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國見悠然
如果從《三國志》來看,龐統並沒有刻意選擇誰,而是被人選擇。
鑑於演義中稱:龐統由於長得醜、性格怪而影響了仕途,為了核實,我們先看看正史中的記錄。
龐統不僅不是怪人,反而積極向上、人緣頗佳。
龐統是襄咐歷陽人,標準荊州本地人士。他自幼「樸鈍」,也就是看起來比較憨厚、遲鈍,一般人難以發現他的過人之處。
善於識人的司馬徽經過與龐統的一整天交談後,對其才華讚不絕口,甚至稱他為「南州士之冠冕」,也就是頭號人才。有了大儒力捧,龐統這才逐漸有些名氣。(鑑於當時襄陽屬於南郡,再結合後文,這裡的納滲南州應當就是指南郡。
後來龐統被任命為郡功曹,也就是郡守的副手。按照時間推算,這應當是在劉表統治時期。他有兩個特點,其一,為人孝順,勤於贍養父母、長輩。
其二,對他人的才華從不吝譽美之辭。別人問他為啥喜歡誇獎別人,他的解釋是:天下大亂,善人少而惡人多。
為了鼓勵人們從善去惡,所以對於好的人和事要大加讚譽,這樣能夠「使有志者自勵」,將會極大改善社會風氣。
因此,他的名氣越來越大,甚至衡茄搜很多東吳士人都聽過他的大名。
紮根南郡,先事周瑜,後從劉備。
赤壁之戰後,周瑜從曹仁手中奪取南郡後兼任太守,也就成為了龐統的上司。
後來周瑜因傷去世,龐統負責送喪去東吳。當完成工作將要西還的時候,東吳的陸績(陸績懷橘那位,陸遜的同族叔)、顧劭、全琮幾人在昌門和他相見甚歡,並約定「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即:
待到天下太平,讓我們一起把酒言歡、點評天下士人。由此可見龐統人緣頗佳。
後來劉備從孫權處「借」得荊州後,當地的原有**班子也就成了劉備的下屬。但由於劉備本來有自己的隊伍,所以要對人員安排進行調整,龐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從事也就是功曹,級別沒變但調到地方做一把手。但由於表現不佳被免職。
魯肅知道後給劉備寫信,稱龐統「非百里才,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也就是他是高階人才,不適合幹縣令這種具體的活;加上諸葛亮也向劉備說了類似的話,劉備召見龐統面聊後大喜,如魯肅的建議把他提為治中從事,並且給的待會僅次於諸葛亮。後來更是公升為軍事中郎將,跟諸葛亮同等職務。
2樓:老劉茶社
因為當時劉備手下謀士寥寥無幾,龐統由於容貌醜陋,在東吳和魏國也很難得到重用。
3樓:無伴懶看花
劉皇叔的仁厚鳳雛龐統很早就聽說過了,他很早就心服於劉備,因此選擇了劉備,而不是其他勢力。
在《三國演義》中人稱「鳳雛」的龐統,他是被誰殺死的?
4樓:只為下一次的遇見
被劉璋。的部隊亂箭射殺。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
張飛、趙雲。
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
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勳,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公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諡號為靖侯。
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5樓:熙熙攘攘沉默是金
三國演義中人稱鳳雛的龐統,是在落鳳坡被人射死的。龐統為人極具才幹,做事果斷,是劉備手下重要的謀士,為劉備取西川立下汗馬功勞。龐統最出名的就是為曹操獻上連環計,導致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
龐統為什麼叫鳳雛 龐統的簡介
6樓:金色盛典歷史
1、鳳雛就是小鳳凰的意思,因為龐並哪答統很有才華,是著名的謀士,有輔佐絕慧皇帝的才能,司馬徽說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因此江湖人稱龐統為鳳雛。
2、時襄陽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臥龍,司馬德操為水鏡。
3、龐統(179年-緩棗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
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葬於落鳳坡。
龐統為什麼叫鳳雛
7樓:暢睿誠
鳳雛其實就是指的小鳳凰,所以鳳凰不管是怎麼樣的鳳凰都是很厲害的,而龐統其實從小就很厲害,在他們那個地方是沒有人能比的,所以從小就十分厲害的龐統就被龐德公叫做「鳳雛」了。
龐統之所以叫鳳雛是因為有人這樣叫的,這個人就是「龐德公」,龐德公本來就和龐統還有諸葛亮非常的熟悉,所以對於龐統和諸葛亮的實力都十分的清楚,所以龐德公有一次就說龐統是鳳雛,而諸葛亮是臥龍,還有司馬德操是水鏡,所以龐統之所以叫鳳雛,是因為有人這樣叫。
龐統為什麼叫鳳雛
8樓:子明夢想哭了
龐統年輕時,為人樸鈍,未有識者。
但他的叔父大名士龐德公對他卻十分看重,認為他不同尋常。
當時,潁川人 司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於鑑識人品的名聲,龐統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於是龐統就坐在樹下,跟他交談起來。
兩渣輪人越談越投機,就這樣乙個樹上,乙個樹下,一直談到深夜。
司馬徽覺得龐統真正非同凡響,誠心誠意地褒揚龐統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並且讚歎說「龐德公確實有知人之明,龐統確有與眾不同之處!」從此,龐統的名聲漸漸顯赫。龐德公將他與諸葛搭飢亮、司馬徽並列,說如枝信孔明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
鳳雛。
為什麼劉備既得臥龍又得鳳雛而沒能安天下?
鳳雛死的早,是因為他對臥龍有猜忌。按照 三國演義 後來的描述,如果劉備完全聽從諸葛亮的建議,肯定可以得天下的。但關羽死後,劉備失去理智,一意孤行,要給兄弟報仇,而後又犯了嚴重的戰略性錯誤 部隊多,戰線長。而且他剛愎自用,自認為 自小熟讀兵書 將大軍停於草木繁盛的彝陵,並且連營來壯聲勢,才慘遭陸遜火燒...
龐統是不是劉備間接害死的,龐統為什麼會投靠劉備呢?
不是,歷史上劉備同志很器重龐統先生的,甚至諸葛村夫都得在他後面,可惜的是龐統先生沒事願意衝在最前線,一不小心在攻打涪縣時候被流箭射死了,劉備同志哭的很是傷心的。劉備劉邦絕對是一家的,他們哭的本事舉世無雙。演義中的盧妨主只是一個隨即事件吧了,龐統先生可惜那天沒問問上帝,所以上帝鑑於他的態度決定弄死他,...
劉備臨終前,為什麼把兵權交給了李嚴而不是諸葛亮?
劉備的意圖就是在分權。劉備託孤,讓諸葛亮做了蜀漢的第一把手,連劉禪的廢立大權都給了他。劉備擔心自己死後,諸葛亮會謀取權利,為了權衡,防止大權旁落,保護劉禪。劉備識人用人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諸葛亮內政是他的強項,李嚴領兵能力高於諸葛亮,更何況李嚴是益州士族代表,提李嚴上來也是對益州派荊州派系內部平衡的...