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操為什麼死後葬於河南,他老家不是安徽的嗎

時間 2022-02-24 23:35:28

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記載,他一共用72墳墓。

一個省少也有2個。

至於真的那個在那裡誰都說不一定。也許曹操根本就沒有留屍骨,直接火化了。畢竟他生前疑心太重,而且對人太不信任。加之生前樹敵無數,不自己消滅自己,就讓別人挖出來消滅。

從這個角度說,他非常有可能火化自己的呀。

2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曹操墓在哪都不知道,曹操起兵之時,就是以盜墓來籌措軍資的,自己死後也怕別人來盜取他的墳墓,至今都還不知道曹操墓的確切位置。

3樓:滅了小和民族

曹操個陰蛋,老家安徽亳州譙城,他死前全國建了幾十座墳墓。亳州也有。老大老高了,也有紀念碑,地下運兵道之類的東西,就不知道里面埋的是不是他,要不樓主買100噸魚雷王炸開看看?

4樓:我為三國醉

沒有證實 曹操靠挖祖墳起家 賊祖宗怕賊惦記 就死的第二天 就準備了72口棺材

清晨 就從東南西北各發了18口棺材 送棺材的人沒有一個活著的 也就是說沒有人會知道這件事的真相 現在都是胡說

5樓:匿名使用者

他建都在河南,大多數皇帝都是葬在都成附近的把,很少葬在老家的。

6樓:

皇帝一般葬在都城,朱元璋死後也沒葬在他老家呀

7樓:

古人「生於蘇杭,葬於邙山」(邙山在洛陽)

8樓:

曹操墓在哪不知道,貌似有74座,不知哪個是真的

曹操為什麼會埋在河南?而不是老家安徽?

9樓:

個人認為,這是帝王陵寢建都不建故的傳統吧。下面解釋一下。

中國古代帝王(包括像曹操這種掌握實權而還沒有篡位的)的陵寢,一般都建在首都郊外,而不是故鄉。比如劉邦沒有葬沛,朱元璋沒有葬鳳陽,順治入關後也沒有葬關外,他們都葬在了當時的首都。

而東漢末年,雖然許都是名義上的首都,但是實際的政治中心是曹操受封的魏國之都鄴城。許地集結了很多擁漢派,所以曹操主觀上也不想去那裡了。這樣,鄴城是曹操晚年的實際首都。

歷史上的鄴城一共有兩個,當時的鄴城還在今天河北臨漳,曹操下葬的安陽就緊挨著臨漳,在那個年代,可以理解為是鄴城的郊區。因此,可以說,曹操就是葬在了自己的首都之郊。另外說一句,這個鄴城在曹丕稱帝后,仍然是魏國的重要陪都。

10樓:舜耕山上

古代交通不方便,尤其是夏天沒有空調裝置,遠距離運輸困難,因此人死了只有就地安葬。此外,官當得越大,家鄉觀念越淡薄,他認為到處都是他的家鄉。

11樓:

曹操墓在河南安陽正在挖掘···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具體要經過考證嘍

梟雄已逝 後人只要記得他就行了

還有當時盜墓成風 如果他的後人大張旗鼓的把他的屍體運到安徽 那他的墓 也不會很久成為一個謎了!

為什麼包括曹操在內的幾個帝王沒在安陽建都而選擇葬在安陽?

13樓:匿名使用者

很簡單啊 我們來看看曹操的生平,曹操其實是安徽亳州人, 但是發家於許都而又被封為魏王,綜合來看選擇 安陽這座歷史評價很高的城市 是有道理的

曹操死後為什麼不要世人知道他的墓葬於何處?

14樓:冷侃娛文

一、原因:

1、曹操生性多疑,所以要在死後設定七十二道疑冢,防止被人掘墳。

2、因為他曾經乾的就是掘人祖墳的買賣,所以死後有所忌憚,這才不得已,把自己的葬身之處隱藏起來,怕的就是後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3、中國崇尚殯葬文化,講究侍死如生,所以陪葬品乃至於死後下葬規格,都是要講究的,擔心自己的墳墓被挖。

二、曹操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15樓:亓洮洮

曹操畢竟是當時最偉大的英雄,他身為一代霸主,自然不希望自己死後被人騷擾。而他一生是相當輝煌的,疑冢亦可能是他最後的傑作,是給後人留一個千古的難題。求採納

曹操是安徽人,但他孫子曹睿,卻是河南人

16樓:我是獨一獨三

曹操從來不是安徽人,你要搞清楚歷史。漢朝的時候亳州屬於豫州,河南。現在劃給安徽了而已,曾經滄海難為水,明白嗎

17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2]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18樓:匿名使用者

搬家了唄,許昌在河南

19樓:匿名使用者

戶口轉了,可能在那出生就是那的人

曹操是三國的奸雄,他死後為何要給自己建72座陵寢呢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曹操當屬第一風雲人物。世人對曹操的評價為 奸雄 即是說他既有雄才大略,也有小人心胸。曹操的多疑,也體現在他對自己身後事的安排上,儘管曹操曾堅決表示死後要薄葬,但事實上,他卻給自己安排了七十二座陵墓。曹操這麼做,其實並不是為了講排場,而是他擔心自己的陵墓會被盜,畢竟也是個風雲人物,陵...

《新三國》為什麼擁戴曹操

因為老三國太擁戴劉備了,和 三國志 越走越遠。三國時期,曹操是最偉大的軍事家 戰略家沒有之一。而且成王敗寇,歷史本就是這樣。貶斥曹操,至少唐初仍沒有。所以不是什麼新觀點。個人觀點 撇開三國演義來看,三國時期,最偉大的軍事家應該是曹操!而且曹操也適合做君主!劉備太過優柔果斷了!沒有那種魄力!開創新朝代...

100為何老不看三國,少不看,為什麼“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

老不讀三國 是因為三國裡對於計策謀略運用的描寫甚多 對於原本就老謀深算,生活經驗豐富的長者來說若再讀了三國,那豈不更老奸巨滑?再說,若活到老年,自身就應該是部活三國,若果不是,豈不白活了少不讀水滸 是因為水滸裡對江湖義氣 逞凶鬥狠的情節描寫甚多對原本就血氣方剛,在崇拜模仿中探索人生的年輕人而言若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