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其二左思最後四句使用了哪些歷史典故 詩人使用這些歷史典故

時間 2021-08-16 23:43:44

1樓:我是龍的傳人

《詠史其二·鬱郁澗底鬆》最後四句「金張藉舊業」四句,緊承「由來非一朝」。內容由一般而至個別、更為具體。金,指金日磾家族。

據《漢書·金日磾傳》載,漢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內侍。張,指張湯家族。據《漢書·張湯傳》載,自漢宣帝、元帝以來,張家為侍中、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者凡十餘人。

「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張氏,親近寵貴,比於外戚」。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馮公,即馮唐。

他是漢文帝時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長這樣的小官。這裡以對比的方法,表現「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體內容。並且,緊扣《詠史》這一詩題。

何焯早就點破,左思《詠史》,實際上是詠懷。詩人只是借歷史以抒發自己的懷抱,對不合理的社會現象進行無情地揭露和抨擊而已。

【原文】

《詠史其二·鬱郁澗底鬆》

左思鬱郁澗底鬆,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註釋】

1、左思:字太沖,西晉著名詩人。

2.離離:下垂貌。

3.徑寸莖:直徑僅一寸的莖幹,指山上苗。

4.蔭:遮蔽。

5.百尺條:指澗底鬆。

6.世胃:世家子弟。

7.金張:指西漢時金日石單、張安世兩家。

8.七葉:七代。

9珥漢貂:漢代侍中等官都在冠旁插戴貂尾為飾。

10.馮公:指馮唐,生於漢文帝時,在漢武帝時仍時一個小小郎官。

【評析】

本篇主要表現士族和寒門、豪門和貧士的對立情緒。由於門閥地位的限制,出身寒微的人,儘管才能出眾也只好屈居下位;而士族子弟,不管才能如何低劣,只要憑藉著祖宗和老子的權勢,都可以獲得**厚祿。「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這一不平等的社會現象,在詩人的筆下,藉助於「澗底鬆」和「山上苗」,「金、張」和「馮公」的對比,得到了生動的表現。

【作者簡介】

西晉文學家。字太沖。臨淄(今山東淄博)人。

生卒年不詳。他家世業儒學。少時曾學書法鼓琴,皆不成,後來由於父親的激勵,乃發憤勤學。

左思貌醜口訥,不好交遊,但辭藻壯麗,曾用一年時間寫成《齊都賦》(全文已佚,若干佚文散見《水經注》及《太平御覽》)。泰始八年(272)前後,因其妹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曾任祕書郎。元康年間,左思參與當時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遊,併為賈謐講《漢書》。

元康末年,賈謐被誅,左思退居宜春裡,專意典籍。後齊王召為記室督,他辭疾不就。太安二年(303),左思移居冀州,數年後病逝。

左思作品舊傳有集5卷,今存者僅賦兩篇,詩14首。《三都賦》與《詠史》詩是其代表作。左思的作品收錄於嚴可均所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和逯欽立所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詠史其二中最後四句使用了哪些歷史典故

2樓:

漢代的金日(dī)和張湯兩家,憑藉祖先的功業,從漢武帝時起,到王莽篡漢止,七個朝代,世代做漢朝的**。七葉,七世。珥漢貂,插著貂尾的帽子。

漢代侍中、中常侍等官帽上都插著貂尾。藉,藉助、依靠。珥,插。。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像漢代馮唐這樣的英俊之士,到了老年時尚職位低微,不被重用。馮公,漢代的馮唐,文帝時年已七十左右,仍作中郎署長,一個很小的官。偉,人才出眾。

招,召見、重用。。

《詠史》的尾聯引用了什麼典故?引用此典故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3樓:

金粉東南十五州, 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 團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稻粱謀」,語出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這兩句,猶如一柄兩面見鋒的尖刀,一語雙關,既諷刺了讀書人埋頭故紙堆中討生活、不問世事的卑瑣精神面貌,實質上又斥責了朝廷的**

詩結尾兩句,借用田橫殉難的歷史典故來刺世諷時:

田橫曾自立為齊王,漢高祖劉邦即帝位後多次招降,以封列侯相許,但田橫及部下五百壯士不為名利所動,全部自盡。詩人用這一歷史上著名的知義守節的壯士事蹟與東南:文人的無恥行徑對照,一方面反襯忍辱偷生的文人,「田橫五百人安在」乃是對現實生活文人靈魂的呼喚;另一方面,再一次戳穿了朝廷對文人始以高壓相脅、繼以名利相誘的伎倆。

末句「難道歸來盡列侯」,以詼嘲調侃的口吻結束全詩,鋒刃內含而又無比犀利。

左思詠史的歷史典故

4樓:云云

左思是西晉文學家。字太沖。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左思少年時以才氣自負,他在《詠史》詩中,表達自己的志向: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冑士。疇昔覽穰苴。

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

式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

左思認為自己文韜能與賈誼、司馬相如媲美,武略可堪與司馬穰苴並論,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平治天下。功成之日,不受封爵,隱退田園。但他的抱負落空了,西晉統治者認為他出身寒微,將他棄在一旁。

據《世說新語》記載,左思貌醜口訥。與左思同時代的潘岳是著名的美男子。《世說新語 容止篇》記載:

「潘安仁夏侯湛並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壁。」「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 與此相對應,《世說新語》描寫左思:「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嶽遊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左思雖貌醜,但極有才氣。《三都賦》與《詠史》詩是其代表作。

據《晉書》雲,左思少時學書與**不成,其父認為他笨,左思受到刺激,發奮勤學,歷十年而寫成《三都賦》。《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人們嘖嘖稱讚,競相傳抄,一下子使紙昂貴了幾倍。原來每刀千文的紙一下子漲到兩千文、三千文,後來竟傾銷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買紙,抄寫這篇千古名賦。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由來於此!《文心雕龍 神思篇》稱「左思煉都以一紀」,把他列為古來文思遲緩的作者之一,評為:「雖有巨文,亦思之緩也。

」同樣是劉勰,評潘岳則曰:「安仁輕敏,故鋒發而韻流。」

左思的《詠史八首》不專詠古人、古事,而是藉以寫自己的懷抱。本篇為第一首,乃是言志之作。晉武簾時羌胡、東吳和晉屢相攻伐,咸寧五年 (279)晉伐吳,詔書有 「 孫皓犯境,夷虜擾邊, …… 上下戮力以南夷句吳, 北威戎夥 」 等語,和此詩所詠情事相合。

本篇直抒胸臆,議論滔滔,筆墨淋漓,氣象開闊。然而,這些議論不是空泛的,詩人巧妙地將自己的壯志高標通過那些能夠激發人們想象的具體事物表達出來。比如詩人自述文才出眾,便說 「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這就使人想到他具有賈誼和司馬相如那樣的才華。

又如他自述武略過人,是借 邊城報警和自己嫻習兵法來表達的。他不空談志向的巨集偉,而是寫道: 「 長嘯 清風,志若無東吳 」 ,以此見出其豪放高邁的胸襟。

正因為詩中的議論都緊扣住具體意象,因此,全詩既有縱橫古今的氣勢,又有鮮明生動的形象。

此詩以情取勝,但並不疏於文辭。詩中多用對偶句,造句工穩,讀起來自然流暢。他也精幹煉字,象 「 弄柔翰 」 的 「 弄 」 字,生動地表明詩人運筆白如,得心應手; 「 長嘯激清風 」 的 「 激 」 字,寫出了詩人搏擊風雲的氣概;而 「 左眄 」 、 「 右盼 」 二詞,更是大有顧盼間橫掃千軍的氣勢。

這些字詞都有傳神寫態之妙,正見出詩人駕馭文字的功力。

詠史懷古詩常用的歷史典故主要有哪些

5樓:蕭伯納大師

懷古詠史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歎史實、懷念古蹟來表達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的詩歌.

用典抒情,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來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擷取前人的語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蹟故事,藉以表達某種特定的含義,以抒發某種思想與情感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詩詞情意顯得含蓄,達到字少意豐的效果.

借古諷今是詠史詩常見的表現手法,即詩人往往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詠歎史實,憑弔古蹟來達到感慨盛衰、託古諷今的目的.詠史懷古詩常用的歷史典故主要有哪些?晚唐詠史詩喜寫開元、天寶舊事,如唐玄宗、楊貴妃.

以小見大,諷喻隋唐是晚唐詠史詩的一個基本特點.詩家懷古詠史,大致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的思考,詩人自己並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詩,杜牧為項羽自刎而惋惜:「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卻意識到項羽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另一種情況是把史實與現實扭結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實,如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京口北固亭懷古》.

還有一種情況是隻抓住歷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題發揮,如李商隱的《賈生》就是這麼一首以古諷今的傑出之作.詠史懷古詩所抒發的主要情感有哪些1)懷人傷己 ①對比失落型  ②同病相憐型(2)以古映今  ①古盛今衰,興滄桑之感  ②借古諷今,敲警世之鐘  ③懷古傷今,抒家國之嘆

《短歌行》最後四句詩引用了什麼典故?這個典故在整首詩起什麼作用

6樓:一世煙雲

周公吐哺,周公為了怕耽誤接見賢人,顧不得吃飯將口中肉食直接吐掉!畫龍點睛之意,自己也如同周公一般,天下的英才趕緊來我這裡吧!

閒來垂釣碧溪上和忽復乘舟夢日邊引用了什麼典故,李白引用這些典故是想說明什麼,抒發了什麼?

7樓:假面

閒來垂釣碧溪上,傳姜太公在渭水北岸(或稱磻溪)釣魚,後遇周文王。忽復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

李白借這兩個典故表達了自己渴望像姜尚、伊尹一樣,輔佐賢王,成就一番大事業,抒發出他的雄心壯志。

行路難三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行路難三首(其一)是李白所寫的三首《行路難》的第一首。作於天寶三年(744)李白離開長安的時候。

8樓:飛一般的八哥

1、引用典故依次為:古代傳說,姜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磻溪(今陝西寶雞東南)釣魚;伊尹見湯之前,夢見自己乘舟經過日月之邊。

2、說明人生變換莫測,不會放棄希望。抒發了人生坎坷難預料,懷才不遇的心境。

9樓:匿名使用者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在《行路難》中的句子,裡面引用了兩個故事。垂釣碧溪講了姜太公釣魚釣到周文王。

乘舟夢日邊講的是商開國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旁邊。詩中借用歷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呂尚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

當他的思緒再次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艱難。瞻望未來,只覺前路崎嶇,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呢?

左思詠史中的名句是什麼,左思《詠史》中名句是

韓丶壹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長嘯寄清風,志若無東吳。 其一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左思 詠史 中名句是? 尋該隱 詠史 鬱郁澗底鬆 鬱郁澗底鬆,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鬱郁澗底鬆,離離...

詠史左思這首詩借詠史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象

佳人醉月 揭示了封建社會底層有志之人懷才不遇的普遍現象.詠史 其二 這首詩借詠史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象? 揭示了封建社會底層有志之人懷才不遇的普遍現象。詳解 金張藉舊業 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 白首不見招。金張 即漢武帝時的金日憚和張湯。這句話的意思是,金張兩家後人依靠著祖先留下的功績,七代人都做了 ...

左思的典故,左思《詠史》中用了誰的典故,用意是什麼?

左思是西晉文學家。字太沖。臨淄 今山東淄博 人。左思少年時以才氣自負,他在 詠史 詩中,表達自己的志向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雖非甲冑士。疇昔覽穰苴。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式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