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爺有什麼王,清朝有哪些王爺

時間 2021-12-22 15:54:22

1樓:猴格

滿清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有十二家:

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

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

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

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六子

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

承澤親王【改為和碩莊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多羅克勤郡王嶽託,代善長子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三子薩哈璘次子

以上都是有軍功的

怡親王胤祥,玄燁十三子,老十三是因為幫老四了所以鐵帽子了恭親王奕欣,旻寧六子,身為老爹的愛子

醇親王奕譞,旻寧七子,德宗光緒帝載湉的親爹,所以鐵帽了慶親王奕劻,弘曆十七子永璘第六子綿性的長子,這廝因為幫助慈禧得封。

其他得封親王或者郡王的都是一代,

例如弘曆的兒子們成親王永瑆了榮親王永琪了慶親王永璘了

2樓:昭十六娘

攝政王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恭親王 禮親王 鄭親王 肅親王 裕親王

豫親王 莊 克勤郡王 承順郡王 醇親王 慶親王 怡親王

還有的太多了,不過封爵有十四等:和碩親王 親王世子 多羅郡王 郡王長子 多羅貝勒 固山貝子

奉恩鎮國公 奉恩輔國公 不入八分鎮國公 鎮國將軍 輔國將軍

奉國將軍 奉恩將軍

差不多了吧

清朝有哪些王爺

3樓:你好嘛

1、愛新覺羅·代善

愛新覺羅·代善(2023年8月19日-2023年11月25日),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母為大福晉佟佳氏。

2、愛新覺羅·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2023年11月17日—2023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2023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3、愛新覺羅·嶽樂

愛新覺羅·嶽樂(2023年—2023年),清朝宗室、將領,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之孫,饒餘敏郡王愛新覺羅·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順治、康熙年間功勳卓著的名將,為清朝入關後的穩定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4、愛新覺羅·傑書

愛新覺羅·傑書(2023年—2023年),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將領,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孫、禮烈親王代善之孫、惠順親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親王之一。

5、愛新覺羅·胤祥

愛新覺羅·胤祥(2023年11月16日-2023年6月18日),清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係最親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

清朝的親王和王爺,有什麼區別嗎?

4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時王爵常被世人尊稱為王爺,親王只是王爵的一種。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莊、怡、恭、醇、慶、禮、睿、豫、肅、鄭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別是一樣,但是後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 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

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

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親王必然比郡王爵位大。

5樓:明日宇宙

王爺是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稱號,基本上在歷朝歷代都會有,封建社會中一個比較尊敬的封號,有天生就有的,也有後期通過努力得到的,漢朝時期就開始出現王的封號,後來王爺的範圍很大,又在此基礎封為親王和郡王,親王一般都是皇帝的兒子和兄弟,郡王一般是皇太子的兒子。

一、王爺中的親王郡王郡王一般次於親王,在歷朝歷代在都有不同的階級分化,魏晉時期,親王專封給皇子,皇帝兄弟,後來郡王也給節度使或者文官武官,王爺的範圍比較廣,代表身份,說王爺的權力很大比如清朝時期攝政王多爾袞,權力比皇帝還大,如果掌握軍權,皇帝都要禮讓三分,但是王爺的權力也很小,可能連一個小小的縣令都比不上,這得看皇帝對王爺的信任程度,不過該拿的俸祿王爺是不會少的,基本上做一個閒散王爺也挺好。

二、清朝時期的鐵帽子王鐵帽子王一般都是世襲繼承,擁有著比親王王爺更高的待遇特權,他們一般都是皇親宗室,祖上基本上都戰功卓越,為朝廷做過巨大貢獻,清朝時期共有12位鐵帽子王,因為他們在大清穩固江山有了重要的作用,清朝的爵位制度大部分都是繼承或者自己努力得來,但也不是尋常百姓努力就能有的,在本身家族就有一定權力基礎上在進行晉封。

三、親王和郡王才有資格被稱為王爺親王和郡王的待遇差別也很大,基本上親王的俸祿是郡王的兩倍,親王的兒子得到的封賞也比郡王的兒子大,親王是最高等級的王爺,親王能得到很多郡王得不到的封賞,在朝廷有很大影響力,甚至影響朝堂政務,而郡王就沒什麼話語權。

6樓:匿名使用者

親王為第一等爵,但是郡王為第二等爵,兩個的等級爵位不一樣。

1、親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親王的正室為親王妃。一些鄰國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

2、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西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3、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

4、郡王,中國古代爵位等級。其名始於西晉。唐宋以後,郡王為次於親王一等的爵號,多封於宗室,亦有臣下得封郡王。

唐代以後,郡王通常為親王無法繼承爵位的其他兒子的封號,繼承爵位的嫡子封為世子,餘子封為郡王。

5、清代,有多羅郡王一爵,簡稱為郡王,專用於加封皇族宗室、滿洲貴戚以及蒙古、新疆、**少數民族之勳貴。

7樓:最強大腦花

明清時王爵常被世人尊稱為王爺。而親王只是王爵的一種。

清代親王,根據清乾隆《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餉》所示,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別是一樣,但是後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 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

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8樓:軒轅劍刀光無影

最佳答案王爺就是一個爵位,「王」在秦朝以前是對諸侯和周天子的稱呼,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王就成為了一個爵位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魏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王」分成兩等:

親王和郡王親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國封建制度中,為王爵的第一等。西晉武帝封宣帝孫永為東莞郡王,始見郡王之稱。

後世開始沿襲設定。隋爵分九等,郡王是第二等,位次於王。唐皇太子、諸王與親王之子承恩澤者皆封郡王。

唐代時郡王為從一品,也是第二等,以後各朝代郡王也多為二等。宋宗室近親承襲,有皇帝特旨者封郡王。金、元沿置。

清代時封爵第二等為多羅郡王,也稱郡王。 至於官職,王爺是代表身份的爵位,說大可以比皇帝大,說小可以不如一個縣令。關鍵是看皇帝的信任、手上的權力,在漢朝,「王」其實就是一個諸侯國的皇帝,在自己的封地裡面,他比皇帝大。

有沒有權力要看是什麼情況,在身份上,王僅次於皇帝,在權力上,就看皇帝讓他管什麼事情了,王爺掌管兵權的話,皇帝還要看他臉色呢

9樓:曲終人未散

王爺是親王和郡王的總稱 親王比郡王更尊貴, 一般只有皇帝最親近的男性族人得到

10樓:王藥師

親王在清朝全稱為和碩親王,一般是立大功的皇子,世襲,又稱鐵帽子王,一共八個位置。

而王爺往往是通俗的說法,還包含了郡王,稱多羅郡王,專用於加封皇族宗室、滿洲貴戚以及蒙古、新疆、**少數民族之君主。

11樓:仗貳和尚

清朝的王爵分親王郡王兩級

爵號直接冠以親王字樣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稱為和碩親王。

清朝,稱多羅郡王,專用於加封皇族宗室、滿洲貴戚以及蒙古、新疆、**少數民族之君主。

12樓:茅舍賣酒翁

王爺只是口語,親王是一種封爵

13樓:匿名使用者

王爺是個通俗的說法。

正規的成為是不叫王爺的,

親王,是清朝王爵中的一種,另外一種叫郡王。

親王全稱應是 和碩親王

通常為和碩x親王

如雍正未登基前是:和碩雍親王

乾隆未登基前是:和碩寶親王

14樓:小神仙

王爺是通俗的叫法,親王才是正規跌

15樓:海底ii萬里

清朝時候的親王叫做和碩親王,必須是由大清宗室子弟因功授爵,這裡重點就在一個「親」字上,你可以理解為,親密的,也可以理解為親戚,都沒有錯。

這樣的親王在清朝開國之初,集中封了一批,一共八個。在清朝除皇帝外,最高權力機構名義上是「議政王大臣會議」,這裡的「王大臣」即是指被封為和碩親王的大臣。而後每代清帝王都要封上幾個和碩親王,如乾隆就比較高產,他封了十五個。

但是和碩親王,並非都是「鐵帽子」王(即世襲罔替),有的是降等世襲罔替,有的是降等承襲,有的乾脆是追封——被封者根本沒享受到。

而統稱意義上的王爺,則包括了和碩親王以及郡王兩種。清朝初期封過外姓為郡王,有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鎮南王耿忠明。但自康熙以後郡王也都是滿族宗室之後。

郡王在等級上較親王低一等,是第二等的爵位。比如降等世襲罔替親王,傳到下一代就是世襲罔替郡王。

我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分清楚親王和郡王:親王就像是漢朝的一字王,郡王就像兩字王。皇帝的兒子可被封為吳王,吳王就是一字王。

而立過功的大臣和皇帝的孫子只能封兩字王,比如臨淄王、閩南王(當然漢朝時禁止外姓封王的,這裡是類比的說法)。

「清朝王爺」與「明朝王爺唐漢朝的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清朝王爺都沒有兵權

清朝王爺也可以有兵權,比如康熙第十四阿哥 胤禵就是 大將軍王 只不過與明朝的王爺分封各地不同,清朝的王爺都集中居住在北京,除非有皇帝的差遣才能離開北京 清朝是一個 集權國家,兵權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王爺都在北京,沒有什麼實權的 清朝最有權勢的王爺也就是多爾袞,手握重兵,使得清王朝定鼎北京。明朝前期的...

清朝王爺如何生存的

落日夕陽老師 很簡單,既然清朝王爺沒有地,只能靠朝廷來養活,事實上,在清朝,王爺們會按照爵位的高低,得到一定的俸祿。清朝一共有兩種王爺,一種是和碩親王,簡稱親王,另一種是多羅郡王,簡稱郡王。按照清朝官方的規定,親王一年的俸祿是一萬兩 祿米一萬斛,而郡王一年的俸祿是5000兩,祿米五千斛。可能有的人會...

清朝皇帝裡的小妾為什麼稱為格格,清朝王爺的小妾為什麼叫格格 比如女豬穿成四四的小妾 但別人都管他叫格格

地位低,規定唄,不過不是皇帝的小妾,而是親王的小妾。皇帝一般是答應,常在什麼的。格格是滿語,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人,所以稱謂當然會採用滿族的語言,而公主是漢族的稱謂。格格,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是滿語 gege 的音譯詞彙,原意為姐姐 姑娘。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