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臺灣叫做琉球嗎,古代臺灣叫做琉球嗎

時間 2021-10-24 09:09:19

1樓:予我長伴

答案:叫做琉球。

臺灣在古代曾被稱為“夷洲”、“琉球”、“東番”等。據三國東吳人氏沈瑩所著《臨海水土誌》稱:夷洲在臨海郡(即今浙江寧海往南一帶)東南兩千裡,由此可以確知“夷洲”即今日臺灣。

《元史·琉求傳》(二百十卷)中寫道:“琉求,在南海之東。

“漳、泉、興、福四界內彭湖諸島,與琉求相對。”可見,琉求即指臺灣。歷史上,“琉求”還被寫作“流求”、“琉球”等。

明代,臺灣被稱作“雞籠”,並已開始使用“臺灣”這一稱呼。當時的“琉球”指琉球群島。在明代,琉球群島不屬日本,有自己的政權。

詳見《明史·雞籠傳》和《明史·琉球傳》。

擴充套件資料

臺灣的歸屬:孫權聽說夷州有數萬家,擄來可以補充民力,擴大兵員。於是,在黃龍二年春 ,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萬餘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

詳見《三國志·吳志·孫權傳》。當時孫權的這支部隊在臺灣駐紮了一年時間,詳見《臨海水土誌》。這是臺灣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政權統治及駐軍記錄。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臺灣是中國的領土,宗主權屬於中國。

2樓:默默她狠傷

是的。琉球(臺灣島古稱)一般指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琉球在中國古代最早見於三國,其實早在三國時期,吳國的皇帝孫權就曾經派自己的將軍到達過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臺灣,吳國時期琉球群島屬於夷洲的範圍內。

臺灣在春秋戰國時期稱臺灣為“島夷”;秦朝稱“瀛州”; 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至元朝稱“流求”。

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臺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臺灣北部)、“北港”(臺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臺員”、“臺窩灣”(指今臺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

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清朝更名為“臺灣”,並設定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臺灣的正式定名。臺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寶島”。

臺灣地區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中華臺北”、“中國臺北”。

3樓:霅霅前溪白

宋元時期臺灣稱琉球。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由於我國歷史上朝代頻繁更迭,故歷來對它的稱呼達二三十種之多。早在商周時代,臺灣被稱為“岱員”;春秋時稱“島夷”;秦漢三國時稱“夷洲”;隋唐時期稱“流球”、“留虯”。

宋元時期稱“琉球”;明清時稱“臺灣”、“臺員”、“大員”、“大園”、“埋怨”、“埋冤”、“大灣”等。此外還有“東部”、“東京”、“東寧”、“臺陽”、“東港”等稱呼。清光緒十三年清廷作出臺灣建省的決定後,才正式以“臺灣”作為島的名稱和省的名稱。

4樓:冢冢園茵

歷史上琉球包括大琉球和小琉球

大琉球指臺灣

小琉球指琉球群島(沖繩)

5樓:神偉哥馬

樓上說反了,三樓說對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反了

大琉球指琉球國

小琉球指臺灣

三國時的臺灣稱為琉球嗎?

7樓:那2b時的年代

三國時期臺灣被稱為“夷洲”

早在春秋時期,稱臺灣為“島夷”。先秦時,稱臺灣為“瀛洲”。秦滅漢興,稱臺灣為“東鯷“。三國時,又稱臺灣為“夷洲”。

隋唐至宋朝時,稱臺灣為“流求”,元朝時,又稱臺灣為“琉球”。

明朝初葉,稱臺灣為“東番”,商船橫渡海峽時,習慣上以臺灣北部高山為辨別方向的標記,因山勢如罩雞之籠,故又稱為“雞籠”。漁民們常在臺灣西部港口修船補網,稱港口為“魍灣”,後來泛指臺灣。

明朝中葉,臺灣又有了“大灣”、“大員”、“臺員”之稱。福建沿海人民又稱之為“埋怨”。因為在開發臺灣過程中,不少大陸人民或遇風浪葬身魚腹,或水土不

服客死他鄉,“其狀其慘,故以埋怨名之”(見清施鴻保《閩雜記》)。以上四個名稱讀音與閩南土語“臺灣”的讀音相同,故稱之。

明朝萬曆年間,因臺灣“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臺”,遂稱之為“臺灣”。

8樓:用煙火驅散陰霾

東漢、三國、南北朝叫“夷州”

隋朝、唐朝、宋朝叫“流求”

元朝叫“琉球”

明朝叫“小琉球”

清朝叫“臺灣”(屬福建省)

9樓:福氣貝貝

三國時期的臺灣叫夷州。

望採納,謝謝。

在哪個時期臺灣叫做琉球?

臺灣舊稱是什麼? 為什麼歷史圖冊上臺灣被叫做琉球或者流求?? 琉球不是指琉球群島麼?

10樓:金玉滿堂紫霞狼

在這裡琉球的成為有所不同,臺灣以前叫琉球,後更名為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受福建巡撫管轄。琉球國是古代中國的藩屬國,即今天的沖繩群島,那裡的人生活習慣和日本人一樣,但第一國語是漢話,第二國語是客家話(福建當地的方言),日語也會說,但只作為交流而用。而且琉球國視自己為中國的一部分,從來不承認自己是日本的屬國(清中後期因簽訂不平等條約而改變)。

而臺灣自始至終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1樓:教書匠

臺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臺灣早期住民是現今臺灣少數民族的祖先。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1.秦朝——-夷州

《史記·始皇本紀》記載:“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來、方丈、瀛洲,仙人居之雲”。

時人的解釋是:三山依北而南排列,蓬來為日本、方丈為琉球,瀛洲為臺灣。

2.西漢——東鯷

漢朝的《漢書·地理志》記載:“江南多溼,丈夫多夭,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後來有一部份日本與中國的學者,推測東鯷非今日之琉球,而是指臺灣。

3.三國——夷州

《三國志·孫權傳》記載:“將軍衛溫遣諸葛直以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所在絕遠,不得卒至。但得夷洲,數千人而返”。

沉瑩《臨海水土誌》記載:“夷洲在臨海東南”,“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齒”,“戰得頭,著首還,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衛溫、諸葛直到達夷洲後,“士眾疾疫死者十有**”。

據沉瑩的《臨海水土誌》,對於夷州方位、地形、氣候、居民、物產、習俗,均有詳細的敘述。

有不少學者把“夷州”認為是今日的臺灣,並以“臨海水土誌”為有關臺灣的最古文獻,特別是中國學者大體上都持這種說法。

4.隋朝——流求國

從隋朝到明朝,臺灣一直被稱為流求或琉求。到明洪武受封時,才將臺灣改稱為小琉球,而與日本統治下的琉球有所區別。

5.南宋——毘舍耶國

6.元朝——留求

7.明萬曆——東番、大員、小琉球

明嘉靖二十三年當時葡萄牙人為了到日本**,經長通過臺灣海峽,遙望臺灣本島,頌稱“ylhaformosa”。 8.明永曆——東都、東寧

明朝楊英之《從徵實錄》記載:“永曆十五年五月初二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以府為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改臺灣平安鎮。”

又明夏琳之《海紀輯要》記載:“永曆十八年三月,招討大將軍世子至東都,以諮議參軍陳永華理國政,改東都為東寧,置天興、萬年二州。”故明鄭經略臺灣,名曰“東都”、“東寧”。

9.清朝——臺灣

所指“臺灣”已為全島之專稱,翌年四月清廷詔設臺灣府於今之臺南市,隸屬福建省,正式之“臺灣”名稱自此始。 沖繩本名叫琉球,明清時代它一直是中國的屬國。沖繩是日本搶奪後的稱呼,而琉球是中國明朝時期中國人為該群島取的名字。

位於中國臺灣和日本九州之間。

12樓:李騰飛

就是叫流球啊。至於琉球群島則是一群不懂東方歷史的西方學者們起的名字。所以嘛.................

13樓:匿名使用者

兄弟你已經在題幹中回答了相關的問題。

臺灣舊稱是什麼?為什麼歷史圖冊上臺灣被叫做琉球或者流求琉球不是指琉球群島麼

金玉滿堂紫霞狼 在這裡琉球的成為有所不同,臺灣以前叫琉球,後更名為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受福建巡撫管轄。琉球國是古代中國的藩屬國,即今天的沖繩群島,那裡的人生活習慣和日本人一樣,但第一國語是漢話,第二國語是客家話 福建當地的方言 日語也會說,但只作為交流而用。而且琉球國視自己為中國的一部分,從來不承認...

女追男的臺灣古代言情小說,求推薦女追男古代言情小說

超越一切努力 讓我來疼你 蕭旭強,蕭好呷鍋貼店長,史上最火爆最重義最純情的肌肉男。戀愛次數零蛋的他,肉體雖然生猛有力,精神卻純潔如白紙,直到遇見這個超愛 動手動腳 調戲人的豪爽女設計師,蕭家老大才終於在三十歲之齡進入青春期 長大 體會吃醋的糾結,瞭解被摸頭的喜悅,甚至卸下長子的包袱,全因某個女人斬釘...

古代七歲孩子稱什麼,七八歲的小孩在古代叫做什麼

畫沙 lz您好 幼年泛稱 總角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5無為無畏 幼年泛稱 總角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另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幼年泛稱 總角 10歲以下 黃口 男孩8歲 齠年 女孩7歲 髫年 慕雅櫻 垂髫,古時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