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的歷史人物朱元璋

時間 2021-09-19 23:48:58

1樓:小月霞子

朱元璋傳奇故事 鳳凰佔穴,是說朱元璋埋葬父母的故事,它在鳳陽一帶流傳了六百多年。  元朝末年的一天,鳳陽上空突然飛來一隻綵鳳,盤旋兩圈之後,便向西南方向飛去,降落在一片荒灘之上。訊息傳開,人們紛紛趕到那裡**。

且說此時,府官巡視路過這裡,見有隻鳳凰衝著自己落下,心想,鳳凰是種神鳥,象徵吉祥,如能捉住它,獻給皇上,真是做官不貪財,富貴天上來!想到這,頓時眉飛色舞,十分高興,一縱身撲上去。那鳳凰低首長鳴一聲,雙翅,騰空而起,飛進彩雲裡去了。

  圍觀的人們見鳳凰飛走,便一鬨而散。而府官卻兩手一動不動地按在鳳凰落下的地方,大聲叫喊衙役:“你們快拿鍬來挖,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這裡一定有寶!

”說著自己先挖了起來,衙役們找來鍬掀,從上午挖到傍晚,結果一無所獲。府官只好揮袖而去,留下一個又大又深的土坑。  不久,朱元璋的父母相繼去世。

當時,他還是孩子,父母是個佃戶,一生窮困,死去連一個葬身之地都沒有。朱元璋和他二哥用秫秸卷好二老屍體,放在獨輪車上,去荒灘埋葬。剛到鳳凰降落、府官打坑的地方,突然烏雲密佈,狂風怒號,雷電交加,傾盆大雨倒將下來,不料屍體滑進坑中,兩人便到一棵大樹下避雨去了。

不一會兒,風停雨止,兩人走進一看,大吃一驚,土坑不僅被暴雨衝平,還被狂風捲成一個高大的土堆,人們都說這是天意,是老天給埋葬起來的。  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多次考慮啟墳改葬,親自到鳳陽選擇地勢,後因人奏諫,說他之所以得了天下,是因為“鳳凰點穴”的“寶地”被他父母佔著了。如若改葬,破了“風水寶地”一來使先人在裡面魂魄不安,二來會對大明江山不利。

朱元璋信了這話,於是命令在原基地培土厚封,修建陵寢,這就成了現在的明皇陵 埋葬了父母和大哥以後,朱元璋就和二哥分別了,二哥年紀比較大,所以要離家到別的地方去謀生了。朱元璋孤苦伶仃一個人,幾乎活不下去了。好心的鄰居汪媽媽看他可憐,就給附近寺廟的住持送了點禮,勸他們收下朱元璋,她要讓朱元璋去當和尚,圖個溫飽。

對於朱元璋來說,當和尚是個走投無路的選擇。一開始,朱元璋也不是什麼胸懷大志的人。關於朱元璋為什麼去當和尚,也有一些傳說或附會。

  傳說,朱元璋出生後,不知為什麼,一直不會吃東西。一天,淳皇(指朱元璋的父親)在求醫回來的路上,看到一個相貌奇偉的和尚坐於門側。不料,和尚忽然發話問他道:

“施主您去哪兒呀?”淳皇說:“我新生了一個兒子,但是不會吃飯。

”和尚說:“這不礙事!到今晚子時(夜晚23點至凌晨1點),他自然就能吃東西了。

”淳皇感謝了和尚後,說要是真如他所說,就把孩子許為他的徒弟。淳皇說罷進門要取茶招待和尚,出來卻發現他不知到哪兒去了。到半夜的時候,和尚的話應驗了,朱元璋會吃東西了。

  還有一種傳說,說在朱元璋還是嬰兒時,經常鬧病。家裡人為了讓孩子好養活,就依當地風俗將孩子舍入寺廟,等孩子長大了,就讓他當和尚。等到朱元璋長大的時候,朱元璋的父親允許讓兒子當和尚去,但是孩子的娘卻不幹了,事情因此拖延了下來,朱元璋他因此沒有早早進入佛門。

天有不測風雲,後來村子裡鬧起了瘟疫,無奈之下,朱元璋請求二哥同意在家鄉的於皇寺拜僧人高彬為師,鄰人汪文幫助他完成了出家的儀式。  這兩條材料都出自《天潢玉牒》。  朱元璋進的這家寺廟當年叫做於(wū)皇寺,後來改名皇覺寺。

朱元璋當了皇帝后,於洪武十六年(2023年)在離原址東北十五里處重建皇覺寺,並改名為大龍興寺。那年月,要想當個有飯吃的和尚,也不是容易的事。當災荒同樣威脅到寺廟時,和尚們也沒飯吃了——“居未兩月,寺主封倉。

各為生計,雲水飄”。朱元璋在寺裡不過待了五十天,做了不到兩個月的“行童”,什麼都還沒弄明白,就為生計所迫而離開寺廟,四處雲遊了,其時是元至正四年(2023年),朱元璋才十七歲。  風霜雨雪,夜月驚魂,莽莽天地,身如飄蓬。

荒山古寺成了他的棲身之地,他只得靠別人的施捨勉強維持生命。作為一個遊方僧,朱元璋形同乞丐,可以說是歷盡艱辛。朱元璋“南歷金、鬥,西抵光、息,北至穎州”,走遍了淮西、豫南的山山水水,就這樣一下子過了三年多。

這時,朱元璋已經二十歲出頭了。這三年中,他拓寬了視野,增加了人生經驗,磨礪了在逆境中生存的本領。但朱元璋畢竟懷念家鄉,於是又回到了皇覺寺。

  《皇朝本紀》上說:“(朱元璋)復入皇覺寺,始知立志勤學。”在外面遊歷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皇覺寺後,開始發奮讀書,伴隨青燈黃卷,早功晚課,讀書誦佛。

在這期間,朱元璋“立志勤學”,除佛經外,也廣泛接觸了各類書籍。幾年寺廟生活內學到的東西,成了他書本知識的主要**。  儘管那時候的朱元璋不過是個普通的和尚,但他在寺中的生活也還是被神化了:

  他住在寺廟裡的時候,他的房間在晚上遠遠看去,常常會發出紅光,等到人走近了,那紅光又沒有了,大夥兒對此都感到很驚訝。這說的是他第一次入寺頭兩個月的事。等他從外地雲遊歸寺,情況就更玄了。

有一天,一個紅衣道士出現在寺廟的西北方向,他說:“這寺中有好人。”就是說,這間寺廟將來要出大貴人。

  又傳說,有一天,朱元璋在掃地,掃到佛像腳下的時候,他嫌伸出的佛腳礙事,就隨口說了句:“縮回去!”不料,佛像的腳真的乖乖“縮”回去了。

還有一次,老鼠把佛像前的香燭吃了,朱元璋很生氣,心想你這個佛怎麼什麼事都不管啊?因此大筆一揮,在佛像背上批上五個大字:“發去三千里。

”到了晚上,寺廟裡的其他僧人都做了一個夢,夢見廟裡的佛要走了,他們奇怪地問:“您為什麼走啊?”佛說:

“當世主遣發三千里矣。”第二天早上,眾僧人發現佛像背後有字,就追問是誰幹的。朱元璋說:

“哈哈,那是我開的玩笑,那我現在把他放了他。”果然,到晚上的時候,眾僧人又夢見那個佛前來道謝。佛早已知道朱元璋是“當世主”了。

  朱元璋在寺中,一轉眼又過了三年,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朱元璋這個和尚也許會繼續做下去。以他的聰明勤奮,他可能會成為一個精通佛經的高僧,傳經佈道,終老一生。但是,到了至正十一年(2023年),他的人生髮生了巨大的轉折,他眼前展現了一片新的天地。

鬼使神差,一個隱藏在草莽中的英雄,從此踏上了他的創業之路。朱元璋投軍的目的原是為了活命,但當他馳騁在沙場上時,發現自己並不是弱者,自己不僅可以統領千軍萬馬,也可以掌握自己乃至許多人的命運。那麼,他又是怎樣走上這條成功之路的呢?

但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明朝的各種傳說中逐漸發生了歧異,形成了一種朱元璋生於泗州盱眙縣的說法——二郎廟(也有說是土地廟的)、紅羅障、躍龍岡等地名都可以一一在盱眙找到。看來,不論是濠州鍾離還是泗州盱眙,都想爭得這份“龍興之地”的光榮。   有一首叫《鳳陽花鼓》的安徽民歌流傳特別廣,歌中唱道:

  說鳳陽,道鳳陽,  鳳陽是個好地方,  自從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這歌詞是說,朱皇帝生在鳳陽。那麼,朱元璋到底是生在濠州鍾離,還是生在泗州盱眙呢?  原來,在元朝,安豐路的濠州下轄鍾離、定遠、懷遠三縣,泗州則屬於懷安路,泗州下轄五縣:

臨淮、虹縣、五河、盱眙、天長。當時鍾離、盱眙分屬兩州,不會混淆。到了明朝,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鍾離出了皇帝,朱元璋要提高鍾離的地位,於是就將鍾離升為鳳陽府(洪武七年,即2023年),而鳳陽府下轄五州十三縣,包括鳳陽縣、臨淮縣、懷遠縣、定遠縣、五河縣及虹縣等縣,所轄五州中就有泗州,其下為盱眙、天長二縣。

這樣,在明朝,無論是濠州鍾離,還是泗州盱眙,都屬於鳳陽府。那麼,說鳳陽出了朱皇帝,無論是生在盱眙還是生在鍾離,都沒出鳳陽府,都沒說錯。  但是,這裡有一個疑問,至今無法解釋。

按朱元璋自己的說法,其父朱五四死時是六十四歲,朱元璋當時是十七歲,那麼,朱元璋出生時其父就是四十七歲。但朱元璋又說他父親是五十歲時來到鍾離東鄉的,那麼,他在朱元璋出生時就還沒有來到鍾離東鄉,朱元璋的出生地也就不是那兒。相反,如果確實像前面提到的幾本書所記載的那樣,朱元璋生於鍾離東鄉,那麼,朱五四遷到這裡時就不是五十歲,而應當是在他四十七歲以前。

究竟是朱元璋的記憶有問題,還是史官記載有誤,已經難以考察了。貧窮之家,生計維艱,顛沛流離,遷徙不定,記錯了時間地點,或許是可能的。但是,既然朱元璋的哥哥重

六、重七都不是生在盱眙的,朱元璋就更不可能是在盱眙出生的了。  關於朱元璋的出生,各種版本的神化傳說已經讓人目不暇接,那麼,自然而然地,關於朱家為什麼會生出這樣一個貴人來,又有這樣的傳說——  泗州有一個楊家墩,墩下有土窩。有一天,朱元璋的祖父在農作之餘,躺在裡面休息。

這時,有兩個道士經過這裡,其中一個師傅指著朱元璋的祖父臥的地方說:“如果一個人死後埋葬在這裡,他的後代就會出天子。”另一個道士——是前面說話的道士的徒弟——問道:

“為什麼呢?”那道士回答說:“此地氣暖。

不信你拿枯枝栽種在這裡,十天之內一定會長出樹葉來。”  這時,朱元璋的祖父突然從土窩裡站起來,道士看見他很驚訝,於是問道:“剛才你聽見我說的話了嗎?

”朱元璋的祖父假裝耳聾,又是擺手,又是搖頭,表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於是,道士在那裡插了一段枯枝就離開了。朱元璋的祖父把道士的話記在心裡,一天天地等候著枯枝生葉。

十天過去了,那枯枝果然長出葉來。但是朱元璋的祖父很有心計,他不願讓別人知道這裡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就把長出樹葉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了一段枯枝。  又過了十天,兩個道士再次來到土窩處,徒弟發現了插在地上的枯枝,詫異地問道:

“為什麼不生樹葉呀?”師傅指著朱元璋的祖父說:“一定是被這個人拔去了。

”朱元璋的祖父看見瞞不住,就承認了。道士說:“你有福,死以後應當埋葬於此,你家將會出天子。

”因此,朱元璋的祖父死後就被埋葬在那裡。下葬時,讓人驚奇的事發生了:扒開的土自己壅起,成為墳堆。

這個楊家墩方圓丈許,現在還可以找到,至今不生草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親自去看看。  根據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朱元璋小時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不過,一些關於他的傳說也太神了——  朱家在朱元璋出生後十年,又遷到了鍾離之西鄉,後又遷到太平鄉縣孤莊村。關於朱元璋少年時的事兒,也有一些逸聞:

  朱元璋小時候跟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靠替人放牛過活。有一次,嘴實在太饞了,就把東家的牛犢給殺了,然後大夥兒一起把小牛煮熟吃了。吃完以後怎麼辦呢,朱元璋想了個辦法:

他把吃剩的牛尾巴插進地裡,騙東家說:“地開裂了,小牛陷進去了!”東家跑過去拽住牛尾巴,結果牛尾巴真的往地裡鑽了,東家見狀,無可奈何地相信了朱元璋的話,沒讓他賠償牛犢。

  朱元璋跟放牛的小夥伴們在一起的時候,常常玩拜皇帝的遊戲。他們拿車輻板做皇冠,拿破的木板做笏,拿籃子做龍椅。然後,大夥兒輪流做“皇帝”,坐上“龍椅”的人接受其他人的“朝拜”。

不過,奇怪的是,當其他人坐上籃子的時候,都坐不穩,沒幾下就摔下來了,而朱元璋坐上去的時候卻穩穩當當的。大夥兒見狀,就服了朱元璋,就一起拿著“笏”參拜他。從此以後,朱元璋在放牛娃中儼然成了小首領。

雖然這些傳說不免有附會或神化的地方,但還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小時候要比一般孩子聰明、頑皮。

關於歷史人物的故事,歷史人物的故事

牙牙的弟弟 1 孫敬懸樑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 瞌睡 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

歷史人物故事,關於歷史人物的故事

記憶打卡機 1,盤古開天地 2,軒轅黃帝 3,倉頡造字 4,周文王 5,姜子牙 6,三家分晉 7,商鞅變法 8,秦始皇統一六國 9,劉邦項羽楚漢之爭 10,圍魏救趙 11,張騫出使西域 12,光武中興 13,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14,隋唐大運河 15,靖康之恥 16,崖山海戰 17,于謙守京城 18...

歷史人物孔子的簡介左右,歷史人物孔子的簡介 200字左右

孔子姓孔 祖父字孔,以其為氏 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國古代的文學家 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社會活動家 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編撰人,被後人推崇為儒家學派創始人,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出的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相傳曾修 詩 書 訂 禮 樂 序 周易 撰 春秋 他一生從事傳道 授業 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