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80里加急到底是多快啊?

時間 2025-05-22 02:58:28

1樓:候桂冼高昂

據載,南北朝的北周宣帝,在洛陽招搖過市,親自乘御驛馬,日行300裡。看來,唐朝的最緊急通訊要求日行500裡,那無疑用的馬是御馬級別,難怪如此神速。唐代的—尺合現在公尺,一里合公尺,就是用現在的眼友仿光看來,八百里加急快得不能再快,也要兩天時間。

古時候的檔案傳輸靠的是驛站,一般每隔20裡有乙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物和註明「馬上飛遞」字樣,按規定要求每天300裡,如遇緊急情況,可每天400裡、600裡,最快達800裡。傳遞緊急檔案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這樣,雖然不是千里馬,但每匹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來表示情況緊急程度。

據載,南北朝的北周宣帝,在洛陽招搖過市,親自乘御驛馬,日行300裡。看來,唐朝的最緊急通訊好螞纖要求日行500裡,那無疑用的馬是御馬級別,難怪如此神速。唐代的—尺合現在公尺,一里合公尺,就是用現在的眼光看來,八百里加急快得不能再快,也要兩天時間。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要多快,八百里相當現在的多少裡?

2樓:網友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確實非常的快,其實跟現在的公里計數應該是差不多的,八百里就代表著八百公里。當然在古代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使用八百里加急的,一般能夠使用八百里加急運送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檔案,所以只有在傳遞非常緊急的軍情的時候才會利用八百里加急來傳遞。古代的時候有非常多的驛站,八百里加急其實主要利用的就是快馬,在古代的時候每隔二十里就會出現乙個驛站,通常在驛站的時候就會更換一批快馬,這樣馬匹才不會累死。

而且如果按照八百里加急的標準,每天至少要運送三百公里的距離。現在高速公路時速都只能達到一百公里每小時,要跑到三百公里開車也需要三個小時。

古代的時候如果用快馬的話,至少要十幾個小時,配送的士兵要抓緊一切的時間,儘量不要休息,吃飯的時間也縮短了。如果遇到非常緊急的檔案的話,不僅要經常換馬而且要更換配送的士兵,不眠不休二十四小時的配送,這樣一天可以配送達到四百公里甚至八百公里的距離。

而且在古代的時候其實在全國各地都有驛站,而且一般都是用來傳輸重要的軍事檔案,這些公文基本上只有君王有資格檢視,在配送的時候為了減輕重量,讓馬跑得更快,士兵基本上不會帶任何重物,就連食物也不會攜帶。

其實驛站也會準備等級不同的馬,只有傳輸八百里加急的信件的時候才會用最高等級的馬,而且在運送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換馬。其實古代的時候馬是很貴的,一般人家是養不起的,所以說在驛站高等級的馬也是不多的,如果經常八百里加急的話,馬匹不能得到充足的休息,很可能會被累死,因此也不能經常八百里加急。

3樓:英姐看書說影視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加的其實是馬,急的是信件。在唐代,—尺合現在 ,一里合 ,八百里相當於363360公尺,就是363公里多。

4樓:喬松情感

古代的八百里是晝夜速遞,一刻不停,非常著急;古代的一尺等於現代的公尺,一里相當於公尺,800裡就是363360公尺,約等於36萬公尺 !

5樓:智爾真

在古代800里加急,相當於一天跑400公里左右,人歇馬不歇,十分要緊的軍情,才用800里加急快遞。

6樓:知心姐姐王小曼

就是最快每天最快騎馬加急跑800里路,800裡相當於現在的400公里。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啊?

古代都是用驛站傳遞公文,差不多20來裡就有驛站,800里加急應該是古代的極限了,還有600里加急,若傳遞公文的人見是800里加急公文,得馬不停蹄的跑,到驛站了換馬換人跑,到規定時間必須把公文送達指定地點,否則要受責罰的。古代的 八百里加急 有多快呢?按照現在的計演算法,八百里相當於現在的150公里,...

古代人喝的是什麼酒啊,古代人喝的酒到底是現在的什麼酒啊?

鶘鎖2034惪 在蒙元以前,我國古人喝得酒基本是未蒸餾的低度白酒及黃酒 南方人較多 也就是 九尾妖侍 朋友說的醪糟 通過蒸餾工序獲得的高度酒精烈性酒是元代通過蒙古遊牧民族引入中國 中原本部 的 這麼說的原因是迄今為止也只是北方人偏愛引用烈性酒,而南方人不甚習慣,這於蒙元統治重心在北方有很大關係。李時...

ifdefendif到底是幹啥的啊

ifdef 語句1 程式2 endif 可翻譯為 如果巨集定義了語句1則程式2。作用 我們可以用它區隔一些與特定標頭檔案 程式庫和其他檔案版本有關的 舉例 新建define.cpp檔案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 執行結果為 press any key to con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