十月卒于軍。   追封東平王,諡武烈。

邱福(1343~1409),鳳陽人。起卒伍,事成祖藩邸。積年勞,授燕山中護衛千戶。

燕師起,與朱能、張玉首奪九門。大戰真定,突入子城。戰白溝河,以勁卒搗中堅。

夾河、滄州、靈璧諸大戰,皆為軍鋒。盛庸兵扼淮,戰艦數千艘蔽準岸。福與朱能將數百人,西行二十里,自上流潛濟,猝薄南軍。

庸驚走,盡奪其戰艦,軍乃得渡。累遷至中軍都督同知。

籲~夠了吧?

2樓:麟泣祁山

張玉(2023年-2023年),字世美,諡號忠武,河南祥符人(今河南省開封市),明朝軍事人物,靖難之役著名將領。張玉隨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其中多立有戰功,後於東昌之戰中戰死。朱棣稱帝后,以為靖難第一功臣,追贈為榮國公,諡忠顯。

明仁宗加封為河間王,改諡忠武,與朱能、王真、姚廣孝等靖難功臣同享成祖廟廷。

邱福(1343~1409),鳳陽人。起卒伍,事成祖藩邸。積年勞,授燕山中護衛千戶。

燕師起,與朱能、張玉首奪九門。大戰真定,突入子城。戰白溝河,以勁卒搗中堅。

夾河、滄州、靈璧諸大戰,皆為軍鋒。盛庸兵扼淮,戰艦數千艘蔽準岸。福與朱能將數百人,西行二十里,自上流潛濟,猝薄南軍。

庸驚走,盡奪其戰艦,軍乃得渡。累遷至中軍都督同知。   福為人樸戇鷙勇,謀畫智計不如玉,敢戰深入與能埒。

每戰勝,諸將爭前效虜獲,福獨後。成祖(1403~1424)每嘆曰:“丘將軍功,我自知之。

”即位,大封功臣,第福為首。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國公,祿二千五百石,與世券。命議諸功臣封賞每奉命議政,皆首福。

  漢王高煦數將兵有功,成祖愛之。福武人,與之善,數勸立為太子。帝猶豫久之,竟立仁宗。

以福為太子太師。六年(1408)加歲祿千石。尋命與蹇義、金忠等輔導皇長孫。

明年(1409)七月將大軍出塞,至臚朐河,敗沒。   先是,本雅失裡殺使臣郭驥,帝大怒,發兵討之。命福佩徵虜大將軍印,充總兵官。

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為左、右副將,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為左、右參將,以十萬騎行。帝慮福輕敵,諭以:“兵事須慎重。

逢開平以北,即不見寇。宜時時如對敵,相機進止,不可執一,一舉未捷,俟再舉。”已行,又連賜敕,謂軍中有言敵易取者,慎勿信之。

福出塞帥千餘人先至臚朐河南。遇遊騎,擊敗之,遂渡河。獲其尚書一人,飲之酒,問本雅失裡所在。

尚書言:“聞大兵來,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福大喜曰:

“當疾馳擒之。”諸將請俟諸軍集,偵虛實而後進。福不從。

以尚書為鄉導,直薄敵營。戰二日,每戰,敵輒佯敗引去,福銳意乘之。李遠諫曰:

“將軍輕信敵閒,懸軍轉鬥。敵示弱誘深入,進必不利,退則懼為所乘,獨可結營自固。晝揚旗伐鼓,出奇兵與挑戰;夜多烯炬鳴炮,張軍勢,使逢莫測。

俟我軍畢至,併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師而還。始上與將軍言何如,而遂忘之乎?

”王聰亦力言不可。福皆不聽,厲聲曰:“違命者斬!

”即先馳,麾士卒隨行。控馬者皆泣下。諸將不得已與俱。

俄而敵大至,圍至數重。聰戰死,福及諸將皆被執遇害,年六十七,一軍皆沒。敗聞,帝震怒。

以諸將無足任者,決計親征。奪福世爵,徙其家海南。福孫丘祿也隨家徙往海南。

再加一個張輔(張玉長子)

張輔(2023年-2023年),字文弼,諡忠烈,河南等處行中書省汴梁路祥符縣(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縣)人。明成祖時大將張玉之子,襲封英國公。

張輔早年隨父參加靖難之役,後進攻並佔領安南,改交阯,此後四次平定叛亂。宣德年間,率軍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正統年間,隨明英宗北征,在土木堡之變中陣亡,享年七十五歲。

朱能朱能(2023年-2023年),字士弘,懷遠(今屬安徽)人。其父早年為燕王千戶。長大後襲位為副千戶,負責守衛宮邸。

洪武二十三年(2023年),追隨燕王北征大漠,驍勇善戰。靖難之役時在真定擊敗耿炳文部,升都指揮僉事﹐又在鄭村壩(今北京東)擊敗李景隆部。建文四年(2023年)正月,攻克東阿、東平,持三日糧,進軍淝水,又於淝水一戰大敗十多萬官軍,靈璧(今屬安徽)一戰,俘平安等十萬人,乘勝渡長江,直逼京師(今南京)。

成祖即位,升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永樂四年卒。葬於懷柔區橋梓鎮北宅村。

這幾位是永樂朝最牛的名將了

明朝劉伯溫是胡惟庸害死的還是皇帝賜死的

劉基是一個見廣識遠 足智多謀的人,他深深意識到自己直言激憤,為肅綱紀得罪了許多人,包括李善長 胡惟庸為首的淮西派,甚至連朱元璋也經常直諫。因此想從官場及早抽身,激流勇退,回鄉過安逸清閒的生活,免遭官場不測之禍,因此多次上書請求告老回鄉。洪武四年 1371年 恩准致仕,劉基於二月回到故里。在鄉間,他謝...

心黑手辣朱元璋,「胡惟庸案」明朝的半壁江山都在血水之中,為何唯獨不殺徐達

徐達為人十分小心謹慎,從不驕功。徐達為什麼不被殺,也多半是由於這個原因,除此之外,燕王跟著徐達駐防,徐達手把手教朱棣打仗,是為不藏私 徐達是朱棣的岳父,女兒多嫁諸王,他家的王妃不少,是為親戚情誼。而徐達只要得勝歸來,一定第一時間上交軍權,所以才在去世後,被追封為 中山王 諡號 武寧 賜葬鐘山之蔭,配...

朱元璋為什麼殺胡惟庸,朱元璋為什麼殺宰相胡惟庸

洪武十二年 1379年 九月,占城國入貢,胡惟庸等人不報告明太祖。宦官出來見到了,便進宮奏告明太祖。明太祖大怒,下敕令責備中書省臣。胡惟庸和汪廣洋叩頭謝罪,但暗暗地將罪過歸咎於禮部,禮部大臣又歸咎於中書省。明太祖更加憤怒,將各臣僚全部關押起來,究問為首主持的人。不久,賜汪廣洋死,汪廣洋的妾陳氏為他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