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登乙丑科進士,清海軍節度使是什麼官職

時間 2025-06-10 08:20:13

1樓:匿名使用者

唐開元中置嶺南節度使,亦蔽帆作五府經略使。

五府,謂廣、桂、容、邕、安南也,治廣州,今廣東省治,統經略軍及清海軍六,今廣西及廣東西部,越南國北部之地,天寶中分領廣、韶、循、潮以西至振、瓊、儋、萬共二十二謹並顫州,今廣東省地祥敗,其後復悉領五管,鹹通初分為嶺南東道,乾寧初賜號清海軍,天覆初劉隱有其地,宋亦置清海軍節度,改為清寧軍,後廢。

宋朝 進士

2樓:網友

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

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

二、三百人,甚至。

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3樓:官夕簡珍

《宋登科記考》記載:宋紹興四年。

武舉登進士第。

1人:楊蓬,紹興四年,以類省試武舉正奏名進士,補承信郎。

特賜第2人:王蘋,福州侯官人。紹興四年自布衣得薦入官,過四日,又特賜進士出身,授秘書省正字。

鄧名世,字元亞,撫州人。紹興四年,於史館校勘任上特賜進士出身。

4樓:張莒南

宋代進士分五等,三種稱謂。

宋史·選舉一》:其考第之制凡五等:學識優長、詞理精絕為第一;才思該通、文理周率為第二;文理俱通為第三;文理中平為第四;文理疏淺為第五。

然後臨軒唱第,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餘如貢院舊制。

宋朝有沒有設定節度使?如果有,為什麼要設定節度使?有什麼作用

5樓:鬥士

宋朝有節度使,不信昌嫌李在《水耐遲滸》裡者頌就有,但是和唐朝相比較,宋朝的節度使只是在需要的時候設立,比如需要打仗,招安==軍事要件才會設立,事完了之後繳旨上交權利。就像欽差一樣,當時的權利很大,事完了屁都不是乙個。 唐朝的節度使就不同了,他們的權利包括地方上的軍事,政治,財政,民事==。

可以說就是諸侯了!

宋朝末年節度使

6樓:花圓夢

宋朝末年節度使只掛了個虛名 沒實權。

宋朝也有節度使,相比唐朝的怎麼樣?

7樓:網友

唐朝的節度使權力太大,安史之亂就是因為節度使掌握兵權而得以爆發,宋朝當然會借鑑前車之鑑,從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集權是不斷的增強的,這也是封建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權利盡在**,地方獨有虛名。

8樓:威邈

上面說的很完善,就是宋朝節度使權力根本無法與唐朝相提並論。

9樓:網友

沒有唐朝的節度使牛逼,首先沒什麼兵權。

現在考清北,和宋朝考中進士,哪個難

10樓:神雞_笑_諸葛

進士吧,因為科舉三年一試延攬的是頂級精英。

而且考中比例為:清北約,進士約中國15-65歲每年齡存活人口約1500萬,清北每年招約7500人。清朝後期15-65歲每年齡存活約400萬人,進士每年錄400人。)

請教一下節度使的問題,宋朝的節度使都有誰?都是多少歲當上的。有什麼戰功。

1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請移步宋朝吧。

12樓:破曉塵寰

宋朝有節度使麼?宋朝的節度使是個虛銜,節度使強盛時是在唐朝,比如安祿山。

13樓:愛國者悠

宋代的節度使已經成為虛銜,無實際領兵和為政權力。

宋朝乙丑年距現在多少年

14樓:網友

按照干支紀年法,六十年一輪迴,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乙丑年。。。

白登之圍的起因,對後來有哪些影響呢?

對後來有很大的影響,在之後社會的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導致社會動盪不安,同時也使得朝政發生了改變,對百姓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有特別嚴重的影響,對於劉邦和漢朝來說,都是乙個非常大的教訓,同時也導致漢朝的盛世逐漸衰退了,然後就是影響了老百姓的生活,和匈奴之間也出現了特別嚴重的武力衝突。白登之圍的起因,你...

《讀海》中「古人有 登泰山而小天下 之語,我觀滄海未必沒有此感」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說明了作者對古人的由衷的敬佩。杜甫曾言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思就是站在泰山頂上,看周圍的山都很小。把整個河山都盡收眼底,自然也就覺得天下小。曹操在 觀滄海 寫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

登岳陽樓中描寫登樓所見之景的句子是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 x 倚湖山欲暮時。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 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 涕泗流 岳陽樓 在今湖南省岳陽市,下臨洞庭湖,為遊覽勝地。吳楚 春秋時二國名,其地略在今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江蘇 浙江一帶。坼 裂開。這句是說 遼闊的吳楚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